河北省邯郸市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期末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卷纸第=1\*ROMAN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三足鼎立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今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故在当今一些重大外交场合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上世纪1995年10月2l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该“世纪宝鼎”是具有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鼎身高2.1米,象征2l世纪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美观庄重

2006年1月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2600年的农业税同年9月29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问世了这是一位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事1.下列对“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鼎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B.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叫陶鼎,大约在4000多年前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C.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华悠久文化D.鼎作为传国重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2.下列各项中不能表明“鼎是一种重要礼器”的一项是()A.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B.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C.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50华诞D.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铸“告别田赋鼎”,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这一盛事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B.“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表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造C.李泽厚认为,鼎以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成为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

D.“世纪宝鼎”是体现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其夔龙纹饰、三足鼎立造型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①,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奸臣)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建安十三年)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②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三国志•吴主传》)注:①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周公制定的礼法制度,他的儿子、受封于鲁国的伯禽却没有遵守按照古人的解释,伯禽在服丧期间,徐戎(周代居住在今徐州一代的少数民族)作乱,伯禽就停止服丧而率兵讨伐,平定了徐戎②濡须坞:修建在濡须口的堡坞,夹濡须水而筑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权哭未及息息:停止B.领会稽太守领:兼任C.公烧其余船引退引:拉D.此宁哭时邪宁:难道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孙权励精图治的一组是()(3分)①策薨,以事授权②招延俊秀,聘求名士③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④公烧其余船引退⑤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⑥权与相拒月余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继位之后,任用贤才,优礼士人,用对待师傅之礼事奉张昭、周瑜、鲁肃、诸葛瑾等人,一时间,孙权手下人才济济B.荆州牧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此时的东吴内部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联合刘备与曹操决战,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C.孙权到秣陵(建业)后,曹操来犯,孙权与曹操大战于濡须坞,双方均不能获胜看到孙权阵容齐整,曹操只好撤兵D.孙权作为一代英主,面对曹操的入侵,敢于抗击;经过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后又在濡须之战中取得胜利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2分)②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4分)③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菩萨蛮王安石【注】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注】:此词为王安石晚年罢相后回到金陵卜居于半山时所作8.词的开篇就点出“闲”字,请结合全词,谈谈作者是怎样表现“闲”字的?(5分)9.素洁平易而又含蓄深沉是这首词的基本特色,请你就“含蓄深沉”这一特色谈谈对这首词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策扶老以流憩,,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3)别君去兮何时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乙选考题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只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高原,我的中国色乔良东亚细亚的腹地,一派空旷辽远,触目惊心的苍黄连那条从巴颜喀拉的山岩间夺路而来的大河,也暴烈地流泻着一川黏稠的黄色!这就是高原黄土高原浑黄的天地间,走来一个黄皮肤的老者看不清他的面孔,听不清他的声音,只有那被黄土染成褐色的长髯在被太阳喷成紫色的浮尘中飘拂……老者身后,逶迤着长长、长长一列只在身体的隐秘处裹着兽皮的男人和女人一棵巨大的柏树,便在这人群中生下根来所有黄皮肤的男人女人和他们的后人,都把这巨树唤作轩辕柏它的根须像无数手指抠进黄土,扎向地心,用力合抱住整个儿的高原始皇帝横扫六合的战车,汉高祖豪唱大风的猛士,倚在驼峰上西出阳关的商旅,打着呼哨、浑身酒气的成吉思汗的铁骑,和五午年的岁月一道,从这金子样的高原上骄傲地走过去,走过去,直到……暮云垂落下来,低矮的天地尽头,走来一个小小的黑点一个军人他站在一架冲沟纵横、褶皱斑驳的山梁上残阳把他周身涂成一色金黄他伸出手臂,出神地欣赏着自己的皮肤金黄的晖光从手臂上滑落下去,掉在高原上一样的颜色他想,我的肤色和高原一样豪迈的西风从长空飒然而至他的衣襟和裤角同时低唱起暗哑而粗犷的古歌刹那间,他获得了人与天地自然,与遥远的初民时代那种无缝无隙的交合是一种虚空又充实,疏朗又密集,渺小又雄大的感觉他不禁微微一笑然而,只一笑,那难以言喻的快感消退了渐渐塞满胸壑的,是无边的冷寞,莫名的苍凉竟然没有一只飞鸟,竟然没有一丛绿草只有我,他想我和高原于是他又想,这冷漠、这苍凉不仅仅属于我,还属于遗落在高原上的千年长史畏惧盗寇的商贾们抛离了驼队踩出的丝绸古道面对异族的武夫们丢弃了千里烽燧和兵刃甲胃一路凄惶,簇拥着玉辇华盖,偏安向丰盈又富庶的南方那叫人柔肠寸断的杏花雨呵,竟把炎黄子民们孔武剽悍的魂魄和膂力一并溶化!而历史,却在某个迷茫的黄昏,被埋进深深的黄土他感到胸口有一团东西被揪得发疼他想喊他想站到最高的那架山梁上去,对着苍茫的穹窿嘶喊:难道华夏民族所有的武士,都走进了始皇陵兵马俑的行列?没有风没有声息高原沉默着一块没有精壮和血性汉子的土地是悲哀的他想起了他那些戴着立体声耳机、抱着六弦琴横穿斑马线的兄弟们他们全都身条瘦长,脸色煞白,像一根根垂在瓜架上的丝瓜他们要去参加这一年中的第三百六十七次家庭舞会了吧?他们的迪斯科跳得真好他们忧郁的歌声真动人但,他们只从银幕上见过高原和黄土他们不知道紫外线直射进皮肤和毛孔时的滋味,更不知道那黄土堆成的高原上埋着的古中国可那才是中国,那才叫中国在病榻上呻吟了八百年,又被人凌辱了二百年的,不是真正的中国真正的中国是闪着丝绸之光、敦煌之光、修筑起长城,开凿出运河,创造了道教,融合了佛教,同化了一支支异族入侵者的中国真正的中国是一条好汉这裸着青筋、露着傲骨的高原也是一条好汉他想,我也该是这样的汉子他想,有了这样的男子汉,高原,这金子似的高原便不会死去因为轩辕柏在这里扎着一根粗大的、深邃的根茎这个人,这个军人,就是我(1)这篇散文中作者设置的“轩辕柏”有什么象征意义?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6分)(2)“是一种虚实又充实,疏朗又密集,渺小又雄大的感觉”作者将褒贬之词同时用来描写这种感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6分)(3)文章结尾说:“这个人,这个军人,就是我”一句中与上文哪一句照应?怎样理解其中的“我”?请你谈谈作者在文中如何渲染与张扬着自己的情绪?(8分)(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残阳把他周身涂成一色金黄”,他为自己有着与“金子样的高原”同样的颜色而自豪,就是他为做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B.“他”站在黄土高原上,看到“竟然没有一只飞鸟,竟然没有一丛绿草”,深感植被破坏严重,内心无比冷寞,苍凉 C.丰盈富庶的南方,柔肠寸断的杏花雨象征了温柔安逸、没有血性的土地,销磨了一代代中国人慷慨悲歌之气,积极进取之心 D.“他”想呼喊,仅仅因为现代人的苍白无知,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所以他的大声呐喊是希望唤回高原的血性来 E.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凛然傲气中又渗透着无限的历史苍凉感,如同一幅黄昏时分的画卷,述说着遥远的历史又翘首期待着美好的明天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梵高张炜我们终于谈到梵高了,神圣的梵高在当代,他已经是不同艺术领域中的崇拜人物他的作品在商人那儿已经化为金子,或者是远比金子还要昂贵十倍的珍奇但是像他那样的心灵不仅用金钱无法沟通,就是用一般的艺术和精神也无法接近他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拒绝那些流行的艺术热望者、大知音和中产阶级的高雅情调因为他只是最平凡的人群中的一个灵魂,一个底层的感受者和传达者,一个不屈服者和抗争者,一个实践善良和使用决心的人他是贫民的儿子,是他们痛苦而尖锐的眼睛在这样的一双眼睛面前,我们往往只有在无可奈何的沉默中压住自己心底的惊叹才行他的境界是高不可攀的,因为那是底层艺术家所守护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权利这其实也是人的防线与权利梵高可以让我们明白,当一个人面对无情的外部世界时,顽强的精神会怎样迸溅出火花,直至燃烧为熊熊烈焰我走在慕尼黑、曼哈顿、巴黎等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里,在星光灿烂之中,在无法穷尽的艺术、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大荟萃面前,常常有一种无可逃匿的眩晕感在跨越时空而来的多角度多层次、频繁急促和陡然有力的各种撞击之下,那根本来敏感的神经已经麻木疲萎可是,几乎是无一例外,只要一走近梵高,一走近他的展出单元,立刻就会感到一片辉煌之光扑面而来就这样,最昂扬的音乐陡然奏响世界马上改变了,双眼睁大了,一切又重新开始了这是怎样神秘的力量,这力量又从何而来?当然,一切只能源于他的这个生命他的生命仍然在持续不断地发散----首先是从源头,从他执笔之时,从那一刻的怦怦心跳开始震动我们,使我们至今不能安宁他眼中的一切原来与我们有巨大区别,就是这区别让我们双眼大睁、心上一凛这区别当然是来自他的目光,它有强大的剥落和穿凿的力量: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被我们的眼睛蒙上了一层庸常的布幔,但这布幔在梵高那儿马上被刺破,或被抽揭一空世界裸露了,本真显现了,所以他让我们看到的就是强烈的光,是逼人的颜色,是疾旋与燃烧,是轰响和炸裂,是呼叫和奔突......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拥有这种直视的能力,不幸的是后来的生活给予我们每个人无尽的磨损,我们丧失了这种能力,而只有神奇的梵高保留了梵高做过教师、画店营业员、传教士、书店店员、画家这些职业是那么不同,可是在梵高那儿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大的差异因为他以同样的心情去做,同样用力,同样真实他赋予任何工作的,都仅仅是一份生命的虔诚也正是由于这种对于工作的非同常人的理解,他差不多把每一样工作都给做“砸了”最后是作画----他现在被公认为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可是当时却被看成是最不成功的画家,几乎没有卖出过一幅作品他没有一般专业人士看好的技法,简直没有受到什么正规的、更不要说是深入独到的专业训练了他的画被看成可笑的涂抹,形式上一塌糊涂那些直接而强悍的笔触、生猛可怖的画面,能够毫不费力地逼退那些艺术沙龙的宠儿其实比起梵高而言,许多人等于生活在温室中,他们没有经历真实的风雨阳光,当然也没有接受过催逼,没有倾听过号叫,没有接受过起码的人生打击他们怎么具有理解梵高的能力呢?真实的生活,底层的生活,有时候、许多时候都是刺目的但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生活的真实面目还是要显现----最后总是要显现这是一个顽强的规律每到这个时刻,人们也就开始理解了梵高,只不过稍微晚了些梵高的艺术,像许多真正的艺术一样,是直到最后才被接受下来的他保留下了大量书信人们阅读这些书信时,才知道他是多么热情、对生活多么挚爱的人人们读得泪眼汪汪其实他的画作已经再好不过地表达了这种热烈他的巨大的慈爱并不需要直接说出,他的柔情也并不需要,因为他全部都画出来了他正是为这种爱,而不是为这种艺术,交出了自己全部的生命——《远逝的风景》(1)文章指出梵高的“心灵不仅用金钱无法沟通,就是用一般的艺术和精神也无法接近”,为什么?尽量用文中的语言作答,不超过14个字(6分)(2)文章第三自然段:“这是怎样神秘的力量”中“这”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6分)(3)画线的句子问:“这力量又从何而来?”文中除从总的方面回答:“源于他的这个生命”以外,还说了两个具体的答案,请用自己的话予以归纳(8分)(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5分) A.梵高的作品现在已经成为商人们以高价竞相购买的收藏品,而且成了商人们心中的无价之宝 B.梵高让我们明白了顽强的精神可以使人在面对无情的外部世界时迸溅出火花,以至成为熊熊燃烧的烈焰 C.由于在慕尼黑等地的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里,艺术家众多,不同时代的艺术流派纷至沓来,使人常常有一种无可逃匿的眩晕感,故尔使作者对他们的作品产生了反感 D.梵高现在已被公认为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但在梵高的一生中做过教师、画店营业员、传教士、书店店员、画家,均未达到成功的目的,虽然他如同做画那样以同样的心情去做,同样用力,同样真实 E.梵高的画以逼人的颜色,强烈的光,强悍的笔触,生猛可怖的画面,裸露、显现了世界的真实面目,逼退了当时艺术沙龙中的宠儿,因而遭到当时人们的否定第Ⅱ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毗邻(pí)修葺(qì)熟稔(rěn)模棱两可(lénɡ)B.倏忽(shū)联袂(mèi)戏谑(nüè)轻鸢剪影(yuān)C.修憩(qì)干坼(chì)尺牍(dú)钟鼓馔玉(zhuàn)D.叫嚣(xiāo)清泠(lěnɡ)踯躅(zhí)锱铢必较(zī)14.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膨胀讥诮日薄西山见微知著B.胆怯埋怨回长荡气涸辙之鲋C.逻缉流弊得鱼忘筌鲲鹏展翅D.嗫嚅绻缩茕茕孑立,形影相吊1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庄子》丰富的想象力,及其汪洋恣肆、变幻莫测、挥洒自如的风格,对后世文章多有沾溉B.语言跟着思想走,想得清楚才写得清楚;想得正确,才写得正确;思想如高山流水,笔下才汩汩滔滔,认识事物深刻,文句才富于底蕴C.诗人一生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旨趣D.王勃的《滕王阁序》涉及多项内容,这些内容很难归结到某一方面,但全篇激荡着作者自负才华渴望有所作为的少年意气,这使前后统一起来,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的一项是(3分)A.从文化的角度看,翻译不仅仅是文化的转化,更是符号的转换;翻译既是信息的交流,也是不同文化的对话B.阅读古代抒情散文,要悉心体会,注意咀嚼其中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C.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情节的展开来实现的因此,分析情节,要关注情节发展是否为刻画人物性格提供了好的平台D.学习这类作品,我们不只是可以从中得到审美的乐趣,同时作者放开手脚自由自主的写法,还能帮助我们减轻写作时受拘束的心理和畏难情绪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沿着主校道缓缓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①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②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③校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④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⑤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⑥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A.④①②③⑤⑥B.③④②①⑤⑥C.③⑤⑥④②①D.④②③①⑥⑤18.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5分)材料一:据俄新社报道,塔吉克斯坦3月10日推出了一个措施:所有中小学师生今后在学校禁用手机,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材料二:一位中学教师在他的博客中写道:我在上课时总是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不接电话也不打电话,没课时还真离不开手机;家长为学生配手机,是为了方便联系(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要求字数不超过25个(2分)答:(2)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3分)答:六、作文(6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迫于经济,猴子买位置偏点远点的低价票欣赏心爱的音乐它入场刚坐下,老牛便过来问是否需要望远镜和助听器猴子问老牛为何不去拉车、犁地,不懂音乐在剧院里多受罪老牛笑了笑说,现在耕地、拉车大都机械化了,剧场服务虽非本行,但学学也干得来;同时强调自己懂得音乐,所谓“对牛弹琴”,那是人类无知和偏见

音乐会是喜鹊独唱专场它说自己感冒了,但必须应约演出,如果唱得不好,希望大家包涵!演唱时,喜鹊果然唱到半场就力不从心了;它向观众施礼致歉,只休息10分钟又登台演出,并以荆棘鸟般的真诚和拼力唱完全场,赢得全体观众由衷赞许的掌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邯郸市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9分,每小题3分)1.D(“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应是鼎作为礼器的一面)2.A(此项内容只表明鼎是—种传国重器,而非礼器)3.B(A“大篆铭文”只是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文字c据原文,李泽厚认为“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应是三足鼎D“世纪宝鼎”的“三足鼎立造型”并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二、(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3分)D引:退5.(3分)D(①是权力交接,③是张昭所为,④是说曹操)6.(3分)A(文中只说对张昭以师傅之礼)7.(1)(您)竟然还要哀伤兄长,顾全礼法制度,这好比是开门迎接强盗,不可以认为是仁义(“乃”“顾”“犹”“以为”各1分,大意1分,共5分)(2)这时候曹操得到刘表的兵马,声势浩大孙权方面议事的官员们面对曹军之势都很害怕,纷纷劝说孙权投降曹操(“是”“迎”“盛”“诸”各1分,大意1分,共5分)(二)诗歌鉴赏(10分)8.(4分)①诗中具体描写的“胜事”有“掬水”和“弄花”(2分)②“多胜事”是“夜忘归”的客观原因,诗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2分)9.(6分)①从结构上来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②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③虚实结合:“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④“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三)名句名篇默写10.(1)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3)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6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即不得分)三、(25分)11.(1)(6分)(1)一个“裸着青筋、露着傲骨”的“好汉”形象(2分)(2)因为高原不仅蕴藏着中国文明,更象征了中华民族倔强不屈的刚毅品格(4分)(意思对即可)(2)(8分)(1)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或博大精深的文化)的崇敬(2)对近千年来中国的衰败与懦弱的痛惜(3)对当代城市青年状态深深的忧虑(4)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和信心(意思对即可)(3)(6分)①呼应“暮云垂落下来……一个军人”(2分)②不是作者,文中的“他”是虚指,是千千万万有血性有思想的中国人的代表,是中国有血性的精壮的汉子(4分)(4)(5分)BD(B项:与破坏植被无关作者用景物的荒凉衬托人物内心的荒凉冷寞D项:概括不全面还因为历代统治者的懦弱昏庸,尚且偷安答对一项得2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来12.(3分)D(ArěnBxüèCchè)13.(3分)A(B回肠荡气C逻辑D蜷缩)14.(3分)B(高山流水指知音知己或指音乐高妙,不合语境)15.(3分)C(A递进语序不当,从分号后的句子可以看出,应为翻译不仅仅是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化B咀嚼风格,搭配不当D结构混乱,偷换主语)16.(3分)C(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首句“沿着主干道缓缓前行”后应连接③句,⑤⑥句应连接在一起,从树干、树叶到树冠,并紧跟在③后,成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从④句知有桂园到②句踏入桂园,最后①句“在细叶中隐藏着小桂花”应紧跟末句)17.(1)(2分)对中小学校园里使用手机有不同看(做)法(2)(4分)答案示例1:用行政手段禁止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决定太过僵化,有违资讯时代人们及时沟通、及时获取信息的需要,只要能够协调好学习工作与资讯沟通的关系,手机进校园也不是不可以的答案示例2:中小学校园内不应该使用手机校园内师生因为工作学习的特性,对资讯获取的及时性要求并不太高随身带着手机进入校园,会让师生在工作学习中分心,降低工作学习效率(观点1分,分析3分)五、作文(60分)18、参照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