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山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2.了解长征背景3.通过勾画关键词句的方法,理清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进而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结构的特点。4.养成在阅读文章时先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意识和能力。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像一把烈焰,贯穿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决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这次无与伦比的远征史中。”文中所说的“远征”即长征。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了解长征这段历史。/video/av15632886/?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3(大约10分钟)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再加上日本对中国的不断侵略,红军决定进行战略转移,本文《老山界》就是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在政治宣传部工作的陆定一于1936年红军陕北会师前,所写的一篇回忆长征的文章。本课生字:陡惊惶苛捐杂税军阀欺侮酣然入梦矗立咀嚼呜咽黎明督促石梯悬崖解读文章内容,我们还是从题目入手。“老山界”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很陌生,但《七律·长征》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这句诗大家一定是耳熟能详。这句话的意识是: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的五座山脉,连绵不断,但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细小的波浪在起伏。这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峻的一个,而本文所写的老山界,就是越城岭的主峰。这篇文章写的是陆定一所在的红军部队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这篇文章很长,途中又发生了很多事情,作者是如何将这么多事情清楚明白的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呢?大家一定发现了,文中有许多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随着时间的变化,地点也在发生着转移。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在文中勾画出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完成表格,借此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时间地点事件下午山沟动身爬山天色晚了瑶民家与瑶民攀谈天黑了山脚举着火把继续爬山走了半天山腰露宿半夜山腰忽然醒来,又睡着了黎明山腰准备出发走了不多远山腰看见雷公岩下午两点多山顶之后一口气跑下去当我们勾画出关键词并完成表格后,我们会发现,整篇文章的脉络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所以我们可以说,这篇文章是以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为线索展开叙述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精读细节,感受红军坚强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了解文章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老山界作为越城岭的主峰,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翻越的。陆定一在文章最后一段中也说道:“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对于这些困难,文章是怎样描述的?第2段: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这句话既是写山路难走,也为下面的内容埋了伏笔。)第12段: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清是火把还是星星。(终于知道为什么走不动了)第16段:我们顶着天啦!(可想而知这山有多高啊。)第18段: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就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第20段: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米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像这样睡在又窄又硬的野外的情况,可不止一天啊,而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第25段:几乎是90度的垂直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第28段: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现在才是红军长征的初期,还有小米饭可以吃,到后面条件艰苦的时候只能吃草根,啃树皮了。)第29段: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在跟敌人开火。(这里的敌人,就是国民党剿灭红军的部队,这也就解释了前文,为什么说要部队今天无论如何都要爬过这座山。)总结: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又是如何对待的?这其中又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第8段:“虽然明知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了她。”你一定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明知粮食缺乏,还要把自己整袋子米送给别人呢?这是发生在作者进入一户瑶民家,与家里的大嫂攀谈后的画面。这个故事看似与爬山关系不大,但却令作者在几年后回忆往事时印象深刻,甚至还不惜花大量笔墨进行描写。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文章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处插曲?在这段经历中,有几处细节或许值得我们仔细揣摩一番。作者刚进入瑶民家歇脚,发现只有母女二人后,就推测,这家的男人大概是因为过队伍,照着习惯,躲起来了。你一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躲起来?他在怕什么?照着习惯,是说常常这样做了,那么常常经过家门的,令男人怕的躲起来的队伍又是什么呢?彼时正处于国民党军阀混战的尾期,南方各路军阀只顾抢夺地盘,四处盘剥百姓,导致民不聊生,所以才有在外躲避,不敢回家的一幕。后面又写到,“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没有不变忧为喜的”。红军战士们做了什么?能让百姓们对自己的态度发生改观呢?“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那女人哭起来了”,至此,所有疑惑都迎刃而解。期初,百姓们不了解红军,只见到是过队伍,便习惯地认为是剥削百姓的军阀,唯恐避之不及。当红军战士讲清楚来意,又谈到令百姓苦不堪言的苛捐杂税,这无形中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同时也问到了瑶民大嫂的心坎上,才使得大嫂能够对陌生人哭起来,还将仅有的一点米拿来给我们煮粥。这是怎样的军民鱼水情啊。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嫂见到离家远征的红军战士,会不会想到自己在外漂泊的孩子?九死一生的红军战士见到困苦窘迫的瑶民母女,怕是也会想到自己无人照料的老母亲吧。这一来一回的米,是穷苦人的互相取暖、互相慰藉。这条长征路上,红军战士还会遇到许许多多像瑶民一家的百姓们,这一情节的安排,正显示出红军部队与百姓们亲密的关系。我们党坚实的群众基础,正是源于对百姓发自内心的关心与爱护。我们“把整袋子米送给了瑶民母女”后,第32段,“山下有人送饭上来”,可想而知,一定是昨晚的那对瑶民母女了。尽管“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仍是没吃饱。第28段写到,“肚子很饿,力气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食不果腹,仍鼓着勇气继续前进,体现了红军坚强的意志。(以上是如何对待“吃饭难”)(面对走路难,又是如何对待的呢?)第14—17段:“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的笑起来。”从这几段中,无论是标点的使用,还是互相鼓励的话语,我们都能感受到红军战士们乐观、无畏的精神状态。第24段:“因为山路难走……帮助病员和运输员。”文中的“我”,与其他红军队员一样,要面对登山的种种困难,与此同时,还担任着宣传员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努力攀登,还要完成自己的宣传任务。不仅“我”是如此,红军队伍里的全体成员,都是如此。这里不仅体现了红军坚强的意志,更展现出高度的纪律性和自觉性。第26段:“做些鼓励性工作”第29段:“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红军翻越老山界是在湘江战役之后,那时的红军主力部队人数锐减,从8万人锐减到3万人,其中还有许多伤病员。刚经历一场损失惨重的大战,又要面对陡峭难行的山路。红军战士们非但没有气馁、退缩,反而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处境难,又是如何对待的呢?)第29段:“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1934年,日本正一步步蚕食侵略中国,面对如此紧急的局势,国民党竟然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对日军的侵略置之不理,还意图将共产党铲除殆尽。作者听到国民党飞机的轰鸣,毫不畏惧,还将之拟人为“叹息”,嘲笑它应当去抗日战线上显身手。这同样展现了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面对睡觉难)天寒石坚,难以入睡,作者“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半夜醒来,觉得寒气逼人,此处有一段极为精彩的环境描写,相信同学们一定关注到了。“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幕上缀着的宝石……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先从视觉上描写星星,远山,紧接着写耳朵里不可捉摸的声响。这美丽静谧的夜景,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坚定与平静的心理状态。在寒气逼人、刺入肌骨的夜里还能有这样的心理状态,可见作者内心的乐观与昂扬。说到这一处景物描写,还有一处景物描写十分精彩,就是第12段,作者看到连到天上的火把,不是畏惧山之高耸入云,而是感叹“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种乐观与豪迈之情呼之欲出。你可能还关注到了文中这样几处细节。第2段,“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第23段,“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晚就吃”。你可能会说,老师,这样的细节并不能表现出红军战士乐观昂扬、互帮互助的品质啊。其实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是长征初期,博古、李德的“左”倾教条主义思想那时还没有纠正,军事指挥不得力,红军行军也很不顺利。这样真实的表达,更显得作者如实反映,文风质朴。总结:走路难:打趣逗笑、奋勇登山睡觉难:酣然入梦、观赏夜景吃饭难:鼓着勇气,继续前进处境难:毫不畏惧,嘲笑敌机翻越老山界之时,正值红军遭遇湘江战役失利。激战之后,红军由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指战员们心情异常沉重,许多人对前途也很是迷茫与困惑。那时,在组织上,“左”倾教条主义者还采取了“大搬家”的错误方式。“坛坛罐罐”、制造机械、印刷设备、X光机、需要七八个人抬的大炮底盘…这样的“搬家”,使队伍不堪重负、行动迟缓。刚从一场死伤惨重的战役中脱身,带着一身的疲惫与无数的伤员,还拖着无笨重且庞大的辎重。面对这海拔两千度米的险峻高山,还有这后方紧追不舍的围剿的敌军,红军战士们没有手足无措、胆怯退缩,而是互相鼓励、奋勇向前。这全都体现了红军坚强的意志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必胜的信念和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高度的纪律性和自觉性。正是这些精神的存在,才使得作者在爬上老山界顶峰时,发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越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的呼喊。文中没有一处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议承办服务协议书8篇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招聘应届毕业生拟聘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奔驰车辆无偿赠与协议9篇
- 南京市2025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招聘工作人员26人(第一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临夏回族自治州2025年甘肃临夏某部招聘民兵教练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陕建瑞高科技园有限公司招聘(2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萍乡市工程咨询管理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第一批外聘人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烟台莱州市财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苏昆山创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批人才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防跌倒、坠床安全管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石家庄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操作类工作人员33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疫苗上岗证考试题及答案
- 航空科普课件
-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5章 绩效评价(《绩效管理》第3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嫩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方案
- 2025存量房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本
- 肿瘤科诊疗体系构建与运营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