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周
第一课时
第一单元
1、有余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
义。
教具准备
10根小棒,8个圆片,11个三角形,例题课件。
教学过程
预标
1.出示10・2。
⑴请学生们口算,板书“=5”。
提问:如果这里的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们动手分一分,并完整地说一-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
学生各自动手操作,指名说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出示表格将表格填完整。
(3)提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这10根都分完了吗?(没有)
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剩下的1根不够分)比一比:同样是10根
小棒,如果每个人分得2根或者每个人分得3根,分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分的人数不
同,如果每个人分得2根正好分完,如果每个人分得3根,还剩1根没分掉)
(4)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枝,5枝、6枝,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两人
一小组动手分一分,再将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们分组活动。
3.(1)汇报操作的情况,把相应的课件演示,同时将表格依次填写完整。
(2)提问;通过刚才的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的不同,可以分成几
种情况?哪儿种?(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正好分完了,另一种情况是分了之后还
有剩余)
提问:这些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
4.(1)提问: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以及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
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呢?(学生列式,独立完成。)
(2)说明;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
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儿个人,还剩儿根?(学生完整回答。)
提问:按要求,列式:(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就是求10里有几个3。)算式中的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提问;最多可以分给几个人?也就是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没有全部分完?
还剩多少?(板书:……1(根)
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
(板书:这道算式就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3)请学生齐读算式,井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这题为什么要写余数?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
5.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
学标
(1)通过刚的刚学习,如果每人分4根、6根,你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填写情况,并板书。
(3)说说各个算式的意思。
7.引导学生观察、GN在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余数表示什么?
小结: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可以用
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达标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第⑴题,请学生按要求分一分,再将括号填写完整。
指名口述分的过程。
提问:为什么剩下的2个圆片不再分5份?
填写算式,指名板演,说说算式中的各个数的意思。
(2)出示第(2)题,学生先分一分,再将算式补充完整。
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算式的含义。
提问:为什么会有余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花图,请学生说说图意,相应的再出示第(1)、(2)题。
(2)请学生根据不同的描述,完成填空.
(3)比一比:14+4=3(瓶)……2(朵)与1493=4(朵)……2(朵),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4人一小组讨论.)
师小结。
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余数?
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板书: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10+2=5
10+3=3.....1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第2课时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页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的
通过动手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
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具准备
11根(单根)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预标
1.笔算6・3。
指名笔算,反馈时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
2.分一分,说一说。
⑴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
(2)把10根小棒,每3根一份。
①请学生们动手分一分.回答以下问题。分成了儿份,能不能分完?剩下的为什么
不再分一份?
②根据分得的结果,分别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它们
所表示的意思。
3.揭示课题。
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果无非是两种:一种正好分完,另一种分了之后不够再分
成一份,有剩余的。但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剩余的情况就叫有余数的除法.这
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学标
1.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
(1)学生用小棒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
指名请学生将分的过程完整地口述一遍。
请学生列式,(板书:7+3)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7和3表示什么?
(2)写出竖式,提问:分成了儿份?也就说明?里面最多
有几个3?商写几?(扳书)
提问: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共分掉了儿个?竖式中怎样算?3和2的积——6
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6表示什么意思?
7个桃,分掉了6个,还剩儿个?那么在竖式中是怎样得到余下的1的?(完成竖式的
板书。)
提问;在竖式中,“1”叫什么?
(完成横式的板书)
(3)请学生完整地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2.(1)提问:算式中2……1表示什么意思?想一想:如果不摆学具,又怎样得到商
2?(组织学生讨论,指名发表各自的想法。)
(2)小结:因为7里最多有2个3,所以这里商2比较合适。
提问:为什么要用“最多”?(因为余数表示的是剩下的不够再分一份的。)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请学生弄清题意。
(2)要求:能不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商呢?学生计算。
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指出:在计算18・5时,可以想18里面最多有几个5,最多有几个?商就是几。
(3)出示:(18・5的竖式)提问:这位小朋友算的对不对,为什么?
(余下的8里面还有1个5)
指出;商2,要减去2和5的积10,余下的8里还有1个5,所以18不只有2个5,
商2就小了。
出示:提问:这样算对不对?为什么不对?
指出:商4,就要减去4个5的积20,不够减18里没有4个5,所以商4就大了。
小结;商2小了,商4又大了,那么我们怎样能找出合适的商呢?
4.观察;例题7+3中的余数1比除数3大还是小?(比除数3小。)
“试一试”中的184-5的余数3比除数怎样呢?
通过观察,比一比这两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结语)
学生齐读。
达标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第(1)题。
(1)读题,学生按要求动手分9根小棒。
提问:分成了儿份,还剩儿根?9里面最多有几个2,还余儿?
(2)学生们根据摆的过程,填写竖式。
(3)提问;商4是怎样算出来的?表示什么?余数1呢?
第⑵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试商的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分组完成,指名板演。
(2)反馈时分别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比一比;每一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着说说是怎样得到商品
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弄清题意后,再填写。注意单位名称的不同。
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怎样很快又准确地找到商呢?计算时
应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7+3=2.....1184-5=3.....3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页,练习一第1〜8题。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
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7x79x6214-33x4
24+812+235+74x7
6x9484-8184-256・7
2.回忆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可以怎样很快找到合适的
商?
(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儿个除数)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
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明确概念
摆一摆,每位学生准备10根小棒。
(1)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可以分成儿份?
提问:怎样列式,(板书:10+5=2(竖式))
通过计算,谁来说说商为什么是27有余数吗?为什么?
(2)10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剩几根?
请学生分小棒后,列式并笔算。(板书)
提问:商为什么是27有余数吗?是几?为什么还是27
(3)比一比,以上两题哪一道是有余数的除法?为什么?
2、完成练习一第1题。
(1)出示后,学生弄清留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说说自己是怎样填写的,所写的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三、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反馈时说说是怎样想到商的。
2.完成练习一第3题。
(1)请学生找出错处,并改正过来。
(2)反馈时说说错误的原因。
(3)提问: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商?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还必须得注意些什么?
3.完成练习一第4题。
(1)请学生口答商是儿。
(2)分组计算检验。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1)学生分组计算,并指名板演。
⑵反馈。
(3)比一比: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中最多有几个除数,同时还得
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5题。
板书:
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104-5=2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6——7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有余数出除法的计算。
2.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x37x79x621-3
24+812+235-74x7
6x9484-818・2564-7
2.口答.
15里面最多有()个4
53里面最多有()个7
44里面最多有()个8
33里面最多有()个6
3.请学生说说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怎样想,怎样才很快的算出商来?
4.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继续用这种方法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
看谁能算得又快又好。
二、计算练习
1.分组练习,指名扳演。
⑴63+9=674-9=
(2)404-8=474-8=
①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扳演。
②反馈时,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③提问;根据计算结果,以上两组题可以分成儿类?
(没有余数的除法,一类是有余数的除法。)
(为什么每组题中的第(1)题没有余数
2、完成练习一地第7题。
(1)明确要求,先口答出商及理由。
3.完成练习一第8题。
(1)帮助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
(3)说说自己的分类方法。(方法多样,不拘一格)
小结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完成练习一第9题。
(1)出示题目,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几。
(2)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提问;如果除数是6,再根据题目中已给的余数,想想商可能是几,那么被除数能
不能确定是多少呢?
(3)提问:如果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通过这题的思
考,你更加清楚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0题。
(1)出示第(1)题。
学生弄清图意,完整口述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反馈时,说说这题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遭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其余3题,请学生弄清图意后,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
反馈时,说说各自的理由,注意商和余数单位名称的不同。
2.完成练习一第11题。
(1)了解图意:结合小猴的话观察左图,知道一共有27个小方块,再理解小兔的想
法,想一想,如果每8个小方块拼搭成一个立方体,可以搭多少个。
(2)学生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一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
四、全课总姑
今天主要彖习了什么?怎样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小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板书:
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1)634-9=674-9=
(2)404-8=47+8=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完成同步联系
第二周
第一课时
实践活动
我们去植树
教学内容
课本第8―9页。
教学目的
以植树活动作为背景,通过学生的对话、提问,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直接经验,发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
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信息整理
用课件演示,创设情境。
春天到了,春天是万物新生的季节,也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再过一些日子就
到了3月21日的植树节,红星小学的二年级也组织了相应的活动。(出示课本第8页
插图。)
(1)提问:通过观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完成这张统计表
吗?
(2)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
反馈时,说说自己是根据哪些信息得到相应的结果的。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小朋友们,刚刚通过开动脑筋,得知了一班、二班、三班的小朋友们各要
植树的棵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又是怎样栽的?
(课件对话演示。)
2.对于每个班的植树中的问题进行解决。
3.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一步提出各种问题,并有所选择的进行解决。
4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中,还有哪些时候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吗?(小组讨沦、汇报。)
板书:实践活动
我们去植树
1班44人2班42人3班45人
4捆树苗7人一组栽5行
每捆8棵每组6棵每行6棵
共有?棵共有?棵共有?棵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第二单元
1.认数
第一课时认识整百数
[教学内容]
课本10—12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一6题。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
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
2.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整百数的含义,并能进行正确的读写。
3.使学生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
计数器、模型图。
[教学过程]
预标
1.在计数器写出下面各数,并说说组成。
236596
2.数百以内数相应出示方块图)
(1)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00
(2)一"I^一"F地数,从10数到100
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呢?(板书)
证实10个十是一百,请每位学生动手数一效,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数数的方法。
提问:这么一板,有多少方块?
3.教学例题。
(1)师生一板一板地数。
提问一板表示儿个百?三板是儿个百?也就是儿百?8个百呢?它又表示多少?
(2)师生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九百,再摆一百。
提问:九百再添一百就是几个百?(板书;10个一百),10十一百是一千。(板书:
一千)
提问:10个一百合起来就是多少?
学生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敷到一千。
学标
写、读整百数:•千
1.计数器拨珠。
(1)出示计数器,请学生说说已知的数位排列顺序。
介绍:百位、千位依次排列在千位的左边。
(2)想一想,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400吗?
学生们动手拨-拨,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拨珠的。
(3)说明;计数器上表示几百,就在百位上拨几个珠,就表示几百。
(4)练习:拨一拨200、600、1000o
2.写数。
(1)怎样来表示我们刚刚拨的数呢?
说明:4个百就是4百,在拨珠时,只有百位上拨了4个珠,在写数时,在百位
上写上4,而在十位和个位上一个珠也没有,就写0。
学生练习。
提问:十位和个位上的。能不能不写?
(2)根据计数器上拨珠的情况,请学生写数,指名板演。
300600700900
(3)在百位上再添上一百,提问;此时是几个百?也就是多少?
想一想:一千应该怎样来写呢?
教师说明。
测标
完成“想想做做”第1—3题。
第1题:学生填数。
请学生先顺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
提问:数轴上的数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讨论:200和1000,哪个数更接近700,让学生说说判断的方法,方法多样。
第2题:看图先读一读这些数.再说说是从哪儿看到这些数的试着举出类似的
例子。
第3题:明确图意、题意,让学生来估算。
达标
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1.出示小猴图,请学生说说图意。
列出算式。(板书;200十300)
(2)想一想,该怎样计算。
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从中可以选出一种或儿种好的方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练习。
(2)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体会图中小朋友的对话。
(2)根据已有信息,请学生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
(3)独立解决,反馈时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动手摆一摆、拨一拨,知道了儿个十是一百?一千里有个百?以及怎
样写出这些几百、一千的数,和相应的计算。(出示课题)
板书:认识整百数
10个••是多少?10个十呢?
10个一百一千200十300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认识儿百儿十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15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9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儿百儿十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读、
写。
2.使学生学会口算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初步估计一些
常见事物的多少,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
计数器、方块图。
教学过程
预标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63数到100。
(2)一个一个地数,从10数到100o
(3)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2.口答。
100里面有多少个十?
1000里面有多少个一百?
3.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整百敷,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千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
学标
教学几百几十数的认、读、写
1.出示例题图。
(1)指名学生完整地说说图意。
(2)独立思考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再交流。
(3)借助计数器,讲解。
先在百位上拨4个珠,提问;现在表示多少?再在十位上拨5十
珠,提问;现在又增加了5个几?合起来是多少?学生齐读。
百位上有儿个珠,表示儿个百;十位上有几个珠,表示儿个十,合起来就是儿
百几十。在写数时,要注意百位上有几颗珠,就在百位上写几;十位上有几颗珠,就在
十位上写儿;个位上一个珠也没有,就在个位上写。占位。(板书:450)
2.练习;根据计数器表示,写出相应的数,并读一读。
320750480990
3.教学试一试。
(1)在计数器上拨出370。
请学生说说370的组成。
(2)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七十数到四百三十,数到三百九十时,提问:十位
上再拨上这一颗是几颗?也就是多少?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后,百位上是几?
追问:三百九十后再添上一个十是多少?三百九十,再在十位上拨一颗,
要数多少?
(3)继续数下去。
(4)学生自己边拨珠,边数数,不用计数器,再数一道。
(5)出示“一"|^一"一地数,你能数到890数到1000吗?”
学生读完要求后,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借助计数器帮助。
反馈时,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到990后面是1000的?
学生齐数。
(6)请学生把数的数字,写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
学标
完成“想想做做”第142题。
教学几百加几十及相应的减法
1.“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邮票图,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左边300张风景邮票,右边20
张动物邮票。
(2)学生列出两道加法算式。(板书:300+2020+300)
说说计算结果及思路。
(3)列出两道相应的减法算式。
学生计算并说说思路。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口算后,比一比每组4道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达标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们读一读。
(2)说说这几个数的组成。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对于其中有错的题,进行分析,及时纠正错误。
4.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全课总结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我们了解、认识了儿个百和儿个十合起来就是儿百儿十。
板书:认识儿百儿十
450300+2020+300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认识几百几十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16—18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7题。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儿百几十儿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读法,写法,加深对千以
内数的认识。
教具准备
计数器、方块图
教学过程
预标
1.数数。
(1)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c
(2)一"|-h地数,从830数到1000。
2.根据计数器上的拔珠,写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480620790910
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千以内的数。(出示课题.)
学标
教学认识儿百儿十儿
I.出示例题方块图。
(1)指名学生完整地说说图意。
(2)独立思考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再交流。
(3)借助计数器,讲解。
先在百位上拨4个球,提问:现在有几个几?再在十位上拨5个珠,提问:现
在增加了5个儿?
再在个位上拨3个珠,提问:现在增加了多少?提问:4个百、5个十和3个一
合起来是多少?(四百五十三)
再请学生完整地说说四百五十三的组成。
(4)根据前儿节课的知识,四百五十三应怎样写呢?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有儿个百在百位上写儿,有儿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儿,有几个一就在个位
上写几,想一想,如果某一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该怎么办?(写0)
2.练习:根据所拨的算珠,写出这个数,并说说它的组成。
第⑵题练习后,提问:六百一十六在写时出现了两个6,它们的意义相同吗?
为什么?
第(3)题:三百零一,十位上是多少?怎样写?这个。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3,教学试一试。
(1)在计数器上拨出597,请学生说说597的组成。
(2)一个一个地数,从五百九十七数到六百一十二。
数到五百九十九时,提问:个位上再拨一颗是几颗?也就是几?个位满十,向十
位进1后,十位上是儿?乂该怎么拨珠?此时百位上是多少?
追问;五百九十九再添上一是多少?
讲解:此时百位上是6个珠,十位、个位上有发有珠?这个数怎么读?
当一个数末尾有零时,不读。
继续提问:此时如果个位上再拨一个珠,百位、十位、个位上各是多少,这个
数是多少?在读的时候,为什么十位上的零要读出来呢?
说明:一个数中间出现零时,要读出来。
继续数完。
学生自己边拨珠,边数数。
(3)请学生试着”一个一个地数,从988到1000。”
如有困难,可以用计数器帮忙,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989后面一个数是多少?999后面是多少,你是怎样想到的?
学生齐数。
(4)请学生再把所数的数字,依次写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遇错及时纠
正。
达标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看图后.独立完成。
写完后,让学生说说怎样去写一个干以内的数。
小结:千以内数的写法,强调中间或末尾有0时的写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D学生按要求,连线。
(2)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连。
(3)组织讨论:通过练习,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请学生读一读每张照片中的数字。
(2)结合照片,请学生说一句话。
(3)在身边找一找,说一说类似的带有数字的一句话。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先读一读,再写一写。
提问:在写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6.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1)请学生读一读每组中已经写出的三个数,再想一想每组有什么规
律。
(2)学生按规律,往下写。
全课总结
读写一个多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认识几百几十几
四百五十三有儿个百在百位上写儿,有儿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儿,有儿个一就
在个位上写几,如果某一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该写。。
当一个数末尾有零时,不读。
说明:一个数中间出现零时,要读出来。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认数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19—20页,练习二第1—9题。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干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干以内数的读、
写和有关的口算方式,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出示课题
二、千以内的数的组成练习
1.数数。
(1)一"I■一•十地数,从一-h数到一百。
提问:一百里有几个十?
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
提问:一千里面有儿个百?
(2)一十一十地数,从二百六十数到三百二十。
一个一个地数,从四百八十七数到五百一十三。
2,完成练习二第1题、第2题。
三.干以内的数的读写练习
1.说说千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2.完成练习二第3题。
(1)同桌两人合作完成,一个人摆数,另一个人读,然后交换练习。
(2)指名说说读一个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3.读下面各数,说说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
3033033330
提问:“3”在百位上读作什么?“3一在十位上读作什么?“3”
在个位上呢?它们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一个数的中间有。怎么读?一个数的末尾有。又应怎样读呢?
4.完成练习二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比一比;再组中的上、下两个数,在读数时有什么不同?在写数时
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小结:读数、写数的注意点,强调一个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
数的读写。
5.完成练习二第5题。
(1)学生练习。
(2)交流反馈:自己在找接近600的数时的想法。
指出:题中的“接近”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简单计算的练习
1.口算。
200+30400+9070+900
230-200490-90970-900
口算后,说说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二第6题。
五、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7、8题。
(1)引导学生看清图中的对话;正确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时,请学生说说列式时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二第9题。
(1)根据图意,请学生独立完成已有的问题。
(2)四人一组讨论: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指名回答后,依次板书。
(3)请学生们再解决相应的问题。
全课总结
第三周
第一课时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
课本第21——22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的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探索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预标
1.比•比它们的大小。
67和5723和329和10
请学生在比较的同时,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数位相同,先看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
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个位上大的数就大,一位数总比两位数小。
2.说说下面各数分别是几位数以及它们的组成。
436288521000998
9.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利用以前学习的方法,来进一步学习千以内数的大小
比较。(出示课题。)
学标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请学生完整说说图意。
(2)提问:你认为哪种树比较多?
迫问:这题要我们把杉树苗和松树苗比,哪一种多,就是比什么?
[板书:312()285]
(3)提问;你认为这两个数谁大?为什么?
(可先指名说一说,再请同座交流。)
指出:312和285都是三位数,在比较大小时可以先从百位比起,
百位上.3比2大,所以312比285大;也可以把312看作300多,而285只有200
多,所以312比285大,我们可以用大于号来连接这两个数。
(板书;312>285)
2o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问题,请学生读一读。
提问:这个问题,实际就是让我们去比什么?你觉得应该怎样比?
(组织学生讨论。)
(2)指名掌生回答比较的思路。
小结:两个数都昼两百多,就比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哪个数大,那么,那个
数就大。(完成板书:279<285)
达标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看图,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再比一比两个数的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
(1)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提问:803和308为什么不是相等的关系?(因为803中的8是在百位上,表示
8个百,而308的8在个位上,表示8十一,一个是八百多,一个是三百多,自然308
比803小。)
提问:999为什么会比1000小?(虽然九百九十九的每个数位上的数都很大,但
它是三位数;而一千虽然最高位上只是1,但它是四位数,三位数比四位数小。)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请四人一小组,讨论出一道类似发生在身边的题目,再派一人出给其他的
小朋友来进行比较。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请学生们独立的完成,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数轴,请学生们将数轴上的数填写完整。
(2)观察已完整地数轴,提问:你发现了这两条数轴分别是怎样排列的?(第一
条数轴是一个一个地数,从小到大排列的;第二条数轴是五十个五十个地数,从小到大
排列的。)
提问: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大还是小呢?
(3)请学生完成数轴下面的两题。
使学生体会到:两个关系式的填法多种,从数数的过程来看,后面的数总比前
面的数大,即数轴右面的数总比左面的数大。
全课总结
这节或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学会了怎样比较了吗?
比较大小
板书:312()285312>285279<285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22——23页,“想想做做”第5〜10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进行估计,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
少得多”的含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出示课题
二、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1.说说下面各数的组成。
323769561936
追问:它们分别是几百多?323比500要怎样?(少得多。),比100
呢?(多得多。)
2.比一比下面各数的大小。
207O307657O269900O1000
分别请学生们说说比较大小时的思考过程。
3.请学生们说说:你觉得如果遇到以上类似的情况,要如何比较呢?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三个杯子,教师参照书中的图片,分别在杯中放入一些黄豆。
介绍:左边第一个杯里大约有200粒黄豆。(板书:大约)”大约”在这里是什
么意思?
提问;你能猜出另外两个杯里大约各有多少粒黄豆吗?
(2)指名请学生们各抒己见,并同时说说自己估计的根据、理由。
(第二杯大约有400粒,第三杯大约有800粒。)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出示情境图,使学生明白题意。
提问:红红说的“我的书比你的少很多”,指的是比多少少很多?
(比630少很多。)
比630少很多是什么意思?
(2)请学生们在合适的一栏内打勾。
指名说说选择“220页”的理由。
3.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1)出示情境图,使学生明白题意。
提问:“差不多”是什么意思?题目让我们找与多少差不多的距离?
(2)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理由。
(3)提问:你觉得445米与700米相比,要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445米比700米近得多。
提问:那么950米与?700米,怎样呢
引导学生说出:950米比700米远得多。
(4)提问:通过比较,你觉得“远得多、近得多、差不多”么意思:
你能说出与700米相比,远一些的距离吗?近一些呢?(只要符合要求的数都可
以。)
4.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1)学生们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的看法。
(3)想一想:能不能试看用“快一些”、“快得多”来回答以上的问题呢?(摩
托车比汽车快一些,摩托车比自行车快得多。)
5.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交流。
6小结。
通过刚才这几题的练习,我们应该明白:远得多、近得多、少得多、快一些、
慢一些等等都是相对于某个数而言的,并不是独立的。
7.完成“想想做做”第10题。
(1)学生独立填写。
(2)反馈,指名说说自己填写的方法和策略。
(3)想一想:如何能一个也不少地按一定的规律来填写呢?
四、全课总结(略)
板书: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远得多、近得多、少得多、快一些、慢一些等等都是相对于某个数而言的,并不是
独立的。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复习认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24—25页,复习第1—7题。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认、读、写与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和整百
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时,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并出示课题
这时间,我们认识了千以内的数,学会了怎样去读、写它们,以及一些简单的
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部分的内容。(出示课题。)
二、千以数的认、读、写的复习
1.完成复习第1题。
(1)提问:你能说出一十千以内的数吗?
(2)要求:你能不能说一句话,其中要出现一个一千以内的数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3)看来这些数字,只要你留心就一定会发现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数学知识。
2.口答下面各题。
(1)千及内的数的数位顺序从右往左分别是怎样排列的?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
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2)十个十是多少?十个一百是多少?
3.读一读下面各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276720702
⑴学生口答。
(2)提问:它们都是儿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这3个数中都有2和7,但表示
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3)请学生们说一说,应怎样读一个千以内的数?
如果这个数的中间或末尾出现0,该怎样读呢?
4.写出下面各数。
五百六十二写作()
一千写作()
四百六十写作()
七百零三写作()
(1)请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说这儿个数分别是怎样写的。
(3)请学生们说一说,应如何写一个千以内的数?写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什么?
5.完成“想思做做”的第1题。
学生们独立完成。
6.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4题。
第3题,学生按要求顺次完成。
练习之后,说一说自己从中得到了些什么?
(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第4题。
(1)请学生们先读一读,再写出横线上的数,指名板演。
(2)指名请学生交流一下在课前所收集的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
视里九
三、复习简单的计算
I.口算下面各题。
(1)300+200600-4001000-200
(2)400+20670-70620-600
①学生口算。
②分别说说口算的方法。
2.完成复习第5题。
提醒学生,在计算时要看清是几百还是几十。
3.完成复习的第6、7题。
(1)指导学生通过对话提供的信息.看懂图意。注意:第7题要理解“领先”的
含义。
(2)学生们独立完成。
(3)说说两题解题的思路。
四、全课总结
请学生说说如何读、写一个千以内的数,特别是如果遇到中间或末尾有0该如
何读写。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复习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
课本第25—26页,复习第8—14题。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估计,使学生们能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
促进,提高学生们的数感水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出示课题
二、比较数的大小的复习
1.完成复习第8题。
(1)学生们先找规律,再填写。
(2)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按怎样的规律填写的。
(3)学生们从头到尾把每列数都读一读。
2.比一比下面各数的大小,在()里填上〉、〈或。
924()8101000()56()875
(1)学生们练习。
(2)指名说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思路。
3.完成复习第9题。
(1)请学生们拿出a、4、5的数字卡片三张、老师出示854。提问:
你能拼出比它小的数吗?(548、458、584、485)
请学生们分别用“大于、小于”来说说这些数的关系。
(2)请学生们拿出其他的数字卡片。(0-9)
同桌照样子,进行练习。
三、估计的复习
1.完成复习第10题。
(1)出示这一组数,请学生们读一读。
(2)提问:这组数中最大的多少,最小的又是多少?你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出来吗?
(3)练习:圈出接近400的数。'
说说自己为什么要圈出这几个数。
小结:这些数有的比400多,有的比400少,但都与400相差不多,比较接近。
2.完成复习第11题
(1)出示赛跑图。
说明:在每个运动员身上都有一个编号,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他们看做是一个
数字。
(2)请学生把这些数按要求排列起来。
3.完成复习第12题。
生说一说为什么“不够买”,进一步理解“贵得多”的含义,完成复
习第13题。
(1)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各种信息。
(2)学生们进行推理。
(3)组织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推理。
第(2)问的回答,可以说丁丁家的书比明明家的书多一些,也可以说明明家的
书比丁丁家的书少一些。
回答的方式可以灵活些,注意指导。
5.完成复习第14题。
(1)鼓励学生在不重复、不遗漏的情况下找出所有符合题意的三位数,学
生们进行练习。
(2)注意分层次,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全课总结(略)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完成同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作品著作权公证考核试卷
- 胶合板产品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考核试卷
- 船舶导航与通信技术考核试卷
- 绿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考核试卷
- 电子元器件封装技术考核试卷
- 山东省烟台市重点名校2025届初三下第一次五校联考综合试题含答案
- 四川省南充市2024-2025学年数学四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现代生物仪器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石嘴山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中考物理试题模拟题及解析(天津卷)含解析
-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GIS开发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护理人文关怀质量评价标准
- 防辐射内墙抹灰施工方案
- 经腋窝无充气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
-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标准
- 《工会会计制度》管理系统升级及使用
- 详解科鲁兹仪表系统图
- 老年智能手环产品需求说明书(PRD)
- T∕AOPA 0018-2021 直升机临时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 七八年级人教古诗词集锦
- JAVAweb开发课件
- 国内外相关生产厂家、口腔产品信息表-2013050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