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导学案)【学习目标】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重点】过渡时期及总路线的特点及实质;三大改造的特点;建设中的经验教训.【难点】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知识链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史1.1949年10月----1956年底:1949年10月----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53年-----1956年底:社会主义过渡时期2.1956年-----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3.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4.1978年-----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知识梳理】一、奠基创业的成功实践材料一:抗日战争爆发以前,100元法币可以买两头牛,到1949年解放之前就只能买50万分之一两大米,物价平均上涨36807亿倍。材料二: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材料三:建国初期,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请思考: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为了改变现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做了哪些成功的探索?合作探究1、“一五”计划:阅读教材83页《一五计划成果图》思考:(1)“一五”计划成果的特点是什么?(2)为什么“一五”计划的重点在东北地区?(3)“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有什么关系?自主探究1、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956年)第一,对于资产阶级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要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问题1:阅读材料一思考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我国为什么用采取赎买的方法?问题2:学生阅读教材83页相关内容,思考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分别采取了什么步骤?自主探究2、中共八大问题: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二、理想追求的失误挫折材料一:田家英告诉我,他走过多少农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惨相,像遭过一场抢劫后的情景。在这个大队里不仅没有看到耕畜,而且全队没有一只家禽。当食堂开饭的时候,人们眼巴巴盯着的是大锅里的稀粥,因为每人每天平均只有4两或者3两米……大锅无法填饱群众的肚子,不少人靠作绿肥用的红花草充饥。——《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大饥荒〉》材料二:材料三: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问题:依据材料归纳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哪些失误?从当时的国内国际背景出发,思考失误出现的原因。三、火红年代的理性思考合作探究2:20世纪50-70年代是中国经济曲折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探索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课堂小结】根据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归纳总结知识体系。【随堂检测】1.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2.下表是1957~1962年中国粮食出口和进口情况:(单位:千吨)年份195719581959196019611962出口2092.62883.44157.52720.41335.01030.9进口166.8233.52.066.35809.74923.0下列关于该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1959年,中国粮食生产取得大丰收,故出口多,进口少B.1957~1962年,中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故粮食出口越来越少、进口越来越多C.1961年,中国共产党积极纠正“左”倾错误,大量进口粮食以满足国内需要D.1962年,国民经济虽逐渐恢复发展,但形势依然严峻,故粮食出口少而进口多第18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经济史的前三个单元,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体制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前提。在上课之前,已经让学生复习了必修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准备。本节课重在创设平台,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效果分析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教师:1.编制教学导学案。2.制作教学辅助课件。3.批阅学生完成的学案,对学生做的不好的地方做出标识。学生:1.自主学习,预习学案。2.搜集一五计划、大跃进、文革期间的视频、书籍和图片资料。3.科代表把负责把学生搜集的材料归类,分配小组展示的任务。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以时事热点导入新课,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氛围。多媒体展示课标,据课标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重点、难点及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创设平台,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从资料的搜集、整理到得出结论,积极主动的融入整个教学过程,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加深了“左”倾错误出现原因的理解。课件展示材料题,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时应该注意:一:注意以时间作为切入点,二:分析历史原因时注意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的结合。学生把答案精心组织,并书写在答题本上,注意书写的规范性。高一学生缺乏实战经验,通过本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审题、答题的能力,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树立学生做题的自信心。第18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材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是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第四单元的重要内容,从整体上看,前承是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后启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从内容上看,本课既包括我国在建国初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包括在经济建设方面所经历的曲折历程。充分说明了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后来邓小平时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做了铺垫。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第18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评测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3·天津模拟)“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我党领导开展了()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2.(2013·通州模拟)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国家实行计划经济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企业热衷产品直销3.(2013·深圳模拟)“三大改造”是中国迈向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举措之一,主要借鉴了()A.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B.巴黎公社经验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D.罗斯福新政干预经济经验4.(2013·济宁高一检测)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A.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B.提高了生产效率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破坏了国民经济5.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6.(2013·鹰潭模拟)全国吃商品粮的城镇人口,从1961年到1963年6月共减少2800万人。关于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分析最合适的是()A.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城市粮食供应紧张B.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C.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挫D.险恶的国际环境迫使我国转移城市人口二、非选择题(共26分)7.(2013·福州高一检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张历史照片(1)中共八大在这一探索开始之际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贡献?(10分)(2)材料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哪三个历史事件?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16分)拓展练习在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中,钢铁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4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为1.7万吨,1860年增至380万吨,产量超过了法、德、美三国总和的一倍。材料二1860—1913年,美国生铁产量由84万吨增至3140万吨,钢产量由1.2万吨增至3180万吨,成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材料三1949年,我国钢产量仅为15.8万吨,1957年增至535万吨……1958年达到1108万吨,但其中合格的仅有800万吨。(1)1740—1860年英国生铁产量为何增长如此迅猛?(2)1860—1913年美国钢铁产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美国钢铁产量的急剧增加反映出工业结构的什么变化?(3)1949—1957年,我国钢产量迅猛发展的政策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1957—1958年,我国钢产量为什么差不多翻了一番?产生了什么影响?第18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多,时间阶段较多,学生在理解记忆上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设计上,尽量多的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创设情境、资料搜集、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借助教学课件、微课制作等辅助手段,提高了课堂效率。亚里士多德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本节课旨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近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课堂创新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第18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标分析(一)知识与能力: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2.以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为主线,从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十年三个时期对历史知识进行再认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房产协议书合同
- 高校老师协议和合同
- 塑胶模具合伙合同协议
- 防震减灾科学教育课件
- 蛋糕店经营管理系统:提升烘焙店运营效率的智能解决方案
- 农家乐 领略原生态美食风情
- 针灸推拿学对头痛问题的缓解
- 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
- 握电腻飓棒气将队禮
- 四川外国语大学《大学体育Ⅴ》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短视频平台对独立音乐人的影响研究-全面剖析
- 2024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探索与研究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
- 水磨钻专项方水磨钻专项方案
- 我爱刷牙幼儿课件
- 职高英语高一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
- 3.1《百合花》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会展营销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