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典意象总结 课件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典意象总结 课件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典意象总结 课件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典意象总结 课件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典意象总结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歌意象总结田海涛一、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柳(杨柳、柳丝、柳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忆秦娥李白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2、长亭、短亭、古道、津、渡、驿、馆共同的特点:都是供行旅停息、休憩、饯别、送行的特定场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送别李叔同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踏莎行秦观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

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连短亭。3、草特点:生命力强,无穷无尽、年年重生,外表柔弱(1)、离愁别绪《送别》《踏莎行》蝶恋花·春景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2)、乡愁《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清平乐李煜

别来春半,

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黯乡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3)、昔盛今衰(多见于咏史怀古诗)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4)、闲愁《鹊踏枝》(5)、春天的美好4、酒(1)、送友饯行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送元二使安西》《雨霖铃》《琵琶行》首段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2)解愁忘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月下独酌》《将进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3)借酒怡情——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辞倒酒能助兴,酒能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常有佳句。《游山西村》《过故人庄》《江城子密州出猎》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月亮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341篇提到月别称:满月、如轮、如盘、如镜、银钩、银盘、琼钩、弓月、金轮、月轮、玉鉴、玉弓、玉轮、玉钩、玉盘、飞镜、金镜、玉镜、冰镜、水镜、圆镜、圆镜、琼轮、白轮、冰轮、孤轮、天镜、金鉴、宝鉴、圆轮、轮辉、晶盘、玉帘钩(初月如钩)、明弓(弦月如弓)、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金蟾,银蟾、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广寒、清虚、望舒、嫦娥、婵娟、姮娥、素娥、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金丸、素丸、玉环、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题目中包含“月”的唐诗:《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望月怀远》、《古朗月行》、《拜新月》、《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月夜》、《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十五夜望月》、《峨眉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夜下征虏亭》、《嫦娥》(1)、思乡、思亲人、友人、情人李白《静夜思》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王安石《泊船瓜洲》白居易《自河南经乱……》(2)、月的时间意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因而月光还是生命的,是时间的。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金陵五题·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欧阳炯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2、雁(鸿雁、雁阵、雁行、雁字等)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天飞向南方,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李颀《送魏万之京》“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3、燕子(1)爱情(劳燕分飞、新婚燕尔)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如:晏几道的《临江仙》(2)时事变迁,昔盛今衰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3)春天的象征4、捣衣、砧声、刀尺自给自足社会中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满足穿衣之需的状况。古时料子大都是生料,必须捶捣,使之柔软,做成衣服才能穿着舒适。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上,用木棒(称为“杵”)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有时是在衣服做成之后进行捶捣。妇女白天忙于家务,晚上才有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所以多于寒冬之前的秋夜进行。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现征人离

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衣、食、住、行,“衣”被放在首要地位。“衣”不仅可以御寒蔽体,在传统诗学中,它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暗语,贮存着思念、盼望、关切、依恋、欢爱、伤逝等一系列丰富的人文内涵。捣衣的声音,更是一种缠绵深淳的人文音乐。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

他们的饥寒,逗惹出斩不断的离情别绪;漂泊的游子听到砧声,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更增添胸中无尽的乡思乡愁。

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

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颀《送魏万之京》张若虚《春江花月夜》5、舟、船、浮萍、蓬草、浮云、班马、飞鸟特点:无依、无根、无群、漂泊、孤独舟——两个指向:漂泊与自由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漂泊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2)自由与归隐(参照“渔父”形象)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安定城楼》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武陵春·春晚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三、愁苦类意象(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者渲染凄冷、悲伤气氛)1、梧桐、芭蕉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更漏子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2、水(1)水在古代诗歌中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和哀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浪淘沙令》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2)难以跨越、阻隔《诗经蒹葭》蒹葭苍苍……在水一方《蝶恋花》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3)沟通关连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4)历史变迁,客观存在大江东去,浪淘尽……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补:烟、雾、露、雨(愁苦、烦闷、阻隔)情深深、雨濛濛槛菊愁烟兰泣露念去去,千里烟波、雾暮霭沉沉楚天阔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山(1)抽象的家园,故乡的象征题稚川山水戴叔伦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2)人事往来代谢,世事变迁,亘古长存临江仙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3)绵远不绝、连接你我送柴侍御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4)难以跨越、阻隔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4、杜鹃(子规,杜宇,望帝,蜀鸟,蜀魂,布谷鸟,思归乐,谢豹等)杜鹃相传是古蜀国国君杜宇的化身,啼时口角流血

。杜宇号称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飞来唤醒百姓“快快布谷!”"故蜀人闻子规鸣,皆起曰,是望帝也”,鸣声凄切,动人哀思,昼夜不止,直叫得嘴边淌血,因而又名"思归"、“催归”。嘴巴流出的血,滴滴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成彦雄《杜鹃花》)”

《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绵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送春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5、猿猴《水经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6、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形似雌雉,其鸣极像“行不得也,哥哥”,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尤以唐宋文人对此关注颇深。用《鹧鸪天》作词的文人,寄予的多是悲欢离合之情,或许是被这鹧鸪的声音所打动,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鹧鸪天李清照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席上贻歌者郑谷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1、菊花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将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田园诗人陶渊明更是写了大量的咏菊诗,将菊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内在指向: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淡泊的精神、隐逸的倾向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蝶恋花》不第后赋菊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诗朱元璋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2、梅花(1)坚强、不屈、高洁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2)故乡的象征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3、落花伤春、年华流逝、红颜易老、生命无常“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代悲白头翁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春江花月夜》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浪淘沙令》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葬花吟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