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富强的祖国_第1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_第2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_第3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_第4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益富强的祖国第1页/共82页上海旧上海第2页/共82页老房子现代住宅第3页/共82页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第4页/共82页日益富强的祖国第5页/共82页

祖国的富强在很多的大事中能看到,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也能看到。都说“民以食为天”,就让我们去餐桌上看看吧。第6页/共82页

课前大家调查了不同时代餐桌上的变化,谁先来把自己课前调查的情况给大家说说?说一说:第7页/共82页

同学们,从你们的调查中大家发现了什么?第8页/共82页第9页/共82页第10页/共82页第11页/共82页第12页/共82页第13页/共82页甲:“在过去别说吃好,就连一日三餐都不可能餐餐见到白米饭。”乙:“过去,北方的冬天,蔬菜主要是萝卜、白菜。城市里每月一人只能供应250克肉,平常舍不得吃,逢年过节或家里来客人,才做一点肉菜。”丙:“过去,我们那里,常年吃的是窝头、咸菜。遇到灾荒,粮食减产,不够吃。”第14页/共82页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国际上曾有人预言:无论怎样,中国的每一届政府都绝对无法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第15页/共82页

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了解到40年代到50年代,这一代人经常忍饥挨饿,吃不饱,60年代到80年代时,人们勉强能吃得饱

,可不要小看了这种变化,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第16页/共82页

现在,我国的人口由那时的5.4亿增加到13亿多,但没有出现粮食匮乏的问题。这个预言不攻自破。现在我们用占全世界不到百分之十的耕地,解决了占全世界约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吃饭问题。(1949年11318万吨,1978年30477万吨,2004年46947万吨)。我们现在市场上的粮食供应品种多,价格便宜,真正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里的统计图第17页/共82页活动二农业发展小探究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近年,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中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长,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解决了约13亿人的温饱问题,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第18页/共82页

餐桌上的变化

我们现在每天不仅能吃饱饭,而且能吃好饭,吃出各种花样来。这在过去想也想不到,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第19页/共82页餐桌上的变化过去第20页/共82页第21页/共82页第22页/共82页鲍鱼海参窝头餐桌上的变化第23页/共82页把你们现在每天吃的粮食、蔬菜品种和长辈小时候吃的比较一下,得出了什么结论?

由爷爷奶奶过去饿肚子,到爸爸妈妈逐渐能吃饱,再到我们能吃到丰富的食物,说明我国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第24页/共82页学到这儿,大家可能和老师一样,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粮食总产量增长得这么快呢?为什么我们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约21%的人口呢!你认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第25页/共82页瞭望台阅读“袁隆平雨杂交水稻”,思考:袁隆平做出了什么贡献?我们应该向袁隆平学习什么?第26页/共82页第27页/共82页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袁隆平为提高水稻产量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不仅为解决中国粮食生产问题,而且还为解决世界粮食生产问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农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第28页/共82页第29页/共82页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979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并为我们描绘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二十多年过去了,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第30页/共82页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建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分田到户,在城市废除终身制,打破大锅饭,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我国沿海建立了经济特区,对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等。是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让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进了美好的春天。第31页/共82页餐桌上的变化

1988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菜篮子工程”,建立了很多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菜吃。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不仅食物的品种多,还讲究营养和环保。第32页/共82页菜篮子工程

菜篮子工程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第33页/共82页超市餐桌上的变化第34页/共82页绿色蔬菜餐桌上的变化第35页/共82页农村集贸市场餐桌上的变化第36页/共82页第37页/共82页第38页/共82页第39页/共82页第40页/共82页中国人吃饭的忧虑第41页/共82页餐桌上的变化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不仅食物的品种多,还讲究营养和环保。第42页/共82页

建国以来,我们的生活确确实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43页/共82页第44页/共82页第45页/共82页第46页/共82页第47页/共82页第48页/共82页第49页/共82页第50页/共82页第51页/共82页第52页/共82页第53页/共82页第54页/共82页第55页/共82页第56页/共82页第57页/共82页第58页/共82页第59页/共82页第60页/共82页从无到有在旧中国,我国的工业相当落后,很多东西我们都不能自己制造,只能用外国人制造的产品,甚至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在这些物品的名称前都加一个“洋”字。第61页/共82页一位老人的日记

今天是1921年的最后一天。天黑得很早,原本光线就不大好的屋子显得更暗了。坐在织布机前什么也看不清,只隐隐约约听到洋匣子里传来“咿咿呀呀”的声音。是该上灯了,“哧——”我轻轻地擦了一根洋火,小心地拢着,点亮了那盏已经旧了的洋灯。微弱、昏黄的灯光照着空荡荡的小屋,心里一阵阵难过。新年的钟声快要敲响了,两条街以外此刻应是另一番景象吧。不说别的,光看那一排排抹着洋灰的房子,里面亮着的一盏盏叫电灯的东西,就知道那是有钱人待的地方。那里的小姐、太太们大多穿着洋布做的时髦衣服,身上散发着不是香水就是洋胰子的味道。而我们这里呢?随着一艘艘洋船开进来,土织布更卖不出去了,买点洋油都得省了又省。第62页/共82页第63页/共82页新中国第一1955年天津公私合营华威钟表厂第一块“五一”牌国产手表1956年天津制造厂第一架“七一”牌国产照相机1956年北京雪花冰箱厂第一台“雪花”牌电冰箱1958年天津无线电厂第一台“北京”牌电视机1950年天津自行车厂第一辆“飞鸽”牌自行车。第64页/共82页中国的第一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地区成功爆炸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69年10月中国建成第一条地下铁道——北京地铁1985年2月15日中国南极考察队在乔治岛建成南极长城站1998年2月北京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高科技农业基地2003年10月15日第一次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第65页/共82页第66页/共82页第67页/共82页第68页/共82页第69页/共82页第70页/共82页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是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第71页/共82页

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第72页/共82页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下铁道——北京地铁建成通车,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第73页/共82页

1985年2月15日,中国南极考察队在乔治岛建成南极长城站。第74页/共82页

1998年2月,北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科技农业基地。它改变了千百年农业靠天吃饭,靠地养人的传统种植、养殖观念。第75页/共82页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第76页/共82页我们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现在正以稳健的步伐,飞速前进着,这都归功于我们党的英明伟大的决策:改革开放。第77页/共82页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第78页/共82页

2005年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004年已经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