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红外烟气分析仪说明书(NEW)Ver17(微流自动调零功能)
1
I前言4II产品交货清单4III使用本卷须知5III.I仪器安装本卷须知5III.II气路连接本卷须知5III.III电路连接本卷须知6III.IV仪器使用本卷须知6III.V仪器维护本卷须知60快速操作指南71)快速安装72)快速测量73)快速调零74)快速标定71概要91.1工作原理91.2仪器特点91.3应用领域91.4技术参数101.5仪器外观112仪器安装122.1仪器本体安装122.2气体管路安装及配置142.2.1采样气体条件142.2.2采样装置选择142.2.3采样管路工作142.3线路安装及配置153仪器运行173.1运行准备173.2仪器预热及运行174分析仪器操作184.1气体测量18
2
4.2系统设置195.2.1参数设置194.2.2输出设置214.2.3调零224.2.4标定234.2.5自动调零245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256仪器规格型号配置267分析仪器外形尺寸图278客户咨询及售后服务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3
I前言
感谢您购买并使用本公司的红外烟气分析仪。
1.请细心阅读使用说明书并充分理解其内容之后进行仪器的安装、操作及维护。假使使用不当,可能导
致人身伤害或仪器的损坏。
2.未经本公司同意,严禁擅自改动本分析仪结构及零部件。若因擅自改动而引发人身安全事故或仪器的
异常,本公司概不负责。
3.本分析仪的规格及说明书内容可能因产品的技术改进而变更,恕不事先通知,敬请原谅。
4.本使用说明书请务必交给分析仪的实际使用者并由其保管,并放置在分析仪的实际使用者随时可以查
阅之处。
5.本公司具有对本分析仪器使用说明书的最终解释权。
II产品交货清单
实际交货因合同要求不同而异,请收到仪器后根据包装内的装箱清单细心核对,并填写收货回执单;如与装箱清单内容不符,请马上联系生产厂家售后服务部门。
4
III使用本卷须知
本说明书中使用本卷须知关系到人身的安全、设备的性能,请务必严格遵守。本卷须知标志主要分类如下:
III.I仪器安装本卷须知
III.II气路连接本卷须知
5
III.III电路连接本卷须知
III.IV仪器使用本卷须知
III.V仪器维护本卷须知
6
1)快速安装
将仪器放置在平稳水平位置上,保证仪器不会晃动,且周边环境无强电磁干扰和猛烈震动。将仪器接地柱接地,通过仪器电源线连接AC220V电源。
RS-232及4-20mA信号输出接线,方法请参照[2.3线路安装及配置]。
注意进入“采样气体入口〞前的气体必需经过净化、枯燥处理,要求粉尘过滤精度小于1μm,气体无冷凝现象。若采样点气体压力为负压或者压力小于2KPa,应当在“采样气体入口〞前端管路安装采样气泵。
将排气管连接分析仪器的背板“采样气体出口〞,然后将采样管连接分析仪器的背板“采样气体入口〞,调理仪器面板的浮子流量计,调整流量至0.7~1.2L/min。采样管及排气管内径为4mm、外径为6mm的PU管、氟橡胶管或特氟龙管。具体方法请参照[2.2气体管路安装及配置]。
2)快速测量
开启分析仪器电源,分析仪器预热15min;
预热完毕,仪器开始测量,仪器测量界面显示气体浓度;若通过4-20mA输出,则输出端子可以测量输出电流;若通过RS-232输出到上位机,本公司免费提供通讯协议。
3)快速调零
按“确认键〞进入密码验证界面,默认为“9999〞;
将采样气管拧下,往仪器“采样气体入口〞通入新鲜空气,调理流量为0.7~1.2L/min
;进入系统设置界面,通过上、下方向键将光标移动到“调零〞处,开始调零过程;具体方法请参照[5.2.3调零]
调零过程需要持续通气约30秒。
4)快速标定
按“确认键〞进入密码验证界面,默认为“9999〞;
进入系统设置界面,通过上、下方向键将光标移动到“标定〞处,按“确认键〞进入“零点标定〞界
面;
在所要标定组分处,输入气体的标称浓度,按“确定键〞后将光标移动到“存储〞位置;
将采样气管拧下,将标定气体输出管线连接到仪器“采样气体入口〞,调理零气标准气瓶减压阀至气
体流量为0.7~1.2L/min;
当标定界面右上角的“UnStable〞标志变为“Stable〞时,按“存储键〞保存标定数据即可,仪器自
动跳转到“终点标定〞界面;
关闭“零点标定〞标准气体,并将输气管线拧下;将量程气体管线连接到仪器“采样气体入口〞调理
7
标准气瓶减压阀至气体流量为0.7~1.2L/min;
当标定界面右上角的“UnStable〞标志变为“Stable〞时,按“存储键〞保存标定数据即可,仪器自
动跳转到测量界面;
“零点标定〞与“终点标定〞必需连续完成,否则标定无效;
在标定过程中,请细心辩别通入的标准气体是零气还是量程气,并正确输入气体标称值;观测仪器流量计是否显示在0.7~1.2L/min范围内;具体方法参照[5.2.4标定]。
8
红外烟气分析仪器能够测量烟气成分中的CO、CO2、NO、SO2、O2的组分浓度,其中CO、CO2、SO2
、NO采用国际先进的微流红外技术测量,O2采用长寿命电化学传感器测量。该仪器能够适用于锅炉排烟脱硫、脱硝前后烟气的测量。
1.1工作原理
①--红外光源②--切光器③—切光电机④—测量气室⑤--检测器⑥—微流传感器⑦、⑧—第2组分气室及检测器⑨--信号处理及输出系统
微流红外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首先,红外光源①发出的红外光,经过切光器②进入测量气室④;由于SO2、NO、CO、CO2、CH4等异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对红外光具有吸收特性,若测量气室④中存在上述气体,则进入测量气室的部分红外光会被吸收,未被吸收的红外光进入检测器⑤;检测器由前气室、后气室、微流传感器(6)组成,前、后气室充满待测组分的气体。在红外光的作用下,检测器前、后气室中的气体发生膨胀;由于存在膨胀差异,会导致前、后气室之间产生微小的流量;微流传感器⑥检测到该流量后,会产生一个交流电压信号,经信号处理及输出系统⑨后得到气体的浓度。
1.2仪器特点
红外烟气分析仪采用国际领先的微流红外检测技术测量样气中NO、SO2、CO、CO2的浓度,采用电化学方式测量O2的浓度,具有以下特点:
能够测量低量程气体浓度;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
烟气中气态水对SO2、NO测量没有影响;
烟气中采样流量对SO2、NO、CO、CO2、CH4的测量无影响。
1.3应用领域
该仪器可以适用于发电厂的燃煤烟囱,钢铁厂、水泥厂、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磷肥厂、硝酸厂、硫酸厂、石油化工厂、化学纤维厂的大型工业烟囱等固定污染源废气浓度的连续监测。
9
1.4技术参数
※说明中主要以测量SO2、NO、O2三组分的烟气分析仪为例,详细介绍产品使用方法。其他组分使用方法类同。
10
1.5仪器外观
1电源开关按键2液晶显示屏3左方向按键4上方向按键5右方向按键6下方向按键7取消按键8确定按键
9浮子流量计10采样气体入口11采样气体出口12输出端子113模拟、串口输出端子14输出端子215接地柱16电源插座17空气调零口
11
2仪器安装
2.1仪器本体安装
安装条件如下:
1)建议将分析仪器放置在平稳、能承受仪器重量的场所(如水平桌面、标准19英寸机柜),避免仪器翻
倒或坠落。2)请在室内使用。
3)请避开有猛烈振动和强磁场干扰的场所。4)请选择环境空气清洁的场所。
5)供电电源:220V44V交流50Hz
1Hz。6)环境温度:0~50℃。
7)环境湿度:5~85%,不能结露。
1)安装方式
12
13
2.2气体管路安装及配置
寻常工业气体样气中含有粉尘、液态水、水蒸气,因此采样气体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2.2.1采样气体条件
1)严禁灰尘进入仪器气路管道,可能引起仪器工作不正常或测量不确凿。因此,进入分析仪器采样气体
入口的气体必需经过粉尘过滤,推荐过滤精度1μm。
2)应当避免液态水进入分析仪器,并且要防止水蒸气在分析仪器内发生冷凝。因此,进入分析仪器采样
气体入口的气体必需经过除湿处理。
3)保证进入分析仪器的气体温度为0~50℃。若温度过高,应当使用冷凝器对气体进行降温。4)工作流量应当控制在0.7~1.2L/min范围,并保持流量稳定。压力过高或流量波动,可能造成分析仪
器工作异常,严重状况下可能造成仪器部件损坏。
2.2.2采样装置选择
1)采样气体管路应保证防止气体吸附和管路破碎。气体管路尽量减短,以提高仪器的测量响应速度。严
禁使用粘有油脂类的采样管、减压阀等采样器件,请采用清洁、清白的气体管件及接头。2)分析仪器的气体入口与出口接口管路规格为Φ46mm(内径外径)。3)使用前应当检查并保证分析仪器的粉尘过滤器的气密性。
2.2.3采样管路工作
1)采样气体、零点气体、量程气体由采样气体入口进入仪器,经流量计、气体传感器,再由采样气体出
口排出。
2)采样气体出口与室外大气或采样管道相通,保证排放安全,避免分析仪器的传感器内产生较大气压。3)旋转前面板流量计的调理按钮,调理气体流量至0.7~1.2L/min。
14
2.3线路安装及配置
模拟及串口输出端口(AIO/RS-232)、数字输入端口1(DIO1)、数字输入端口2(DIO2)、电源插座和接地柱位于分析仪的后面。参见下图。
1)模拟及串口输出端口(AIO/RS-232)
模拟及串口输出端口的引脚说明如下:
1GND;2TX;3RX;
4-10空(备用);11-12SO2输出引脚;13-14NO输出引脚;15-16O2输出引脚;
串口接口与DB9接头(孔式)的连接方式参见下图。
15
连接串口数据传输线时,请首先断开分析仪器的电源,以避免仪器损坏。2)报警输出端口DIO1
1-4空(备用);
5-6O2下限报警输出;7-8O2上限报警输出;9-10NO下限报警输出;11-12NO上限报警输出;13-14SO2下限报警输出;15-16SO2上限报警输出;
3)报警输出端口DIO2
备用。4)电源插座
连接AC220V工作电源,内置备用熔断保险丝一根。5)接地柱
仪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接地处理。
16
3仪器运行
3.1运行准备
请首先确认如下几项工作是否完成:1)分析仪器依照要求平稳安装。
2)检查气体管路是否连接正确。采样装置、排气管道是否安装到位。3)检查线路是否连接正确。
3.2仪器预热及运行
仪器运行步骤如下:
1)将分析仪正面面板上的开关按键拨到“I〞位置,仪器显示导入界面,如下图所示。
2)分析仪器开始预热,建议预热时间为15分钟。预热完毕后分析仪基本达到稳定状态。
※分析仪器预热过程中,浓度显示值可能不确凿或者不稳定,属于正常现象。
3)预热终止后,仪器零点漂移或者量程点漂移超出允许值时,需要对分析仪器进行调零校正或者用户标
定。
4)将采样气体导入分析仪器,开始测量。
注:预热过程中,用户也可开始测量,可能出现测试值偏差较大或不正确的现象;用户可调零后再重新测试,或等待足够预热时间。
17
4分析仪器操作4.1气体测量
操作方法如下:
1)采样气体需要进行预处理,保证分析仪器入口样气无尘、无水、无油。2)控制进入分析仪器的气体流量在0.7~1.2L/min范围内。
3)将分析仪器排气口连接纳与室外大气相通,保证排放安全,保证无阻塞现象。4)分析仪器的工作电源已经开启,并且预热至分析仪器达到稳定状态。5)开始采样后,分析仪器的显示值发生实时变化。上位机通过RS-232/RS-485串口从分析仪器读取数据,
每
0.5秒钟可以采集一组数据。
18
4.2系统设置
操作方法如下:
1)在测量界面,轻按“确定键〞。进入密码输入界面,如下图所示。
2)轻按“确定键〞,光标在密码输入处闪烁。通过上方向键或下方向键改变数字大小,按“上方向键〞
数字依次加1,按“下方向键〞数字依次减1。
3)通过“左方向键〞或“右方向键〞移动光标,改变光标位置。输入完毕,轻按“确定键〞。若输入密
码正确,则自动进入“系统设置〞界面。
4)通过“上方向键〞或“下方向键〞选择不同的系统设置功能,轻按“确定键〞即可进入相应的界面。5)轻按“取消键〞,系统则回到测量界面。
5.2.1参数设置
在系统设置界面,通过“上方向键〞或“下方向键〞将高亮显示块移动到“参数设置〞处,轻按“确定键〞即可进入参数设置界面。参数设置功能包括:背光设置、修改密码、语言设定、时间设置。
背光设置
操作方法如下:
1)在参数设置界面,将高亮显示块移动到“背光设置〞处,轻按“确定键〞,进入背光设置界面。2)背光设置提供六种选项(5min、10min、30min、60min、ON、OFF)通过“上方向键〞或“下方
向键〞,将高亮显示块移动到相应的选项处,轻按“确定键〞即可保存设置。3)轻按“取消键〞即可返回到参数设置界面。
19
修改密码
操作方法如下:
1)在参数设置界面,将高亮显示块移动到“修改密码〞处,轻按“确定键〞,进入密码设置界面。
2)轻按“确定键〞,光标在InputPassword处闪烁,通过“上方向键〞或“下方向键〞改变数字大小,
按“上方向键〞数字依次加1,按“下方向键〞数字依次减1。
3)通过“左方向键〞或“右方向键〞移动光标,改变输入位置;输入完毕,轻按“确定键〞。4)若密码输入正确,进入密码修改界面。
5)轻按“确定键〞,光标在NewPassword处闪烁,通过“上方向键〞或“下方向键〞改变数字大小,
按“上方向键〞数字依次加1,按“下方向键〞数字依次减1。
6)通过“左方向键〞或“右方向键〞移动光标,改变输入位置;输入完毕,轻按“确定键〞,进入
密码确认界面。
7)轻按“确定键〞,光标在ConfirmPasswor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道德与法治考试题及答案
- 代数考试题目及答案大全
- 2025家电维修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河南省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济南工会考试试题及答案
- 空气变型纱机啊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
- 机床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 中国分子筛13X型项目商业计划书
- 初二入团考试题及答案
- 工作总结报告-期中考试数学总结与反思-i乐德范文网
- 安全交流计划书
-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案例分析工程伦理
- 六年级古诗词字帖
- 更换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
- 机械原理 潘存云课件 第8章 其它常用机构
- GB/T 17747.2-2011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2部分:用摩尔组成进行计算
- 2023年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考试题库
- 伦理学与生活第二三四五章(规范伦理学)-1P课件
- DB61-T 1061-2017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 小学数学 冀教课标版 四年级上册 典型问题 典型问题(例题5)课件
- 桂林市高考调研考试质量分析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