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1页
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2页
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3页
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4页
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2"\h\z\u第一章总论 11.1工业园发展背景 11.2评价目的 21.3评价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1.4编制依据 41.5环境影响识别 71.6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 91.7评价范围、评价时段 111.8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111.9规划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保护重点 121.10评价指标体系 151.11评价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16第二章规划方案概述和开发现状 182.1XX工业园总体规划概述 182.2工业园控制性详规大体内容 192.3产业发展规划 282.4工业园环境保护规划 302.5相关规划概述 312.6有关开发过程回顾 422.7规划实施情况 442.8XX工业园现有产业结构及重点项目 462.9与XX经济开发区、XX市城区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50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23.1自然环境概况 523.2社会经济 553.3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57第四章工业园规划方案分析 774.1

工业园规划与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774.2工业园总体布局和功能区的合理性分析 834.3工业园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 924.4

工业园环境功能区划合理性分析 954.5工业园发展的制约因素 96第五章工业园污染源分析 985.1工业园污染物来源和种类 985.2工业园现有污染物排放 995.3近、远期区域主要污染源 101第六章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106.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106.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266.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366.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376.5固废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1416.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436.7区域开发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1476.8累积及次生影响分析 1496.9零规划方案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151第七章环境风险评价 1527.1风险评价指导思想 1527.2风险识别 1537.3源项分析 1617.4后果计算 1657.5风险计算和评价 1727.6风险管理 174第八章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及污染物总量控制 1938.1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1938.2大气环境容量及承载力分析 1988.3声环境承载力分析 2058.4固体废物环境承载力分析 2058.5土地环境承载力分析 2068.6工业园土地利用适宜度分析 2078.7资源供给能力分析 2118.8交通运输能力分析 2138.9总量控制分析 2139.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2189.2工业园开发生态影响分析 2199.3生态环境建设方案 220第十章公众参与 22310.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 22310.2调查原则与方法 22310.3公众参与的内容和形式 22410.4调查结果统计 22710.5公众参与结论分析 236第十一章工业园规划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 23811.1工业园规划综合论证 23811.2主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4611.3区外经济活动对区内的环境影响 275第十二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27612.1环境管理体系 27612.2工业园环境监测体系 27712.3简化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 27912.4环境风险管理 28012.5清洁生产要求 28412.6入园企业管理 28612.7跟踪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计划 294第十三章循环经济分析 29513.1工业园循环经济水平分析 29513.2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战略 29813.3工业园内产业循环 30413.4工业园外资源循环 30613.5产业集中规划 306第十四章困难和不确定性 30814.1宏观发展不确定性 30814.2环境要素不确定性 30814.3小结 311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31315.1综合结论 313第一章总论1.1工业园发展背景1.1.1规划背景XX市根据“工业兴市”的精神集中力量搞好投资环境建设,构建优势区位,形成吸引资金、人才等要素聚集的强大动力,为了有利于企业的分工与协调,推动相关产品形成“产品链”,提高产业组织水平,加强工业配套能力,形成产业规模,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实现基础设施、中介服务和辅助服务共享,选择了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这一符合城市发展方向,空间合理,用地条件良好的区域,用于XX市的工业发展。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为2012年经XX市政府(洪政函[2012]89号)批准同意成立的市级开发区,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四至范围为:东以银滩路为界、西至东荆河,南至下湾村(城际圈高速),北以长江干堤为界规划面积16.22km2。根据当前XX市招商引资情况、产业类型发展以及响应XX“两圈一带”以及“壮腰”工程的重大发展战略的大背景,承接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尤其是大型项目在现有工业园内无法满足大产业、大物流运输和用地的需求,为充分利用XX镇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资源,XX市与XX市直接接壤,XX城区与XX中心区的直线距离在100公里左右,属于XX城市圈“一小时经济圈”的空间范围,是承接XX经济向外辐射的第一个圈层。XX位于长江经济带XX至荆州段的中间,是长江XX上游西进的第一市,节点的战略作用十分显要,建设XX工业园,是密切与XX市及XX城市圈经济联系、开放开发长江经济带的必然要求。根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2]174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X政办发[2005]126号)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管委会于2012年10月委托荆州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详细性控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成立该XX工业园规划环评课题组,识别XX工业园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工业园发展的因素,分析XX工业园相关环境介质的容量研究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XX工业园环境保护方案并对工业园各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和综合论证,提出改善XX工业园规划的建议和对策。对应《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调整内容并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范要求,我所于2012年12月编制完成了《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本)。1.2评价目的(1)分析XX工业园已开发与未来开发情况和环境条件变化过程,评价XX工业园开发活动在布局、规模与性质方面的合理性及其环境影响,分析XX工业园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并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2)依据XX工业园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以及污染源的监测、调查资料,对XX工业园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现状和相关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现状进行评价,探索形成环境质量现状的原因,为XX工业园污染综合防治、环境综合整治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依据。(3)为当地政府、XX工业园管理委员会、环境管理部门和广大公众了解XX工业园环境现状及XX工业园开发活动带来的环境影响,采取有助于预防污染和损害环境的措施,包括制定XX工业园环境污染总量控制措施、推进清洁生产和XX工业园生态化建设并建立XX工业园环境管理体系,促进XX工业园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4)通过收集和评价XX工业园发展过程及现状的各种社会、自然、经济、环境资料,研究XX工业园的发展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及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制约性,从而分析XX工业园建设规划总目标合理性,并对XX工业园以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的建议。(5)论证XX工业园基础设施的现状和规划的状况,评价基础设施与XX工业园发展的适宜性。评价XX工业园的土地利用、能源结构、道路交通、公建配套、绿化布局等方面的合理性,计算和分析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对进入XX工业园的项目提出要求。(6)通过对可能受到XX工业园建设影响、关注XX工业园建设的公众进行调查和全面信息的沟通,调查分析不同人群关心的问题以及XX工业园的环境问题;通过专题研讨会使评价结合管理,提高可操作性。1.3评价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3.1指导思想评价指导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遵循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全面系统分析区内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战略方针;坚持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理念,依据XX工业园的环境容量,对XX工业园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污染集中控制,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以产业结构生态适宜性、环境和资源承载力为约束条件,紧扣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两大问题,以环境主导功能区为发展方向,从工业园定位、发展规模、环境功能区划、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调整建议和实施保障措施,将环境因素系统地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中,为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3.2基本原则(1)整体协调性原则由于区域环评涉及范围较大,开发建设活动较多且时间较长,影响设计的环境要素复杂,区域规划环评将从整体上考虑开发建设与正常生产对区域生态与环境的影响,环评中将遵循客观性原则,对XX工业园控制性详规的布局调整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出的环保措施将充分考虑客观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达性。(2)为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服务的原则区域环评的重点是通过区域环境容量的论证分析,结合区域环境目标的可达性,提出分阶段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生态建设规划目标,同时制定适合于XX工业园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为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因地制宜和资源综合利用优化配置的原则XX工业园环境保护与环境规划工作应结合区域的环境特点,以及XX工业园的行业特点,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到XX工业园的环境保护措施中(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生产原材料的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区域内不同企业原材料上下游产品相互利用程度等),提出合理的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优化配置方案建议,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保护区域环境。(4)环境保护早期介入的原则在分析XX工业园区域现有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容量的核定,从入区企业的总体布局、严格的环保措施、限制重污染的企业入区等方面,提出XX工业园限制入区企业、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措施,实现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与环境管理,使XX工业园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呈良性循环。1.4编制依据1.4.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1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16)《自然保护区条例》;(17)《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8)《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4.2部委规章(1)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关于加强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2〕174号);(3)《关于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各类开发区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建规[2003]178号);(4)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232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与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5)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6)国发[2005]40号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7)《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令57号《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9)国发[2007]1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8年第36号《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12)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2008年度)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08年度)的通知(环发〔2008〕91号)。(13)国发[2010]4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14)国发[2011]9号《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15)国发[2011]3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16)国发[2011]4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17)环发[2011]43号《关于做好“十二五”时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18)《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4.3地方性文件(1)《XX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的批复》X改委发(2012)89号(2012.8.14);(2)《X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3)《X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荆州市区域总体规划》(2009-2020);(4)《X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专项规划》(2009-2020);(5)《荆州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2009-2020);(6)《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7)《XX市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8)《XX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2011-2015);(9)《XX市“十二五”交通规划》;(10)《XX市XX镇总体规划》;(11)《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总体规划》(2010-2020)。1.4.4评价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3)《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4.5技术政策、技术规范、技术方法(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3)《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4)《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5)《生态工业示范工业园规划指南(试行)》;(6)《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指南(试行)》;(7)《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8)《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4.6委托书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管理委员会《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见附件。1.5环境影响识别1.5.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经济建设规模及布局存在不确定因素,XX工业园内拟建项目众多,同时还有大量意向性入园项目,其发展具有长期性,广泛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过程中需考虑到XX工业园筛选和识别不同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因素,并且考虑区外经济活动对区内的环境影响。1.5.2环境影响识别方法本评价过程中环境影响识别采用矩阵法。通过对相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保规划以及环境概况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矩阵法识别XX工业园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敏感目标、社会、自然资源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类型、影响性质、时间跨度等。环境影响识别(1)水环境a.工业园内工业企业职工区排放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等;b.工业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污染物组成复杂;c.综合服务业排放的废水,主要污染物:COD、氨氮、SS、石油类等;d.雨水冲刷地面形成的地表径流,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总氮、总磷;e.发生暴雨和洪水时,可能存在受洪水淹没而引发水污染的风险;(2)大气环境影响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工业废气及锅炉燃烧过程中由于使用煤炭等燃料,所产生的烟尘、SO2、NO2等;b.公共服务设施等排放的污染物(SO2、NOX、烟尘)和油烟;c.道路机动车行驶排放的机动车尾气(NOx、CO等)及二次扬尘;d.化工罐区,化学品无组织排放,储罐区事故泄露风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声环境影响a.工业区各企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噪声;b.配套生活区产生的社会噪声;c.交通工具产生的交通噪声;(4)固体废物XX工业园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物,职工生活垃圾、生产和服务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等。(5)生态影响a.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等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b.陆生动物栖息地面积减小,人口的增加、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等会对陆生动物的活动产生影响。c.工业园建设破坏原有植被,会对植物的种类和多样性造成影响。d.工业园建设对原有景观产生影响。e.工业园入驻项目施工建设期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运营期间因大量种植植物、地面硬化等水土流失量很小。(6)环境敏感区影响污水排放、固体废物排放、运输等会对工业园域内大气环境、水体等敏感保护目标产生影响。另外还需要考虑外环境对工业园的影响。经济社会识别a.规划的实施,将大力推进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b.区域内部分土地功能将发生改变,对当地的土地资源产生影响。根据本工业园的发展规划,结合区域环境功能状况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进行环境影响因子筛选,见表1.5-1。表1.5-1XX工业园环境影响因子识别表项目影响因子建设期建成区及营运期人口增加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噪声排放固废排放车辆运输自然环境地表水质量◎◎●○○地下水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土壤质量◎○○●○声环境质量●◎◎●水生生物◎◎◎陆域动物◎○○○水土流失●景观◎◎◎◎◎植被◎◎◎◎◎敏感目标自然景观区◎◎○○○社会环境公众健康◎◎●◎◎◎◎区域经济◎●◎◎○◎◎劳动就业◎●◎◎○◎◎环境风险资源土地资源●◎◎◎注:●为重大影响,◎为一般影响,○为轻微影响通过环境影响识别,筛选出评价因子见表1.5-2。表1.5-2XX工业园评价因子和预测因子一览表类别环境要素评价因子预测因子自然环境大气环境PM10、NOx、SO2TSP、NOx、SO2地表水环境COD、NH3-N、SS、TP等COD、NH3-N地下水环境水温、pH、SS、CODMn、As、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总硬度、氨氮、TP、Cd、Cr6+、Pb及硫酸盐/土壤环境Cd、Hg、As、Cu、Pb、Cr6+、Zn、Ni/声环境环境噪声环境噪声生态环境绿化建设、水土保持/污染源废气SO2、烟尘、粉尘、恶臭气体等SO2、TSP、PM10、恶臭气体废水pH、COD、BOD5、NH3-N、DO等COD、NH3-N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等固体废物噪声环境噪声、工厂噪声环境噪声1.6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1.6.1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具体设置见表1.6-1。

表1.6-1XX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一览表序号专题名称工作内容1区域环境现状调查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调查社会环境调查2区域污染源调查水污染源现状调查和评价大气污染源现状调查和评价噪声源现状调查和评价固体废物排放情况调查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评价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4水环境影响评价和控制措施水污染源预测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和控制措施评价区域污染气象特征大气污染源预测大气环境质量影响预测和评价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生态变化影响因素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7声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主要噪声源预测区域声环境质量预测区域噪声控制8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物污染源预测固体废物及其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固体废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9风险分析预测事故造成的污染影响分析风险预防和应急措施分析10区域社会经济分析XX工业园经济分析对XX市经济分析11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水环境容量分析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大气环境容量分析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12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XX工业园与XX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致性分析XX工业园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合理性分析XX工业园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分析XX工业园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性分析XX工业园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分析XX工业园发展限制因素分析13公众参与征询XX工业园内和工业园外单位、专家和公众意见14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及信息系统、环境风险管理、环境监测15规划优化调整建议针对控制性规划存在的环境制约问题提出优化调整建议1.6.2评价重点(1)识别XX工业园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XX工业园发展的环境因素。(2)分析确定XX工业园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3)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XX工业园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4)对XX工业园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规划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论证,提出完善XX工业园规划的建议和对策。1.7评价范围、评价时段1.7.1评价范围根据XX工业园及区域重要保护对象和区域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影响的范围,确定的评价范围见表1.7-1。表1.7-1XX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类型评价范围总体评价工业园规划的16.22km2及周边地区(调查范围沿工业园周边向外延伸2000m)环境要素水环境区域东荆河、内荆河以及长江段水域;工业园内地下水环境空气考虑工业园与周边区域的互动性以及空气流动性的特点,确定评价范围为以工业园范围为主,向外延伸至约40km2的评价范围土壤环境XX工业园域内声环境XX工业园域内,重点考虑各敏感点和城市主干道固体废物XX工业园域内,重点考虑危险废物的处置及处理风险评价XX工业园周围5km范围生态环境重点考虑XX工业园域内及周边社会经济重点考虑XX工业园域内,并结合XX镇综合分析1.7.2评价时段评价规划基准年:2012年。评价规划年:近期2015、远期2020年。1.8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1.8.1区域环境功能区划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环境功能区划具体情况见表1.8-1。表1.8-1XX工业园环境功能区划一览表环境要素区域标准类(级)别地表水环境长江(XX段)《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东荆河Ⅳ类内荆河Ⅳ类七一沟Ⅴ类地下水XX工业园域内《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Ⅲ类大气XX工业园域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声环境居住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工业区3类主干道道路两侧4a类1.8.2评价标准根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结合XX工业园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拟采用的评价标准见表1.8-2。表1.8-2XX工业园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摘录)标准号标准名称评价对象执行标准备注级(类)别指标标准限值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二级SO2年平均0.06mg/m3包含修订单内容日平均0.15mg/m3小时平均0.50mg/m3TSP年平均0.20mg/m3日平均0.30mg/m3NO2年平均0.08mg/m3日平均0.12mg/m3小时平均0.24mg/m3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长江(XX段),东荆河/内荆河/七一沟Ⅱ/Ⅳ/ⅤpH6-9BOD5≤3/6/10mg/LCOD≤15/30/40mg/LNH3-N≤0.5/1.5/2.0mg/LTP≤0.1/0.3/0.4mg/L高锰酸盐指数≤4/10/15mg/LDO≥6/3/2mg/L石油类≤0.05/0.5/1.0mg/L挥发酚≤0.002/0.01/0.1mg/L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居住2类昼间60dB(A)、夜间50dB(A)等效连续A声级工业区3类昼间65dB(A)、夜间55dB(A)等效连续A声级交通干线两侧4类昼间70dB(A)、夜间55dB(A)等效连续A声级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III类pH6.5~8.5NH3-N≤0.2mg/L总大肠菌群≤3.0个/L高锰酸盐指数≤3.0mg/L六价铬≤0.05mg/L镉≤0.01mg/L锌≤1.0mg/L砷≤0.05mg/L硝酸盐≤20mg/L硫酸盐≤250mg/L氯化物≤250mg/L总硬度≤450mg/LGB15617-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工业园土壤二级镉≤0.3mg/kg镍≤50mg/kg汞≤0.5mg/kg铅≤300mg/kg锌≤250mg/kg铬≤水田350mg/kg旱地200mg/kg砷≤水田25mg/kg旱地30mg/kg铜≤农田等100mg/kg果园200mg/kg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厂界噪声3类昼间65dB(A)、夜间55dB(A)等效连续A声级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区域噪声2类昼间60dB(A)、夜间50dB(A)等效连续A声级区域噪声3类昼间65dB(A)、夜间55dB(A)等效连续A声级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尾水一级(B)BOD5≤20mg/LCOD≤60mg/LSS≤20mg/LpH≤6~9NH3-N≤8mg/L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工业园工业废水一级BOD5≤20mg/L其它排污单位在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前COD≤100mg/LSS≤70mg/LpH≤6~9NH3-N≤15石油类≤5挥发酚≤0.5三级BOD5≤300mg/L其它排污单位在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COD≤500mg/LSS≤400mg/LpH≤6~9NH3-N≤/石油类≤20挥发酚≤2.0GB16279-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工业园内工业企业二级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排气筒高度(m)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颗粒物120153.5205.93023403950606085二氧化硫550(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它含硫化合物使用)152.6204.3301540255039氮氧化物240(硝酸使用和其它)150.77201.3304.4407.55012GB12523-2011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施工区相应限值昼间70dB(A)、夜间55dB(A)最大声级1.9规划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保护重点(1)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主要为评价范围内受工业开发影响的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点。保护重点是确保其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及其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的要求。(2)水环境保护目标为长江(XX段),长江XX段控制区控制目标为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内荆河、东荆河控制目标为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七一沟控制目标为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3)声环境保护目标为工业园内声环境质量总体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1、2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要求;工业区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3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要求。(4)生态环境控制目标为XX工业园的持续发展不影响现状生态环境(包括生态敏感区),在规划年限内不受到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包括: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绿化覆盖率、土地利用性质、土地条件、地表水体用途、噪声情况、道路密度等因素。XX工业园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详见下表及附图三:表1.9-1XX工业园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类别名称与规划区位置关系及基本情况户数备注社会关注区集中居民区胡家湾村5组位于规划工业园内西北面173工业园内,规划中拟拆迁胡家湾村6组位于规划工业园内北面100工业园内,规划中拟拆迁XX镇居民位于规划工业园内东北面1200其中273户XX村居民拟拆迁胡家湾村位于规划工业园内东北面57XX小学位于规划工业园内东北面142XX镇人民政府位于规划工业园内东北面30XX居委会位于规划工业园内东北面12XX镇卫生院位于规划工业园内东北面8张家地村位于规划工业园内东面211工业园内,规划中拟拆迁庙湾村位于规划工业园内东面130工业园内,规划中拟拆迁白斧池村位于规划工业园内西北面123工业园内,规划中拟拆迁夏家墩村位于规划工业园内东面157工业园内,规划中拟拆迁下湾村位于规划工业园内336工业园内,规划中拟拆迁蔬菜村位于规划工业园内东北面128工业园内,规划中拟拆迁生态敏感区长江XX段右岸长江北面水体功能为Ⅱ类水体东荆河西面水体功能为Ⅱ类水体内荆河东面水体功能为Ⅳ类水体七一沟农灌渠中部水体功能为Ⅳ类水体1.10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并结合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所涉及的评价指标以及XX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提出评价指标,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10-1。表1.10-1XX工业园环境保护指标体系类别序号指标名称现状值生态型工业园指标体系2015年指标经济发展1单位国土面积经济产值(亿元/km2)0.389.012.0环境质量指标2工业园内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100%3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d/a)340≥3104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dB(A))55≤555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dB(A))61≤70污染控制指标6COD排放量(t/a)49.8≤240011807工业烟尘排放量(t/a)0--8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t/a)0≤24009789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t/a)0010万元GDP能耗(t标煤/万元)0.95≤0.50.511万元GDP水耗(t/万元GDP)63≤9912危险废物处置率(%)100%100%100%1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2%100%14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92%100%15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2%≥85%95%1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2%100%100%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17清洁能源使用率(%)0%70%1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85%90%1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42%≥40%60%环境管理指标2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90%100%21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75%100%22环境管理制度完备完备完备23废物集中收集处理处置系统完备完备完备社会环境指标24受影响的居民搬迁安置率(%)43%100%25受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不下降26公众对开发区的认知率(%)≥90%90基础设施建设27水土流失治理率(%)7028工业园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率(%)90%9029工业园污水收集管网收集率(%)20%50*结合生态型工业园指标体系,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及《荆州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工业园2015年指标值。1.11评价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1)针对XX工业园规划的内容,从环境保护角度对规划选址、规划区域性质、规划规模、规划空间布局、规划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规划子项目的环境影响可控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建议,反馈规划编制部门。(2)通过对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城市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固体废物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规划区域的自然特征、环境质量、规划制约因素和所有可能发展目标,确定评价范围内对被评价规划反应敏感的地域或环境脆弱带。(3)通过对XX工业园规划与XX市总体规划、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XX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XX镇城镇发展规划等相关性分析,明确它们之间的协调性;并将与本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充分考虑本规划对上述各项规划的影响和受上述各项规划制约的因素,识别本规划可能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论证规划的环境可行性,进行规划方案的初步筛选。(4)分析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对区域土地利用布局、自然资源的影响,评价XX工业园规划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分析规划实施和城市化进程对规划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城市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程度。(5)从时间和空间综合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区域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目标,强化规划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积极环境影响,预防和控制规划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6)提出规划的环境可行性结论;并提出修改规划的建议,以及XX工业园的环境管理建议、入住企业的环境准入指标、环境治理措施建议、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削减计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等建议。评价工作技术路线如下:

新区发展规划初步分析新区发展规划初步分析现场踏勘,初步环境现状调查识别主要环境影响,拟定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重点、评价方法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编制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现状环境质量调查和现场监测编制开发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公众参与规划合理性分析综合论证收集相关规划、环保政策、法规等有关资料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规划方案分析污染源分析图1.11-1XX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第二章规划方案概述和开发现状2.1XX工业园总体规划概述2.1.1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位于XX市主城区东北面XX镇,规划范围东以银滩路为界、西至东荆河,南至下湾村(城际圈高速),北以长江干堤为界,规划面积16.22km2。本次规划期限: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5~2030年。本次基准年选取2011年。2.1.2开发性质开发目标:聚焦“XX城市圈”,创造服务平台,完善城镇功能,将XX工业园打造成为“产城融合”的智能绿色产业高地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产业集聚之城————现代服务集群,功能多元复合的活力之城。智慧创新之城————财智要素汇集,自主发展创新的动力之源。绿色宜居之城————水绿交融共生,人文多元和谐的宜居之地。开发规模:到2015年,规划人口规模约为6.7万人,入园企业工业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预计到2030年,规划总用地面积16.22平方公里,预测人口规模为15万人,工业园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成为“XX城市圈”的新的经济增长点。2.1.4工业园规划的指导思想(1)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并重。(2)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突出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发展,通过产业调整和结构优化,形成综合竞争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3)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的思想尊重地方特点,保护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把握发展最优方向和途径。(4)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的思想既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超前性;又要因地制宜、尊重现实,强调规划的弹性、延续性和可操作性。2.1.5规划实施的基本原则(1)利用区位优势,立足环境优势,发挥政策优势。(2)采用开发型的积极保护政策,将城镇开发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相融合。(3)积极参与XX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协作,成为XX都市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之一,发挥联动效应,带动整个工业区的有序与健康的发展,使其成为XX经济重要支柱的核心力量。(4)利用环境、滨水等优势进行高品味的工业区,居住区建设及环境营造,提高工业区的更大范围的影响力与吸引力。2.1.6发展方向规划确定镇区的发展方向:西扩南进,近期以向西发展为主,以江夏大道为轴线向西发展,形成中部综合服务功能轴,汉洪公路西侧以发展工业为主,东侧以居住及城镇配套为主。远期以银滩路为轴线南向扩展,重点布局汽车零部件、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建材、服装,逐步形成XX市域三大辅城区之一。2.2工业园控制性详规大体内容根据《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控制性详规》的具体内容,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园是规划以医药化工、建材、机电、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为主导,东、西分至银滩路、东荆河,南至下湾村(城际圈高速),北以长江干堤为界,规划面积16.22km2。规划到2015年,常住人口规模为6.7万人;2020年规划常住人口规模约为15万人。规划充分考虑现状条件,形成“两心两轴两片”的空间结构形式。“两心”——指XX工业园规划的两大公共服务中心,一处位于银滩路与江夏大道交汇处,为近期重点建设区域,为工业工业园政务综合中心;另一处位于规划区南侧,汉洪公路与主干路交汇处,为远期配套公共服务区。中心内均集中了行政中心、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广场等综合用地。“两轴”——指沿银滩路和江夏大道的XX工业园主要发展轴线,全区用地布局及景观视廊全部结合此轴线布置,形成有理有序的整体布局形态。“两片区”——以银滩路为界限,右侧为城镇居住、生活功能区;左侧为产业工业园。2.2.1工业园土地利用土地利用XX工业园总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6.22km2,控制性详规的规划区用地主要分为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仓储设施用地和绿地。1、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区的公共设施包括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教育科研和医疗卫生用地等,公共设施用地面积11.93公顷,占建设用地0.75%,主要分布在是人民路和创新路的两侧。2、工业用地工业用地主要是二类工业用地,用地共计1176.71公顷,占建设用地74.35%。除镇区内部有少量工业用地外,多集中在工业园。工业种类主要包括汽车零部件、电子、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3、道路广场用地现状没有广场用地,道路用地254.0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6.05%。规划区道路为四个等级:省道汉洪公路;工业园主干道XX路、江夏大道、金滩路等。4、绿地规划区内绿地总面积为118.46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48%,防护绿地面积为118.46公顷。XX工业园控规土地利用规划平衡表见表2.2-1。

表2.2-1规划用地平衡表M工业用地1176.7174.35M2二类工业用地899.20M3三类工业用地277.51T对外交通用地21.571.36高速公路18.30收费站及管理用房3.27U市政设施用地11.930.75加油站2.68变电站1.65消防站1.60污水处理厂6.00S道路广场用地254.0116.05S1道路用地250.76S3社会停车场用地3.25G绿地118.467.48G2防护绿地118.46建设用地合计1582.68100E水域及其他用地39.77生态绿地及堤防26.82水域12.95总用地1622.4规划用地功能布局用地布局采取产业用地和居住生活用地平行布局的手法,两者互不干扰,且联系紧密,以银滩路为分界线,右侧为城镇生活区,左侧为产业工业园,远景用地发展均向南延伸。根据XX工业园的用地布局,共分为2大功能区:产业发展区:XX工业园主导功能区,位于银滩路以西,武监高速以东。产业包括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发展备用地:位于武监高速以西,是远景产业发展预留空间。2.2.2人口规模规划区位于XX市XX镇行政区域内,到2020年,规划区域内总人口达到为15万人(包括就业人口为10万人,居住人口5万人),近期2015年就业人口为5万人,居住人口3万人。2.2.3给排水规划给水1、水源:规划水源取自长江,在内荆河与长江交汇处设置取水口。将新建给水厂,位于镇区北侧,长江岸边,设计日供水量达到6.0万立方米,水源取自长江水。从根本上改善XX的用水安全问题。规划镇域供水主管DN300,供水支管DN200,村庄内负担有消防任务的管道管径不小于DN100。规划中输水管道线的改造与配套,一是管道线路走向优化性设计;二是干线和支线管道过水能力的设计。输水管道的改造与配套及设计坚持超前理念,以形成以村落为中心的管网系统和管理系统。管网建设是以线路最短、水源不受污染、容易检修为基本原则。排水1)污水处理厂规划:根据规划区给水量为6.0万m3/d,考虑日变化系数为1.2污水排放系数为80%,地下水入渗系数为1.1则规划区平均日污水量为4.4万m3/d。XX现状没有污水处理厂,规划污水处理厂位于规划区的西北端,占地面积约2公顷(预留远期用地面积,污水统一处理后排入东荆河。2)排水管网规划本区地势较平,起伏坡度不大,污水管网依据总规要求,结合本区的竖向设计,管道定线遵循尽可能地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面积的污水能重力流排出,在区域范围内的污水由各工、企业自行处理达标后集中汇入污水处理场处理。污水管管径的确定,根据组团的污水排放量,按不小于最小设计坡度,不大于最大允许设计坡度及不小于最小流速等因素计算确定。雨水工程规划1)水文气象资料XX镇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为1900.5mm;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以上(4月15日至10月15日);雨水集中出现在5~6月份和8~9月份;并且雨季与长江防洪相逢,经常出现外洪内涝局面。2)雨水管网布置:雨水管网依地势就近排放,并以自流为主、抽排为辅。同时,实现雨、污分流,道路及各建筑物屋面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入区内雨水管道,汇集的雨水经初沉后就近排入附近水体。雨水主干管(渠)沿规划区市政道路设置,其敷设要尽量与道路坡度一致,雨水管径DN600~1200,雨水渠B×H为1.0×0.8~4.0×3.0。2.2.4燃气规划1)燃气水平预测鼓励工业园企业以天然气作为主要生产能源,以降低工业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工业企业天然气网络覆盖率应达到67%以上。2)气源选择及供气管网布局规划根据省、市天然气发展规划,XX市域天然气将从仙桃接入,目前还没有开始使用天然气。本次规划确定:燃气气源为天然气,一期工业园天然气来自设在XX工业园南部的高中压区域调压站,在天然气引入前的过渡期内燃气气源采用液化石油气。3)供气管网布局规划过渡期液化石油气主要供居民,瓶装供应。燃气管网布置应整个XX工业园统一考虑,建议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布置方式,管道材料建议采用钢管或聚乙烯塑料管(PE管)。以规划用气负荷及其分布为基础并考虑一定的裕量,进行输配管网的水力计算,以确定输配管网各管段的管径,最终形成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燃气输配系统。2.2.5交通规划(1)道路网络结构:规划形成“三横五纵”网状干道网结构形式。“三横”:从北往南依次为汉洪大道、江夏大道、荆汉大道。“五纵”:从西往东依次为武监高速、金滩路、XX路、银滩路、汉洪路。(2)路网等级高快速路网由高速公路与快速干线(省道)组成;镇区道路网由主干道(宽30-40)、次干道(宽15~30m)、与支路(宽7~15m)三个等级的道路线构成。各级道路的功能及所含道路如下:高速公路:承担区域间的快速交通往来,为城市间主要的客运、货运快速通道。高速公路为武监高速。快速路;快速路是对高速公路网具有补充功能的重要公路,承担城镇之间交通出行以及部分出入境交通。规划区内的快速干线为汉洪公路、XX路。主干道:承担各组团间及组团内的主要交通联系,并对进出交通进行集散。主干道包括江夏大道、荆汉大道、金滩路、银滩路、工业一路、工业二路等。次干道:解决相邻功能组团间及组团内部的交通联系,服务于中短距离出行,对城市主干道交通进行集散,并与主干路一起形成城市干道系统。次干路主要连通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和休闲场所,是组团内部的主要交通道路。次干道主要有人民路、新华路、创新路等。(注:所有路名均为暂定路名)支路:支路的功能是汇集交通和疏散次干道的交通车流,提供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内部的联系,限制穿过性交通出入。支路实行停车限制,不限制建筑物的正面开口。本次支路网规划详见道路系统规划图。工业园道路规划详见表2.2-3。表2.2-3

工业园规划道路一览表道路名称红线宽度道路等级断面型式备 注武监高速10高速公路——规划路汉洪公路40快速路4551.-05545现状路改建XX路40快速路543575753545现状路延长金滩路35主干道55757555现状路延长银滩路35主干道55757555规划路江夏大道40主干道4551.-05545现状路延长荆汉大道35主干道55757555规划路人民路25次干道575755新建路新华路20次干道71-7现状路改建创新路20次干道71-7现状路改建工业一路25次干道575755规划路工业二路20次干道71-7规划路工业三路20次干道71-7规划路工业四路20次干道71-7规划路纵一路25次干道575755规划路纵二路20次干道71-7规划路纵三路20次干道71-7规划路纵四路20次干道71-7规划路2.2.6综合防灾规划防洪排涝规划.1防洪排涝标准(1)防洪标准:按国家防洪标准和相关规范,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洪水。(2)排涝标准: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但考虑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次排涝规划提高到20年一遇24h暴雨一日排出。(3)城市排水管网排水标准:采用建设部一年一遇排水标准。.2防洪工程措施(1)重点做好长江、东荆河的堤防建设。(2)开辟明渠排洪,同时应进行综合治理,形成以排洪渠道等工程措施与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3)充分利用汇水面积范围内湖塘、洼地等蓄水容积,降低洪峰流量。(4)除工程措施外,同时应加强洪水灾害预报工作,建立较为完整准确的洪水预报系统。消防规划(1)消防组织规划消防站2个,分别承担上、下分区区消防管理任务。(2)消防供水室外消火栓按不超过120米的间距沿道路布置,宜靠近十字路口。当街道宽度超过60米时,应于路两边设置消火栓。(3)消防通道按建筑防火和消防通道的要求改造和建设、组织消防通道。消防车道净宽不小于3.5米,净高不小于4米。(4)消防通讯建立完善的火灾报警和消防指挥通讯系统,利用有线和无线通讯系统,做到迅速、准确、可靠。逐步建立消防地理信息系统。完善消防通信设施和消防设备,电话分局至消防站火警接警室的火警线不少于两对。(5)城镇避难场所规划结合其它防灾规划建立防灾避难场地,利用空地、公园等开阔场地作为火灾避难地。抗震防灾规划规划XX工业园设防标准应执行国家GB50223—200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必须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要求进行设计。(1)防震指挥中心规划于XX镇政府设立指挥中心1处,负责制订地震应急方案,在收到临震预报时,负责向全镇发布命令,统一指挥人员疏散、物质转移和救灾组织。(2)避震疏散通道规划主要道路,包括交通性干道、生活性干道作为主要的疏散通道,一些连接疏散场地的次干道为次要疏散通道,使居民在灾害发生时能安全、便捷地疏散。(3)疏散场地规划将公园、广场、运动场、学校操场、河滨及附近农田、绿地作为避震疏散场地。在规划中合理组织疏散通道,使避震疏散场地服务半径小于500米,并保证每人1.5平方米的避震疏散用地。(4)生命线系统及建筑物设防规划生命线系统,包括政府机关、供水、供电、通讯、交通、医疗、救护、消防站等作为重点设防部门。要求生命线系统的工程按各自抗震要求施工,并制定出应急方案,保证地震时能正常运行或及时修复。建筑物应符合国家和当地规范进行设防,主要疏散通道两侧建筑应按要求退后,高层建筑必须有一定的广场或停车场设计。2.2.7其他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规划供电设施(1)本次规划对现状变电站进行升级改造成为3×2.5万千伏安,另新建三座110千伏变电所(主变容量3×6.3万千伏安),专门对工业园供电,XX工业园实行生产与生活用电分开。(2)XX工业园采用10千伏中压配电,380/220伏低压配压。(3)根据用电负荷和服务半径,按需设置10千伏电力开闭所。10千伏中压配电线路原则上以架空敷设为主,380/220伏低压配电原则上以下地处理为主。区内10/0.38千伏变配电所,一般应考虑室内附设变或专用箱式变,原则上不得在道路二侧设置杆上变,以利于区内环境和电网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4)10千伏电力开闭所,原则上考虑二进十出,每座开闭所最大转供容量不宜超过1.5万千伏安,每条出线控制在0.15万千伏安内。(5)10千伏电力主干线走向原则上考虑为南北向道路走东面,东西向道路走南面。电讯设施(1)规划在XX工业园核心区新建电信端局,用地面积0.5万平方米。规划交换容量3万门,主要服务XX工业园和周边农村。(2)规划建议工业园可考虑部分实现光纤到大楼(FTTB),光纤到路边(FTTL),光纤到家庭(FTTH)。通信线路主干线走向原则上为南北向道路走西面,东西向道路走北面。(3)区内电话交换设施,在公共设施区应建室内电话交接室,其它区域一般宜采用落地式交接箱。区内各级电信线路,主、次、支干线原则上应全部下地处理。建筑内部的电话用户线,应采用埋墙穿管方式敷设。电信附设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期建设和施工,一并验收。(4)邮政所规划按服务半径0.8公里为依据设置规划在区内增设2座邮政所每座建筑面积约100~150m2可附设于建筑物内邮政所应设在邮政业务量较为集中,方便于人民群众交寄或窗口领取邮件的地方同时邮政所的选址应靠近主要街道交通便利的位置,这样邮运和投递车辆易于出入,能保障邮件的及时传递和邮件交接的安全性同时在居民集中点、商业区设置邮政代办点,完善邮政网络。环卫设施(1)公共厕所规划每平方公里设置3-5座公厕,每座建筑面积40~80平方米,共需公厕25座。新城区的公厕按规范设置,对老城区应按规范调整、安插公厕。公厕的粪便污水应排入城镇污水管道;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其公共厕所应配建粪便污水前端处理设施。(2)垃圾收集站垃圾收集站按服务半径0.7~1公里设置,规划XX工业园共设置垃圾收集站22座,每座用地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宜与环卫作息场所统一设置。(3)垃圾转运站规划小型垃圾转运站一处,用地面积约18700平方米,与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一并布局。XX工业园所有垃圾集中收集于此,然后统一运至XX市域指定位置处理。绿地系统布局规划绿地面积284.48公顷,占建设用地12.62%。其中,公共绿地144.97公顷;防护绿地139.51公顷。(1)公共绿地城镇内部结合居住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