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每日练(2022年10月20日-7695)1:信度是指测验的()。
单项选择题
A、正确性
B、牢靠性
C、真实性
D、适合性
2:看到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单项选择题
A、强化
B、惩处
C、躲避条件
D、消退
3:同学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多项选择题
A、场独立与场依存
B、自我型与开放型
C、深思型与冲动型
D、宁静型与兴奋型
E、辐合型与发散型
4:布鲁纳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转化
B、获得
C、评价
D、同化
5: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
多项选择题
A、选择题
B、完形填空
C、匹配
D、是非题
6: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尝试一错误说
B、认知一发觉理论
C、联结一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7:衡量一个老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单项选择题
A、生存
B、情境
C、教材
D、同学
8:问题解决的特点是()。
多项选择题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唯一性
E、固定性
9:依据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学问可以分为()。
多项选择题
A、陈述性学问
B、程序性学问
C、感性学问
D、理性学问
10: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嘉奖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多项选择题
A、低级的学习动机
B、高尚的学习动机
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
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12: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单项选择题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13: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多项选择题
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14:老师实行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方案叫()
单项选择题
A、教学策略
B、学习策略
C、教学方案
D、教学目标
15:性别全都性是儿童懂的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性别概念自皇发震消失在()
单项选择题
A、2—3岁
B、4—5岁
C、6—7岁
D、8—9岁
16: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单项选择题
A、观看力
B、想象力
C、思维力
D、推断力
17: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缘由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伯尔
D、贾德
18: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月到70年月末为()。
单项选择题
A、初创时期
B、进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19:认为学习个体的理解过程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
A、认知发觉理论
B、认知同化理论
C、认知建构理论
D、顿悟学习理论
20:下列属于共性的是()
多项选择题
A、需要
B、性格
C、动机
D、世界观
E、气质
21:在应用学问的详细情境中进行学问教学的教学策略是()
单项选择题
A、程序教学
B、合作学习
C、情境教学
D、发觉教学
22:依据头脑中学问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简单的程度,可以将学习分为()
多项选择题
A、归属学习
B、并列结合学习
C、符号学习
D、概念学习
E、命题学习
23:“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体现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制造性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会学习
2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方案,包括()。
单项选择题
A、意识和力量
B、规章和技能
C、认知策略
D、阅历和方法
25:生物老师利用幻灯或视频资料,可以观看到动植物的缓慢生长过程,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单项选择题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26:儿童身心进展有两个高速进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进展()规律的反映
单项选择题
A、挨次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7: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被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定势说
B、阅历类化说
C、关系转化说
D、共同要素说
28: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60年月到70年月末为()
单项选择题
A、初创时期
B、进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29: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这稗迁移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
A、新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阅历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30:最早讨论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
单项选择题
A、阿尔波特
B、布鲁纳
C、勒温
D、艾宾浩斯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略
2:答案C
解析躲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消失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躲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3:答案A,C,E
解析同学间的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深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4:答案C
解析
5:答案A,B,C,D
解析客观题目具有良好的结构,对同学的反应限制较多。同学的回答只有对、错之分。以上选项均为客观题。
6:答案A
解析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尝试一错误说。
7:答案D
解析能主动自觉地关注同学是老师成熟的重要标志。
8:答案A,B,C
解析问题解决的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
9:答案A,B
解析由于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学问可分为陈述性学问和程序性学问。
10:答案A,C
解析本题是对动机的综合考查。
11:答案C
解析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成.近景、远景是由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来划分的。
12:答案C
解析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它们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13:答案B,C,D
解析班杜拉认为,强化不仅包括外部强化(即直接强化),还包括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替代性强化即观看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犹如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D
解析1908年,贾德批判了共同要素说,提出了阅历类化理论,即概括化理论。
18:答案C
解析20世纪60年月到70年月末为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
19:答案D
解析苛勒的完形—顿悟说,认为学习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学习过程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顿悟学说确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看、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0:答案A,B,C,D,E
解析
21:答案C
解析定义:情境教学指在应用学问的详细情境中进行学问教学的教学策略。(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22:答案C,D,E
解析
23:答案C
解析这些都是学习迁移,是习得的阅历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4:答案B
解析见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方案,由规章和技能构成。
25:答案B
解析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而非实际事物本身。所谓模象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象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看和演示,均属于模象直观。
26:答案B
解析假如强调儿童身心进展的两个进展期,是阶段性的反映。而本题强调的是这两个时期的高速进展的特点,故反映了不平衡性。
27:答案B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阅历类化说迁移理论强调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下一代互联网建设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半导体硅片、外延片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丽水市遂昌县中考冲刺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操作规程制定流程课件
- 2025年3月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医疗三严三基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医师合理用药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桥梁隧道工岗位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项目技术管理试题及答案
-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解析与临床应用
- 模具订单流程管理规范
- 残疾孩子开学活动方案
- 英语作文初中教学课件
- 干湿垃圾分离培训
- 林场经营措施方案(3篇)
- 代建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女士内衣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全国新高考I卷真题1卷语文+数学+英语试卷(含答案)
- 花卉大棚可行性研究报告
- 网络传播法规(自考14339)复习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