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根本任务。A.素质教育B.立德树人C.教书育人D.教育强国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A.综合性B.基础性C.工具性D.人文性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A.审美创造B.阅读理解C.写作能力D.口语表达4.语文课程围绕(),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A.核心素养B.语文能力C.知识体系D.学习兴趣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A.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B.实用性阅读与交流C.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D.整本书阅读6.课程目标从()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交融,融为一体。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C.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D.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7.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A.1600,800B.1800,1000C.2000,1200D.1000,5008.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默读一般每分钟不少于()字。A.200B.300C.350D.4009.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的()。A.书信、便条B.通知、启事C.读后感、观后感D.应用文10.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A.个性化B.自主性C.探究性D.合作性1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和校外课程资源。A.教材资源B.校内课程资源C.网络资源D.图书馆资源12.下列关于语文课程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A.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B.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C.终结性评价应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D.评价方式应单一,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13.下列不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是()。A.实用性阅读与交流B.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C.整本书阅读D.跨学科学习1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A.积累、感悟和运用B.理解、分析和综合C.听说读写能力培养D.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15.第一学段学生应养成正确的()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A.读书姿势B.握笔姿势C.坐姿D.读写姿势16.第二学段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等方式理解难懂的词语。A.查字典、词典B.联系生活实际C.想象画面D.以上都是17.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A.说明方法B.说明顺序C.说明结构D.说明对象的特征18.语文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A.综合性B.趣味性C.开放性D.系统性19.下列对“文化自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B.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排斥外来文化D.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20.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应遵循()原则,凸显学习任务群的特点。A.系统性B.综合性C.情境性D.以上都是21.第一学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篇(段)。A.50B.60C.70D.8022.第二学段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A.标点符号B.修辞手法C.关联词语D.描写方法23.第三学段学生学习整理自己的学习资料,观察社会生活,记录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尝试在()等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文。A.家庭生活B.学校生活C.社会生活D.以上都是24.语文课程评价要充分发挥()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A.过程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自我评价D.他人评价2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A.民族精神B.时代精神C.革命精神D.以上都是26.下列关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语文为主,跨学科为辅B.不需要考虑其他学科的特点C.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与语文无关D.应根据不同学段特点,设计不同的跨学科学习活动27.第一学段学生应能借助()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A.图画B.拼音C.注释D.以上都是28.第二学段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A.主要内容B.中心思想C.写作手法D.结构特点29.第三学段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A.表达方式B.表现手法C.修辞手法D.写作方法30.语文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A.生活情境B.学习情境C.问题情境D.语言运用情境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A.文化自信B.语言运用C.思维能力D.审美创造2.语文课程内容的三个层面学习任务群分别是()。A.基础型学习任务群B.发展型学习任务群C.拓展型学习任务群D.综合型学习任务群3.课程目标中的“文化自信”是指()。A.认同中华文化B.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C.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4.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在识字与写字方面的要求有()。A.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B.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C.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D.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有()。A.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每分钟不少于300字C.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D.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6.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要求有()。A.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B.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C.学写常见的应用文D.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7.语文课程评价的方式有()。A.过程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自我评价D.他人评价8.下列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学习内容的有()。A.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实用性文本,能提取、整理主要信息B.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他人交流沟通,分享自己的见闻和感受C.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D.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体会不同媒介的表达效果9.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有()。A.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B.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C.积极利用其他语文课程资源D.引导学生自主开发语文课程资源10.下列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说法,正确的有()。A.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B.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综合性、实践性C.不同学段的学习任务群内容和要求相同D.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11.第一学段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应()。A.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B.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C.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D.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12.第二学段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方面应()。A.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B.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C.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D.学习简单的调查访问,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13.第三学段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应()。A.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B.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C.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D.学习欣赏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14.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有()。A.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B.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C.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D.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15.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应()。A.遵循系统性原则,凸显学习任务群的特点B.体现阶段性和发展性,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需求C.加强整合,注重关联,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D.具有开放性,鼓励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16.下列对“思维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有()。A.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等能力B.培养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C.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D.思维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其他方面没有关联17.第一学段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培养的习惯有()。A.良好的写字习惯B.正确的读书姿势和写字姿势C.说普通话的习惯D.认真倾听的习惯18.第二学段学生在写作中应学会运用()等表达方式。A.叙述B.描写C.抒情D.议论19.第三学段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应做到()。A.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B.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C.积极参与讨论,能倾听、理解别人的意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D.学会演讲,做到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有一定说服力20.语文课程评价应关注()。A.学生的学习过程B.学生的学习结果C.学生的学习态度D.学生的学习方法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的内涵。2.谈谈你对语文学习任务群情境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理解。3.请说明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2.B3.A4.A5.A6.A7.A8.A9.D10.A11.B12.D13.D14.A15.D16.D17.D18.A19.C20.D21.A22.A23.D24.A25.D26.D27.B28.A29.A30.D二、多选题1.ABCD2.ABC3.ABCD4.ABCD5.ACD6.ABCD7.ABCD8.AB9.ABCD10.ABD11.ABCD12.ABC13.ACD14.ABC15.ABCD16.ABC17.ABCD18.ABC19.ABC20.ABCD三、简答题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文化自信: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语言运用: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思维能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等能力,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审美创造:学生通过感受、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能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尝试创造美的事物。2.-情境性:语文学习任务群强调创设真实、富有意义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情境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社会实际、文学作品等,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可以创设购物、旅游、策划活动等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阅读和交流。-综合性:学习任务群不是孤立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是将语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有机整合。它涉及到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多个方面,还可能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比如“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173-2025电子气体惰性稀有气体
- 2025特许经营专利产品合同范本
- 上级来校检查指导工作校长汇报发言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 消防灭火基本知识
- 2025版头痛常见症状及护理治疗
- 风湿免疫科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指南
- 2025年全国登高架设复审高处作业证考试题含答案
- 患者营养状况评估
- 2025年机关公务用车调度员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公文核改竞赛试题及答案
- 小学英语外研版(一年级起点)1-12册单词(带音标可直接打印)
- 山东省护理质控中心
- 企业安全用电培训课件
- 制作汉堡英文活动方案
- 儿童脾胃健康课件
- 2025-2030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应用态势与前景规划分析报告
- 焊工考试试题及答案下载
- 汉语教程第二册教案
- 中国金融黑灰产治理研究报告(2025):非法代理维权的识别标准与溯源治理
- 应激相关障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1-6年级重点知识(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