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生物试验教案中班(三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生物试验教案中班篇一
一、试验目的:
明了地看到无机物和有机物。
二、该试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认识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50页的一个试验。无机物和有机物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地认识无机物和有机物,更好地了解细胞的生活,我设计了该试验。
三、教材试验不足之处:
1、取材不理想,选用了小麦种子。
2、试验结果不明显,种子燃烧后看不到有机物,只能领会到被烧掉的是有机物。
四、试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取材方面:选用了大鱼肋骨。
2、试验方面:由一个试验——燃烧小麦种子,改为了两个试验,即骨的煅烧及骨的脱钙。
3、通过试验,能让学生明了地看到无机物和有机物。
五、试验步骤:
1、用镊子夹取鱼骨在酒精灯上煅烧,观测骨的颜色变化,并闻煅烧过程中的气味。
骨的煅烧
2、将大鱼肋骨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的烧杯中,约过15分钟左右,将大鱼肋骨用镊子取出,并在清水中洗去肋骨上的盐酸,观测骨的变化特点。
六、试验结果:
1、骨煅烧后,烧掉了有机物,剩下了硬脆的无机物。
2、骨在盐酸中浸约15分钟后,溶解了无机物,剩下的是有机物,而且将剩下的有机物用镊子取出后,再用清水冲洗,能用手将这一根大鱼肋骨弯曲并打成结。
所以,整个试验效果十明显显。
七、小结:
该试验效果明显,取材简单,操作时间短,简单明白,设计严密。通过试验能够给学生直观而恳切的感受,使其认识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生物试验教案中班篇二
word格式
八年级生物试验教案
试验一饲养和观测蚯蚓
目的要求:
1、设置一个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2、观测蚯蚓的外部形态,3、观测蚯蚓的运动。
材料用具:
活蚯蚓、玻璃板、糙纸、棉球、放大镜、制作饲养蚯蚓的装
置的用具材料。
方法步骤:
1、根据你的经验创造一个蚯蚓的生存环境,并观测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建议参考课本上的插图制作饲养和观测使用的工具。
2、观测蚯蚓的外部形态。
(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上,观测他的身体外形是否分节,数数从蚯蚓的头
部到环节带共有多少节?
(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觉察体表是否有黏液?
(3)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你有什么感觉?并用放大镜观测,你所看
到的腹面大量小突起就是刚毛。
3、观测蚯蚓的运动。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测他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的粗修长短的变化。想想
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测他的运动及身体变化,并与它在糙纸上的运注意:在观测过程中,应当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潮湿。动作比较。
探讨:
1、蚯蚓适于在什么样的环境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2、在试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潮湿?大雨过
后,为什么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
3、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蚯蚓的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各起
什么作用?
4、为什么蚯蚓要在潮湿的土壤深层穴居?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试验二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提出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作出假设:鸟的身体轻,受到地心引力小、鸟有翅膀、鸟的肌肉发达。
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
提醒:
1、你所观测的鸟(如家鸽,或其他善飞行的鸟)的体型是怎样的?这与它的飞行有什么关系?
2、将鸟的翅膀轻轻展开,你能否识别出在飞行中其主要作用的羽毛?这些羽毛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排列上是彼此重叠还
是相互间留有间隙?想想这是为什么?鸟的翅膀成什么形态?这与
飞行有什么关系?
3、摸摸鸟的胸部肌肉,与其他部位的肌肉相比,肌肉的发达程
度怎样?
4、看看鸟的骨骼,可以发现胸部的骨头很突出,将胸骨特点与
这块骨上附着的肌肉联系起来考虑,你会做出怎样的推测?
5、你所提出的假设都能通过观测来检验吗?假使不能,请你查
找资料。
(见课本提供的资料,对你理解鸟的飞行会有所帮助。)
得出结论:
你得出的结论是:
表达和交流: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试验三
背景
动物的绕道取食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在前面介绍蚯蚓走“t〞字形迷宫的试验中,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失败的尝试,受到大量次微弱的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动物越高级,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当
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失败〞学会绕道取食。当然,也不排除不经过“尝试与错误〞就能吃到事物的可能性。提出问题:
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就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提出你的探究问
题。
你提出的问题是:
作出假设:
你所做出的假设是:
制定计划:
你所制定的计划中,应当包括: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动物,准备适当的食物,选
好试验场所,设置障碍等。参考课文插图作为例如。
实施计划:
按你确定的计划进行探究。认真统计一下动物需要经过几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
解决绕道的问题?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试验结果支持你的假设吗?你的结论是:
探讨:、跟同学交流这个探究的过程、结论和结果、不同动物
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假使不一样,说明白什么?
2、你对家养的小动物进行过学习行为的训练吗?它们有哪
些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3、这项探究活动对你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专业资料整理
1“尝
word格式
试验四蚂蚁的通讯
提出问题:
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作出假设:
细心观测过蚂蚁的同学知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比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蚂蚁不会发声,他们是靠什么
传递信息的呢?侦察蚁在食物和巢穴之间是否留下了什么标记呢?
你的假设是:
制定计划:
你可以参考课文的探究方案制定自己的探究计划。
用大些的鱼缸或其他容器饲养一窝蚂蚁,在离蚁穴不远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蚁群会派出一些侦察蚁先进行侦查,然后大批的工蚁就会出来搬运食物。你可以在观测侦察蚁返巢的路上放好一张纸片,让它从上面爬过。待大批工蚁出动时取走或挪动纸片,观测工蚁的行为。
侦察蚁在纸片上留下气味了吗?怎样证明它呢/用多张小纸片事先铺满侦察蚁要走的路径,当侦察蚁群走过后,将小纸片重新排列,如排列成半圆形等,将食物放在圈心处,观测蚁群的行动。
在制定计划时应当考虑好以下几个问题:
饲养蚂蚁时需要注意什么?给蚂蚁提供什么样的食物?把纸片换成其它,如树叶或其它
物体可以吗?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通过小组探讨,完善探究计划。
实施计划:
按确定的探究计划进行试验,认真观测并做好记录。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试验结果是否支持你的假设?你的结论是:
表达与交流:
你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别有兴趣的现象吗?譬如,将侦察蚁爬过的众多的纸片摆成一个圈其它工蚁会不会沿着这个圈不停的转圈呢?把你观测到的现象说给同学们听。
探讨:
1、蚂蚁的通讯是依靠气味吗?
2、通讯在社会行为中有什么意义?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试验五: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目的要求:
1、进一步了解身边的动物。
2、通过调查,了解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材料工具:笔、记录本。
方法步骤:
观看课文的插图,是一些同学调查的情景,请你参考他们的做法,通过探讨,制定自己的调查计划。
本卷须知:
该项调查活动可以采取访谈的方法,也可以采取在图书馆或网络上查找资料的方法,设计调查方案时应当注意一下几点:
1、采访时要提哪些问题才能达到你预期的调查目的?写出你的调查提纲。
2、想一想在调查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怎样才能是别人愿意回复
你的问题。
3、如何做好采访记录和撰写调查报告。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试验六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提出问题:
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那些环境更多一些?哪些环境
少一些?哪种环境根本没有?
探究思路:
假使请你帮助幼儿园的教师想个方法,让小朋友知道手上有细菌和真菌,饭前必需洗
手,你有什么方法?
请大家结合课文的插图进行分析并作出检验准备。
材料用具:
每组两套装有牛肉汁的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提醒:
1、没有想好如何工作之前,不能开启培养皿。
2、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试验日期、编号(1号、2号),将标
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3、为什么要有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各做什么用?
4、在各自选定的环境中采集细菌和真菌,例如,在教室或草地、林中、汽车站旁等地方,开启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又如,用无菌棉棒蘸取池水,土壤或擦取口腔内部,手心等处,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假使你想检测硬币上有没有细菌,只需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5、应考虑放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
都需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吗?
探讨:
1、为什么用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在接种前必需高温处理?
2、提醒4相当于细菌、真菌的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3、通过各组的交流,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怎样?
4、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不可
能有细菌和真菌的状况存在吗?是什么状况?为什么?
5、根据你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需具备那
些基本条件?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试验七制作孢子印
试验目的1、认识孢子是真菌的一种生殖器官。
2、了解真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
材料用具:
新鲜的蘑菇、解剖刀、白纸或玻璃板、培养皿或玻璃杯、放大镜。
方法步骤:
1、选取一个较大的新鲜蘑菇或香菇,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将菌盖
从菌柄上取下来。
2、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或玻璃板上,扣上培养皿或玻璃
烧杯,以避免散落的孢子被风吹散。
3、其次天,拿开培养皿(或玻璃杯)和菌盖,就可以看到在白
纸或玻璃板上留下与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性孢子印。
4、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用放大镜观测孢
子的大小和颜色。
探讨:
专业资料整理
生物试验教案中班篇三
观测种子结构的试验改进
崔家桥中学滕婷
一、试验在教材中所处的的地位与作用
本试验出自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的一个观测试验。该试验的目的通过观测大豆种子的结构能够描述出植物种子的主要结构。既培养了学生的试验观测操作能力,又为学好种子的萌发过程奠定了基础。
二、试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原试验的试验材料仅仅只有一种大豆种子,大豆种子只能代表双子叶植物种子这一类种子的结构。书本对玉米、小麦、水稻等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未设计试验进行观测,其实对学生了解种子的种类以及结构是不利的。
三、试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将试验材料换成了绿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学生可通过观测绿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比较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的异同。
四、试验器材
浸泡过的绿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碘酒、刀片、放大镜
五、试验原理及装置说明淀粉遇碘变蓝
六、试验过程
1、分别取三粒绿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放置在吸水纸上
2、将一粒绿豆种子的种皮剥开;另外一粒绿豆种子剥去,并用手掰开的两片子叶;
3、将一粒玉米种子的果皮剥开;另外一粒玉米种子用刀片进行纵切,并在剖面滴加碘液。
4、先用肉眼对种子的外形进行观测,然后用放大镜对种子的结构进行对比观测。
七、试验效果
1、通过观测发现玉米种子一层皮即果皮剥去后,里面还有层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巴彦淖尔市辅警考试题库2025
- 住宅地暖系统安装施工合同
- 2025智能设备应用知识产权合同
- 2025技术服务合同样本
- 山东沂蒙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合肥兴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企业经营贷款的担保合同
- 2025企业加盟合同模板(正式版)
- 2025年详细物业租赁合同
- 科目一考试汽车灯光题目及答案
- 【MOOC】医学心理学-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大型活动火灾应急预案
- 剪映专业版教学课件
- 地坪拆除服务合同
- DB22T 277-2011 建筑电气防火检验规程
- 广东省执法证网上考试系统题库及答案
- 《建筑设计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统编2024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 2024年新青岛版(六三制)六上科学全册知识点
-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入学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三轴搅拌桩安全技术交底(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