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蜂》教案_第1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蜂》教案_第2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蜂》教案_第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蜂》教案_第4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蜂》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鄂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2个字。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3、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涵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教案#导语唐代诗人罗隐以《蜂》为题写了一首诗,赞美了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的品质,那在这一首诗中,还会不会蕴涵着其他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简介诗人。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2、反馈识字情况,了解生字意思。3、再读古诗,注意把句子读流利。4、指名读、齐读古诗。三、学生质疑,初步感悟1、结合教学挂图、注释,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2、学生质疑,同学之间互相答疑。师作点拨讲解。(1)"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写出了无论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景致最美的地方都有它们奔忙的身影。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终日劳作的辛苦。(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人以一个问句写出对劳动人民终日劳碌却常被剥削的同情,以及对剥削阶级的愤慨之情。3、指导朗读。4、尝试背诵古诗。四、小结这首诗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这样写比直接接效果会更好。学了这课后,你们也可以将这一表现手法运动到自己的写话中去。板书设计:蜂为谁辛苦为谁甜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篇二活动目标:1.知道蜜蜂的外形特征,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2.知道蜜蜂对人类的贡献,具有热爱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歌曲《蜜蜂做工》、幼儿人手一杯蜂蜜、蜂皇浆、蜂窝,蜜蜂课件。活动过程:一、认识蜜蜂的外形特征。1.猜谜引出课题:"一只小小虫,飞到花丛中,又采花粉又采蜜,人人夸它爱劳动。"2.打开蜜蜂课件(图片),提问:(1)蜜蜂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头、胸、腹)(2)蜜蜂的头上有什么?(眼睛、触角、口器)(触角就象"天线"一样,它可以闻出花香;口器上有一根针,它用来吸花汁;)(3)蜜蜂身上有几对翅膀?(两对)(4)蜜蜂的有几对足?第三对足跟前面两对有什么不一样?(三对足,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篮和花粉刷)(5)蜜蜂全身长什么?小结:蜜蜂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一对大眼睛和口器,胸部上有两对翅膀、下面有三对足,蜜蜂全身长着细细的毛,可以粘住花粉。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篮和花粉刷。二、介绍蜜蜂的作用。蜜蜂是人类的好朋友吗?它对人类有什么好处?请听故事《勤劳的小蜜蜂》。(边看课件)故事后提问:(1)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原来蜜蜂是用尖尖的嘴来吸花蜜的。学学小蜜蜂采花蜜(动作表演)(2)蜜蜂把身上的花粉抖在哪里?蜜蜂用中间两条毛茸茸的腿将花粉刷到后腿上的花粉蓝里。学学小蜜蜂采花粉(动作表演)。(3)蜜蜂的家族里都有谁?(4)柳树老爷爷怎么说?(回答后出示蜂蜜和蜂皇浆)小结:听了故事,小朋友都知道蜜蜂对人类的贡献很大,我们跟着柳树老爷爷把夸奖它的话说一遍。(5)蜜蜂找到哪里有花,就用跳舞的方式告诉同伴,花离家有点远,就跳8字舞,花离家比较近,就跳圆圈舞。原来跳舞是蜜蜂很独特的语言呢!学小蜜蜂跳着舞蹈采蜜、采花粉。三、介绍蜂窝:蜜蜂很勤劳,它是自然界神奇的建筑师,它是怎样造房子呢?请看VCD《蜜蜂的家》。(1)蜜蜂的房子叫什么?(2)蜂窝是什么形状的?(3)蜂窝是蜜蜂用什么造的?出示实物蜂窝,讲解。四、互动式提问。1.对于蜜蜂你还有哪些知识不懂,可以向老师提问。2.你还知道哪些是昆虫?五、听音乐《蜜蜂做工》跳舞。六、品尝蜂蜜(人手一份)。第二课时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故事学习古诗,理解古诗含义,并学习有韵味地朗诵。2.初步懂得人要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成果。活动准备:课件蜂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2.幼儿欣赏故事。3.教师简单提问:1)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2)小蜜蜂每天都在花丛中忙着干什么?3)它为什么要这样做?4)小蝴蝶在干什么?小蝴蝶看到小蜜蜂忙着采蜜,对它说了什么?5)最后怎么样了呢?6)你喜欢小蝴蝶吗?为什么?7)引导幼儿归纳出小蜜蜂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了丰厚的成果,而小蝴蝶不劳动是没有收获的,应该像小蜜蜂学习。二、导入古诗。1.师:"有一首古诗《蜂》也是赞美勤劳的小蜜蜂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古诗《蜂》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2.师:"你听到了什么?喜欢古诗里的哪一句?"3.幼儿大胆讲述。4.师:"你知道古诗的意思吗?听老师来解释给你们听!"5.师解释古诗意思。无论是在平地上,还是在高山上,哪里有盛开的鲜花,蜜蜂就往哪里飞去。蜜蜂呀,你采尽百花酿成蜜,是为谁付出了辛苦有为谁获得了甘甜?6.师:"原来古诗是要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有所收获。"7.幼儿尝试朗读古诗。篇三教材分析《蜂》一诗,借对蜜蜂辛勤劳作的描写及其意义的反思,赞颂那些象蜜蜂一样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的劳动者。教学目标: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2、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4、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教学重点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2、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教学准备作者简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小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赞美蜜蜂,诗人罗隐也创作了一首优美的诗。板书题目:《蜂》,并指读。(点评:创设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简介作者(二)、自读诗文,启迪质疑1、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罗隐在赞美蜜蜂什么?3)、学生小组试讲,逐句理解。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①轻声自读,思考,蜜蜂在那儿采蜜?②想象前两句诗中蜜蜂到处辛勤采蜜的情景,体会蜜蜂的辛苦。提示: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不论"、"无限"、"尽"等词,写出了蜜蜂辛勤采蜜的情景。③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进一步通过朗读,揣摩、体会。提示:"采得百花"已显示了蜜蜂的"辛苦","成蜜"二字虽具"甜"意。但末二句的反问"为谁辛苦"?"为谁甜"?,言下之意非常明显,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点评:设置问题情景,通过朗读、揣摩、品味,不禁为蜜蜂短暂的生命而惋惜,为蜜蜂不知疲倦地辛勤劳作而感动,更为蜜蜂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而震撼。在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展示平台。)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朗读体会。⑤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⑥赞美蜜蜂。老师为同学们搭建一个才艺展示台,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可以送它一句格言,为它唱一首歌,或者创作一首诗歌。(点评:这一环节,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此时,学生的心灵迸发出了创作的火花,他们为蜜蜂送上了一首首赞歌,送上了一句句诗句。这种融理解、创造于一体的语文实践,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三)、巩固练习。同学们,此时,你就是罗隐笔下的小蜜蜂,你和伙伴们是怎样在百花中到处飞翔、辛勤采蜜的?先小组讨论,再集体讨论。(点评: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的确,想象是会飞的思维,想象是创造的雏形。课堂教学中解放学生的思想,为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在创新的王国,自由驰骋。通过这样一种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