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课题:春的消息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一边诵
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3、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4、教学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5、课时安排:两课时6、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7、教学过程: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
2、导入新课。
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
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
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⑴、边读边标
出新词,多读几遍。
⑵、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⑶、
“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2、利用各种形式理
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
体语境来理解。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四、课堂小结:8、
课堂作业设计
(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希望——倾听—
—爱惜——欢喜——明亮——翠绿——
(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3)、把文中的好词
佳句抄一抄。1
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10、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1、课题:春的消息2、教学目标: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4、教学难点:
课件
7、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会读、会写、会释义。二、品读
诗歌,深入感悟1、引导感悟第一节。
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词语中
知道的?
2、自读自悟第二节。
你喜欢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3、合作学习第
三至六节。
⑴、这四节诗中,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勾画出来,议一议。体
会春景给“我”带来的快乐。
⑵、质疑问难,合作释疑。
4、朗诵诗歌,品味诗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和赞美春天。三、拓展
延伸,积累实践
1、抄写、积累课文中的美词佳句。2、看谁还能捕捉到更多更新春的
消息。四、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课后第一题9、板书设计
春的消息
春风、春水、树枝、水鸭——盼望春天换上春装“飞过”、“飞上”——
寻找春天蝴蝶飞舞聆听春天雏菊开放的声音,2
1、课题:快乐的小燕子2、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记住字形较复杂的生字,把字写美观。(2)、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3、教学重点:记住本课生字新
词。4、教学难点:
认读生字,记住字形较复杂的生字,把字写美观。5、教学时间:两
课时6、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7、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激趣激疑1、激趣。
⑴、出示谜语,猜猜它是谁。
⑵、出示有关小燕子的挂图,看看这是谁。()的小燕子填空后齐读
课题。3、激疑。
⑴、根据自己对小燕子的了解,说说在横线上还可以填什么词语。⑵、
为什么是“快乐的小燕子”呢?二、读通课文,认读生字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2、小组内分段读课文,互相正音。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注意字形
比较复杂的生字,如“捷”“瞬”“漾”等。
3、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
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4、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自己从课文中又了解到小燕子的一些什么情况。2、
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其他合乎文意的词语填空。()的小燕子。
(如:漂亮的小燕子,妙舞轻扬的小燕子,活泼的小燕子)四、师生
共同小结:
1、从刚才的阅读和填空可以看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燕子的?
2、由此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体会小燕子的快乐?五、课堂小结:8、布
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9、板书设计:快乐的小燕子
外形特征——小巧玲珑、轻悠敏捷快乐在雨中——妙舞飞扬活泼可爱
的10.教学反思10、第四课时
1、课题:快乐的小燕子2、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春
景。
3、教学重点:
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4、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5、教具准备:
1、读课文,画出自己能从中体会出小燕子快乐的兔子或段落。2、在
小组内将自己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听,交交流自己的体会。
3、在全班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是怎样体会到
小燕子的快乐。
4、教师相机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课文第三段。三、感情朗读,品
味快乐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四、课外阅读,
拓展延伸
1、说说你还哪些有关小燕子的知识。
2、师生互相推荐有关小燕子的书或文章,以供课外阅读。五、课堂
小结:
8、布置作业:(1)、看拼音,写汉字hùnlǜeyànɡcùyán
()间()过荡()红()()水(2)、请你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小燕子()的春天()()
(3)、照样子,写句子。
例:燕子的尾巴像一把黑亮的剪子。4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
例:奶奶还告诉我,燕子能消灭害虫,保护庄稼。_______________
告诉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抄写文中描写小燕子可爱的词语。轻悠敏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9、板书设计:快乐的小燕子
外形特征——小巧玲珑、轻悠敏捷10、教学反思:
清
亮
圆
润
:
快乐在雨中——妙舞飞扬活泼可爱的阳光下——自由飞翔小燕子,明燕子
房梁上——筑窝安家媚的春景。消灭害虫——保护庄稼5
第五课时
1、课题:三月桃花水2、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教学重点:
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
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
4、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5、教学时间:两课时6、教具
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7、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1、设问引入:你们知道春天的河水双叫什么吗?为什么?提示课题,
齐读。
二、读通课文,初知大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2、
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
喜欢的方法识字。
3、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4、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连
起来说一说。
5、指导学生勾画“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
水,是春天的明镜”。齐读。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不理解的问题。
如: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课文第三、四段。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三月
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的意思的?
3、小组研读课文第五、六段。
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的意思的。四、
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板书设计:6
三月桃花水
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给春天三月桃花水颜色明洁—
—像丝稠、像镜子增添勃
10、教学反思:第六课时
1、课题:三月桃花水2、教学目标:
(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2)、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3、教
学重点:
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4、教学难点:
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5、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6、教具准备:新词卡片。7、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默写
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二、学习新课
1、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2、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从课文的其他哪些方面也体会到这种感情?画一画,再读一读。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指导写字
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识记的方法。五、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
(1)、写你喜欢写的字。(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9、板书设
计三月桃花水
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给春天三月桃花水颜色明洁—
—像丝稠、像镜子增添勃流动的形态——舞动着朝霞向前勃勃生机
10、教学反思:7
第七课时1、课题:一幅画2、教学目标:
(2)、想像画的情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
的情趣,积累优美词语和句段。
3、教学重点:
1、揭示课题。齐读。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2、根据课题说说自己最
想知道什么。二、自学课文,了解写什么1、提出自学要求。⑴、读能课
文。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互相帮助解决自己还没有解决的
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分组读课文。
2、说说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内容。
3、提出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其他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四、重点阅读,
学习怎样写指导阅读2——7段。
1、学生朗读这几个段,边读边想像所描绘的情景。
2、教师范读课文,将一个个课文中描写的景物图片按顺序拼成一幅
画。
8、布置作业:有朗读课文。9、板书设计一幅画8
蓝天下——大山
一幅画高山前——草原美景
(美景令人陶醉)草原中央——木屋令人向往小溪旁——小路教学反
思:第八课时
1、课题:古诗两首2、教学目标:
(1)学会古诗中的生字同,理解其在古诗中的意思。(2)、诵读,
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3、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4、教学难
点:
学会古诗中的生字同,理解其在古诗中的意思。5、教学时间:两课
时6、教具准备:教学插图。7、教学过程
1、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介绍你看过的描写春天的文
章或诗歌。
2、想知道古人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诗
《惠崇春江晓景》和《清明》。
3、读题,简介苏轼和杜牧。二、初读古诗,熟读成诵
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古诗,相机指导认读生字,纠正容易读错的字
音。
3、齐读。
三、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1、多种形式背诵古诗,并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2、指导学生书写生
字。3、默写古诗。四、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9、板
书设计清明
天气——雨纷纷行人——欲断魂清明惆怅、凄凉酒店——何处有远处的杏
花村10、教学反思:9
第九课时
1、课题:古诗两首2、教学目标:
(1)、复习上节课内容。(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3、教
学重点:
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
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
4、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5、教学时间:第二课时6、教具准备:
教学插图7、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齐读两首古诗。指名释义文中的生字、新词。二、理解诗意,
体会情感。
1、示范引路,学会方法——学习《惠崇春江晓景》。⑴、想。自读
古诗,想想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⑵、看。看课后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将自己还未明白的地方在组内
和同学讨论。⑶、猜。根据自己的理解猜一猜诗句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互
相交流。
⑷、议。师生对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⑸、说。学生
说出诗句的意思。⑹、悟。感悟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⑺、诵。感情朗读
并背诵。
2、小组合作,自学探究——学习《清明》。⑴、师生共同小结学习
《惠崇春江晓景》的方法。⑵、学生小组内研读。
⑶、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同评议。三、课外延伸,学会积
累。1、说说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名句。
2、师生互相介绍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诗歌和文章。开展课外读书竞
赛。
四、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
(1)、比一比,组词语。芦()借()放()蒌()户()惜()牧()楼()
(2)、先解释加点的字,再解释诗句的意思。10
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古诗《清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板书设计10、
教学反思:
惠崇春江晚景竹林、桃花——盛开鸭群——江中戏水惠崇春江晓景蒌
蒿、芦芽——满地河豚——逆江而上11喜春惜春
第十课时
1、课题:积累与运用(一)2、教学目标:
(1)、了解有构词特点的成语和四字词语。(2)、自读自悟,读懂
成语故事、积累好词佳句。3、教学重点:
(1)、了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音同字不同的,意思不同。(2)、
体会词语的构词特点。4、教学难点:
体会词语的构词特点。5、教学时间:三课时6、教具准备:
教师:几组常见的同音字和较典型的形声字,成语故事。学生:字典、
词典和成语词典。7、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
1、读懂题意,自读自悟。2、合作交流,发现特征。3、总结规律,
拓展延伸。二、语海拾贝
1、自主读词语,读正确,读出节奏。
2、用符号勾画出各组词语中相同处,帮助理解、记忆。3、互动学习,
讨论构词特点,讨论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运用。4.熟读、积累。根据四种
构词特点进行改写或补充练习。三、点击成语
1、自由练读,读正确,读通顺。
2、把读懂的内容讲给同桌听,或提出自己的疑惑,互动释疑。3、结
合实际,交流阅读体会。4、教师引领,归纳总结。
5、拓展延伸。可讲讲其他成语故事,也可涉及名著《三国演义》中
的故事。
四、自主阅读园地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短文。
2、勾画出你最欣赏的内容,与小伙伴交流、分享。3、提出你认为最
值得研究的问题,生生、师生互动探讨。4、选择你最愿意的方式,积累
好词佳句,包括背诵、摘抄等。五、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
抄写《语海拾贝》中的词语12
9、板书设计:略
10、教学反思:第十一课时
1、课题:积累与运用(一)2、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用书面、口头结合等方式表达自己观察
自然、观察社会所得。
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4、教学难点:
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5、教学时间:第二课时6、教具
准备
(2)、教师可选两首咏春诗准备朗诵表演。7、教学过程:
3、寻找、邀“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构思方案,做好参加展
示会的准备。
三、成果展示,重在过程
1、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展示成果,教师做好组织工作。
2、展示者可以汇报在搜集材料和准备展示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收获
体会。
3、观摩者可以质疑问难,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4、教师在
参与过程中言传身教,因势利导。四、成果评比,重在激励
1、可以将个人、小组的展示都归结到四大组评比。2、定性评价为主,
学生自评、互评为重。五、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搜集成语故事9、
板书设计:略
10、教学反思:13第十二课时
1、课题:积累与运用(一)2、教学目标:
(1)、会围绕“春天”选择习作材料。(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
闻和感受。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在本单元积累的语言材料。(4)、感
受春天的魅力。3、教学重点: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4、教学难点: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在本单元积累的语言材料。5、教学时间:第
三课时6、教具准备
一、读懂要求,明确目标
这次习作紧扣单元主题,与课文内容、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围绕
“春天”自由写作,体现了从读到做再到写这样一个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
过程。学生可以模仿课文写春景、春游活动,也可以写与春天有关的人和
事,还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发生的事。要注意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
1、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懂习作要求,培养独立探究意识。2、小组合作
解决疑惑。
3、教师引导梳理习作要求,明确选票范围,提示本次写作目标。二、
读写结合,扩展视野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
1、在写的过程中,老师巡视,发现亮点,及时点评导向。2、鼓励学
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快乐。3、引导学生练习用修
改符号在草稿上自主、互动修改。范文:美丽的春天
春天来了,桃花红了、柳叶绿了,春江的水暖和了。春风习习的从我的身
边吹过,万物抽出了新芽,那样鲜嫩的颜色,使春天更加美丽。阳春三月,
春风送来凉丝丝、甜润润的气息,使人爽快惬意。露水吻湿了片片绿叶,
整个山林散发出如酒似蜜的清香。14
如期开放的桃花,一团团,一簇簇,掩映在绿叶中。我们就在这大好
时光去公园找春姑娘。
来到公园,走进大门,穿过林阴小道,就来到了一个大草坪上。在草
坪上我看见了那鲜嫩的绿色,嫩绿色的小草,深绿的树叶,浅绿的嫩芽,
真美丽。春天不止有这些,还有那各种花朵,瞧!那粉红色的桃花,白色
的梨花,大红色的樱花以及最让人注目的大红牡丹,它们有的才长出两三
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部长出来了,露出了它那可爱的小脸蛋,有的还是花
骨朵,好象胞涨的就要破开似的。这儿的花儿和绿草,浑和成了一幅美丽
的画卷。松树上莺歌舞语,再加上那小朋友的动人歌声,就构成了一支动
人的交响曲。
我看了看我的小伙伴,他们也在欢笑,他们也一定是为找到春天而高
兴吧。看!王军、朋朋、马驰、成龙和红艳,他们有的唱歌、有的吃东西,
有的玩耍。啊!真是一派柔和的气氛呀
春天你真是如此动人,如此美丽!我找到了春姑娘沙沙的脚步,找到
了春天。
8、布置作业:自己修改作文。9、板书设计:略
10、教学反思:15第十三课时1、课题:绿手指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会规范地书写。(2)、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的内容。3、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4、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教学时间:
两课时6、教具准备:本课生字词语卡片。7、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提出疑问:“绿手指”指什么?2、在你心目中,什么
样的园丁才能称为好园丁?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
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流利。2、指名分他读课文。3、全班齐
读。
三、自主识字,交流评议1、抽读生词,同桌互查。2、抽个别读。3、
开火车读。4、交流识字方法。四、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
2、说给同桌听。五、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9、板书设计:略
10、教学反思:16第十四课时1、课题:绿手指2、教学目的: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园丁的美好情怀。3、教学重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4、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园丁的美好情怀。5、教学时间:第二课时6、
教具准备:课文朗读7、教学过程:一、查检复习
1、复习认读生字、词语。
2、默写生字词语。3、指名朗读课文。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1、
学习起因部分。
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培育纯白金盏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勾画
有关诗句,交流理解。
⑵、想一想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老奶奶是个“好园丁”,
堪称“绿手指”。
2、学习经过部分。
⑵、这部分中,又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老奶奶堪称“绿手指”。3、学
习结果部分。
⑴、重点读老奶奶话,体会她内心活动。⑵、想想从哪里看出老奶奶
堪称“绿手指”。三、交流讨论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四、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写一写。9、板书设计:绿手指
培育出纯白金盏花将获重金——起因二十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经过充
满理想17
绿手指满怀信心
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结果的老园丁还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10、
教学反思:第十五课时
1、课题:苹果里的星星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会填词。(2)、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
容。3、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从重点词句中体会父亲对儿子意外发现的赞赏,相信你从
中也会受到启发,树立你的创新意识。
4、教学难点:
读懂写父亲感受的句子。5、教学时间:两课时6、教具准备:生字
词语卡片。7、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引入1、板书课题,质疑课题:
苹果里会有星星?多有意思呀!你读了课题,想到了什么?2、苹果
里的星星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到书中去探寻谜底吧!二、通读课文,整体
感知
1、通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本课生字及不理解的词。2、学
生借助字典和生活积累解决不认识的字,以及能自己解决的词。3、边读
边思考:苹果里真的有星星吗?苹果里的星星指的是什么?三、精读课文,
理解内容
教师提炼学生提出的问题,读中释疑:
1、父亲一生切过无数苹果,他与儿子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抓住重点
词:规规矩矩、常规。
结合生活理解父亲的切法:以图带拼,直观理解儿子的说法。2、儿
子的偶一为之,为什么会令父亲深受触动?
在学生精读课文,充分思考,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集体讨论。教师小结:
儿子打破常规做法,从横切苹果中获得新的发现,使父亲从惊讶支触动,
这与其说是五角星图案的果核所产生的诱人之处,不如说是儿子独特的发
现,一创新的思维方式给父亲带来的震撼!
3、“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错’切苹
果。”这真的是错切苹果吗?是什么?
学生结合全文作答后,教师小结:这就是创新。原来创新并不难,生
活中人人才能创新。
四、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18
(1)、书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9、板书设计:略
10、教学反思:第十六课时
1、课题:苹果里的星星2、教学目标: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所包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从重点词句中体会父亲对儿子意外发现的赞赏,相信你从
中也会受到启发,树立你的创新意识。
4、教学难点:
读懂写父亲感受的句子。5、教学时间:第一课时6、教具准备:
磁铁、乒乓球、透明深杯。7、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指名读
生字词语。2、默写词语。3、朗读课文。二、深读,充分感悟1、分角色
朗读课文。
2、生活中你有不“墨守成规”的做法吗?说给大家听听。三、实践
活动1、发放道具:
磁石、缝衣针、乒乓球、木棍、透明深杯等。2、教师创设情景,学
生思考怎样解决问题。⑴、我的缝衣针掉在地上找不到,寻求帮助。常规
做法:满地寻找;打破常规:用磁石帮忙。⑵、透明深杯里落进乒乓球,
不许伸手入内,怎么取?加水或倒杯子。四、课堂小结:8、作业设计:
(1)、填上合适的词。一()小刀一()星星一()创造一()事情一()新闻一()
油画
(2)、想一想,答一答。你是怎样切苹果的?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19
(3)、在你的生活中也许有过不平常的发现和做法,请你说一说自
己(或他人)的不平常的做法或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板书设计:苹果里的星星
儿子横切苹果——发现星星不经意的10、教学反思:
苹果里的星星新发现父亲从儿子的新发现中——得到启示20就是创
新
第十七课时1、课题:点金术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
方面的作用。
通过国王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了解他的感情变化,从而
领悟国王因为受到惩罚,吸取了教训。
4、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5、教学时间:一课时6、教具
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挂图。7、教学过程:
一、体会课题,感知内容
1、看到课题“点金术”,你想到些什么?
2、有这样一句话:“给学生金子(知识),不如教给学生点金术
(学习的方法)。”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认准生字,读通课文
1、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教师指导写好笔画较多的生字。2、
教师抽查新词能否读正确。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分组读、分角色读、画出难读的地方反复读。4、师抽读、范读,师
生、生生互评。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初读课文,国王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课文中哪些词句表现国
王的“贪得无厌”?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3、找出表现国王感情变化的词语,谈谈体会。
4、贪得无厌的国王为什么会说:“我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四、
教师小结8、作业设计:
(1)、写你喜欢写的生字或词语。(2)、用下面的词语造句。痛苦——
教训——21
色彩缤纷——贪得无厌——
(3)、贪得无厌的国王为什么会说:“我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
9、板书设计:点金术10、教学反思:
祈祷神灵——想得到更多金子点金术神灵赐给——点金术做人不可太贪心
国王——心花怒放——终于醒悟22
第十八课时
1、课题:小蓝裙的故事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3、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4、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5、教学时间:两课时6、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7、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
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
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
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
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3、全班齐读课
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三、课堂小结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8、布置作业:
(1)、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2)、朗读课文。9、板书设计:
略
10、教学反思:23第十九课时
1、课题:小蓝裙的故事2、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学会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3)、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3、教学重点:绘声绘色讲故事。4、教
学难点:绘声绘色讲故事。5、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6、教具准备:课件
7、教学过程:一、查检复习1、指名认读生字。2、朗读课文。
二、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
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脏兮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
“街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变化?”、“小姑娘的蓝裙子为什么引起这
么大的变化呢?”
2、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3、学生汇报自己的体
会。4、小结:
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的一认识:与美的事物不协调。如
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的话,我们就能创造美,
我们的本身就是美了。
5、教方法指导学生讲故事。
⑴、指导学生抓住三“不协调”和三“不对劲”来记住这个故事。⑵、
指导学生在讲故事时注意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做到绘声绘色。
⑶、学生小组内讲故事,互相评议,比一比谁讲得好。⑷、自愿者讲
给全班听。6、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三、课堂小结:8、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唤()两()冻()焕()俩()栋()24
(2)、照样子,改写句子。例:我不小心把手划破了。手被我不小
心划破了。
A、老师亲自把一件礼物送给了小女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我和妈妈把家
里收拾得焕然一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板书设计:
老师送小蓝裙——小姑娘变成“小公主”母女收拾屋子——家里焕然
一新改变往小蓝裙的故事往从小
爸爸整理庭院——房屋整洁亮丽的开始邻居行动起来——街道整齐清
洁
10、教学反思:
25第二十课时
1、课题:花开了,就感激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一个人常常感激,才会幸福,才会快乐,心灵才会充
满阳光”的道理。
3、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一个人常常感激,都会幸福、快乐的道理。5、
教学时间:一课时6、教具准备:教学挂图7、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同学们,你有感激的人和感激的事儿吗?你每天都能找出
三个感激的人或三件感激的事儿吗?
就有这样一个小女孩,花开了,也感激。就让我们一直来听听她的故
事。二、读文质疑,抓住重点提问
1、启发学生在读中学会思考,知道“学贵有疑”、“提出问题比解
决问题更重要”,扫除害怕提问的心理。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学着提出问题,做上自己的读书符号。
3、小组交流,互相启发。
在小组交流中,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
交流中学习别人提出问题的方法。
4、面向全班交流,评出有价值的问题。
请学生回忆、展示问题产生的过程,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只有抓住重
点词句提出的问题才更能引发我们思考。
请学生试着评价哪些问题更有价值,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的方
法。“爸爸为什么给蓝蓝安排这个任务?”“为什么一个人常常感激才会
幸福、快乐?”
三、自主选择,默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领悟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默读课文,在文中去找答案,做上自己
的读书符号、批注。
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互相感染、启发。
3、全班交流,指导感悟,感情朗读。
现在请你想一想,你生活中有值得感激的人和事了吗?给大家谈一谈。26
8、布置作业:(1)、填上合适的词。一()故事一()事一()钢琴一()
感激一()深思一()茉莉花(2)、下列句子有毛病,请你修改。A、会感激
茉莉花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每天晚上,蓝蓝总是经常默默感激三个人或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在会上,明明首先第一个谈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你生活中有值得感激的人和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板书设计:
爸爸的安排——睡前感激三人人或三件事
花开了小女孩——正在“为难”“伤脑筋”一个人常常感激就感激爸
爸引导——让你“快乐”的事都值得感激才会幸福、快乐茉莉花开——小
女孩感激花开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手工说课课件
- 安全生产一体化是什么意思
- 安全检查巡查表
- 建筑测量工作总结
- 安全综合预案
- 北京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 木联能培训课件
- 物业租赁备案培训课件
- 美业人职业形象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道路绿化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报告
- starion电热能手术系统(热能刀)产品简介制作课件
-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 计算机硬件购销合同
- 装表接电课件(PPT 86页)
- 2019年GJB9001C-2017组织内外部环境因素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分析及应对措施一览表备用
- 《2015年全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工作方案(高职高专组)》
- 钻机电气控制系统操作手册
- 氩气安全周知卡
- 太钢不锈钢产品介绍
- 2019新版《建筑设计服务计费指导》
- 幼儿专注力的个案培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