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福建省漳州市第二片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2017届福建省漳州市第二片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2017届福建省漳州市第二片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2017届福建省漳州市第二片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2017届福建省漳州市第二片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漳州市高中第二片区教研联盟联考(2017.01.03)历史试题命题人:董舒岚审题人:沈媛纯(命题范围: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本卷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纸中)1、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1885307140%392351%7149%1911481016%2044169%444515%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2、汉武帝时期,政府打击私商,培养官商;王安石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收入;南宋以后对私人商业很少压制,并且商业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有效落实B.统治者认识到商业的重要价值C.官营商业成为商业发展的主流D.商业的繁荣主要由统治者推动3、与明清八股取士相比,唐代科举考试名目繁多。除常见的进士、明经二科外,尚有秀才、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即以进士科而言,所试内容也有诗赋、策问、杂文等。这反映了A.唐代科举制度的效率低下B.唐明两代的科举性质不同C.唐代科举与社会联系紧密D.唐代科举考试的难度较高4、历史地理学研究表明,北半球气候寒冷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冲突有重要影响,而盛唐时期农耕文明的繁荣则建立于气候温暖期基础上。由此可以认为A.寒冷气候阻碍农耕文明的繁荣发展B.借地理信息解释历史现象牵强附会C.气候变迁对文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D.交叉学科拓展了历史学研究的视野5、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 B.文艺的商品化、大众化趋势C.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 D.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6、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7、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所含信息的本质性解读,合理的是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商税、各项杂税等;关税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政府财政收支失衡C.传统产业陷入困境D.经济结构发生变动8、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位外交官的陈述A.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B.可佐证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C.反映了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D.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9、在1915年的旧金山世博会中,中国展馆里不仅展品多、展陈面广,而且展品布置颇为精心,陈列装饰都大为改观。这反映出A.中国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B.中国经济在迎合世界潮流C.政府在重视提高国际影响D.世博会得到中国各界关注10、下表是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据此可知地点特色中央女校北京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神州女学上海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女子法政学堂上海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辛亥革命后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社会转型过程中,守旧势力依然强大C.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普遍提高D.妇女得以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11、《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A.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D.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12、“中国人民惟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的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一宣言

A.成为国共首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到来

C.表明中共吸取了大革命失败教训

D.激发了根据地民众投身土地革命13、教育家蒋梦麟在自传中记述:“西安事变的消息广播全国之后,老百姓无不忧心如焚,妇女小孩耗至泣不成声。……蒋委员长已安全抵达洛阳,并己转飞南京的号外最先送到东安市场的吉祥戏园,观众之间马上掀起一片欢呼声,……大约半小时之后,北平严冬夜晚的静寂忽然被震耳的鞭炮声打破了。”这一记述反映出A.民众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B.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蒋介石统治地位比较巩固D.张学良的兵谏不得人心14、1949年,华北出现旱灾,粮食、棉花供应困难,司徒雷登希望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物资能运到中国。此外,他认为提供大批借款和进行贸易,对中国工业化也有帮助。中国外交人员告诉他,美国在断绝与国民党的关系上没有正式表示,实现这些事情并非易事。此事件表明当时美国改变了扶蒋反共的政策美国企图用经济封锁要挟新中国C.新中国对美交往的原则基本形成D.中国已经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战略15、1978年前后,全国掀起了一股出国考察热潮。据当时的国务院港澳办公室统计,仅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经香港出国和赴港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其中专程赴港考察的有112批,共824人。这一现象的出现A.进一步缓和了中美之间的关系B.表明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C.为即将开始的经济改革找到了方法D.有利于借鉴西方现代化成功的经验16、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C.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D.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17、据资料统计: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新教徒占70%,他们认为通过认识自然,人们能够认识上帝,发展科技是对人类有益的工作,能够荣耀上帝、有益于人类。这表明A.信仰宗教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B.新教一度成为科研活动的精神动力C.新教是科学家们的思想源泉

D.新教思想与现代科学精神完全一致18、20世纪的著名社会政治学家帕斯森指出,民主体制应有异中求同、求同存异的度量和机制,要善于从分歧中寻求一致,以缓和并化解冲突。材料着重表达了A.共识在民主政治中具有重要作用B.冲突在民主政治中有不可避免性C.不同派别在共识中逐渐消除矛盾D.不同派别对政治共识有不同看法19、巴黎公社发布法令,对城市贫民和其他城乡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充分予以照顾,并取消了私人开设的借贷处,禁止高利贷者进行重利盘剥。这说明巴黎公社A.坚持法律至上B.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C.消灭了私有制D.注重维护贫民的利益 20、1922年5月,苏俄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同年10月通过的《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范围,并允许在承租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这表明苏俄推行全面私有化措施B.急需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C.与地主阶级达成妥协D.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1、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这一现象反映了A.两极对峙带来了文化繁荣B.东西德的文化共建C.文艺成为冷战的特殊形式D.美苏矛盾趋于缓和22、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这一经济理论主张国家放松干预经济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C.完全的自由放任 D.积极仿效计划经济23、下图是一幅反映英国退出欧盟的漫画。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退欧公投”,次日公投结果出笼,英国宣布退出欧盟。英国是欧共体第一次扩大时(即1973年)加入该组织的。英国加入时,该组织A.正式提出“用一个声音说话”的口号B.已经成立了立法机构“欧洲议会”C.由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政治实体D.完成了“欧共体”到“欧盟”的转身24、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这表明牛顿力学A.成为思想解放的推动力B.彻底否定了上帝的存在C.揭示了自然界的全部规律D.揭开了政治革命的序幕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本卷共3题。第25题2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共52分。2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养老”在中国古代的礼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王杖诏书》中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朝廷赐给手杖。凭此杖,老人可享受600石俸禄的官吏待遇。同时在乡里设三老,选地方年长且德高望重者任职,负责教化地方,解决民间纠纷。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酺”。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同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对于年过百岁者,“照例给予建坊银,赠‘升平人瑞’匾额”。——摘编自刘松林《古代中国的养老制度》材料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德国。德国俾斯麦时期,分别于1883年、1884年、1889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这一立法颁布后,很快被其它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盖了95%的工薪阶层。英国在二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摘编自赵书博《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和西方养老制度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养老制度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价值。(14分)2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把丝和丝织品送给了出使诸国,而后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远及中亚。汉至唐初,交往以“敦睦邦交”为主,逐渐建立起西域都护、北庭都护府等军政机构,实现有效的控制,曾出现“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盛况。“安史之乱”后陆路渐趋衰落。中唐至两宋时,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尤其在两宋时,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通达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政府还在广州、泉州、明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制定市舶法,不许官员经营海外贸易、买卖外商货物。此时市舶贸易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进出口货物达400种,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宋代市舶贸易税成为财政的重要收入,一度占国家总收入的20%。——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15世纪末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发现了世界,世界也从此向欧洲人敞开。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16世纪末17世纪初,远航需要政府特许和自备装备。为筹集远征的资金,西欧早期的航海家都到处奔走,向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宫廷求助,更多的是求助于商人组建大型国际商业公司。这些船队只对股东负责,政府作为股东授以海外贸易的专营特权,鼓励本国造船业,保护本国海外商业利益,支持开拓海外殖民地。到1800年,拉丁美洲的矿场每年大量流往欧洲的金银产值为四千万美元,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是用血与火的文字,写在人类的编年史中的”。——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1)据材料一,以中唐为界,概括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12分)(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欧洲人通向外部世界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价。(8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清代部分中央机构的变动表时间机构变动及其主要职责1638年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及部分与外国通商及外事关系事务1729年设“军需房”,后改名为“军机处”1859年设“总税务司署”,并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是管理全国海关关税及海关行政事务的机构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事务,兼管通商、海防等洋务事务。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06年撤销了旧有的六部机构,改设陆军部、民政部、度支部、农工商部、邮传部、法部等1911年正式取消军机处和旧内阁等机构,成立新的责任内阁作为君主立宪政体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摘编自王云坚:《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表中能够反映清代中央机构改革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形成该趋势的历史原因。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12345678910BBCDBBDBCA11121314151617181920BBACDCBADB21222324CAAA二、非选择题(第25题2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共52分。)25.答案(1)特点:中国古代: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与儒家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突出政治宣传功能;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制度。(3分,三点即可)西方:用法律的形式颁布;覆盖面比较宽广,形式多样;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社会保障功能凸显。(3分,三点即可)(2)背景: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政治宣传和道德教化的需要;老人群体自身的优势。(6分,三点即可)西方: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