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摇花船》教案范文_第1页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摇花船》教案范文_第2页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摇花船》教案范文_第3页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摇花船》教案范文_第4页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摇花船》教案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摇花船》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积累词语。2、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前面接着最后3、正确朗读课文。继续进行复述训练。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具有我国浓郁的民间特色的"摇花船"这种艺术活动,体会集聚百姓乐事,祈祝福寿安康的传统文化。重点难点:1、从"花船样子,花船主人和船老大"等几方面向大家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2、根据课文第3到第5节内容,复述"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的规定。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大、多民族的国家,在各个地方流传着不同的民间艺术活动,从中投射着浓浓的民间特色和乡土气息。1、欣赏几种民间艺术活动。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山东地区的民间活动。3、揭示课题,齐读。(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观看摇花船场面。2、摇花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3、让我们再随作者到她的家乡看一看。读读课文,用直线划出介绍花船的句子;用曲线划出花船怎样摇的句子。如果有什么问题,随手作个记号,待会儿讨论。(板书:介绍花船花船怎样摇)4、生自由读课文。5、交流。(1)交流介绍花船的有关句子。①指名学生读第2节。②师生合作读课文。师引读:花船是用--,形状--,但--。船的四周--,并有--。③教师绘制花船,引导复述。④学生准备。⑤指名交流。(2)交流介绍花船怎样摇的句子。①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像一下花船姑娘和船老大在摇花船时会有怎样的神态、动作。(板书:姑娘船老大)②交流。③教师指导下学生演,学生评。并理解:娉娉婷婷。(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预设可能提出的问题:"火铳"、"火流星"和"信天游"是什么意思?①读注释了解"火铳"并正音。②这就是火流星。摇花船时,人们用它们来渲染喜庆气氛。③再读注释,了解"信天游",听音乐感受。课后小结三、复习巩固1、指导感情朗读描写花船的句子以及花船怎样摇的句子。2、一边读一边想象花船姑娘和船老大在摇花船时会有怎样的神态、动作。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竹篾、流苏、火铳、火流星、信天游;理解:即兴创作、娉娉婷婷等词语。2、继续进行复述训练,能从"花船样子,花船姑娘、船老大和行船的路线和时间"等几方面向大家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3、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摇花船"浓郁的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幸福"的感觉。教学重点:1、继续进行复述训练,能从"花船样子,花船姑娘和船老大"等几方面向大家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摇花船"浓郁的民族风情,感受民间活动是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并体会作者幸福的感觉。教学难点:从"花船样子,花船姑娘和船老大"等几方面向大家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各个地方,各个民族流传着不同的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每逢佳节,这些民间艺术活动就会集聚一堂。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几种。板书课题(读题)2、摇花船是一种怎样的民间艺术活动呢?看资料介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这段资料让我们对"摇花船"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前往他的家乡,具体感受这项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吧!二、整体感知1、来,打开书本,轻声快速读课文,注意读正确,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摇花船的?2、交流归纳板书:花船的样子花船姑娘船老大行船路线三、研读课文"(一)学习课文1-5小节,了解"摇花船"1、默读课文1-5小节,用直线划出写花船样子的句子,用浪线划出写花船是怎样摇的句子。(1)了解花船的样子。·理解"竹篾"、"流苏",感悟花船的轻而美·指导复述师边贴图边引导复述、学生看着图介绍花船(2)了解花船是怎样摇的。·交流并出示句子:姑娘在花船中其实不是坐着,而是站着。他两手分别抓住两旁的船舷,慢慢向前走去,这样,船就"航行"了。·指导复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动词介绍的特点指名介绍2、再读3-5节,了解"摇花船"的规矩师:摇花船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活动,它必然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矩。因此要把花船怎么摇的介绍具体,必须结合它的一些规矩来介绍。来,让我们轻声读课文的3-5小节,说说摇花船有哪些规矩?(1)随机交流并板书,教师指导批注。·姑娘必须是最漂亮的。(板书:必须最漂亮)·花船数量必须是偶数,以示吉利。师:(板书:偶数)。这也是民间的习惯。·船老大必须有一副好嗓子,并且有即兴编唱的能力。(板书:好嗓子即兴编唱)*生:行船的路线不必统一时间,统一路线板书:不统一出示句子:行进的队伍前面往往接着最后出示句子:看图理解"火铳"和"火流星",感受气氛体会民俗。3、指导复述(1)指导介绍花船怎么摇的内容了解了摇花船的规矩,我们就能把花船怎么摇的介绍得更具体了,指名介绍(2)指导结合花船样子介绍"摇花船"指名说--点评--再指名--自己说小结: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了要介绍一种民间艺术活动,可以先介绍他的样子,再结合他的规矩介绍他是怎样活动的。(二)学习课文6-8小节,体会作者"幸福"的感觉。1、自由读第6-8小节,想想那次经历让作者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幸福)出示第8小节读句子2、说说幸福的理由。随机交流理由一小舅舅不停地夸我A、再读第6节,找出小舅舅夸我的句子。B、学习转述。师:想想小舅舅当时是怎么夸的?(注意人称和语气的变化)C、再读夸的内容,体会夸的特点。·理解信天游(体会比喻、排比)。引导学生看注释,听曲调。理解即兴编唱。·学生学着夸花船姑娘。D、学生表演,体验民俗,理解"娉娉婷婷"。·指名两人表演·结合动作理解:娉娉婷婷理由二:我竟成了那一带最美的花船姑娘。·通过反复引读,感受我当时的幸福感。理由三:人们都来向我祝贺。·我们试着想象一下,当时乡亲们是怎么祝福的。乡亲们都来祝贺,有的说,有的说,有的说。4、朗读感受幸福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幸福感一起读第7、8小节。四、总结课文1、同学们,像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传递了祝福和美好愿望,每当我想起童年,总能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摇花船。2、值得骄傲的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活动已经走向了世界,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踩高跷等民间艺术活动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让我们一起为之自豪。五、课后作业收集一种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活动的资料,抓住样子和活动的规矩介绍给大家。篇三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包含学习材料分析和学习者分析,其中依据学习的材料分析将确定学习的重点,而学习者分析则可以定出难点,强化重点,突破难点,自然成为学习过程展开的导向。为此,在制定学习目标之前,我认真分析学情,把握学习起点。1、学习材料分析:1)《摇花船》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富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课文共有8小节,第1到第5节是第一部分,介绍了花船的样子、花船姑娘、船老大,以及摇花船的时间、路线、花船队伍等摇花船的常规情况;第6节到最后是第二部分,具体记叙了作者小学毕业那年参加摇花船活动的难忘经历,语言生动形象,能让人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作者在摇花船活动中的"幸福",及其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2)新课程强调教学中三维目标要融为一体,而品读感悟是达成三维目标的有效方法。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我当花船姑娘时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一系列语句,品读感悟我在摇花船这一具有浓郁民间特色的祝福活动中的幸福之情。3)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简要复述课文。本课是单元的重点课文,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进行简要复述课文。2、学生情况分析:1)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不少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因此本课的字词学习,我把一部分放在预习中让学生完成,比较难理解的将重点放在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2)学生对摇花船这一民间艺术活动并不熟悉,对这类借物抒情的课文写法也不熟悉,因此在课前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去思考相关问题,去理清文章行文线索,为学生在课中更自主的学习打下基础,也让我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难点,才能确定如何"以学定教"。3)本班学生喜欢朗读,有一定的品读感悟能力。课中,我将充分发挥学生这方面的优势,让学生处于积极的读书状态,通过自由读、默读、男女生读、细读、细品,来感悟。学生已经在前阶段学习了几种详细复述课文的方法,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但进行简要复述,如何掌握好方法,把握重点复述,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将尝试先用填空式复述作为铺垫,再让学生根据板书提纲进行复述,让学生在掌握复述方法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导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联系课文内容及注释理解"娉娉婷婷"、"即兴"、"火铳"、"信天游"等词语的意思。2、继续学习复述,尝试从"花船的样子、花船姑娘、船老大"等几方面向大家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3、通过研读了解在这么多民间艺术活动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摇花船"来写,进一步感受摇花船这个活动浓郁的民俗风情。4、通过体会作者在摇花船活动中的"幸福",感悟作者的思乡情,并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去了解自己家乡有特点的事物。重点和难点:1、按提示复述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摇花船"浓郁的民族风情,感受感受作者"幸福"的感觉。导学过程:一、简介风俗,揭示课题1、咱们国家地域辽阔,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不同的风俗习惯,逢年过节,人们常常载歌载舞,以此表达心中的快乐。2、多热闹啊!这些活动呀都是属于"民间艺术活动"。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种"民间艺术活动"--摇花船。二、整体感知,了解选材1、在这么多民间艺术活动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摇花船"来写呢?2、学生交流。(家乡独有、最熟悉、经历过)3、老师小结三、重点研读,感受风情。(一)学习1-5节1、了解花船的样子。自读课文1-5小结,用"____"划出描写花船的句子,用"~~~~~"划出花船是怎样"摇"的句子。1)理解词语:火铳、火流星、信天游。2)交流花船的句子a、生交流b、理解词语"竹篾"、"流苏",感受花船的"轻而美"。c、生看图介绍花船。出示媒体四:这是一只既轻巧又美观的花船,__________________。2、了解花船是怎么摇的师:这么美的花船是怎样摇得呢?1)花船姑娘2)船老大3、了解摇花船的规矩1)说一说摇花船"必须"遵守哪些规矩?2)生交流"规矩"。3)理解词语"偶数"、句子"视而定"的意思4)再读,体会作者的表达4、复述摇花船的过程(二)、学习6-8节1、自读课文的6-8小节,为什么作者会说有"幸福的感觉"?2、生交流理由。3、想象说话:乡亲们会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四、总结全文,感悟乡情1、小结2、布置作业附课文:摇花船摇花船是我家乡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每年的元宵节都要举行。花船是用竹篾编制的,形状像船,但没有船底。船的四周扎着各色的纸花,并有流苏从船舷垂挂下来,一直拖到地上。坐在花船里的是被打扮成嫦娥、西施一类美女的女孩子,她必须是村坊里长得看的。要是本村没有公认漂亮的姑娘,也允许到其他村坊去借。一个村坊出几只花船,视漂亮姑娘多少而定。如果漂亮姑娘多,可多扎几只花船,但必须是偶数,以示吉利。姑娘在花船中其实不是坐,而是站的。她两手分别抓住两旁的船舷,慢慢向前走去,这样,船就航行了。当然,因为四周有流苏遮着,姑娘的脚是看不见的。跟在船后的是一位手握船浆的"船老大",他由成年男子装扮。这个"船老大"必须有一副好嗓子,并且有即兴编唱山歌的能力,因为花船姑娘的美丽是要借助他唱出来的。唱得不好,就会影响对花船姑娘的评议。摇花船不必统一时间,也没有一定的路线,由各村自己串街走巷地摇去。前面往往由火铳①和火流星开路,接着是锣鼓队,最后才是花船。别村的花船进村,本村就得【děi】给红纸包。记得我小学毕业的那一年,村里人选我做了花船姑娘。那一回,我扮的是祝英台,娉【pīnɡ】娉婷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