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新秀多糖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抗癌新秀多糖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抗癌新秀多糖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抗癌新秀多糖的研究进展_第4页
抗癌新秀多糖的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糖研究的历史1855年ClaudeBernard鉴定了“肝的原样物质”是葡萄糖的一种储藏形式。1923年M.Heidelberger和T.Oswald提出细菌的抗原部分是由糖类物质组成而不是蛋白质。1936年Shera实验证实多糖有抗肿瘤作用。1958年Brander报道了酵母细胞壁多糖(Zymosan)具有抗肿瘤活性。现在是1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研究的历史1969年日本学者千原郎首次报道了从香菇子实体中分离出一种抗肿瘤多糖(lentinan,LNT)。1988年DwekRademache和Parekh首先创立了“糖生物学(glycobiology)”。2003年美国《TechnologyReview》刊文称,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后,糖组学(glycomics),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在是2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概念多糖是一类由10个以上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多聚物,广泛分布于多种生物体中,尤其是动物细胞膜、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中,是构成生命的分子基础之一。现在是3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糖生物学的概念研究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糖类(糖链和聚糖)及其结构、生物合成及生物学的一门学科。它是生物医学各学科中在基础研究、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方面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糖生物学的研究不仅需要糖类的命名、生物合成、结构、化学合成的基础研究,还需要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生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现在是4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糖组学及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意义糖组被定义为单一生物体中全部聚糖的总称。糖组学则是研究糖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糖组和糖组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糖组是了解一个生物体在某种情况下所具有的全部聚糖种类,而糖组学是对聚糖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和功能的全面分析研究,包括糖组的结构鉴定、编码糖蛋白的基因和蛋白质糖基化的机制和功能等。现在是5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糖组学及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意义糖分子多以糖蛋白或其它结合物形式存在于细胞的任何部位,糖与蛋白质问的相互作用能介导细胞问相互反应的基本过程,如细胞的增殖、吸附、识别和免疫等功能。糖组学研究是定义复杂生命系统和细胞体系必不可少的,如果在糖组概念下,能够阐明聚糖结构的差异与个体、发育、疾病等的关联性,就可以定义糖的功能和它们存在的目的。现在是6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糖组学及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意义人类基因组序列的破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要迅速阐明基因功能和识别以基因组为基础的潜在药物靶标的热情,并启动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但很快发现以目前的知识水平根本无法搞清基因表达、蛋白质活性和细胞功能问的相互关系。事实上,基因产物在表达水平上与其基因是不同的。现在是7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糖组学及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大量证据已证实人类基因组约有3-6万条基因,但人类蛋白质组却可能有100多万种蛋白,这种差别主要是由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引起的,其中最普通和最多样的翻译后加工是蛋白质糖基化,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天然蛋白都是糖蛋白。现在是8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糖组学及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意义糖在生物过程中具有其它生物分了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糖的结构多样性目且不是基因的直接产物,所以,迄今尚没有阐明糖的生物功能,而有关蛋白质糖基化的功能及其分析方法也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这些都是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所无法实现的。因此糖生物学家在20世纪末提出了糖组和糖组学概念,并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认同,在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命科学研究中成为新的前沿和热点.现在是9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糖组学及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意义糖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后的新兴研究领域,它的研究结果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阐明基因功能及细胞功能。这是因为:第一,所有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而其表面都被各种形式的聚糖所包被,帮助我们识别细胞类型和状态。但与蛋白质不同,单从基因组信息无法预测最终的聚糖结构,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糖组学研究手段和思路以分析糖组结构和功能。现在是10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糖组学及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意义第二,就像磷酸化一样,糖基化是所有真核蛋白质翻译后加工的一种形式,但蛋白质糖基化远较单一结构形式的磷酸化复杂得多,因此聚糖研究存在各种技术困难,蛋白质组学中的大多数方法不适用糖基化研究。第三,按医学观点聚糖研究非常实用,细胞表面聚糖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可以避免各种微生物对寄主细胞的感染。现在是11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色谱柱洗脱,苯酚-硫酸法测定糖含量,根据结果合并流分多糖提取分离与纯化流程图

原料

蛋白多糖中性酶法、Sevag法除蛋白总多糖多糖流分滤液多糖组分透析膜透析冷冻干燥水煎醇沉现在是12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分离纯化多糖的提取预处理提取之前用石油醚、乙醚等溶剂除去脂溶性杂质;用85%乙醇除去单糖、低聚糖及苷类等干扰性成分。提取多糖通常用水作溶剂来提取。还可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植物中不同的多糖进行分离。根据多糖的溶解性可以用超滤离心分离法提取多糖。对于蛋白多糖,可利用加酶提取法提取多糖。现在是13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分离纯化除蛋白传统上有Sevag法、三氟三氯乙烷法及三氯乙酸-正丁醇法等。另外,也可以在多糖的水提液中加入中性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与有机溶剂结合进行脱蛋白。除蛋白的效果可以用茚三酮反应检测,结果呈阴性;同时在200~280nm处测定除蛋白后样品的紫外吸收曲线来检测效果,除掉蛋白质的多糖溶液一般在260~280nm的紫外吸收峰会消失,说明多糖不含有蛋白。现在是14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分离纯化除色素可以用食品级粉末状活性炭吸附;也可以用双氧水对色素的有色基团产生破坏而除去色素;还可以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脱去色素,这个方法还可以使多糖混合组分初步分离。现在是15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分离纯化多糖含量测定测定还原性多糖的方法有3,5-二硝基水杨酸盐(DNS)比色法和Somogyi-Nelson法。另一类测定方法是利用多糖在强酸性条件下脱水生成糠醛或其衍生物,然后再与酚类或胺类化合物缩合,生成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这一性质进行测定,这类方法有地衣酚-硫酸法、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苯酚-硫酸法是用得较多的方法。现在是16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分离纯化多糖的纯化最常用的纯化多糖的方法是色谱法,包括离子交换色谱如DEAE-纤维素和凝胶色谱如葡聚糖凝胶(Sephadex)、琼脂糖凝胶(Sepharose)。实验中常将粗多糖经色谱柱洗脱,按洗脱曲线的不同峰收集不同的组分,从而分级得到各个均一多糖成分。现在是17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分离纯化纯度鉴定测定方法有功能团分析、比旋光度、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压电泳、超滤离心分析法等,其中色谱法和电泳法较常用,其中色谱法常用的有柱色谱和HPLC等。电泳鉴定纯度的方法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玻璃纤维纸电泳和醋酸纤维膜电泳等。若为纯品,则在色谱柱中洗脱后得单一对称峰,电泳后会得单一斑点。

现在是18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结构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有凝胶色谱法、蒸汽压渗透计法、端基法、粘度法、光散射法、渗透压法和超滤法等。凝胶色谱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用已知分子量样品作标准,建立标准曲线,求得待测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只代表相似链长的平均而不是确切的分子大小。往往用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现在是19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结构分析化学分析方法

酸水解鉴定多糖的单糖组成常用的方法。甲基化法阐明单糖的连接方式(键型)、重复结构中某种单糖的数目、末端糖的性质及分支点的位置等。过碘酸氧化确定多糖中各种单糖的键型及其比例。Smith降解

阐明多糖中单糖的部分连接顺序和键型。现在是20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结构分析物理分析方法

紫外光谱法检测多糖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核酸、多肽类。红外光谱法确定吡喃糖的苷键构型及常规观察其他官能团。气相色谱法分析多糖水解后单糖的组成及比例。核磁共振光谱法主要用于确定多糖结构糖苷键的构型以及重复结构中单糖的数目。质谱法鉴定各种甲基衍生物的碎片、确定各种单糖残基的连接位置。电喷雾电离质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快原子轰击质谱还可以测定糖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糖链的一级结构。现在是21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结构分析生物学方法酶学方法即利用各种特异性糖苷酶水解多糖分子得到寡糖片段,再与其他定性、定量方法联用推测多糖的结构。免疫学方法根据多糖抗原与蛋白质抗体的特异性,制备对抗未知多糖的抗体,来阐明未知多糖的结构。

现在是22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药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是多糖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生物活性之一。目前己发现100多种中药多糖具有免疫促进作用。这些多糖通过对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对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的影响而产生免疫调节作用。香菇多糖体内给药能诱生IFN。柴胡多糖、刺五加多糖、羧甲基茯苓多糖、平盖灵芝多糖和银耳多糖等都能诱生干扰素。莪术多糖、三七多糖可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a。云芝多糖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TNF-a基因的表达。现在是23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药理作用抗肿瘤活性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药多糖具有肯定的抗肿瘤作用,且几乎没有毒性。香菇多糖、裂褶菌多糖、猪苓多糖、云芝多糖等一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毒性和不良反应小的多糖类药物已用于临床。香菇多糖除对移植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外,对原发性自身癌的生长有强抑制作用,对化学致癌及病毒致癌也有抑制效果。对于不能手术或再发性胃癌患者,与氟脲嘧啶并用,可延长生存期。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均为从菌类等低等植物中提取的多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高等植物多糖也被发现,如:苦楝多糖、桔梗多糖、库拉索芦荟多糖、黄皮树多糖,海枣多糖等。现在是24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药理作用降血糖活性研究表明,一些多糖能够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影响糖代谢酶的活性,抑制糖异生,而产生降血糖作用。薏苡仁多糖能显著降低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和肾上腺素所致的高血糖小鼠的血糖。人参多糖有降血糖作用。香菇胞外多糖可显著降低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浆中的Glc、总胆固醇和二酰甘油水平。现在是25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药理作用抗病毒活性硫酸葡聚糖、角叉菜胶、肝素、硫酸软骨素等对艾滋病病毒(HIV)具有抑制作用,这些多糖大都含有硫酸基。1987年,德国Bayer公司研制的木聚糖硫酸酯对爱滋病有较好的疗效。科学家们还进一步发现硫酸化多糖能从多个环节和步骤干扰HIV对宿主细胞的侵袭,并对HIV有很高的选择性抑制作用。甘草多糖对牛艾滋病毒BIV、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中药夏枯草中分离出来的硫酸化多糖具有显著抗HIV的作用。现在是26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药理作用抗衰老活性由于多糖类化合物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如刺五加多糖可延长果蝇平均寿命11.7-30%;枸杞多糖可延长家蚕五龄期寿命14%。此外,具有抗衰老作用的还有香菇、银耳、黑木耳、猴头菌、波叶大黄、黄芪、红芪、人参等生药中的多糖。现在是27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药理作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发现,多种多糖具有抗凝血和降血脂的活性,可使动脉粥样硬化病程减慢、病变减弱、已形成的病变停止发展,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降血脂:南瓜多糖可升高正常及糖尿病小鼠的高密度脂蛋白。茶叶多糖可增强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有利于胆固醇的清除。枸杞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有明显影响,可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而对高密度脂蛋白有升高作用。(2)抗凝血:多种硫酸多糖,如藻酸、昆布多糖、海带多糖等具有抗凝血作用。这些多糖可通过抑制凝血蛋白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产生抗凝血作用。(3)降血压:皮果衣多糖、褐藻多糖具有降压作用。现在是28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理免疫调节作用人参多糖能增强吞噬细胞能力,并诱导机体效应细胞IL-1,IL-2,INFmRNA的表达,增强LAK细胞、NK细胞和CTL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抗肿瘤的能力。巴戟天多糖能促进小鼠体内效应细胞释放TNF-a,IL-1、IFN-Y,IL-10等细胞因子,与阿霉素、顺铂、5一氟脲嘧啶及长春新碱等化疗药物合用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存活率和生存时间。云芝多糖能诱导1L-2,IFN等的产生和T细胞增殖,减少转化生长因子的产生。在体内外均有抑制食道癌、胃癌、肺癌等细胞增殖的作用,减轻患者化疗并发症,对由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抑制作用。现在是29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理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抑制或杀伤作用改变肿瘤细胞周期茯苓多糖使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生长阻滞于细胞周期G1期,此作用与下调细胞周期素(cyclin)D1和cyclinE的表达有关。枸杞多糖作用于人肝癌细胞QGY7703后,可使肿瘤细胞的生长明显阻滞于S期。此外,桑黄多糖可使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生长阻滞于G2/M期。现在是30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理诱导细胞凋亡茯苓葡聚糖可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凋亡;桑黄多糖可诱导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凋亡,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凋亡率明显提高;枸杞多糖可明显诱导人肝癌QGY7703细胞的凋亡;此外,羊栖菜多糖可诱导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银杏多糖可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的凋亡,分枝石蕊多糖可诱导人白血病K562和HL-60细胞的凋亡。现在是31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理对细胞生化代谢的影响(1)对细胞膜组分的影响刺五加多糖、茯苓多糖和牛膝多糖对肉瘤S-180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研究发现,这两种多糖不仅使细胞膜表面唾液酸SA含量明显升高,而且还引起膜磷脂、花生四烯酸和豆蔻酸降低。(2)对磷脂酰肌醇((PI)转换的影响刺五加多糖、茯苓多糖均有抑制肿瘤细胞K562PI转换的作用。现在是32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理对肿瘤细胞端粒酶的影响发现黄芪多糖能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降低HL-6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且这两种作用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分枝石蕊多糖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人白血病HL-60的端粒酶活性,对肿瘤细胞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现在是33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理对癌基因的影响地黄多糖可明显增加Lewis肺癌细胞p53基因的表达,与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诱导的肺癌组织内p53基因表达水平相似。分枝石蕊多糖对HL-60细胞可明显增加Bax,Fas和FasL的表达,对Bcl-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另外,桑黄多糖具有诱导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作用,此作用与其抑制原癌基因Bcl-2表达有关。现在是34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理清除自由基作用海带硫酸多糖能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吞噬功能,从而抑制小鼠肉瘤S-180的生长。给予虫草多糖的H22移植瘤小鼠,其肝、脑及血清中的SOD活性,肝、脑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升高;而其肝、脑及血清中的丙二醛-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终产物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通过以上作用虫草多糖可明显抑制H22移植瘤的生长。现在是35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理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与肿瘤的侵袭、转移云芝蛋白多糖可抑制小鼠肝细胞癌MH134诱导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其转移。樟芝中的多种多糖组分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VEGF-2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长,具有抗肿瘤的作用。硫酸化磷酸甘露戊糖PI-88通过抑制肝素酶能够将乳腺癌细胞13762MAT注入大鼠后形成的肺癌降低90%,还能将原发性肿瘤的血管供应降低30%。给小鼠皮下注射昆布多糖后再静脉注入黑色素瘤细胞或乳腺癌细胞,对肺扩散转移的抑制达80-90%。现在是36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结构与抗肿瘤作用的关系抗肿瘤活性与一级结构的关系有抑瘤活性的葡聚糖的结构都是以(1→3)-β-D-葡聚糖为主链,并沿主链随机分布着(1→6)-β-D-葡聚糖支链。研究发现:(1)它们的抑瘤活性与支链的分支度和长度有很密切的关系。(2)它们的抑瘤活性与分子大小有关。(3)侧链的取代基与抑瘤活性有密切的系。当然,一些平均分子量小,分支度低的的(1→3)-β-D-葡聚糖也显示出很强的抗肿瘤活性。除葡聚糖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也有一定程度的抗肿瘤活性;许多杂多糖也具有抗肿瘤活性。现在是37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结构与抗肿瘤作用的关系抗肿瘤活性与高级结构的关系一般认为,多糖的高级结构对于多糖活性的影响比初级结构对其影响更大。(1→3)-β-D-葡聚糖的抗肿瘤活性是其主链上的单螺旋结构或是三股螺旋结构赋予的,但最重要的是亲水性基团(多羟基)位于螺旋体的表面,而(1→6)-β-D-葡聚糖具有一种带状的单链构象,沿着纤维轴伸展而不是呈螺旋状,所以不具有抗肿瘤活性。具有三股绳状螺旋型立体结构的香菇多糖抗肿瘤作用最强,如果加入尿素、DMSO,使分子的立体构型发生改变,活性也就消失。现在是38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结构与抗肿瘤作用的关系化学修饰对多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硫酸化和羧甲基化的茯苓多糖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增强。因此可用化学修饰的方法来改造一些没有活性或活性很低的多糖组份,使其产生更好的抑瘤作用。目前常用的改性方法有Smith裂解、高碘酸氧化、碘酸化、羧甲基化等。淀粉和半纤维素均没有抑瘤活性,但将其羧甲基化后,便能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羧甲基淀粉,羧甲基直链淀粉和羧甲基变性半纤维素。现在是39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结构与抗肿瘤作用的关系其它影响因素多糖的抑瘤活性与理化性质如黏度等也有一定关系。裂褶菌多糖是很有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起初因为黏度太大,无法供临床使用,后来通过部分降解,使其相对分子量降低,黏度也减小,但由于其基本重复结构不变,仍保持抗肿瘤活性,己供临床使用。现在是40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结构与抗肿瘤作用的关系多糖“活性中心”的假设1988年,Goldman研究发现多糖成分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活化巨噬细胞使其分泌细胞活性因子,增强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这一研究结果对于阐明多糖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引发了对多糖结构与活性研究的思考。1999年,田庚元教授等提出多糖分子中可能存在一个或几个寡糖片段的“活性中心“。目前这种推测己被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所证实。如有报道认为分子量为50万的香菇多糖,其分子中的七糖重复单元是它的“活性中心”,肝素的抗凝血活性仅取决于一个五糖片段。现在是41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与中西医结合“用现代生物学手段,用中医原始和质朴的、讲究整体、注重变化为特色的治未病和辨证施治理念来研究亚健康以及慢性复杂性疾病,是东西方两种认知力量的汇聚,是现代医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发展的一种必然性趋势”——这是卫生部长陈竺对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前景提出的新观点。现在是42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与中西医结合东方文化中占主流的认知方法一直是经验和直觉,从整体上来认识和处理包括疾病和生命等复杂事物和问题,而不先把它们分割成一个个单元来认识;而西方则主要是沿着“实证加推理”发展其认知方法。在这两种认知方法下的医生看病就大不相同。现在是43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与中西医结合中医首先看的是“人”,一个缺乏明确物质基础而相对“模糊”的整体,然后通过疾病相关临床表型特征再寻根溯源,逐层推断其病因病机。但是中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似乎一直停留在经验和哲学思辨的层面,没能“自上而下”地走下去,这导致长期以来中医理论无法用现代语言予以描述,中医与西方医学无法互通互融的格局。因此中医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现在是44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与中西医结合西医看到的是清晰的局部,而中医看到的是模糊的整体;类似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和古典的西洋静物油画。前者勾勒出一个轮廓,模糊而写意,后者描绘出许多细节,精确而写实。但事实上中医的基本概念与现代生命科学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医强调“阴阳平衡”,与现代系统生物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与现代西方科学讲的健康环境因素十分相似;中医强调“辨证施治”,类似于西方医学通过药物遗传学为每一个病人找到最适合的药;中医的复方理论,实际上就是现在的西方治疗学越来越强调的各种疗法的综合使用。现在是45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与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应首先从人这个复杂的生物系统本身开始,在捕捉和了解其整体特性和规律的前提下着手进入微观领域。也就是说应该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研究策略,先有整体,尽管开始时很模糊,但在明确人体的系统运行功能和状态的基础上逐步向局部直至最小单元进行科学的还原分析,最终使之自上而下地逐层清晰化。沿着这个思维,传统中药大都采用含有几十种甚至几百种化合物的多味药材组成的方剂进行治疗,这样的复杂药物体系给现代药理评价带来极大的挑战,也是中医药被认为“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将这许多组分的方剂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单一组分的治疗药物,先研究其在人体内的整体生物效应,明确疗效后再去看局部,或许就简单得多或者更有方向了。现在是46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与中西医结合祖国医学理论认为,肿瘤发生的病机是“正虚邪踞”。正气虚弱是形成肿瘤的内在因素,如胃癌的发病,多先有气血亏损,脾胃虚弱,故该病以中老年多见。在正气虚弱,先天禀赋不足的基础上,复因情志失调,饮食失节,肝郁气滞,而致痰瘀搏结,津血枯槁,胃气壅塞而发病。正虚是癌症形成和转移的主要原因,所以,扶正固本就成为中医药抗癌的优势和特色。现在是47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与中西医结合现代医学证实多糖的表达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引出中医理论中宏观的“正虚”概念的物质基础是否对应微观的“多糖的异常”,而很多中医补益药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因此,糖组学的进一步研究必将深化和丰富中医理论的实质,沟通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联系。现在是48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与中西医结合中医的整体观、辨证施治、治未病等核心思想如能得以进一步诠释和光大,将有望对新世纪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政策、医药工业、甚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带来深远的影响。现在是49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多糖的研究与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不够深入,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至今尚不十分清楚。(2)多糖的结构测定方法还原未达到象核酸和蛋白质结构测定那样自动化、微量化和标准化。(3)多糖的合成(目前实际上只是寡糖的合成)也远比多肽和多聚核苷酸的合成复杂和困难。(4)多糖在体内的作用机制还未十分明了。现在是50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多糖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然而,多糖本身也还有一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解决,如有的多糖类化合物在天然产物中含量低,分离提取困难;有的多糖质量标准不易控制,特别是从菌类植物经发酵后提取的多糖,而多糖的结构测定及合成都有自身的难度和特殊性。这些问题制约了多糖的开发利用。现在是51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应该看到,尽管我国活性多糖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和进展,但与国际研究相比,在多糖结构鉴定、构象分析、构效关系研究、生物活性测试等方面,差距仍然很大。总的来说,我国多糖研究的基础较弱,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研究体系。现在是52页\一共有58页\编辑于星期六多糖的应用前景多糖作为药物始于1943年。此后,多糖在药物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