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绘画色彩的理解 论文_第1页
浅谈对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绘画色彩的理解 论文_第2页
浅谈对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绘画色彩的理解 论文_第3页
浅谈对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绘画色彩的理解 论文_第4页
浅谈对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绘画色彩的理解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对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绘画色彩的理解摘要:马蒂斯的色彩是对他精神世界与自然内在和谐的表现,以平涂的纯色组合为主要特征的最单纯的平面装饰语言来实现表现自我的需要,以扩大色域的平面性和抽象性的方式极力张扬色彩的个性和感情,以色彩的感情因素来创造新的色彩结构,并由此启发西方色彩艺术越来越注重反映人内在个性色彩和色彩的真正生命存在,使色彩离开物体表面之后,具有了色彩艺术独立系统。马蒂斯在色彩领域的探索和突破是20世纪西方色彩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关键词:亨利·马蒂斯;色彩;装饰性色彩;色彩精神意义引言:19世纪末至20世纪以来,世界美术运动风起云涌,惊世骇俗,在一片嘈杂的漫骂与激情赞颂中声势浩大地向前发展,在造型、色彩、主题思想等方面,现代艺术跨越了古典艺术的一个又一个重要门槛。20世纪初法国的野兽派运动是西方绘画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印象派斑斓的色彩解放已经深入人心,而马蒂斯在其基础之上颠覆了印象派的对景写生的理论,用更加夸张和主观的色彩表达他的热烈情感,显示出画家的敏锐性和丰富的创造力。直接从颜料管挤出的色彩,本意已不是再现客观物象的视觉真实,它成为作画人追求内在情感及自我表现的手段,并在形式上探索一种新的受色彩运动制约的绘画空间。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否定了西方各种传统形式和与之相关的审美习惯,使色彩真正进入自由之境。“马蒂斯对色彩的发现是创立二十世纪绘画色彩的里程碑[1]。”一、从西方绘画色彩的演变的历史看,色彩逐渐由客观的、真实的、被动的模仿转向根据画家的情进行主观的调配和组合。从文艺复兴至今,一代代艺术大师耕耘不止,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艺术财富。凡·艾克兄弟再现了人和物体的固有色,通过色彩的运用,创造出令人折服的艺术形象。达芬奇则采用丰富细腻的色彩来创造不朽的艺术形象,提香后期直接用色彩来塑造形象使色彩具有了独立的意义。而到了浪漫主义的德拉克洛瓦,则认为色彩与激情比形体和理性更重要,他的画面更强调色彩的表现力。一直到后来的印象主义,画家们注重表现光与色,把对客观色彩的表现推向一个极致,而往后的后印象主义以及现代艺术中的野兽派,又开拓了色彩的新领域,他们强调色彩的主观因素。在印象派以前,色彩主要是客观地描绘对象,色彩依附于客观对象。而从后印象派开始,色彩得到了解放,获得了自由,画家们能够主观的地控制色彩,根据情感去创造色彩。 马蒂斯和野兽派画家,他们从高更和凡高的艺术经验出发,以强化的色彩来作为自我意象的工具。野兽主义绘画具有鲜明的特点,色彩单纯明亮,用尽可能接近原色的颜料作画,不画阴影,对抗透视,用笔放达率真,感情强烈。马蒂斯就是一个用色彩来阐释情感的画家,他是一个地道的色彩画家,他的画用尽可能纯的颜色去主观地进行调配和组合,追求色彩的和谐、心灵的和谐、画面的和谐。他通过主观的色彩而不是光和影来描绘对象。他说:“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对自然进行抄袭[2]”。他把绘画视为平面装饰,而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体积感。同时,他根据情感的需要,将高纯度的平面色块在画面中组合,使其形成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乐般的节奏。二、马蒂斯通过装饰性的色彩运用来实现情感的表达和趣味的生成。 传统绘画中色彩大多被当作素描的附属品,并没有发挥出它的情感作用,只是用来塑造对象的光影效果及质感,从而在二维平面上营造出更为逼真的三维效果。马奈之后,人们开始探寻如何使颜色更坦荡地释放出情感,解放色彩在三维再现中受到的束缚,将之平面装饰化,被作为一种还原色彩本质的很好的手段,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马蒂斯认为,要想达到一种直接、纯粹的情感表达效果,必须深刻领会所有的表现手法。他对自己说:“我有颜色,有画布,哪怕我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做,比如在画布摆四五块有造型表现力的颜色,我也一定要纯粹地表现自我[3]。”

马蒂斯早期受印象主义色彩观的启发,他从自然光的启示中找到了自己偏爱的明亮、鲜明的色彩。明朗而单纯的蓝色、红色、黄色在一起就像敲击铜锣一般震撼着马蒂斯。从高更那里,马蒂斯发展了自己的色彩观,认为愈单纯的色彩对情感的影响力愈强。他意识到色彩有它自身所必须保存的美。野兽派初期那种不加调和的绘画美学原色并置起来形成了马蒂斯早期油画的主要特色。然而,他很快意识到“某种色彩的雪崩是没有力量的[4]。”

马蒂斯运用红、黄、蓝、绿等强烈的、醒目的颜色来架构空间,描绘内在真挚的情感,注重画作的装饰效果。当马蒂斯把色彩大面积地纯化、平涂之后,色彩为塑造三维效果服务的功能就随之消失,它本身所带有的情绪上的象征意义就很明确地得到了加强。在马蒂斯的绘画中,我们也会发现这种富有秩序的装饰性色彩。《红色的餐桌》中,马蒂斯用同一种红色和同样的纹样统一了作为前景的桌子和作为背景的墙,用强烈对比的绿色、蓝色来处理窗外的风景,利用暖色的膨胀性使室内的景物向前,利用冷色的收缩性使窗外的风景退后,没有明暗变化却暗示出了空间,人和物体都表现在一个平面上,具有明显的装饰效果。不同明度、不同倾向、不同形状的色块被配置在各自的位置上,互相照应、衬托,同时用黑色协调了这些高纯度的颜色。正如马蒂斯自己所说:“我想用色块进行创作,我要象作曲家组合和声那样组合这些平涂色块[5]。”

马蒂斯最重要的两幅作品《舞蹈》和《音乐》被赞誉为20世纪绘画的名作,在极度平面单纯化的装饰色彩中,分别刻画出狂热的跃动感与宁静感。《舞蹈》和《音乐》也都是用典型的简单构图、强烈色彩对比与流动感达到色彩与音乐之间的关联性的,极具装饰风格。首先看《舞蹈》,它是一张众人皆知的著名装饰性作品,这张作品也是他运用互补色对比的最好范例,或说是他色彩尝试的成功之作。整幅画色彩及其简约,他大胆的运用了三种非自然色:红、绿、蓝,使画面具有极大的精神力度和视觉冲击力。他把这三种纯净的补色和对比色并置在画面上,色彩强烈、耀眼,这也是根据画家表现的需要所作的安排。那怎么才能使这三种颜色协调呢?马蒂斯则把接近的蓝、绿两色合并为大面积的底色,而把对比度极强的朱红色分割成为条状,插入大面积的底色中,这样拉开了面积的差距,强烈的颜色便显的协调起来,使色彩更富凝聚力和视觉冲击力。他还用粗放的黑色线条勾勒轮廓,以此来分割对比的色块,更增进画面的协调感。舞蹈的裸体女子的朱红色,通过这样的处理,放到大面积的强烈对比的色彩中去映衬,虽和谐,却还有着补色和对比色的刺激和跳荡的感觉,既强烈又协调。她们在充满空气感的空间中悠然起舞。这种空间,仍是由色相的对比并置以及她们本身的轮廓造型、势不可挡的旋动感所造成的。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在不同的光线中变化着,时时引起了视觉的颤动,使整个画面舞动起来。马蒂斯的作品恰恰是通过简洁、热烈的、具有装饰性的色彩来打动和感染人的,这种色彩关系,不是更好地映衬舞蹈之感动吗?马蒂斯另一幅作品《音乐》,近似于《舞蹈》这幅画的想法。在这幅作品中,马蒂斯用强烈鲜明的颜色对比,凸显朱红色,每个人所坐的位置和彼此之间的对应,具有视觉上的连续感与跳动感,因而产生音符流动的效果。这幅作品还着重表现一种凝神静听和沉浸在个人思绪中的状态。画中高纯度的装饰性色彩再加上简洁夸张的形体,精练的线条,人物似乎被一种凝固的、厚重的、舒缓的音乐所围绕,似乎周围的一切在震颤、回响、呼应着,虽然我们无法进入这浑然一体完整的梦幻之中,但却深深地为这音乐所吸引,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震荡。马蒂斯将绘画中的色彩看作是感情直接表达的形式和符号,在这张作品中恰恰是通过简洁的线条和热烈的色彩来打动和感染人的,这幅画中的线条与色彩正体现了一种宁静和热烈,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量。他利用红、蓝、绿三种颜色,表达简约物象的自然本质,描绘内在的真挚情感与装饰效果,创作出令人惊艳且极度自由、奔放的作品。他们的艺术仿佛是“与色彩共舞”,仿佛让生命与色彩同舞,达到一种绘画的境界,是真正意义上自由自在的“野兽”,将观者的心灵和绘画直接沟通,为的是如饥似渴地寻找生命节奏的源泉。马蒂斯画完《音乐》之后,也更坚定了他对色彩阳光感和使画面富有装饰性的热爱。 通过欣赏马蒂斯的作品,我们可以总结出,装饰色彩最大的特征就是:要求色彩单纯、明快、纯净,具有装饰性、象征性和夸张性,也就是从色相、明度、纯度这三方面加以说明。 马蒂斯的画完全不顾自然事物的真实情景,而是关注画面上色彩的和谐及征服化的形式结构,他的画面安排都是具有表现性和装饰性的。他还找到了一种更为直接的表现手法,以强烈的原色和粗犷的线条,去表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他渐渐地使东方艺术的装饰美和他一贯喜爱的欧洲传统的人体美结合起来,形成了他艺术最旺盛的时期。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形象单纯化,色彩的节奏也居于抽象化,他说“我不能以一种屈从的方式模仿自然,我必须解释并使它顺从绘画的精神[6]。”

装饰色彩以自然色彩的认识论为切入点,通过理性思维、主体意识,抽象、概括出具有浪漫的、理想化的色彩象征地运用在画面上。它是以写生色彩为基础,研究色彩的平面性与装饰性,装饰色彩一般排除自然界中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只是把自然界中的色彩主观化、情感化,并利用色彩的浓淡,冷暖,明暗,互补等对比手法,进行色彩的艺术创造。装饰色彩也不再是物体本身自然的颜色,而是人们根据审美需要,对色彩进行多种手法的处理和加工,是人们主观赋予物体的主观色彩,是人们对色彩感性上的一种需要。三、色彩表现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平静纯粹的感觉,使人获得安灵与慰藉。马蒂斯敏锐地捕捉到了色彩的感情元素,并借此创造了新的色彩结构,从人的精神和谐的高度给他的浓墨重彩赋予了强烈的个性特征和精神意义———一种深层的宁静与和谐之美,一种高度理想之美,马蒂斯说:“我所梦想的是一种平衡、纯洁、宁静、不含有令人不安或使人沮丧的题材的艺术,对于一切脑力工作者,无论是商人或作家,它好像一种抚慰,像一种镇定剂,或者像一把舒适的安乐椅,可以消除他的疲劳[7]。”在精神意义上马蒂斯追求和创造使人舒适和愉悦的艺术,对于欣赏者,它是一种精神慰藉的手段。马蒂斯的色彩生动地体现出了一种乐观的情绪。而在形式层面上,马蒂斯用色强烈,大块平涂,显示出对传统绘画色彩的突破。他不再像古典艺术大师那样,不断寻求对可见世界的探索———研究人体解剖学、透视法则、光照和反射的效果等,并努力表现视觉真实,也不像印象派那样,记录瞬时的观察和感觉。马蒂斯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运用渗透着强烈主观性的色彩,表达宁静平稳的审美理想。他的许多绘画作品的标题也表明了他的倾向,例如《红色的和谐》、《灰色的和谐》、《奢华、宁静与愉悦》等。他早年的作品《奢华、宁静与愉悦》表现了“人间乐园”的题材,画面上一群裸女十分闲适的在海滩上或坐或躺,呈现出生活中所找不到的宁静和满足,画中的沙滩、大海以及远处的群山造成了一种清幽而愉快的气氛。在另一幅后期的作品《罗马尼亚风格的罩衫》中,画家试图用色彩之间的均衡来达到画面的宁静效果:画面上的女人身穿罗马尼亚式衣袖鼓起的罩衫,几乎接触到画面边缘,人物的头部和裙子被画框裁断。不加抑制的平涂色彩、流动般的黑色轮廓线条以及描绘清晰的图案,强调了绘画的平面性设计。红色、粉色、蓝色、黄色,色彩使用非常大胆,对此,评论家约翰•巴杰说,马蒂斯“将色彩如同铙钹一样碰撞在一起,但效果却宛如摇篮曲一样安稳”。马蒂斯的色彩艺术在西方色彩演变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从人的精神和谐的高度认识色彩,以色彩的感情因素来创造新的色彩结构,并由此启发西方色彩艺术越来越注意反映人的内在色彩律动和色彩的真正生命存在,使色彩在离开物体的表面之后,具有了色彩艺术的独立系统。马蒂斯为色彩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西方色彩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表现方法和视角,平面装饰的色彩同时也影响设计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参考文献:[1]王瑞廷.李黎阳.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