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中国服务型工会的建设_第1页
国际视野下中国服务型工会的建设_第2页
国际视野下中国服务型工会的建设_第3页
国际视野下中国服务型工会的建设_第4页
国际视野下中国服务型工会的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视野下中国服务型工会的建设

D412A1008-8636(2009)03-0006-03一、中国服务型工会建设的缘起近年来,中国工会提出了服务型工会的建设问题。不少工会人士都在思索,原来强调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提出建设服务型工会是不是对维护的一种修正?考察中国服务型工会建设的缘起,本质上是工会谋求通过改革创新以满足职工群众的维权需要。1983-1988年全总第十届执行委员会,为此破了题。一方面,强调这是整个改革形势的需要。认为随着改革的开展和深化,工会必须改变原来那种主要依靠自上而下地布置、检查、管理、指挥的运转机制,而逐步转变为自下而上地代表、协调、服务的新的运转机制。另一方面,强调这是基层职工群众维权的需要。认为工会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基层,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必须转变机关化的工作方式,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当时,被全总第十届执行委员会肯定和介绍的常州市、潍坊市等地的工会改革创新经验,基本内容之一便是树立工会干部的群众观念,“上级工会由领导转变为代表,由对上负责转变为为下服务”。1988年10月9日在中央书记处指导下形成的全总第十届执行委员会决议《工会改革的基本设想》,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个改革决议明确要求工会领导机关要减轻基层负担,为基层服务,不干涉基层工会有权自行决定的事务;真正做到工会代表职工,上级代表下级,为基层、为职工服务。进入新世纪,2007年3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工会、共青团、妇联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发表讲话重新提起“服务”问题。他要求,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2008年10月17日,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向中国工会十五大致祝词,在论述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时,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型工会的要求。他说,要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工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形成服务体系。二、国际视野下工会服务的若干案例笔者通过最近在美国的工会见闻,介绍若干对中国建设服务型工会有启发意义的案例。中国工会是在社会转型中,特别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中开展服务型工会建设的。美国工会现在也处在一个社会变动的时期,在反击新自由主义和面对奥巴马新政的背景下,其一些具体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是有参照价值的。1、服务的重心是为基层工会“赋能”(BuidingPower)即构建新的维权结构美国钢铁工人工会(UnitedSteelWorkersUnion)在与钢铁相关的矿冶、橡胶、造纸等行业扩大了活动范围,提出了改变工作重心而向基层“赋能”(BuidingPower)。按照我们对其的理解,向基层“赋能”就是要重新构建工会自己新的以基层为根基的权利结构。为此,他们把工作进一步延伸到相关社区,与其他社会团体、社会贤达等广泛合作,借助社会力量来凝聚劳工团结的力量。面对跨国公司开展跨地区的集体谈判协调工作,运用“灯塔交涉”(Lighthousenegotiations)整合和引领其进展和走向。还在同一跨国公司中的跨国维权合作中,与巴西同行协调行动已经取得了成效。2、服务要落实到为每一位工会会员维护合法权益美国哈佛大学后勤工会(HarvardUnionofClericalandTechnicalWorkers)等基层工会组织,具有以“服务”为特征的维权观。即工人权益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前提是“会员的权益是可以和应该细分的”,基础是“一个工人都不能少”,目标是“凝聚工人团结的权益胜于具体的权益”。1988年,在哈佛大学里建立了与教师工会相互合作又有所区别的后勤人员工会,工会仅有的三、四个专职人员却保持着与5000个会员每一个人的直接联系,历经延续了7次的集体合同谈判,与校方的关系由紧张而缓和而合作,工人之间形成的团结既保护了自己也促进了学校相关工作的进步,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没有任何工人被学校裁员。3、服务的社会网络重建并推动传统工会改革“为正义而工作”(JobswithJustice-WorkersCenters&CommunityAlliances)是一个脱胎于传统工会的组织,其发起人员均是传统工会的领导层。他们感到传统工会已经无力完成应该完成的维护会员的任务,只是在单打独斗,得不到社会的同情和声援,甚至有的领导腐败堕落乃至黑帮化。他们致力于为更广泛的群体服务,立足社区并团结工人、学生等,争取工会更好的未来。在全国4个地区一共45个专职人员,却通过志愿者发展了1000多个组织,联系着10000多个参与者,使几万甚至上十万人受益。他们开放的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和手段,甚至吸引了一些传统工会的基层组织到他们这里来求助和求援。他们非常自豪地表示,我们不是要替代传统工会,是希望传统工会能够争取更好的未来。4、通过服务使非主流会员赢得在社会中的平等地位美国马里兰州的就业和职业培训组织“CASA”,由来自中美洲的移民创办。这些移民的非法身份使其难以加入正式的工会,传统的工会在很长时间里对他们也颇为冷落。那就只能不靠“神仙皇帝”而靠“我们自己”了。他们根据中美洲工人的特征,安排适宜的训练和寻找恰当的推介岗位,相当有效地解决了移民工人的立足和生存问题。多年来,没有发生过劳动争议案件,还使工人们自发地有了组织和团结的需要,进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有专家介绍说,这个中心已经能够满足工人的需要,现在不是他们要求加入工会的问题,而是工会开始关注他们想以此来增加工会本身实力的问题了。三、对中国服务型工会建设的若干思考中国服务型工会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最近,笔者对这方面的情况做了一些了解和调查。总的印象是,对建设服务型工会本质上是通过改革创新更好地实现职工的合法权益缺乏清醒的认识,在具体做法上有复归旧体制行政化方式的迹象,如果不能予以纠正不仅难以做大做强而且可能只会徒有其表。例如,在一个被称为“模范”的服务站,基层工会与用人单位签订的集体合同规规矩矩地存放在档案里,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如何、社会保障如何。实际一考察,劳动合同——工人并不知道,社会保障——工人不仅没有享受过而且就不知道。基层工会则坦言,劳动合同是劳动局管的事情,我们工会不关心;社会保障不可能有效,因为员工的流动率太高,有和没有其实都是那么一回事儿。具体分析来看,在服务的人力培养方面,专职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有待端正,而且应该学习运用社会化的方式开展工作。在服务的资源配置方面,经费来源过于单一,已有的法定权利应该得到更充分的运用。在服务的手段选择方面,习惯于沿袭传统的行政化做法,需要更充分地发挥群众化和民主化的组织优势。下面,结合国外考察的见闻,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提出若干建议:1、在服务的人力培养方面,既要树立职业观念,又要培育事业观念哈佛大学后勤工会的主席原来是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工会选择她出任工会职务后就开始了全新的重新学习的过程。“为正义而工作”的波士顿地区负责人,放弃了原来在通用公司的高薪职位,甘愿做维护劳工权益的社会工作。他们这样做,有性格的原因、道德的原因、自身经历的原因等。而更主要的是,他们认识到工会不仅是一份职业工作,更是一份事业开拓。因而,他们就遵循工会事业要按照其群众组织性质开展工作的理念,并为此去学习、克难、攻坚,且能够取得工作的实效。这种工会的事业观,不仅推动了实际工作,而且吸引了很多优秀人才加入。在不少基层工会里,哈佛大学等名校的毕业生并不少见。2、在服务的资源配置方面,既要与政府合作,又要拓展社会领域的空间上述国外工会组织的活动经费全部是靠自己筹集的。一是赢得会员的信任,会员主动缴纳的。二是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向企业、社会募捐的款项,其基础也是在维权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中国工会有法定的经费收入规定,理应靠自己的活动和工作保障其来源,绝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努力而靠行政力量得到满足。有调查显示,在工会经费税务代收的地方出现了工会坐享经费而工作弱化的现象。其实,天津市等地方的工会已经创造了依照工会法募捐经费的经验,应该“向前走”而不应“向后退”。实事求是地讲,如果真正使中国服务型工会建设好,法定的相当于工资总额2%的经费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唯一的路子,就是靠自己去筹集,否则都是靠不住或难持续的。建设服务型工会与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有区别的,政府凭借的是行政资源,工会主要应该凭借自己的群众性的组织资源。3、在服务的手段选择方面,既要有自上而下的管理,又要有自下而上的支撑像中国工会这样维持庞大的专职人员队伍,不仅是世界仅有的,而且从自身长远看也可能成为欲罢不能的负担。前述国外工会组织,都是以专职人员精干和志愿者庞大来开展各种服务工作的。而能够保障专职人员尽职和志愿者尽心的机制,就是不仅要有专职人员的权威而且要有广大会员的参与和监督。美国的工会中,每年都有工会领导因为渎职、贪污、腐化、染指黑社会等被刑法处以责罚而入狱的。这就有助于工会内部上与下、领导与会员之间的互动,推动整个工会的服务工作取得成效。最近,北京市总工会被认定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有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