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用餐活动中的问题及策略 论文_第1页
浅谈幼儿用餐活动中的问题及策略 论文_第2页
浅谈幼儿用餐活动中的问题及策略 论文_第3页
浅谈幼儿用餐活动中的问题及策略 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幼儿用餐活动中的问题及策略摘要:幼儿进餐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它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针对性的进餐指导,能够有效地改进幼儿进餐中的问题,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和自理能力。关键词:幼儿、自主、进餐、自理引言:"生命即培养,教育即生活,生活无时不变化,即生命无时不具有教学的意义"。午饭是孩子们在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园保育工作的主要部分,而愉悦的用餐心情和良好的生活常规都能促使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一、问题分析 我们通过日常观察发现,由于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在幼儿进餐活动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弄撒食物小班教室里,孩子们正在进餐,老师在来回巡视,发现浩浩的桌子上掉落了大量的饭菜,便对浩浩说道:“浩浩,不可以把饭菜撒到桌子上哦”,浩浩委屈地说:“不是我撒的,它们自己跑出来的”,老师仔细地观察了一下,浩浩认认真真地拿着勺子在吃饭,但是勺子里的饭菜总会撒出来。小班的学生浩浩认认真真的吃但是饭菜仍然会洒出来,其主要问题就是小班的学生肌肉功能发展不健全,双手精细运动发展不完善,大小肌肉的协调性很差,小班大部分幼儿因缺乏锻炼,经常会出现撒饭、饭碗掉落的情况。(二)吃饭不专心“哈哈,明天我妈妈说带我去游乐园玩”,“等会儿我们一起玩打枪游戏吧,biubiu”,“老师,凯文不吃饭在玩玩具”,中班的小朋友进餐是总是充斥着各种声音,让老师们头疼不已。根据幼儿的年龄段,较小的幼儿专注时间短,注意力容易分散,同伴的语言、教室的环境都能够轻易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当老师语言提醒或训斥时,只能短暂的安静一会,并不能起到关键性作用。(三)偏食和挑食每次在打饭的时候总能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师,这个菜我不要”,“老师我要少一点”,“老师我要吃肉,不要青菜”。“老师,朱雨辰不吃黄瓜全都放我碗里了”。大班的老师每到吃饭的时候都会告诉孩子不要挑食,好好吃饭才能长地高高,身体强壮等等,可是这些话并不能让孩子们改掉挑食、偏食的毛病。在进餐的过程中,经常有幼儿找各种理由拒绝某种食物,拒绝不了的话就会把食物丢到桌子上或留在碗底,这就是挑食、偏食现象。虽然老师每天都会在进餐前介绍菜品并强调食品的营养,但是幼儿挑食偏食现象并不能得到改善,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挑食和偏食的问题与幼儿的家庭餐饮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家庭烹饪菜品样式单一、种类少等,都是造成幼儿偏食、挑食的原因。二、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行为方式,采取不同的对策来有效的改善幼儿的进餐行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一)加强手部精细动作练习针对幼儿容易弄撒食物的问题,我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情境游戏、投放合适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手部精细动作,促进手部肌肉协调性的发展。手指活动作为儿童手部精细运动锻炼的主要项目,它最大的特点便是随机性,便于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而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准备,有趣的韵律和节奏也深得了小朋友们的喜爱,不但充实了小朋友们在入园一日活动的过渡阶段,还达到了进一步增强对手指肌肉的控制力,例如游戏:鳄鱼捉小猴。在游戏区,我们创设了“给娃娃喂饭”的情境游戏,投放了各种“食物”,豆子、大米、毛线面条等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用勺子、筷子、叉子等工具和不同的“食物”来“喂”娃娃吃饭,从而锻炼手部精细动作的灵活性。在美工活动区,教师提供了各种材料,如不同大小的珠子、线、剪刀、画笔、手工纸、双面胶等材料,幼儿可以进行各种手工操作游戏,如串珠子、剪贴画、将各色豆子混合,请幼儿按颜色或大小来进行分类,帮助幼儿在串一串、剪一剪、贴一贴、分一分的活动中锻炼手腕部肌肉和手指肌肉的力量,增强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二)创设良好的就餐环境 对于幼儿不专心吃饭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营造宽松、愉快、积极、自主的就餐环境来改善,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创设具有规则性的用餐环境在午餐时,我们教师可以给幼儿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营造轻松、温馨的餐环境,老师以身作则,在幼儿吃饭时不啰嗦,更不能不斥责,避免影响幼儿进餐的情绪,当幼儿开始讲话或做与吃饭无关的小动作时,我们可以走到幼儿身边,以动作示意幼儿好好吃饭,对于个别吃饭不专心的幼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谈话、讲故事、集体健康活动等环节引导和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2、采取激励性的教育方式我们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同伴比赛的方式,借助同伴示范激励幼儿学习良好的进餐行为。例如,针对用餐不专注的孩子,老师可把孩子的位置设置在用餐表现较好的孩子身边,同时鼓励幼儿,通过榜样示范对幼儿进行适当的进餐行为引导。3、培养孩子进餐的兴趣爱好,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老师可以采取组织孩子做几个简易的面点面食、引导孩子去菜园摘果蔬、去菜市场参观等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积极参与其中,增加对美食的正向情感。提高孩子对食物卫生、膳食营养的认识,增强孩子吃饭的积极性。此外,教师也要让孩子培养自己动手的好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孩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发挥。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幼儿进餐的过程中,教师指导用餐时不能带有强制性,不要催促幼儿尽快完成用餐、保持绝对用餐为目的,而应该根据幼儿不同的特点和需要,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鼓励用餐,从自身改进进餐行为。(一)多样化的膳食搭配挑食、偏食都是导致儿童营养素摄入量未平衡的重要因素。儿童期的食物是一切口味养成的关键,挑食、偏食的儿童有可能会将这种恶习延续终生,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生长发育需要,通过膳食搭配,保证给予幼儿每日必备的营养摄入,通过合理的食物组合、创新菜肴样式等方式,进行多元的膳食搭配,以提升幼儿对各种食物的接纳程度。1、制定科学的食谱,开发多元膳食幼儿园教师要合理安排进餐时间,注重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同时提升烹调水准,给孩子们带来色、香、味、形俱全的菜肴。我们教师平时也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进食量,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情况,给孩子增加适当的食品,也可以变化食物的样式,比如,我们大多数幼儿不爱吃香菜、芹菜等特殊气味的蔬菜,我们可以将它们制作成各种动物造型包子的馅,把他们不爱吃的菜品做出各种样式的创意摆盘等,我们根据幼儿日常进餐情况定期更换和创新菜品,不断开发多元的儿童营养膳食。2、适当的餐前引导在餐前的小活动中,老师告知孩子"今天吃什么菜","吃了这些菜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之类的话,引导幼儿对进餐感兴趣从而改善挑食、偏食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一些趣味的"忽悠",如:"吃葱会变得聪明"等有趣语句,来引起孩子对吃饭的兴趣积极性。在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随时的、有机生成的进行科学的进餐指导。3、建立有效的家园沟通机制我们老师与孩子父母及时进行交流,及时给父母灌输科学的孩子吃饭方法和进食理念,及时把孩子在幼儿园的进食状态反映给父母,同时掌握孩子在校后的进食状态,指导父母让孩子自主进食,增强孩子的独立自主感。午餐环节,在幼儿园一天教学活动中所占用的时间虽短,但是却是幼儿正常生长与发育中的"营养补给"的重要环节。吃饭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人体生长发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