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_第1页
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_第2页
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_第3页
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_第4页
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试验目标二、试验原理三、试验步骤四、结果计算五、结果评价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1页一、试验目标和意义掌握检测和计数空气中微生物基本方法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和微生物试验基本操作学习对室内空气进行初步微生物学评价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2页试验意义空气中细菌总数常作为室内空气质量和空气受到微生物性污染程度指标。用于医院、公共场所等空气质量评价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3页二、试验原理1:自然沉降法(沉降平板法)依据空气中携有微生物气溶胶粒子在地心引力作用下,以垂直自然方式沉降到琼脂培养基上,经过24h,37℃温箱培养计算出菌落数。特点:此法简单方便,但稳定性差,直径1~5μm粒子在5min中内沉降距离有限,使小粒子采集率较低。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4页2.撞击法Anderson采样器原理:多级筛孔型采样器由6个带有微细针孔金属撞击盘组成,盘下放置有培养基平皿,每个圆盘上有400个环形排列小孔,由上到下孔径逐步减小。气流从顶罩进第一级,较小粒子会因为动量不足随气流绕过平皿进入下一级。经过6次撞击后,可把绝大部分微生物采下。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5页Anderson采样器(FA-1型)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6页各级撞击盘捕捉粒子范围及孔径大小Ⅰ:>7μm孔径1.18㎜Ⅱ:4.7~7μm孔径0.91㎜Ⅲ:3.3~4.7μm孔径0.71㎜Ⅳ:2.1~3.3μm孔径0.53㎜Ⅴ:1.1~2.1μm孔径0.34㎜Ⅵ:0.65~1.1μm孔径0.25㎜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7页各种粒径大小菌落易沉降部位及意义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8页特点a.采集粒谱范围广,普通在0.2~20μm以上;b.采样效率高,逃逸少c.微生物存活率高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9页3.滤过法:使一定量空气经过吸附剂(灭菌生理盐水),然后培养吸附剂中细菌,计算出菌落数。4.液体撞击法:和固体撞击式采样器一样,是利用喷射气流方式将空气中微生物粒子采集在小体积液体中,适合用于高浓度空气微生物采样。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10页三、试验步骤1.自然沉降法配制琼脂培养基(已做)↓培养皿暴露空气中5min/10min↓37℃温箱培养24h↓计数和结果评价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11页采样布点标准a.依据室内面积进行对角线或者梅花式均匀布点,小于50m2房间应设3个点,50~100m2设3~5个;100m2以上最少5个点b.采样高度和人呼吸高度一致(1.2~1.5m)c.采样点应避开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采样时关闭门窗,降低人员走动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12页2.撞击法调整采样器高度为呼吸带高度于1.2~1.5m↓将平皿依次放入圆盘,固定并做好标识↓接通电源,开打电源开关,调整流量到28.3L/min↓采样5min/10min后,取出平皿,经过24h,37℃培养,计数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13页分组:4个同学一组,分别采取自然沉降法和Anderson采样器,采样时间设为5min和10min,比较两种采样方法结果。注意事项:整个过程注意无菌操作。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14页四、结果计算1.自然沉降法依据奥梅梁斯基提议,面积为100cm2平板培养基,暴露于空气中5min,于37℃温箱培养24h后所生长菌落数相当于10L空气中细菌数空气中细菌数(cfu/m3)=1000×[(100/A)×(5/t)×(1/10)]×N=50000N/(A×T)A-平板面积(cm2)T-暴露时间(min)N-平均菌落数(cfu/皿)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15页2.撞击法空气含菌量(cfu/m3)=[六级采样板总菌数(cfu)÷28.3(L/min)×采样时间(min)]×1000计算空气中微生物大小分布:各级微生物粒子数%=该级菌落数/六级总菌落数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16页五、结果评价空气微生物卫生标准,是以细菌作为标准细菌选取指标是菌落总数,表示方法为cfu/皿或者cfu/m3我国现行标准是依据空气中实测细菌数和流行病学观察结果为主要依据。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17页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500cfu/m3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18页公共场所空气卫生标准图书馆、阅览室空气卫生标准:空气细菌总数≤2500cfu/m3(撞击式),或≤30个/皿(沉降式)娱乐场所卫生标准:空气≤4000cfu/m3幼托机构室内卫生标准:空气细菌菌落数应≤2500cfu/cm3(沉降法)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19页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20页1.对两种方法结果比较?2.依据Anderson采样器试验结果,计算空气中微生物大小分布:以各级菌落数占六级总菌落数百分比表示。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21页两种方法比较1.沉降法测定菌落总数要多,在试验条件下比撞击法多24.6%。2.小颗粒含菌粒子在空气中稳定,不易沉降或者漂浮,撞击法比沉降法更易采集到小粒子。3.沉降法结果不稳定,轻易受采样条件影响。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专家讲座第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