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实践基础_第1页
农学实践基础_第2页
农学实践基础_第3页
农学实践基础_第4页
农学实践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学实践基础棉花生长发育特性的观察一、目的掌握棉花关键生育期的根、茎、叶、花等形态特征的田间观察记载的标准与方法,了解棉花产量结构因子调查方法,明确棉花生育期田间管理技术要领。二、内容说明(一)生育进程的观察1、棉花生育期记载标准棉花的生育期包括:出苗、现蕾、盛蕾、开花、盛花、吐絮六个阶段。出苗期:全田有50%的棉花出土。子叶展开变绿的日期现蕾期:全田有50%的第一果枝,第一幼蕾达3mm的日期盛蕾期:棉株第四果枝,第一果枝现蕾的日期开花期:全田有50%的第一果枝,第一蕾开花的日期盛花期:棉珠第四果枝,第一蕾开花的日期盛铃期:棉珠第四果枝,第一果节结铃的日期吐絮期:全田有50%的棉花第一枝,第一铃缝线开裂各室露白的日期2、生育进程观察方法:选择有代表性样段,进行观察调查,然后计算百分率,拟定各生育时期,并记载于表1中。表1棉花生育期记载表播种期出苗期现蕾期盛蕾期开花期盛花期盛铃期吐絮期4月21号5月1号5月31号6月13号6月27号7月16号7月22号8月9号(二)棉株形态特征的观察群体观察内容1.1理论播种密度:根据播种时采用的株型距来计算理论播种密度,即:理论播种密度(株•亩-1)=[666.7/(宽行+窄行+膜间)*株距]/41.2实际保苗株数:出苗数记样段内苗数,求出每平米的苗数,再换算成单位面积内苗数,即实际保苗株数。1.3出苗率:实际保苗株数与理论播种密度之比。1.4总铃数:单位面积株数和单株铃数的乘积。将上项调查内容填入表2.表2棉花群体动态调查表调查时间(月'日)理论播种密度(万'亩)实际保苗株数(万'亩)出苗率(%)5月3号1.31.292定株观察内容在前述样段内,每点选取生长一致、代表性好的棉苗20株,定期观察株高、主茎叶片数、倒四叶宽、果枝台数、蕾数、铃数等棉株的外部形态指标,将观察结果的平均值记录,记录标准如下:株高:从子叶尖到最上幼展叶叶柄基部的长度。主茎叶片数:主茎上着生叶片数量。倒四叶宽:棉株主茎自上而下第四位上着生的主茎叶片的宽度。果枝始节:第一果枝在主茎上着生的节位。果枝数:棉株上分出的果枝数量。蕾数:棉株上部叶腋出现3mm大小三角形的花苞的数量。成铃:棉铃的直径达到2cm即为成铃。棉花生育期植株形态调查记载表日期株高主茎叶片数倒四叶宽果枝始节数果枝数蕾数成铃数6.220.16.26.7514.584.53.206.1029.157.48.0414.756.56.906.1739.959.68.3515.057.49.606.2549.511.29.8215.358.911.907.1551310.7615.5109.12.27.95512.510.4215.659.36.15.27.1656.511.810.0115.88.11.26.37.2253.9510.98.9516.056.207.97.3054.67.068.6165.706.5为减少试验的试验误差,本实验选取的是具有代表性的,能代表实验总体的棉花样本十株,为减少边际效应,选取的是地中的棉花,棉花的生长势均匀一致的内外行各五株棉花,上述表格中的数据是这十株棉花的各项指标平均值。图一:棉花生育期株高的变化由图可以看出棉花在不同的时期株高变化趋势。棉花在6月2号到7月7号株高呈上升趋势,而在7月1号到7月30号之间,株高变化趋势不大。这是由于棉花打顶在7月7号,打顶之后又采用化控的方法来控制株高,所以棉花株高在7月9号之后只有微小的变化。图二:棉花生育期主茎叶片数的变化主茎叶片数日期主茎叶片数日期棉花主茎叶片数和棉花株高的变化趋势很接近,这是由于棉花在打顶之前,随着株高的增高,主茎叶片数也在不停地增加,当棉花打顶之后,打消了棉花的顶端生长优势,主茎叶片数不再增加,这时候,主茎叶片数不再增加,它只会减少。当叶片生长到一定的时期,就会脱落,还有一些人为的,自然的因素也会才导致主茎叶片数的减少。图三:棉花生育期倒四叶宽的变化倒四叶宽日期倒四叶宽日期倒四叶宽与主茎叶片数有关,主茎叶片数不再增加的时候,在叶片不脱落的情况下,倒四叶宽应该不变。图中显示,倒四叶宽在打顶之后还在变化,这只能说明主茎叶片尤其是顶端叶片脱落了。图四:棉花生育期果枝始节数的变化(曰战嗯53-1±节数一―I一―I.1期7日一―I7-(曰战嗯53-1±节数一―I一―I.1期7日一―I7-由图可知,果枝始节数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果枝有脱落的现象,从而导致果枝始节数的升高。在调查中,我发现,有些果枝不一定是按逐渐升高的顺序来生长的,有些果枝会长在第一果枝下面,而不是上面。图五:棉花生育期果枝数的变化棉花在打顶之前,果枝的数目一直在增长,说明果枝随植株的增高而增多。打顶之后,植株不在增高,果枝的数目也就不再增加。由于部分果枝的脱落,造成打顶后果枝数目的减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脱落,从而使蕾数整体减少。当蕾全部开放之后,会只剩下铃,蕾就会为零。图七:棉花生育期成铃数的变化成髅6.26.106.176.257.17.97.167.227.30日期棉花在前期是没有成铃的,没蕾也就没铃。有蕾了,开过花后才会有铃。而铃在生长过程中也会不断的脱落的。铃在图中有一个最高值,此时期即盛铃期。盛铃期之后,由于棉铃的脱落,棉铃会逐渐减少。产量棉花种植面积(m2)头遍花产量(kg)头遍花产量(kg)373.75116206.92玉米生长发育特性的观察一、目的掌握玉米的生育过程,叶龄,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的观察指标与测定方法。二、内容说明本试验持续时间较长,生育期的观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其他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分段进行测定。1、玉米时期的观察在玉米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本身量变和质变的结果和环境的影响,使其外部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发生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变化称为生育时期。播种出苗后,在大田(或处理)定10株作为生育时期的观察材料,定点后进行定期观察,将观察结果记于表1。表1玉米生育时期观察记载表(月/日)出苗拔节抽雄开花吐丝成熟5.45.316.176.226.308.26各生育时期的观察记载标准如下:出苗:播种后种子发芽出土高约2CM,称为出苗。拔节:当雄穗分化到伸长期,靠近地面用于能摸到茎节,茎节点长度达到2-3cm左右时。抽雄:当玉米雄穗尖从顶叶抽出时,称为抽雄。开花:植株雄穗开始开花散粉,称为开花,又叫散粉。吐丝:雄穗花丝开始露出荷叶,称为吐丝。成熟:玉米苞叶变黄而松散,籽粒剥掉尖冠出现黑层(达到生理成熟的特征)。籽粒经过干燥脱水变硬呈现显著地品种特点,称为成熟。一般试验田或大田,群体达到50%以上,作为全田进入各生育时期的标志。此外,生产上常用“大喇叭口期”作为施肥灌水的重要标志。此时期的特征是:棒三叶(果穗叶及其上下两叶)开始甩出而未展开;心叶丛生,上平中空,状如喇叭;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最上部展出叶与未展出叶之间,在叶鞘部位能摸出发软而有弹性的雄穗,即所谓大喇叭口期。2、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叶面积时形成玉米产量的基础,因为玉米的群体光能利用与群体绿叶面积的大小密切关系。品种不同,主茎叶片数的多少也不同,因而叶面积的大小就有差异。各品种单株叶面积的发展过程是,从出苗到孕育是上升期,从孕穗到灌浆是稳定期,也是叶面积最大的时期,从灌浆到成熟是下降期。所有品种各面积在植株上的分布,都是呈单峰曲线形状,以“棒三叶”的叶片最长,最宽,因而其叶面积最大。单叶干重最重,生产上常采用肥水调控适当扩大“棒三叶”面积。一般群体叶面积的大小常用叶面积指数(叶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来表示。叶面积指数二每亩绿叶面积(m八2)/666.7(m八2)叶面积的计算方法常用一下公式,叶面积(cm"2)二叶片中脉长度(cm)*叶片最大宽度(cm)*K单株叶面积(cm八2)二全株各叶中脉长度与最大宽度乘积之和*K为校正系数,是叶片实际面积和叶片中脉长度乘叶片最大宽度之积的比值。K值的大小因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时期而不同。但为了便于计算,在相对比较测定中常取校正系数K=0.7.表2玉米植株形态调查记载表(平均值)测定日期叶片数株高(cm)单株叶面积(m2)6月2日6.5620.27826月10日8114.960.30746月17日12.5130.20.3451大豆生长发育特性的观察目的掌握大豆生长发育进程及植株形态特征的田间观察记载,产量测定的标准与方法,了解田间管理技术要领。内容说明(一)生育进程的观察大豆生育时期记载标准生育期:大豆生育时期包括:播种、出苗、开花、结荚、鼓粒、成熟六个时期。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出苗期:幼苗子叶出土达50%的日期开花期:开花的株数达50%的日期结荚期:幼荚长度达2cm的株数达50%的日期鼓粒期:豆荚平放,籽粒较明显凸起的植株达50%的日期成熟期:全株有95%的荚变成生育进程观察方法:选择有代表性样段,进行观察调查,然后计算其百分率,拟定各生育时期,记载于表1中。表1大豆生育期记载表(月/日)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4/214/286/16/227/238/21(二)产量测定核实面积:采用皮尺对被测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