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新西兰留学不好_第1页
有人说新西兰留学不好_第2页
有人说新西兰留学不好_第3页
有人说新西兰留学不好_第4页
有人说新西兰留学不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有人说新西兰留学不好

这是我们讲的第1284个真实故事。

我叫伊芙琳·程·凌薇,今年27岁,来自无锡,一个江南水乡,一个温柔灵动的城市。现在我在9000公里外的新西兰。这是我独自离开的第三年。

高考时,我在一所大学的艺考中名列全省第一,却选择了离家近的另一所学校。毕业后转到新西兰读商科,15个月花了40万,其中光学费就花了28万。

是失败者还是建设者?是在浪费时间,还是在和时间赛跑?我的经历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我出生于1995年。小时候,父母都忙着做生意。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直到10岁才回到父母身边。

爷爷退伍回到当地工作。他很严格,但待人接物并不苛刻。他经常跟我说,人一定要善良,人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如果我们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一切,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爷爷叫我四五点起床晨跑。他让我觉得冬天早起也可以值得期待。你可以在一天中不同的开放时间看到不同的早晨。

稻盛和夫曾说:“人生的道路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你的处境多么恶劣,你的内心都不应该被悲观的思想所缠绕。”在心里种下一颗积极情绪的种子,你会收获一个充满活力的人生。

爷爷告诉我,一日之计在于晨。心情好更容易打胜仗,对生活也是如此。这些从小养成的积极态度让我受益匪浅。

奶奶是家里的大姐,承担了很多教育弟弟妹妹的责任。她有几年的教学经验,很喜欢学习,也很会教人。对于我的学习,奶奶也有她的独门绝技:就是给我留一面墙自学。放学回家,我会自学老师白天教我的东西。

一开始,我是新鲜好奇,不成熟,涩涩的。后来的我,步步为营,熟练从容,学习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现在回想起来,那也是我记者梦的萌芽。

除了学习方法,奶奶还教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劳逸结合。这些从小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让我一直热爱学习,不仅学习好,而且乐在其中。我对生活的态度一直是:热爱生活,积极面对生活,享受生活。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我的成绩一直都是拔尖的。大二的时候,突然迷上了电影,被导演这个职业深深震撼。

无意中得知还有一个电台编导专业,让我萌生了走艺术道路的想法。那时候父母对我的管教渐渐没有小时候那么严厉了。他们愿意耐心倾听我的想法,像成年人一样尊重我的选择。

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专业课。放学后,寒暑假,我不是在学习专业课,就是在学习专业课的路上,风雨无阻。显然,这条路比我正常的文理之路更难走。但是我明白,我的梦想必须靠自己去实现。

很多人不理解,在可以通过文化成绩考上好大学的情况下,何必走一条完全陌生的专业考试道路呢?

那时候我在文科尖子班。班上只有两个人学美术,一个学音乐,一个是我。班主任得知我的决定后也没有劝我。政治老师反而把我叫到办公室,给了我一顿狠狠的挫折教育。

幸运的是,专业的老师和家长一直鼓励我。特别是老师都是在影视圈工作,有的在大学教书。他们的鼓励让我灰暗的心情重新焕发了光彩。

我当时做的最疯狂的一件事,大概就是艺考的时候,因为心仪的两所学校安排的考试时间很接近,所以只花了40多分钟就把第一场考试的笔试做完了,草草的检查了一下,交上去,匆匆的去了另一所学校。

没想到考试成绩出来了。在长春师范大学的招聘中,我是江苏省第一,两个喜欢的学校都可以去。

种种纠结之下,我选择了离家近的南京艺术学院。回想自己的大学时光,很庆幸当时的选择。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老师和辅导员,他们也是老师和朋友。

辅导员是导演表演专业的。她用自己的资源安排我们排一个剧。虽然时间短暂,但我深深感受到了艺术形式多样性的迷人魅力。在决定以后是否留学的过程中,她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我从小在国内受教育,很想有机会体验一下国外的教育。

但是那时候爷爷的身体已经不如以前了。如果他去留学,可能见不到他最后一面。爷爷很爱我,也希望我能遵从内心的选择,让自己的人生少一些遗憾。辅导员的解释让我放心了很多。

专业的老师通常会给我们鼓励和支持。他们会创造各种机会,带我们去实践活动,把我们从枯燥的理论书本中拯救出来,在现实社会中学习真知。

记得大二的时候,有个项目是去扬州拍宣传片。老师安排我去实习,做笔记,让我感受一下真正的工作室是什么样的,宣传片是怎么拍的。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船员。除了光鲜亮丽的镜头,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工作人员在幕后辛勤工作。

吃饭不规律,熬夜是家常便饭。为了赶工期,一天有好几个场景,吃饭睡觉都没有固定时间。但每个人,甚至作为一个小螺丝钉,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短短几分钟的成品,凝聚了一大群人的心血和汗水。

那时候我和一个姐姐住在录音部。她的工作就是高举话筒,现场录音。话筒不是很重,但是一直拿着的人都舍不得。一天下来,我的手臂僵硬得都不是自己的了。工作很无聊,辛苦没有得到回报。她毫无怨言,但很珍惜这样的实习机会。

我欣赏她的态度。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努力有什么用?很少能成为名人或者行业精英。

而且我一直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如果没有回报,那只是说明你的努力还不够,量变总有一天会达到质变,迟早的事。

作为传媒专业的学生,法国一直存在于宫廷层面。我最喜欢的法国浪漫电影《天使爱美丽》里的每一帧都像一幅油画,让我着迷。

我一直想欣赏那里的艺术氛围。大二的时候,有了毕业后去法国深造的想法。

我也报了一个法语学习课程,但是我了解到我喜欢的法国大学对法语水平的要求非常高,我的法语老师四年都没有达到那个水平,只有一年多。我能够到吗?我毅然放弃梦想,回归现实。

但是感受国外不一样的教育环境的想法一直都在。

正好我室友假期去新西兰旅游,考察了当地的教育体系,想出国留学。我觉得一起去挺好的,而且我的英语一直都不错,不用再去学一门新的语言,所以就决定了留学的地点。

至于为什么转行经商,其实是想挑战自己,学点商业知识。再加上在家做生意,以后可能会派上用场。

另外,我也想把我现实中的艺术梦想一一勾勒出来。

大四三个月的实习,坚定了我出国深造的想法。当时我加入了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做区域经理的管培生。

每天早上很早就要去开会,晚上要工作到八九点,学习企业文化。且不说工作时间长,自我提升的空间还是很有限的,这让我很郁闷。其实我并不排斥加班,只是不喜欢无意义无效率的加班。为了加班而加班,何苦为难自己?

每个人都有机会敲开幸福之门。错过了,久而久之,脸就老了,心就干了。我不想被禁锢在无为的青春里,希望通过留学加速自己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我也可以在家读研。我选择出国留学。除了想体验不同的教育环境,还有一个原因:国外学制短。一年多就可以拿到硕士学位,但在国内一般需要两三年。如果我早点毕业,我可以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2023年9月,我抵达新西兰,愉快地开始了我的研究生学习。没想到,我被迫开启了高中的学习模式。我刚刚享受了四年的自由和自我释放,繁重的学习任务摆在我的面前。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习惯了所有的陌生。

我原以为重新学习一门新的专业,而且是用另一种语言,会很困难。经过那段时间的适应,我发现把我们高中的辛苦放出去一点都不难,学校给的帮助也很大。

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课程上,都会非常细致,能够让我们非英语国家的留学生更快地调整状态,全面融入学习。

不用担心课程听不懂,作业做不了的问题。学校有专门的语言课程,连自习课都有专门的辅导老师,可以一一讲解你的作业。

虽然看起来一学期只有三四门课,但实际上每门课投入的时间是课程的三倍甚至四倍。虽然学校的这种安排比较繁琐,但是效果很好,可以让我们充分利用时间学习。

和我在中国的大多数老师一样,当地的老师优先考虑鼓励学生。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留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身在异国,语言文化完全不同,会有所顾忌,不那么自信。老师明亮的鼓励就像黑暗中看到的灯塔,让人感到温暖,充满希望。

虽然国外歧视的案例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记得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我去药店买口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无缘无故指着我。我看起来很困惑,但我无能为力。我就纳闷了,我为什么要和一个思想固化的老人争论,更何况是别人的地盘。

有时候遇到热心的陌生人,发现自己一个人拍照不方便,就帮他们拍。我曾经穿着毕业礼服走在街上,接受周围陌生人灿烂的笑容和真诚的祝福。

有一次,特别神奇。在街上等红绿灯的时候,恰巧旁边有个老婆婆。她突然和我聊天,就像在老家多年不见的邻家奶奶一样,问我为什么在这里读书,在哪个学校读书,留学生是不是对自己的英语口语不自信。如果他们不自信,可以来她家喝茶,她做我的免费陪练等等。

事实上,这样的经历在新西兰并不少见。

我朋友刚到新西兰的时候,去一个老婆婆家换地方。老婆婆是个未婚女性,经常带她去参加当地的各种户外活动,比如马拉松,看足球赛,甚至去野外采蘑菇。

虽然这里的老龄化很严重,但是很明显他们对人很热情,没有陌生人之间的隔阂感和疏离感。而且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很高,各种数码产品都可以灵活使用。

刚到新西兰的时候,在路上遇到陌生人打招呼“你好”“祝你愉快”,我特别不舒服。

慢慢的我也开始享受每天被祝福的感觉,也会主动去祝福陌生人。刚来的时候,满街都是穿羽绒服短裤的人。我感到奇怪,现在我不感到惊讶了。

我们学商科的时候,一个班100多人。说来好笑,我们环顾四周,一半都是同胞,有时还会有在国内国外教书的错觉。

一起去新西兰留学的室友选择了传媒专业。一个班只有十几个人,只有她一个人来自中国。我选择的学制是15个月,总费用差不多40万,光学费就28万左右。如果选择学校安排实习单位,学费要贵10万元。我觉得自己还是有能力找到实习单位的,所以选择了28万的学费。

如果这个学费放在国内,肯定会很贵。不过相对于其他英M国家,30到40万年的学费相对便宜。

这15个月过得很充实。除了完成学校的课程,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做兼职。法律规定留学生一周最多可以兼职20小时,按照当时当地最低时薪17新元计算,一周1500元人民币。现在时薪涨到了20新元。这个收入补贴生活费挺好的。

但是我一般只做10小时的兼职,不建议想去新西兰留学的朋友做20小时的兼职。原因很简单,因为除了学校生活,你还必须有自己的时间可以支配。如果都用来工作,怎么了解当地的生活?如果不了解当地的生活,想融入怎么可能非常自信?

钱可以慢慢赚,但是留学只是人生的一个插曲,最终回到祖国父亲的怀抱才是真理。

同时,我也建议想出国留学的朋友在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在国内多拿证书。一方面,不如找一份更有技能的兼职来贴补生活费。另一方面,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结交当地的朋友。

我在中国考了对外汉语教学资格证。毕竟汉语在全世界都刮得很厉害,我在哪里都不担心。

2023年毕业后,按照新西兰的规定,直接申请了当地三年工作签证。

从开始兼职到现在,先在教育公司工作,后来在金融科技公司待了一年多。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好老板,他教会了我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

进公司第一周,老板单独找我谈话。他的话让我震惊:“你要工作一辈子吗?”

在后来的工作中,他带我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问题。作为执行者,很多观点和做法会完全不同,工作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当时因为很多客户都是全球化的,所以难免会因为时差而加班开会。有时候不自觉加班到12点,还会被老板催回家睡觉。但我并不排斥,因为我也在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成长。有时候会在工作中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申请一些新的项目。

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我后来的创业过程中非常有用。

现在,我已经回到了教育行业工作,同时,我和我的朋友开了一家传媒公司。平时工作不太忙,但手头总有项目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我也想利用空业余时间学习一下律师和房地产方面的知识,多带几个证,把英语专业知识学的更透彻。

我不喜欢闲着,大作家沈从文先生也说过,“我最怕一辈子闲着。当我无所事事时,我就失去了生活的全部意义。”

因为疫情,我现在只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