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找准写作的角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语文-找准写作的角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语文-找准写作的角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语文-找准写作的角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语文-找准写作的角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找准写作的角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1.课标要求及解读(1)课程标准要求(选自“必修课程·表达与交流”中有关要求)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应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

2.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

3.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4.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

5.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写作理论类文本,如评论、随感、杂文等;写作实用类文本,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读书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会议纪要、访谈录等;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等文学类文本的写作。

7.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读、反思,主动吸纳、辩证分析他人的意见。乐于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2)课程标准解读第1条目标是针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素材,丰富情感设定要求。这一目标的设定,着眼的是学生的日常积累,也是写作的源头。第2条目标强调学生写作时要关注自己的写作目的和对象,写作要有目的意识和读者意识,要注重个人观点的表达,要真正重视自己的文章。第3条目标是对学生作文构思表达的具体要求,同时提出了对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第4条目标关注的是学生作文的个性化与生活化,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作文的自我意识。第5条目标是对学生作文表达方式及语言运用的具体要求,强调联想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第6条目标强调的是学生作文的文体意识,包括实用类和文学类,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同文体的创作。第7条目标关注的是作文的修改与积累。这是作文向更高层级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反复的修改和长期的练习,很难做到文章的精致。这一目标在平日的作文训练中很容易被忽略。2.命题分析“找准写作的角度”这一命题有两个点需要阐释。一是“写作的角度”有哪些,二是“找准”的含义是什么。经过反复的研究思考,我认为写作的角度包括审题立意的角度、文章切入的角度、表达论述的角度等。“找准”的含义既指要切合题意,也指要符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再好的立意,再好的切入角度,再好的表达方式,如果不是学生本身能够驾驭的,不是他们熟悉的写作体验,对写作者而言,都不是最好的。因此,这个命题的提出,应该是基于学生作文在审题立意、选材表达等方面不够准确,写作不能贴近自己生活的现实而提出的。要想更好地表现这一命题,应该着眼于打开学生作文的生活之门与个性之门。此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角度意识的忽视,也是当前写作教学的现实。其实,角度意识不但对学生的写作很重要,对他们将来的成长,也很重要。如果学生们真的在写作中学会了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并能将此延伸到他们对人、对事的多角度思考,对他们一生,都是有益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该关注到作文与成长双方面的统一。3.学情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及预习课上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对“写作角度”这个概念所涵盖的内容所知较少,对于写作的难点,部分同学感觉审题立意有难度,并且大多数情况只能找到一个立意,有的同学认为难点在于写作时没有素材可写,不知该从何下笔或者找到素材后,感觉议论比较空,没有话说。在文体选择上,大多数同学选择议论文,理由是容易写,有十几位同学喜欢写记叙文,但因为真正下笔时感觉没有典型事件,或者叙述手法不够丰富而使文章比较平淡,因而放弃写记叙文。二、教学目标能够按照“切合题意”与“适合自我”两个原则,找准自己的写作角度,让文章走向真挚与深刻。三、评价设计通过学生交流“挑错”作文的立意与思路,来评价学生对“找准写作角度”这一目标的落实情况,主要采用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四、教学方法1.点评法2.探究法3.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五、教学流程【课前热身】猜一猜【课件展示】欧洲某国的一个教堂里,教士们聚在一起,正一本正经地做礼拜。忽然,有个教士烟瘾大发,他实在忍不住了,便去问主教:“我祈祷时可以抽烟吗?”主教一听,大为恼火,立即对他进行了严厉的呵斥:“什么?你祈祷时还要抽烟?上帝在你心中占有何种地位?在上帝面前都抑制不住你那可耻的私欲,你怎么能当一个好的教士?”这位教士烟没抽成,反而白挨了一顿训斥,只好垂头丧气,往肚里咽口水。

又过了一会儿,另一个教士也憋不住想抽烟,但他却换了一种非常聪明的说法,他悄悄问道:“?”主教一听,此人诚心可嘉,莞尔一笑,点头同意。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另一个教士是怎么问的吗?答案:“主教大人,请问我在抽烟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做祈祷?”【设计意图:活跃学生思维,为上课做铺垫】【环节一】导入(预设2分钟)【教师活动1】为什么第二个教士的说法最终达到了目的?角度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对于一篇好文章来说,也有一个角度的问题。怎样才能找准写作的角度呢?让我们沿着写作之路,一起来探讨吧!【设计意图:链接课前热身活动,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导入课题】【环节二】找准写作角度一:审题立意(预设10分钟)【教师活动2】屏示预习课上几个典型的立意: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学生活动1】学生思考以上立意准确与否,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活动3】明确:……是较为准确的立意准确立意的方法:通过材料中的相关的陈述对象确定立意角度;抓住关键词;关注隐性条件;由果溯因;全面看材料【教师活动4】追问,有无其它角度的立意。【学生活动2】思考,回答【教师活动5】小结:从挑错者的角度:不迷信权威,敢于挑错,敢于挑战权威从被挑错者的角度:接受别人的挑错,有助于提升自己综合两个角度:关于监督与被监督(这是由批评与被批评引申扩大开来的立意,是从个人到团体、到国家、社会升华开去的。)【设计意图:明确找准写作角度的第一层含义,即审题立意的切合题意,同时梳理强调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常见方法】【环节三】找准写作角度二:文章切入(预设15分钟)【教师活动6】如何才能找准文章切入的角度呢?将审题立意的角度与自己的生活对接起来。生活中,假如我是被挑错者,谁会给我挑错?他们会挑什么错误?为什么给我挑错?我是如何对待的?为什么会接受?为什么会不接受?各自的结果是什么?【学生活动3】思考,回答【教师活动7】现在,我们再换个角度,假如我们是挑错者,我们会给哪些人挑错?请同学们沿着这个思维链条写下去,如果你有其他的角度,不妨尝试一下。看谁的思维之路走的更远,看到的风景更多。【学生活动4】先思考,写。【学生活动5】小组合作,时间3分钟。【教师活动9】屏示交流要求【学生活动6】交流【教师小结】这些写作角度是我们思维的假设,现在,和我们各自真正的生活对接起来,在你的实践积累中,哪一个节点你有真实的体验或感受,以此切入文章,就是你写起来最顺手的,就是最适合你的文章切入角度,那么,你就可以完成一篇记叙文或散文。谈老师自己的切入角度,展示教师下水文。感谢这一次的挑错2“这节课这样上不行吧?”“你讲的太浅了!”“开头的这句话不对!”周五,上午第四节课,同事们正在办公室里七嘴八舌地批评我刚上完的一节课。我边听边飞快地记着,完全忘记了时间,直到组长说:“好,就这些了,吃饭吧!”我才发现,已经快十二点了。吃过饭,我一个人很开心地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刚上的那节课,遭到了这么多的批评,我怎么,还能这么开心呢?被人挑错,不应该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吗?难道是因为是我主动请他们来的?一定是这样,在评课之前,我的心理就是:这节课我有很多困惑,如果大家能够指出我的不足我就可以进步了。所以,我才能够欣然接受。那么,我不能接受的挑错,又是因为什么呢?回忆的目光顿时掠过老公平日对我的指责。最让我生气、让我不能接受的,莫过于他对我洗衣服的指责。“明明家里有洗衣机,你为什么非要自己洗?这么贵的洗衣机你不用,那你买洗衣机干什么?”“我就愿意自己洗,我又没让你洗,你管我干什么?整天就知道给我挑毛病!”每次,我都是如此回敬。好好的周末气氛,每每在这样的争吵中被破坏殆尽。现在仔细想想,他为什么那么说我?难道不是为了让我用洗衣机吗?难道不是为了让我少忙碌一些吗?这难道不是对我的关爱吗?想到这里,我突然吃了一惊:原来,爱,就这样被我忽略了!“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一直以为,这句话只是别人的感悟,我是懂得珍惜的;一直以为,都是他在指责我,对我太苛求了;也一直以为,我们之间的争吵,都是他的不对……原来一直以来,都是我错了,站在指责的背后,满满的,都是关爱啊!这样的指责,这样的关爱,又何止于夫妻之间?犹然记得,在我已为人师后,父亲曾经对我的批评:你的普通话说得不太标准;也没有忘记,在我刚学开车时,父亲对我不愿多练倒车的指责:不好好练怎么能学好?这一切的一切,曾经都被高傲自尊的我那么轻易地抵触了,竟然从来没有站在父亲的角度,去感受那责备背后深深的期盼!我真的是太错了!人与人之间,能够真心为你挑错的,无论父母,爱人,还是同事,朋友,不都是缘于爱的目光吗?感谢这一次的挑错,让我有机会这样反省自己;更感谢这一次的挑错,让我重新感受到那些曾被忽略的温暖!如果自己没有真实的体验,那怎么办?【预设1】编——这比较有挑战性。因为不能随意乱编,要在丰富且合理的想象前提下构思一篇文章,可能你会写出一篇小小说来。【教师活动10】如果你一时没有丰富的想象,那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预设2】议论文打开你的阅读素材库,与阅读积累对接起来,如果你爱好体育,不妨选用自己熟悉的体育事例;如果你爱好历史,那就不妨从历史中取材;如果你更关注现实,那么就选用时事热点。总之,不管是哪一种选择,其实都是与你生活的一个对接,找到这个对接点,就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文章切入角度。【板书】适合自己【设计意图:仔细回顾自己写下水文的过程,和跟学生的交流,感觉其实技巧和方法、规律的学习不是学生的难点,学生的真正难点在于其选取写作角度的时候,并没有真正打开自己的思维,没有找到文题与生活的对接点,本环节就是通过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与生活相连接,如何才能找准写作角度。当然,思维的训练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但有了这个意识,学生会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完善。】【环节四】我手写我心(预设13分钟)【教师活动11】按照“切合题意,适合自己”这两条原则找准自己写作的角度,概述行文思路。时间8分钟。【屏示写作要求】我的立意:(提炼成简短的一句话)行文思路:(先写…后写…再写…)【学生活动7】写作,交流。学生点评,教师点评。【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对本节课学习目标的一个检测,虽然不一定是所有的学生当堂就能呈现出学习的效果,但是此时让他们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并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的最好机会。如果学生呈现的不好,说明上一环节的目标没有实现,教师在交流时可再次予以补充指导。此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来检测。】【环节五】示标(预设3分钟)【教师活动12】请同学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学生活动8】生谈,交流。【教师活动13】小结作为一个老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学生的成长,作为一名学生,最大的快乐也许就是学有所获。我们这节课的目标就是“能够按照‘切合题意’与‘适合自我’两个原则找准写作角度,让文章逐渐走向真挚与深刻。”今天这节课,相信在每个人的心里都种下了一颗“找准写作角度”的种子,只要在今后的日子里,大家多多关注生活,用心思考,一定会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真挚深刻,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找准看待生活的角度,感受到更多生活的美好!【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继上一环节之后,从理论层面再次检测学生本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相信学生经过写作实践之后,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会有更多的感受和体会。】【环节六】作业(预设2分钟)1.将课上的写作提纲完善成文;2.可尝试继续修改教师下水文或从两篇文章中获得启示修改自己的文章(可选做);3.推荐阅读:龙应台《目送》。【设计意图:第一个作业主要是为了巩固课堂上的思维成果,同时也是为了继续完成课堂上没有时间完成的语言表达层面的写作任务,第二个作业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从龙应台的《目送》中学习借鉴其思想、艺术上的独到之处,同时,这篇文章采用母亲、女儿的双重视角,来传达作者对亲情的细致微妙的感受,这对学生来说,不但是一种写作技巧上的指导,我更希望,学生能够从中加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能够学会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的方式,也希望能够通过印发《目送》这一篇文章,激发学生们对《目送》文集的阅读兴趣。】“找准写作的角度”学情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及预习课上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对“写作角度”这个概念所涵盖的内容所知较少,对于写作的难点,部分同学感觉审题立意有难度,并且大多数情况只能找到一个立意,有的同学认为难点在于写作时没有素材可写,不知该从何下笔或者找到素材后,感觉议论比较空,没有话说。在文体选择上,大多数同学选择议论文,理由是容易写,有十几位同学喜欢写记叙文,但因为真正下笔时感觉没有典型事件,或者叙述手法不够丰富而使文章比较平淡,因而放弃写记叙文。本节课即为了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而设。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到找准角度的重要性,课前设计了2013年卷高考作文题“挑错”的审题立意练习,课后推荐阅读龙应台的《目送》,加深学生对抒写真情文章的感受。“找准写作的角度”当堂学习效果分析本节课,主要从审题立意、文章切入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找准写作的角度。在“审题立意”环节,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归纳,学生们明白了审题立意时可以有多个可以选择的角度。在“文章切入”环节,学生先是借助思维链条的练习学习打开思路的方法,从学生课堂交流来看,大部分同学能够打开思维,找到文章可以切入的多个角度,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能够理解找准角度的基本含义便是既切合题意又适合自己。最后,通过课堂自选角度来写作行文思路的练习,综合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从课堂写作观察和课堂交流来看,大部分同学能够在实际中灵活运用,部分同学虽然理解,但下笔还是有些艰难。针对以上情况的分析,课后作业设计为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的形式,“将课上的写作提纲完善成文”为必做作业,借此落实课堂思维成果,也帮助课堂思维不够敏捷的同学课后进一步落实;“阅读教师下水文并根据从两篇文章中获得的启示修改自己的文章”为选做作业,给有能力的同学提供进一步完善自己课堂所学的空间,同时,推荐阅读龙应台的《目送》,让同学们通过阅读名家名篇,感受真情文章的魅力,提高找准自己的写作角度的能力。“找准写作的角度”教材分析“找准写作的角度”对学生写真情文、个性文都很重要。这一命题有两个点需要阐释。一是“写作的角度”有哪些,二是“找准”的含义是什么。经过反复的研究思考,我认为写作的角度包括审题立意的角度、文章切入的角度、表达论述的角度等。“找准”的含义既指要切合题意,也指要符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再好的立意,再好的切入角度,再好的表达方式,如果不是学生本身能够驾驭的,不是他们熟悉的写作体验,对写作者而言,都不是最好的。因此,这个命题的提出,应该是基于学生作文在审题立意、选材表达等方面不够准确,写作不能贴近自己生活的现实而提出的。要想更好地表现这一命题,应该着眼于打开学生作文的生活之门与个性之门。此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角度意识的忽视,也是当前写作教学的现实。其实,角度意识不但对学生的写作很重要,对他们将来的成长,也很重要。如果学生们真的在写作中学会了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并能将此延伸到他们对人、对事的多角度思考,对他们一生,都是有益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该关注到作文与成长双方面的统一。“找准写作的角度”评测练习【评测练习一】课堂写作按照“切合题意,适合自己”这两条原则找准自己写作的角度,概述行文思路。时间8分钟。写作要求:我的立意:(提炼成简短的一句话)行文思路:(先写…后写…再写…)【评测练习二】课后作业1.将课上的写作提纲完善成文;2.可尝试继续修改教师下水文或从两篇文章中获得启示修改自己的文章(可选做);3.推荐阅读:龙应台《目送》。附:教师下水文原稿及修改稿感谢这一次的挑错1“这节课这样上不行吧?”“你讲的太浅了,完全没有发挥出你的特色。”“开头的这句话不对,跟你这节课没有关系呀!”周五,上午第四节课,同事们正在办公室里七嘴八舌地批评我刚上完的一节课。他们一边说着,我一边记着,完全忘记了时间。“好,我们的意见就这些了,你自己再想想吧。”“太好了,你们指出这么多的错误,真好。”我高兴地说。“你这个人,没毛病吧?给你挑了这么多错还高兴?”组长调侃我说。“我真的很开心,也许是因为今天心情好吧?”我们边说边往餐厅走去。吃过饭,一个人回办公室的路上,我突然想起饭前评课的这一幕。大家给我指出了这么多的错误,我的确从内心里高兴,为什么?我怎么没有觉得难过呢?难道是因为是我主动请他们来的?一定是这样,因为在评课之前,我的心理就是:这节课我有很多困惑,大家指出我的不足我就可以进步了。我的心理预设就是,挑错就是帮助我进步,所以,我能够欣然接受。那么,我不能接受的挑错,又是因为什么呢?我不由得想起孩子爸爸平日里对我的指责来。最让我生气、让我不能接受的,莫过于他对我洗衣服的指责。“明明家里有洗衣机,你为什么非要自己洗?原来的洗衣机不好,现在给你买了这么贵的,你还不用,那你买洗衣机干什么?”“我就愿意自己洗,我又没让你洗,你管我干什么?整天就知道给我挑毛病,你别在家里了!见你就烦!”每次,我都是如此回敬他。好好的周末气氛,每每在这样的争吵中被破坏殆尽。现在仔细想想,他为什么那么说我?难道不是为了让我用洗衣机吗?难道不是为了让我少忙碌一些吗?这难道不是对我的关爱吗?想到这里,我突然吃了一惊:原来,爱,就这样被我忽略了!“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一直以为,这句话只是别人的感悟,我是懂得珍惜的;一直以为,都是他在指责我,对我太苛求了,我没有必要那么完美;也一直以为,我们之间的争吵,都是他的不对,我是对的……原来一直以来,都是我错了,因为没有看到指责背后的关爱啊!感谢这一次的挑错,让我在讲课上有更大的进步;更感谢这一次的挑错,让我有机会反省自己,看到被我忽略的深爱!感谢这一次的挑错2“这节课这样上不行吧?”“你讲的太浅了!”“开头的这句话不对!”周五,上午第四节课,同事们正在办公室里七嘴八舌地批评我刚上完的一节课。我边听边飞快地记着,完全忘记了时间,直到组长说:“好,就这些了,吃饭吧!”我才发现,已经快十二点了。吃过饭,我一个人很开心地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刚上的那节课,遭到了这么多的批评,我怎么,还能这么开心呢?被人挑错,不应该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吗?难道是因为是我主动请他们来的?一定是这样,在评课之前,我的心理就是:这节课我有很多困惑,如果大家能够指出我的不足我就可以进步了。所以,我才能够欣然接受。那么,我不能接受的挑错,又是因为什么呢?回忆的目光顿时掠过老公平日对我的指责。最让我生气、让我不能接受的,莫过于他对我洗衣服的指责。“明明家里有洗衣机,你为什么非要自己洗?这么贵的洗衣机你不用,那你买洗衣机干什么?”“我就愿意自己洗,我又没让你洗,你管我干什么?整天就知道给我挑毛病!”每次,我都是如此回敬。好好的周末气氛,每每在这样的争吵中被破坏殆尽。现在仔细想想,他为什么那么说我?难道不是为了让我用洗衣机吗?难道不是为了让我少忙碌一些吗?这难道不是对我的关爱吗?想到这里,我突然吃了一惊:原来,爱,就这样被我忽略了!“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一直以为,这句话只是别人的感悟,我是懂得珍惜的;一直以为,都是他在指责我,对我太苛求了;也一直以为,我们之间的争吵,都是他的不对……原来一直以来,都是我错了,站在指责的背后,满满的,都是关爱啊!这样的指责,这样的关爱,又何止于夫妻之间?犹然记得,在我已为人师后,父亲曾经对我的批评:你的普通话说得不太标准;也没有忘记,在我刚学开车时,父亲对我不愿多练倒车的指责:不好好练怎么能学好?这一切的一切,曾经都被高傲自尊的我那么轻易地抵触了,竟然从来没有站在父亲的角度,去感受那责备背后深深的期盼!我真的是太错了!人与人之间,能够真心为你挑错的,无论父母,爱人,还是同事,朋友,不都是缘于爱的目光吗?感谢这一次的挑错,让我有机会这样反省自己;更感谢这一次的挑错,让我重新感受到那些曾被忽略的温暖!恬静忧伤感人至深——龙应台散文《目送》欣赏龙应台,祖籍湖南衡东,1952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分子,是近年来华语世界影响较大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多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深入人的心灵,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不经意间激起读者的共鸣,把缠绵悱恻难以言传的幽微感悟抒发得淋漓尽致,纤毫毕现,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感悟力以及对语言从容自如的驾驭能力。她的文字恬淡悠远,朴实无华,在平淡之中却给人以浓厚的忧伤。《目送》这篇作品虽然只有千余字,但却浓缩了作者对于情感和生命的深邃感悟。有人说,最好的文字总是忧伤的,因为它能够深入到生命的底蕴。从这个角度来说,《目送》无疑是一篇上乘之作。古往今来,“亲情”一直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从孟郊的《游子吟》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大批传世之作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这篇作品自问世以来就迅速风靡读书界,成为华语文学不可复制的传奇。世间的每一种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唯有亲情却是以分离作为最终的结局。无论对父母有多少感恩,却不能回报于万一;无论对子女有多么不舍,最终也是目送他渐行渐远。亲情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永恒的感动,一面是彻骨的忧伤;一面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面又像是童话中的蒲公英妈妈,为孩子插上一把远飞的伞。世间最美的东西,往往都是以忧伤作为底色。从这个意义上说,《目送》对“亲情”这一主题的开掘无疑到达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这篇作品短小精悍,意味隽永,语言朴实淡雅而又深沉含蓄。细节描写生动逼真,细腻传神。在构思上,作者采用母亲、女儿的双重视角,场景转换犹如电影中蒙太奇的组合,在时空穿梭中传达出作者细致微妙的感受,感人至深。这篇作品,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都无愧于散文创作的样板,非常值得一读。【附原文】目送龙应台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找准写作的角度”教学反思与以往的课最大的不同是,这节课上完后我异乎寻常的平静。也许是因为准备的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失败、挫折、迷茫乃至欣喜,当所有的这些感受全都走过,我真的是以一个从容的心态走上讲台的时候,我释放了所有的激情,终于给这个艰辛的过程,画上了一个平静的句号。回顾两个周的备课经历,我感受最深的便是懂得了什么才是尊重学情的设计。以前,在我的印象中,所谓尊重学情就是学情调查表、调查问卷,或者说是写在教学设计前面的“学情分析”这个必须的环节。因此,接到命题之后,我用了一个周的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明确了这个命题所可以涵盖的内容,然后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从我以为的高二学生比较好把握的命题作文“生命的高度”来切入,为了体现“尊重学情”,我还设计了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写作角度的理解程度及写作的难点所在。我以为,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导入,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上课之后,完全不是我所预设的那样,学生被动地跟着我一步一步向前走,一节课后,只不过明白了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而对于如何切入文章,根本没有明白。倒是课堂练习时,一个学生因为写不下去,交流了自己的困惑,我帮助他分析之后,他知道该怎么写了这一环节引起了学生们的一些兴趣。第一次尝试,以失败而告终。反思之后,经过同事们的分析指导,找到了这节课的突破点——与生活对接。无论是写哪一类型的作文,无论是写什么文体,其实都是要与自己的生活相对接之后,才会有真挚深刻的表达,这是学生作文的盲点,也恰恰是我们需要指导的。我由此懂得,尊重学情不是一种形式,无论是学情调查表还是调查问卷,或者是与学生的聊天谈话,这些方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明白学生目前学习的现状,明白他们的盲点所在,针对他们的这些情况来设计才叫尊重学情。于是推翻原来的设计,改为贴近高二学生的材料作文,目标是教会他们写作文时找到自己的生活对接点,重新尝试。结果,仍然让我感觉到挫败。尽管从内容上说,是比上次丰富了很多,但我觉得,上课的时候,学生们仍然是一副被动的样子,我满以为他们会感觉到眼前一亮的“与生活对接”这个点也完全没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俗地说,整节课学生根本就没有“入境”。我反复地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目标是肯定没有问题的,这一点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写作现状的前提下制定的。但学生们不关注,好像觉得这件事跟他们没有关系。想到这里,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从教师的角度,经过和大家的研讨,我明白了“与生活对接”的重要性,但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经过这样的研讨过程,他们,是不知道的,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也便不会热爱学习。而且,我的课堂并没有教给他们如何找到这个对接点的具体方法,所以他们是漠然而茫然的。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既然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我应该先让他们看到找准角度的好处,就此切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然后回顾我自己写作的过程,是打开思维,通过思维链条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节点,切入文章,进行构思,那么就应该把我的思维过程教给他们。再来一次。这次好多了,学生们在切合题意的基础上,可以打开自己的思维,懂得了“与自己的生活相对接”之后,找到的最适合自己的角度就是最准确的写作角度。但是课堂上,还是明显地缺少感染力。学生们对我的下水文没有太大的兴趣,因而也就没有太深的触动。感染点到底在哪里呢?一遍遍地磨练,一次次地反思。终于,在一次课堂上,当学生回答老师父母等为我们的挑错是缘于不顺眼时,我抓住了这一契机,就势引导他们,这个回答让我想起高中的我,也曾经是这样以为的,但当我从被挑错者转变为挑错者,在母亲来我家时,出于担心母亲血压高而批评母亲的菜做得太咸时,才懂得挑错本身不是因为不顺眼,而是关心与爱,这一个课堂生成的例子深深打动了大家,我由此懂得,打动,是要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的,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分析,才是尊重学情。那么,当我面对乳山一中的孩子们的时候,如何才能打动他们呢?预习之前,我站在传达室里等待上课,正是晚饭时候,许多家长来送饭,孩子们站在校园里的石阶旁,一边吃饭一边与家长交谈,这样的情景,不是一个两个学生,而是很多,在校园里围了两圈,我被深深地打动;提前十分钟,我来到教室门口,在观看走廊文化的时候,感受到这是一些努力、真诚又严谨的孩子们,字体端正,张贴的小文章各各彰显出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预习课上,我首先向孩子们谈了校园里的晚饭情景给我的感动,然后了解他们写作中的困惑,在六点三十分的时候,准时结束我的预习,不耽误他们的作业时间。当我结束这一切的时候,我明白,虽然这个过程没有调查问卷之类的形式,但以这样真诚的方式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才是真正的尊重学情。所以,我的课件和设计也都据此做了微调,选择他们在预习立意中的典型错误,讲课时注重彰显记叙文与生活对接之后的真挚感人,议论文与生活对接之后从自身感受去说理阐释,课堂评价时既保护他们的勇气又指出不足之处,包括课后作业留下我的两篇下水文和推荐阅读的文章,让他们在课后可以根据我的修改痕迹揣摩写作手法的妙处。到这个时候,我关心的,已经不是一节课的成败,而是我真心地希望,能够给这些萍水相逢的孩子们,留下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