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关于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几个典型判例_第1页
上海法院关于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几个典型判例_第2页
上海法院关于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几个典型判例_第3页
上海法院关于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几个典型判例_第4页
上海法院关于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几个典型判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法院关于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几个典型判例

以下是上海法院关于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几个典型判例,从中可以掌握上海法院认定侵权和确定赔偿数额的一些标准和尺度。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纠纷一案(2004)沪一中民五(知)初第字144号

原告上海华银日用品,住所地上海市闵行区北松路1501号。

法定代表人顾锦文,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李东辉、倪晔,上海市一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上海富仕日化,住所地上海市奉贤区西渡镇发展村。

法定代表人顾仁忠,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王兴野,男,汉族,1976年8月10日出生,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联发街15号。

委托代理人任海勇,男,汉族,1962年5月5日出生,住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31弄27号402室。

被告吴江市江南日用化学品厂,住所地江苏省吴江市平望镇联南村。

代表人张琮,厂长。

原告上海华银日用品与被告上海富仕日化(以下简称富仕公司)、吴江市江南日用化学品厂(以下简称江南厂)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纠纷一案,本院于2004年8月3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经原告申请,本院于次日作出民事裁定,对两被告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财产予以保全,并对被告富仕公司生产、销售的“华尔美”洗、护发素产品予以证据保全。同年9月28日,本院对本案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李东辉、被告富仕公司两委托代理人和被告江南厂的代表人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原告早在1986年已经开始生产、销售“蜂花”洗发精、护发素产品,并多次荣获奖励。该产品属于知名商品。该产品具有特有的包装容器和装潢,容器为圆筒形塑料瓶,容器下部为三排六边形凹陷蜂窝状图案,图案上方是凸起圆环。容器上部设有凹陷圆环。在凸起圆环和凹陷圆环之间贴有装潢标贴。标贴底色为浅蓝色、浅红色或浅黄色。标贴上方是英文商品名称,名称下方设有横线。标贴中下部设有椭圆彩带图案。图案下方是黑体中文字。现两被告生产、销售的“华尔美”洗、护发产品使用了与原告产品极为相似的包装、装潢,足以造成消费者误认。两被告的行为属不正当竞争行为,故诉请法院判令两被告立即停止使用系争的“华尔美”洗、护发素产品的包装、装潢,销毁库存的该包装、装潢,停止销售有该包装、装潢的产品;两被告立即停止生产、加工系争的“华尔美”洗、护发素产品包装、装潢标贴,销毁加工、印刷模具和半成品、成品;两被告连带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50万元;两被告共同向原告支付合理费用人民币21,251元。

被告富仕公司辩称,原告没有证明其享有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证据,被告认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被告江南厂辩称,富仕公司委托其加工涉案产品,故其只是生产,并不销售。

经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对下列事实未存异议,本院予以确认:

原告原名上海华银洗涤剂厂,后经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变更名称为上海华银日用化学品总厂,1997年4月又经核准变更为现名。

1990年12月和1993年11月,原告的“蜂花”洗发精、护发素两次被评为上海名牌产品。1992年1月的《中国名优新特产品精选》中介绍“蜂花”系列洗发精、护发素曾获得白玉兰奖、新潮流优秀奖、上海市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称号。同年7月,原告的“蜂花”洗发、护发液类产品被评为’92全国大中型商场最畅销商品第一名。1995年,原告的“蜂花”产品在中国轻工总会’95中国轻工十种产品排行榜的洗、护发用品中名列第四。2001年12月,原告的洗发、护发系列产品被推荐为2001年度上海品牌产品;2002年12月,原告生产的“蜂花”洗发水、护发素被评为中国消费者放心产品信誉品牌。2003年1月和同年12月,上海华蜂日用品的“蜂花”洗发、护发系列产品又分别被推荐为2002年度、2003年度上海名牌产品。2003年3月,原告生产的“蜂花”洗发、护发品荣列2002年度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前十位。同年9月,原告生产的“蜂花”护发素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有效期为2003年9月到2006年9月。

原告提交的1988年9月至1993年的销售发票显示,原告一直销售“蜂花”洗发精、护发素系列产品;1994年7月至1999年7月的发票显示,上海华银产品联合销售公司一直销售上述产品。原告提供的“蜂花”药性洗发精、营养护发素包装上标注了原告的企业名称。2004年7月16日,原告的代理人在公证员的监督下,在潍坊百货大楼股份麦迪隆超市的洗化用品区购得被告富仕公司生产的“华尔美”洗发精、祛屑止痒护发素、焗油营养护发素各2瓶,并当场获得发票。山东省潍坊市公证处于当日对此过程出具了《公证书》。

诉讼期间,本院根据原告申请,于2004年8月9日至被告富仕公司处保全了“华尔美”洗发精、焗油营养护发素各1瓶。涉案的“华尔美”产品上均标注被告富仕公司出品,被告江南厂生产。

将“蜂花”药性洗发精与“华尔美”洗发精的包装、装潢相比较,“蜂花”产品(附件1)的包装物为圆筒形塑料瓶,设有白色瓶盖。瓶的下部装潢为三排蜂窝状凹陷图案,在凹陷上方为一凸起圆环,包装容器上还设有一凹陷圆环。在两圆环之间有标贴装潢。标贴装潢的左上部为图案、英文商标和产品名称,名称下方是中文文字“蜂花”。标贴中下部设有图案,图案中间是银边白底的椭圆形,两条彩带以对角线方向贯穿该椭圆。图案正下方为产品名称的黑体中文字,右下方为由低往高的提笔,提笔上方为文字“去屑止痒”。标贴装潢和彩带的颜色与瓶内洗发精的颜色相匹配。“华尔美”产品(附件2)的包装与“蜂花”产品基本一致,装潢的设计在文字、图案的顺序、位置、组合方式、色彩等方面均基本相同,在商标图案、名称以及彩带的形状上有区别。

“蜂花”营养护发素(附件3)与“华尔美”祛屑止痒护发素(附件4)的包装、装潢特征与上述洗发精产品的包装、装潢特征基本一致,只是在提笔上方的文字显示为“养发护发”。

将两被告的“华尔美”焗油营养护发素和“华尔美”祛屑止痒护发素的包装、装潢相比,除了装潢标贴的颜色不同外,其余特征相同。

《世纪的跨越──中国轻工名牌战略》上的图片显示“蜂花”啤酒洗发精、清凉洗发精与“蜂花”药性洗发精的包装、装潢相吻合;营养护发素和护发素的包装相吻合。

诉讼中,两被告确认其共同生产了“华尔美”产品。

原告为诉讼支出公证费人民币800元,“华尔美”商品购买费人民币26.20元,工商查询费人民币425元,律师代理费人民币2万元。

以上事实由原告的工商登记资料、《上海市名牌产品证书》、《荣誉证书》、《世纪的跨越──中国轻工名牌战略》、《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优新特产品精选》、1988年至1999年的销售发票、《公证书》、“蜂花”、“华尔美”产品实物、照片、发票、收据等证据佐证,当事人对上述证据的真实性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案当事人争议的第一个焦点是“蜂花”药性洗发精和营养护发素是否知名商品。知名商品是指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现有的证据表明,“蜂花”洗、护发产品在1990年至2003年期间多次获得了本市乃至全国的各类奖项,虽然其中有些奖项针对的是原告所有的洗、护发产品,但是“蜂花”药性洗发精和营养护发素亦属于原告的洗、护发产品,故该两款产品应为知名商品。

当事人争议的第二个焦点是系争的“蜂花”产品的包装、装潢是否特有的包装、装潢。两被告虽然认为,原告产品的包装、装潢并非特有,但是两被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在原告使用该包装、装潢之前或者之后,市场上相关的生产企业已普遍采用了与“蜂花”产品相同或类似的包装、装潢,从而导致该种包装、装潢成为通用的包装、装潢,故两被告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原告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其产品包装、装潢的设计在蜂窝状图案、标贴上的椭圆形和彩带图案等方面均有其特殊之处和区别性特征,因此,可以认定该包装、装潢是特有的包装、装潢。

现两被告未经原告许可,擅自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了与原告的知名商品相似的包装、装潢,而且该包装、装潢的使用会引起相关公众的误认、误购,该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所规定的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行为,构成了对原告的不正当竞争,两被告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鉴于原告未能证明其遭受的损失或者两被告非法获利的数额,故本院综合考虑原告商品的声誉、两被告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观过错、手段、影响范围以及原告支出的合理费用等因素酌情确定两被告应承担的赔偿数额。鉴于两被告共同实施了“华尔美”产品的生产行为,两被告依法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七)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上海富仕日化、吴江市江南日用化学品厂立即停止对原告上海华银日用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被告上海富仕日化、吴江市江南日用化学品厂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连带赔偿原告上海华银日用品经济损失人民币45,000元;

三、被告上海富仕日化、吴江市江南日用化学品厂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连带赔偿原告上海华银日用品合理费用人民币5,000元。

本案受理费人民币10,222.50元、财产保全费人民币3,020元,合计人民币13,242.50元,由原告上海华银日用品负担人民币5,986元,被告上海富仕日化、吴江市江南日用化学品厂共同负担人民币7,256.5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提交上诉状正本1份、副本2份。冒用他人名义经营案(2004)沪一中民五(知)终第字17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上海电黄广告,住所地上海市南汇区惠南镇拱极路2401号。

法定代表人蒋善勤,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顾永辉、张希,该公司员工。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中国电信集团黄页信息,住所地上海市四川北路1666号25楼。

法定代表人刘苏南,该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周光沪,上海市科伟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上海电黄广告(以下简称电黄公司)不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04)浦民三(知)初字第4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5年1月19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的委托代理人顾永辉和被上诉人的委托代理人周光沪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查明,中国电信集团黄页信息(以下简称黄页公司)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下属专门负责全国各省市编辑、出版和发行中国电信黄页的单位,涉及上海黄页的产品主要包括上海大黄页、上海黄页郊区版、上海黄页外文版、上海黄页家庭版等。其中,上海大黄页面向上海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每年出版一期,发行量为70万册,均为免费发送。电黄公司系一家从事设计、制作、发布和代理国内外各类广告业务的单位,从2004年开始代理中国黄页的广告业务。2004年中国黄页系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定价为320元。2004年3月以来,电黄公司与上海医药工业设计院文印技术综合服务部、上海外经贸广告、浙江防爆电机厂上海经营部、上海良基金属制品、上海立信会计帐册纸品公司、上海兴新耀膨胀阀等6家单位联系黄页广告业务。电黄公司业务员在与上述单位联系黄页广告业务时,自称其系中国电信黄页工作人员,询问上述单位当年征订的黄页广告是否与上年相同、是否需要修改,对部分单位还赠送中国电信黄页上海大黄页,在认刊合约认刊版本处附上上海大黄页往年刊登的单位广告信息窗或注明2005年大黄页等字样,并实际与上海医药工业设计院文印技术综合服务部、上海兴新耀膨胀阀、浙江防爆电机厂上海经营部签订合同、收取款项。

上海医药工业设计院文印技术综合服务部、上海外经贸广告、上海立信会计帐册纸品公司于2003、2004年、浙江防爆电机厂上海经营部于2002、2004年、上海良基金属制品于2002、2003、2004年、上海兴新耀膨胀阀于2004年在中国电信黄页上海大黄页上刊登企业信息。上述6家单位从未在中国黄页上刊登企业信息。

原审法院认为,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黄页公司系专门负责编辑、出版和发行中国电信黄页包括上海大黄页的单位,对中国电信黄页上海大黄页享有相应权利,中国电信黄页上海大黄页的广告业务与其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电黄公司作为中国黄页的广告业务代理商与其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电黄公司业务员在与客户单位联系黄页广告业务时,自称系中国电信黄页工作人员,询问当年征订的黄页广告是否与上年相同、是否需要修改,向部分单位赠送中国电信黄页上海大黄页,在认刊合约认刊版本处附上上海大黄页往年刊登的单位广告信息窗或注明2005年大黄页等字样。电黄公司的上述行为实质上是采用虚假陈述的方式,冒用中国电信黄页上海大黄页的名义,以不正当手段利用黄页公司长期以来在黄页广告领域形成的知名度和市场优势,在破坏其竞争优势的同时也直接损害了客户单位的合法权益。电黄公司实施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了客户单位的误认,损害了黄页公司的商业信誉,造成了不良影响。

原审法院据此判决:电黄公司立即停止对黄页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电黄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30日内在《解放日报》上刊登启事,消除影响;电黄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赔偿黄页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5,000元;黄页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上诉人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判,依法驳回一审原告的诉讼请求。上诉主要理由是:(一)原判审理事实不清。黄页公司未能提供其与9家证明单位签订的合同作为书证;其出庭的6位证人的陈述不能代表其真实意思,不应确认。(二)原判对证据规则理解不正确。证据规则并未规定证人必须出庭作证。(三)原判对证据效力和举证责任分担认识错误。被上诉人的证人均与其有利害关系之嫌,而上诉人的大部分证人与上诉人没有利害关系,被上诉人的证人的陈述前后矛盾,漏洞百出,不存在较大的证明力。(四)被上诉人有垄断之嫌。

被上诉人认为:原审经过4次开庭,涉案事实均已查明;上诉人在原审中提供的12家单位的证明是上诉人统一制作的,原审法院没有采信是正确的;上诉人没有证据反驳被上诉人的证人的陈述,证言是真实确凿的,应予认定。被上诉人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双方当事人在二审审理中均未提供新的证据。

本院经审理查明,原审法院认定的事实基本属实。

本院另查明,上诉人在中国黄页认刊合约上加盖了外圈刻有“SHANGHAITELECOMMUNICATIONYELLOWPAGESADVERTISEMENTCO.,LTD.”字样,内圈刻有“上海电黄广告”字样的印章。而上诉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的公章是仅刻有“上海电黄广告”字样的印章。

本院认为,经营者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应当遵守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不得采用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利益。从本案的事实来看,上诉人当庭表示其对原审法院认定其与相关客户进行联系并签约、收款的事实并无异议,其提出的异议主要针对原审法院对其以被上诉人名义与相关客户进行缔约的事实认定。原审法院认定该节事实主要是以证人证言为依据的。而从上诉人的上诉理由来看,均围绕了应当如何正确适用证据规则对证人证言进行认定的问题。

经查,一审期间,黄页公司申请了6名证人出庭作证。上诉人对上述证人与待证事实的关系、证人的表达能力、智力、精神状况均未持异议,故上述证人均具备证人资格。黄页公司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已经向原审法院提出了证人出庭的申请,原审法院予以准许,证人在准备庭出庭陈述时法庭均告知了证人的权利、义务,因此证人的传唤与质证程序合法。这些证人来自不同的单位,由于他们分别经历的事实不是同时发生的,因此,他们根据自己的记忆当庭陈述了各自的证言,本院认为,这些证言能够比较集中地反映上诉人的业务员在联系广告业务中假借中国电信黄页名义的事实,证言中没有推测性或评论性内容,证言之间并无明显的矛盾和不合逻辑之处。上诉人在上诉时认为,证人与被上诉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之嫌,故这些证人证言不具有证明力。本院人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而本案中有6名证人出庭陈述,证言在待证事实上也能相互印证,且电黄公司也未能提供有效的证据反驳黄页公司的证人证言,故原审法院依法认定证言具有证明力,并据此确认相关事实并无不当。另外,上诉人在业务中使用刻有“SHANGHAITELECOMMUNICATIONYELLOWPAGESADVERTISEMENTCO.,LTD.”字样的印章,而该文字意为“上海电信黄页广告”。该印章与其备案的印章不同,其中的英文企业名称也与其中文名称不相吻合,因此,上诉人在业务活动中使用这样的公章能够反映出上诉人对被上诉人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观意图。

一审期间,电黄公司也提供了若干员工及案外人的书面证词,以证明电黄公司在联系业务时没有冒用黄页公司的名义,原审法院对这些证据并没有采信。本院认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的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特殊情形例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八条规定,法官和当事人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第七十八条规定,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这些规定清楚地表明,要求证人出庭作证是当事人行使主张或者抗辩的权利,也是法院通过直接审理的方式,对证人证言作出认定的要求。现电黄公司没有证据证明证人不出庭作证有任何特殊原因,而其证人均未到庭作证,未能接受黄页公司的质询,也使法院无法有效地判断证人陈述的可靠性。此外,上诉人提供的书面证词内容亦不足以证明其与上海医药工业设计院文印技术综合服务部等签订合同时,未采取虚假陈述以及未冒用被上诉人的名义,故原审法院对电黄公司提供的书面证词未予采信并无不当。

综上所述,上诉人的上诉理由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不能成立。原判认定事实基本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000元,由上诉人上海电黄广告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伪造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纠纷一案(2004)沪一中民五(知)初第字197号

原告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住所地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长清路2315号306室。

法定代表人王爱兴,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王昊东、郭坚,上海清华正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上海雪樱花保健食品,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中南路7号B-212。

法定代表人杜新。

原告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诉被告上海雪樱花保健食品仿冒、伪造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纠纷一案,原告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于2004年12月7日以双方当事人已达成和解为由,向本院提出撤诉申请。

本院认为,原告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第(五)项之规定,裁定如下:

准许原告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撤回对被告上海雪樱花保健食品的起诉。

本案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000元,由原告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减半负担人民币500元。仿冒、伪造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纠纷(2004)沪一中民五(知)初第字179号

原告上海巴比餐饮管理,住所地上海市闵行区北青公路699弄68号。

法定代表人刘会平,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陈钧,上海市华益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上海科比食品,住所地上海市南汇区大团镇三墩洪通路45号6号楼212室。

法定代表人耿德伍,经理。

委托代理人吴志强,上海市广懋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上海巴比餐饮管理与被告上海科比食品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本院于2004年9月28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同年11月17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双方当事人的委托代理人及原告的法定代表人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2001年,原告的股东刘会平在本市河南中路九江路口承包经营点心铺并以自己的姓氏命名为“刘师傅大包”,2003年因市政规划迁址并正式申请成立了上海巴比点心店,推出了以“巴比”为商品名称的馒头系列产品。2004年4月,上海巴比点心店经批准改制成上海巴比餐饮管理。“巴比”馒头系列产品一经推出,由于产品风味鲜美,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一时间要求加盟的加盟商纷至沓来。近期,原告发现被告竟然打着“巴比”的旗号,大肆招募加盟商,还在其网站上散布谣言,编造被告公司股东曾与原告创始股东刘会平有合作关系,且秘方原系其所有等。原告认为,“巴比”馒头系列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短期内“巴比”作为原告推出的系列产品的特有名称已经与原告所生产销售的风味独特的馒头产品密不可分。而被告作为2004年7月新成立的公司却在市场上利用已经具备较高知名度的“巴比”名称大肆招募加盟,具有明显的“搭车”故意,造成众多消费者的混淆和误认,其行为己经构成了不正当竞争,故请求本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使用原告企业字号及原告公司产品特有名称“巴比”进行加盟招商及其他商业活动;销毁现存全部侵权产品和宣传资料的“巴比”标识;立即清除网站上所刊载的不实报道;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21.6万元。

被告辩称:1、原告本身也是一个侵权行为者,故无权提起诉讼;2、就“巴比”馒头的名称而言,是被告使用在先。

原告为其主张提供如下证据:

1、原告的工商演变过程资料;

2、2003年4月6日《新闻晚报》2B版的报道;

3、2003年4月20日《晨报周刊》第8版的报道;

4、2004年8月18日《新闻晚报》A3版新闻背景;

5、2004年9月22日《申江服务导报》B2版的报道;

6、原告经营的门店照片;

7、原告的制播广告合同、广告录像及广告费发票;

8、仿冒原告企业名称和(或)产品特有名称的不法商家的照片等;

上述证据2-8证明原告经营的“巴比”馒头的知名度。

9、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证明原告就“巴比”文字及图形等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

10、2004年8月18日《新闻晚报》“假'巴比’上演'真实谎言’”的报道;

11、2004年9月1日《新闻晚报》特别报道;

12、上海东方电视台有关“巴比”馒头之争的新闻报道;

13、关于被告网站的《公证书》;

14、被告网站刊载的《真假“巴比”幕后有戏》的报道;

15、被告散发的《招商指南》;

16、被告招商加盟的门店照片;

上述证据10-16证明被告的侵权事实。

17、公证费发票;

18、聘请律师合同及律师费发票。

上述证据17、18证明原告的部分索赔依据。

被告为其辩解提供如下证据:

1、上海市食品卫生许可证及税收定额完税证,证明“巴比馒头店”的名称由被告在先使用,合法经营;

2、中国商标查询库报告单,证明“芭比”商标已经由美国马特尔公司注册,原告的企业名称及商品名称侵犯了他人的商标权;

3、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证明被告使用的门店形象具有独创性,与原告有明显区别,为防止他人假冒,被告依法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

4、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证明被告对其使用的门店形象依法提出了专利申请;

5、原告的生产经营情况,证明原告未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其主张的知名商品不能成立;

6、被告的门店照片,证明被告的门店上注明了被告的公司名称、联系,与原告的门店有明显区别,不会使消费者产生混淆。

经当庭质证,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的真实性均无异议,但认为不能证明原告享有合法的权利,也不能证明原告所主张的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及被告的侵权事实等。

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的真实性也无异议,但认为证据1不能证明被告在先使用“巴比”名称,证据2、3与本案无关,对于证据5,原告认为认定一个商品知名与否并不是基于其产生的利润。

本院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的真实性均可以确认。原告提供的证据8、9,被告提供的证据2-4与本案无关,被告提供的证据5对其主张没有直接的证明力,故本院对上述证据均不予采用。

经审理查明:

2001年3月,原告的创始股东刘会平在本市河南中路、九江路口经营名为“刘师傅大包”的包子铺,2003年3月搬迁至九江路、山东中路口后更名为“巴比馒头店”。2003年8月11日,刘会平出资人民币10万元注册成立了上海巴比点心店,并陆续开设了几家分店。2004年4月10日,因经营发展的需要,上海巴比点心店申请变更为上海巴比餐饮管理(即原告),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刘会平,经营范围为食品。此后,原告继续发展连锁经营,至起诉时,原告在本市黄浦区、虹口区、徐汇区等地共开设了12家门店(另有2家在准备阶段),门店面积一般在15-20平方米,店招上均显著地标明“巴比馒头专卖”字样。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原告在上海电视台生活时尚频道、纪实频道、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榜上有名》栏目等投放广告,宣传推广其“巴比”馒头或“巴比”点心。此外,《申江服务导报》、《晨报周刊》、《新闻晚报》等媒体也先后对刘会平到上海创业,如何经营“巴比”馒头等作过报道。2004年4月22日,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向耿德伍经营的位于本市闵行江川安宁路56号的巴比馒头专卖店颁发了《食品卫生许可证》。同年7月2日,以耿德伍为法定代表人的上海科比食品(即被告),注册成立,经营范围为食品、保健品、餐饮管理等。之后,被告开始以招募加盟店的形式开展经营。被告印制的《招商指南》上有醒目的“科比”卡通形象标识及“巴比馒头”字样。《招商指南》上注明每家加盟店的权益合作金为人民币1.5万元,内容包含技术转移费用、人员培训费用、商圈及店址的评估、店面装修设计、统一品质的产品配送、传授KNOW-HOW经营宝典一套。经查,被告共招募了14家加盟连锁店,分别位于本市徐汇区、虹口区、闸北区等地,门店面积一般在10-20平方米,门店店招正中位置有醒目的“科比”卡通形象标识及“巴比馒头”字样,下方是字号较小的被告企业名称及加盟店店名、编号、服务热线以及“巴比馒头新形象,仿冒必究”字样。此外,被告网站的首页亦为“科比”卡通形象标识及“巴比馒头”字样,点击各项链接,页面上均出现上述标识及字样,网站的主要内容是宣传和推广名为“巴比馒头”的产品。进入被告网站的《巴比馒头社区》栏目,有一篇题为“孰真孰假,尝尝就知道――巴比馒头创始人有话要说”的文章,主要内容是说:2001年,刘师傅包子铺经营的馒头因为皮厚馅小味道差,生意惨淡,于是刘会平找到熟食专家耿德伍,经老耿改良馅料,生意越来越有起色。为改换店名,2003年夏天,老耿找朋友想出了一个颇具洋味的名字――“巴比”,并立刻以个人名义注册了商标。2003年9月,刘师傅包子铺更名为“巴比馒头店”,刘、耿两人陆续合作开出三家店。眼看生意越来越好,刘会平却迟迟不提分红的事。老耿一气之下,断绝与刘会平的合作关系,并停止为刘会平制作馅料,开始筹备自己的事业。因为没有了老耿的技术支持,刘会平投资的店口味开始下降,生意开始下滑。庭审中,被告承认上述文章的内容确与事实不符,但是被告业务员的个人行为,被告也在想办法清除。

另查明,原告为本案支出公证费人民币3,000元,律师费人民币3,000元。

原告在庭审中明确其要求保护的是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及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巴比”,并且认为被告在网站上捏造事实,诋毁原告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本案的争议焦点之一是被告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原告企业名称中的字号。

本院认为,字号是企业名称的核心部分,起到让公众区分不同企业的作用。从本案中被告的行为来看,首先,无论是其在加盟招商的过程中,还是在设立的网站上,或是在加盟店的店招上均使用了被告自己的企业名称,而没有使用原告的企业名称;其次,被告在上述这些场合使用“巴比馒头”字样是为了宣传其所经营的产品及其名称,而非作为企业字号使用,故原告认为被告在经营中使用“巴比馒头”字样侵犯了原告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的主张没有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本案的争议焦点之二是原告关于“巴比”是其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的主张能否成立。

本院认为,知名商品是指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原告用“巴比”这一名称来命名其制作的馒头产品最早是在2003年3月,由于制作的各色馒头口味好、价格合理,门店选址得当,吸引了一批固定的消费者,从开始时零星的几家点心店逐渐发展成一家拥有十余个门店的,其所经营的“巴比”馒头也逐步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知悉和接受。不仅如此,原告为其“巴比”馒头产品所投入的广告宣传以及有关媒体对原告经营“巴比”馒头情况的报道等对提升原告“巴比”馒头的知名度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馒头只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大众化点心,但在馒头这一产品通用名称前面冠以富有独创性的“巴比”二字就使其具有了与其他馒头产品相区别的显著特征,而且被告也没有举证证明在原告之前有其他经营者使用过“巴比”馒头这一名称,因此本院可以根据以上事实认定“巴比”是原告在上海地区经营的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其与原告经营的馒头产品密不可分。

被告也是一家经营馒头产品的企业,其将“巴比馒头”作为品牌产品进行加盟招商、网站宣传和在门店店招上突出使用的时间是在其注册成立之后,即2004年7月2日以后,即便是被告的法定代表人耿德伍作为个体经营者经营“巴比馒头专卖店”的时间,也是在2004年4月22日以后,因此,被告使用“巴比馒头”这一名称的时间在原告之后。被告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其使用“巴比馒头”这一名称有合法的依据或合理的理由,而且由于馒头是一种大众化的、销量很大的商品,因此被告在其经营的馒头产品上使用“巴比”这一特有名称足以使消费者产生混淆,将被告经营的馒头产品误认为是来源于原告的,故被告的行为是擅自使用原告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本案的争议焦点之三是被告在网站上刊载的不实报道是否构成对原告的不正当竞争。

本院认为,被告在网站上刊载的题为“孰真孰假,尝尝就知道――巴比馒头创始人有话要说”的文章,其内容是杜撰的,目的是为了给公众造成一个错误的认识,即“巴比”这一名称是由被告的法定代表人耿德伍率先创意的,离开了耿德伍的馅料配方,刘会平投资的店口味便会下降。被告的上述宣传报道会使原告的加盟商对原告经营“巴比”馒头的合法性产生怀疑,破坏其加盟原告的积极性,并且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原告产品的购买欲。因此,被告的上述行为是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原告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综上所述,被告为达到不正当竞争的目的,擅自使用原告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并且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原告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原告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使用其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清除网站上刊载的不实报道,消除影响及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本院应予支持。但原告要求被告赔偿损失的依据是以被告对每家加盟店收取的权益合作金作为被告的侵权获利。本院认为,被告对其加盟店收取的权益合作金包含技术转移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并不完全是被告因使用“巴比馒头”这一名称而获得的侵权利润,故对原告赔偿损失的计算依据不予采纳。被告的具体赔偿数额由本院根据原告经营的产品的性质、特点,被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手段、情节、期间、后果以及原告为制止被告侵权行为所支出的合理费用等因素,酌情予以确定。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七)、(九)项、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五条第(二)项、第十四条、第二十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上海科比食品立即停止在其经营的馒头产品上使用原告上海巴比餐饮管理知名商品(馒头)的特有名称“巴比”;

二、被告上海科比食品立即

二、被告上海科比食品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30日内在《新闻晚报》除中缝以外的版面上刊登声明,消除因其擅自使用原告上海巴比餐饮管理知名商品(馒头)的特有名称“巴比”而给原告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被告上海科比食品赔偿原告上海巴比餐饮管理经济损失人民币16,000元,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履行完毕;

四、原告上海巴比餐饮管理的其余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本案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750元,由原告上海巴比餐饮管理负担人民币2,662元,被告上海科比食品负担人民币3,088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纠纷一案(2005)沪一中民五(知)初第字86号

原告上海爱惠浦餐饮设备,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世强经济小区3-149。

法定代表人闻晓群,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金声云,该公司员工。

委托代理人朱永明,上海市恒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江苏爱惠浦环保科技,住所地江苏省南京市太平南路333号。

法定代表人滕瑞林,该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邱宝军、陈清,江苏博事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上海爱惠浦餐饮设备与被告江苏爱惠浦环保科技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纠纷一案,本院于2005年3月9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5年5月1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法定代表人闻晓群、委托代理人朱永明,被告委托代理人邱宝军、陈清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原告多年来通过合法途径从美国爱惠浦公司(Everpure,Inc.)直接进口EVERPURE品牌水处理产品并在国内市场经销,且目前仍有大量已进口的该类商品有待上市销售。原告发现,被告自2004年9月起在《南京日报》、《时代商报》、《南方日报》、《装潢情报》杂志上刊登所谓“郑重声明”,自称是美国爱惠浦公司在中国唯一的总经销商,所有非经其或其授权经销的EVERPURE产品,其均不保证是原装正品货,且不提供质量保证;还宣称“自2004年11月1日起,中国境内所有市场出售的EVERPURE产品均具有以下标识(附标识图样),未有此标识者均为假冒产品或非法产品。”被告还在无忧团购网以及被告自己的网站上公布这些信息。原告不是被告授权的经销商,也没有被告所称的“标识”,但也正在合法经销EVERPURE产品,被告的上述声明足以引起消费者对原告所经销商品的合法性产生误解,使原告的社会评价降低。原告认为,被告以不正当竞争的手法破坏原告的经营、损害原告名誉,并实际造成原告重大经济损失,故请求判令:被告即刻停止对原告的侵害,并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以恢复原告的名誉(即应在原来刊登侵害原告名誉之所谓“声明”的报刊杂志网站等上相同部位、不少于原来篇幅、连续刊登原来刊登次数之五倍数的向原告赔礼道歉的内容);赔偿因其侵害行为所造成的原告的经营损失50万元人民币;赔偿原告的精神损害5万元人民币;赔偿原告因追索被告的侵害行为所花费的费用计30,160元人民币(包括律师费、翻译费、审计费、公证费等)。

被告辩称,除无忧团购网上的信息非被告发布外,被告的确在其他原告所称的媒体上发布了如原告诉称的声明,但均并非针对原告,而是针对市场上的假冒行为,且其中内容属实,被告并未捏造散布虚伪事实,也没有损害原告的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原告不能算作被告的竞争对手,故被告的行为不构成对原告的不正当竞争;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应予驳回。

根据双方的诉辩意见及当庭陈述,双方对下列事实没有异议,本院予以确认:2004年9月1日,被告与案外人南京康淼饮用水设备在《南京日报》上发布《联合声明》,称被告“是美国Everpure公司(Everpure,Inc.)授权的中国唯一总经销商……在中国境内所有未经(被告)授权的单位和个人经营或提供的Everpure水处理设备、产品,美国Everpure公司(Everpure,Inc.)及其总经销(被告)均不保证其为原装正品货,并不给予提供质量保证,同时保留对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中国境内所有由我司提供的产品均有以下标识,未有此标识者均不能保证其为原装正品……”声明中附有标识图样。2004年11月16日、11月19日,被告又与其他案外人在《时代商报》、《南方日报》及《装潢情报》杂志上分别发布《郑重声明》或《联合声明》,内容与上述声明基本相同,但最后一节表述为“自2004年11月1日起,中国境内所有市场出售的Everpure产品均贴有以下标识,未有此标识者均为假冒(伪劣)产品或者非法产品……”两份声明中也附有标识图样。2004年12月2日,上海市长宁区公证处公证员通过点击被告公司网站主页()上的“新闻中心”链接,进入相关页面后再点击“公司新闻—整顿市场秩序,原经销商上海振慧和上海爱惠浦餐饮设备出局”链接,在随后显示的页面上的第六幅照片下方的图片说明文字为“上海振慧与上海爱惠浦公司代表离场,与会者鼓掌”,“与会者一致对扰乱市场秩序的少数经销商进行了抨击,大家一致认为,上海振慧水处理设备公司和上海爱惠浦餐饮设备继续留在Everpure经销网络中将会阻碍Everpure在中国的发展,并举手表决,一致赞同清理其出局。”该消息发布的时间为2004年11月1日。2004年12月10日,上海市恒信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永明受原告及另一案外人的委托向被告发出《律师函》,称被告在各类媒体上发布的声明及被告公司网站上的有关言论内容有损原告商誉,且已造成原告的经济损失,并指出被告的行为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行为,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并与原告协商解决纠纷,否则将诉诸法院。12月18日,被告就上述《律师函》向原告和案外人发出《公开声明》,称被告已于2004年6月“取得Everpure,Inc.在中国境内销售其水净化设备产品及服务的唯一总经销商资格……尽管你们曾经得到过Everpure,Inc.经销EVERPURE产品的许可,但该许可中已明确许可期限是至中国新的总经销商产生为止,且……也代表Everpure,Inc.宣布取消了你们两家公司的经销权。”被告在《公开声明》中认为原告《律师函》中所宣称的“仍有大量EVERPURE品牌产品要上市销售”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也没有得到许可。

以上事实,有原告提供的《南京日报》、《时代商报》、《南方日报》和《装潢情报》杂志相关版面复印件,(2004)沪长经证字第24173号《公证书》,《律师函》、《公开声明》等书证以及双方当庭陈述的笔录在案佐证。

原告为证明其所主张的事实,还提供了下列证据:

1、订购单、运单、海关报关单、关税缴款书、发票等票据,以证明美国爱惠浦公司根据原告的订购向原告销售了Everpure水处理产品。

2、美国爱惠浦公司的国际发展主任W.D.Brockhaus发给原告的电子邮件、向原告签署的证明文件以及美国爱惠浦公司发给原告的,以证明美国爱惠浦公司知道并授权原告在中国国内销售该公司产品。

3、(2004)沪长经证字第26050号《公证书》,以证明被告在无忧团购网上发布损害原告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声明。

4、上海新华东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以证明被告的虚假宣传给原告造成的经济损失。

5、审计费、公证费、翻译费、复制费、律师服务费发票,以证明原告为调查制止被告不正当竞争行为而支付的合理费用。

被告为证明其辩解意见,提供了下列证据:

1、美国爱惠浦公司与被告签订的《EVERPURE国际经销商合约》、该公司国际发展主任W.D.Brockhaus签署的给被告的《授权书》、证明文件、给被告法定代表人的信函、给上海地区客户的信函;

2、(2005)宁三证保字第00575号《公证书》;

3、南京金大商标事务所出具的《证明》。

证据1至证据3共同用于证明美国爱惠浦公司将“爱惠浦”商标许可给被告使用,通过不同方式反复确认被告作为该公司EVERPURE产品中国独家总代理的地位,并声明原告自2004年10月25日起无权经销该公司的产品。

4、被告在市场上购买的假冒EVERPURE品牌的水处理产品,以证明被告所发布的声明都是为了整顿市场秩序,并非针对原告。

5、原告与美国爱惠浦公司之间的往来电子邮件,以证明原告存货很少,其订单虽被美国爱惠浦公司错误接受但最终被取消,故原告不可能遭受如其主张的经济损失。

经开庭质证,双方对对方的证据分别发表如下质证意见:被告认为原告证据1中的订单均是无签章的打印件,运单来自境外但未履行公证认证手续,均不符合证据的形式要件,且这一组证据缺乏相互印证关系,没有证明效力;证据2均无原件,真实性无法认可;证据3虽系真实,但无忧团购网上的声明并非被告发布;证据4、5虽均系真实,但被告并未侵权也就无须承担赔偿责任,且这些证据不足以证明原告的所谓经济损失。原告对被告证据1、2中的英文原件以及证据3之真实性均无异议,但提出相关英文文件的中文译本有瑕疵,并认为美国爱惠浦公司无权禁止原告销售其库存的EVERPURE产品;原告对被告的证据4的来源提出异议,认为该产品实物非原告销售,与本案争议无关;原告对被告证据5也不予认可。

综合双方的质证意见,本院对证据材料审查后认证如下:原告证据1中的单据大多数存在相互印证关系,能够证明原告向美国爱惠浦公司购进EVERPURE产品的事实,且被告向原告发出的前述《公开声明》中也认可原告“曾经得到过Everpure,Inc.经销EVERPURE产品的许可”,故除证据2中的电子邮件和的真实性无法核实外,证据1、2中的其他证据均可采信;证据3并不能直接反映无忧团购网上的声明系被告发布,本院不予采信;证据4的审计结论虽然表明原告2004年度销售“爱惠浦”产品收入比重比上年度减少,但考虑到美国爱惠浦公司2004年停止向原告供货的事实也直接影响到原告这方面的销售,故该《审计报告》尚不足以证明该情况与被告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本院对其不予采信;证据5能够证明原告为本案诉讼的支出,均可采信,但这些费用具体是否应当由被告负担由本院根据案情予以决定。被告证据1、2的真实性已经原告确认,对被告主张的其与美国爱惠浦公司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证明作用,原告虽对相关英文部分的中文译本的准确性提出异议但未能说明具体依据,其质证意见不能成立,本院对上述证据予以采纳;被告证据3与本案争议无关,其对证据4、5的来源均无法说明,本院对这些证据不予采信。

根据上述认定的证据,本院确认事实如下:

原告曾经从美国爱惠浦公司进口EVERPURE品牌水处理产品,并在国内进行销售。至2004年8月,仍有原告向该公司采购的EVERPURE品牌水处理产品运抵上海并办理海关报关手续。2004年5月10日,美国爱惠浦公司的W.D.Brockhaus签发《授权书》,授权被告为“Everpure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代理(MasterDistributor)”,并注明“此授权受已签字的代理协议书的支持”,有效期5年。

2004年6月,被告法定代表人滕瑞林与美国爱惠浦公司国际发展主任W.D.Brockhaus分别代表两家公司签订《EVERPURE国际经销商合约》,约定美国爱惠浦公司授权被告向该公司及其指定的联属机构采购EVERPURE产品,并在中国范围内销售、经销,许可被告为销售产品使用必需的EVERPURE专利权、商标等,合同还就技术指导、培训、付款方式、最低购货量等条款作了约定。该合同有效期为5年。2004年9月24日,W.D.Brockhaus签署声明,确认原告销售的全部EVERPURE产品均系由美国爱惠浦公司制造的真正EVERPURE产品。2004年11月4日,W.D.Brockhaus签署了一份给上海地区客户的信函,通知他们该公司产品经销网络在上海的变动,称原告不再在中国代理“爱惠浦”产品。11月8日,其又签署一份给被告法定代表人的信函,“再次确认贵公司作为Everpure在中国唯一指定总经销商……有权设立省级经销商。”该函也确认原告失去了在中国经销“爱惠浦”产品的权利。2005年3月16日,其再次签署证明文件称,该公司与被告签订的《EVERPURE国际经销商合约》已经于2004年6月1日生效;确认被告是EVERPURE产品在中国的独家总经销商;没有被告的授权,任何商业实体无权在中国境内使用EVERPURE标记、商标等;从2004年10月25日起,在中国销售的所有未加贴被告提供的标签的EVERPURE产品均被认为是假冒产品或非法产品;从上述日期起,原告无权在中国销售EVERPURE产品,包括现有库存。2005年4月2日,被告工作人员在公证人员的监督下访问美国爱惠浦公司的网站,该网站也发布消息称原告不再在上海代表EVERPURE品牌。

原告支付了审计费人民币4,500元、公证费人民币2,000元、翻译费人民币3,600元、复制费人民币60元、律师代理费人民币20,000元。

本院认为,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本案争议的起因在于被告在报刊及公司网站上刊登声明和消息,原告认为被告在上述媒体上公布的信息与事实不符,损害了原告的名誉、破坏了原告的经营活动,构成对原告的不正当竞争;被告则以双方没有竞争关系、其声明内容属实且并非针对原告为由提出抗辩。综合双方的观点可见,本案是一起经营者涉嫌虚假宣传、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纠纷,双方的争议焦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原、被告是不是竞争对手的关系。被告辩称,原告自2004年10月25日起不再经销也不可能经销EVERPURE品牌产品,而被告是该产品中国的总经销商,故双方不可能成为竞争对手。本院认为,被告自2004年6月起成为美国爱惠浦公司确认的中国地区总经销商,而原告提供的进口EVERPURE品牌产品的系列单据、被告网站上的消息以及被告提供的美国爱惠浦公司出具的文件、被告发给原告的《公开声明》均证明了原告曾经合法进口并在国内销售EVERPURE品牌产品的事实。被告在报刊上刊登声明的最早时间为2004年9月1日,距原告从美国爱惠浦公司进口的最后一批EVERPURE品牌水处理产品缴纳关税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不足一个月,从常理分析,当时原告仍然在从事该产品的销售。在被告开始刊登系争声明时其与原告同是销售EVERPURE品牌水处理产品的经营者,彼此之间又不存在该产品销售或代理方面的上下级关系,故可以认定原告是被告的直接竞争对手。

二、被告刊登的声明内容是否虚假或者引人误解、是否会对原告产生损害。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对原告关于被告在杂志及公司网站等媒体上发布信息、涉嫌不正当竞争的指控,本院分别予以阐述如下:

首先,被告自2004年9月1日起先后与他人在《南京日报》等多份报刊杂志上发布声明,在明确自己是美国爱惠浦公司授权的总经销商的同时,宣称中国市场上非被告授权提供或者无被告指定标识的EVERPURE产品“均不能保证是原装正品”或均为“假冒伪劣产品或者非法产品”,并声称“保留对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对此,被告辩称美国爱惠浦公司已声明原告从2004年10月25日起无权在中国销售含现有库存在内的EVERPURE产品,故其上述声明的内容是有依据的。本院认为,美国爱惠浦公司的上述声明是在2005年3月作出的,被告并未证明其发布声明时美国爱惠浦公司已有这一态度;此外,被告也未能举证证明美国爱惠浦公司有权禁止原告销售已经进口的EVERPURE产品,而一般情况下原告对其合法进口的EVERPURE产品享有处分权,美国爱惠浦公司在销售行为完成后并没有权利限制原告进行再销售。由于在被告发布上述声明之前原告一直合法经营EVERPURE产品,且被告也未能证明其在当时已经确切获知原告已无合法购进的该产品可供销售,故被告声明中一概否定非其授权提供的EVERPURE产品之合法性的表述显得过于武断和不负责任,缺乏事实依据。被告的这种宣传极易造成相关公众对原告经营的合法性产生误解,以及对原告所合法经营的EVERPURE产品声誉的怀疑,直接影响了原告的正常经营活动,进而对原告所经营的EVERPURE产品声誉和原告的商业信誉造成损害。因此,被告刊登上述声明的行为构成对原告的不正当竞争,其应当就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其次,被告在公司网站上刊登消息,在叙述原告等两家公司退出EVERPURE产品营销体系的情况时,将原告与“扰乱市场秩序的少数经销商”相提并论,并使用了“清理出局”等贬抑原告的措词。由于被告并未能举证证明原告存在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其上述表述不但缺乏事实依据,而且容易引起相关公众对原告经营行为合法性的无端怀疑,致使原告商业信誉受损。因此,被告在其网站上发布的这一消息同样构成不正当竞争,其亦应当就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被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被告的虚假宣传行为损害了原告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构成对原告的不正当竞争,原告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侵害、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具有法律依据。关于赔礼道歉的方式,原告请求被告在原来刊登声明和消息的报刊、网站的相同部位、不少于原来篇幅、以原来刊登次数之五倍连续刊登道歉声明,由于该请求与被告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所采取的方式及其影响范围不尽相称,故被告赔礼道歉的方式由本院根据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影响范围、次数等因素予以确定。对于原告主张的经济损失数额,原告既未能举证证明其所遭受到的经济损失,又未能证明被告侵权后的获利情况,故本院根据被告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性质、主观恶意程度、影响范围及其可能给原告造成的损失等因素,酌情确定被告应当承担的赔偿数额。原告因调查被告不正当竞争行为所花费的律师费、翻译费、公证费等费用中的合理部分,被告也应当予以承担。原告还请求被告赔偿精神损害5万元人民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的对法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处理原则,本院对原告的这一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第二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江苏爱惠浦环保科技立即停止对原告上海爱惠浦餐饮设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被告江苏爱惠浦环保科技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30日内在《南京日报》、《时代商报》、《南方日报》、《装潢情报》上刊登声明各一次,并在其公司网站主页(chinaeverpure)上连续30天设置声明链接,就其不正当竞争行为向原告上海爱惠浦餐饮设备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声明的内容及刊登位置须经本院审核;

三、被告江苏爱惠浦环保科技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赔偿原告上海爱惠浦餐饮设备经济损失人民币15,000元以及原告为调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人民币15,660元,以上两项合计人民币30,660元;

四、原告上海爱惠浦餐饮设备的其他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本案受理费人民币10,812元,由原告上海爱惠浦餐饮设备负担人民币5,120元,被告江苏爱惠浦环保科技负担人民币5,692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本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提交上诉状正本1份,副本1份。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纠纷一案(2005)沪一中民五(知)初第字217号

原告上海不颠西服,住所地上海市金山区兴塔镇新金山路181号。

法定代表人李焕英,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吴戟,上海市恒业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北京利盛可嘉西服,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一号北京嘉里中心商场首层104-105单元。

被告北京利盛可嘉西服上海分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汶水路269号A-64室。

负责人宋晓良。

被告熊可嘉,男,1949年11月21日出生,台湾省台北市人,住上海市徐汇区五原路288弄6号。

上述三被告委托代理人何农,上海市华益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上海不颠西服诉被告北京利盛可嘉西服、被告北京利盛可嘉西服上海分公司、被告熊可嘉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纠纷一案,原告上海不颠西服于2006年2月8日向本院提出撤诉申请。

本院认为,原告上海不颠西服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第(五)项之规定,裁定如下:

准许原告上海不颠西服撤回对被告北京利盛可嘉西服、被告北京利盛可嘉西服上海分公司、被告熊可嘉的起诉。

本案案件受理费人民币3,510元,由原告上海不颠西服减半负担人民币1,755元。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纠纷案(2005)沪一中民五(知)初第字145号

原告上海振慧水处理设备,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天马山天鸡路10-3号。

法定代表人李铭,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殷荣宝,上海市丰隆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江苏爱惠浦环保科技,住所地江苏省南京市太平南路333号。

法定代表人滕瑞林,该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邱宝军、陈清,江苏博事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上海振慧水处理设备与被告江苏爱惠浦环保科技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纠纷一案,本院于2005年4月5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5年6月2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法定代表人李铭、委托代理人殷荣宝,被告委托代理人邱宝军、陈清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其经美国爱惠浦公司(Everpure,Inc.)授权在中国国内销售EVERPURE品牌水处理产品已有多年,所售产品直接采购自美国爱惠浦公司并经合法渠道进口。原告发现,被告于2004年11月致函《装潢情报》杂志社,并随后在该杂志上刊登《联合声明》,称在中国境内所有未经其授权的单位和个人经营或提供EVERPURE水处理产品,其与美国爱惠浦公司均不保证是原装正品货;还宣称“自2004年11月1日起,中国境内所有市场出售的EVERPURE产品均具有以下标识(附被告公司的标识图样),未有此标识者均为假冒伪劣产品或非法产品。”被告另采取在商场向顾客散发、在无忧团购网上发布等方式散布这些信息。此外,被告还在自己的网站上登载不实信息,诋毁原告商业声誉。被告的上述行为造成原告无法继续发布广告、被迫撤出商场销售柜台、客户停止订货等经营被动局面。原告认为,其合法经销美国EVERPURE产品,与被告具有竞争关系,被告的上述行为使其不能接受用户的平等选择,丧失交易机会;且被告以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手法损害原告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造成原告重大经济损失,故请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对原告的侵权行为,在《装潢情报》杂志上以不少于原来篇幅连续10次刊登公开声明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以恢复原告的名誉;赔偿因其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原告的经营损失人民币50万元;赔偿原告精神损失人民币5万元;赔偿原告因本案诉讼所支出的费用计人民币14,560元(包括律师费、翻译费、公证费等)。

被告辩称,被告虽然确在《装潢情报》上刊登了如原告诉称的《联合声明》,但从未在商场派发或在无忧团购网上发布该声明;被告刊登的声明内容属实,且并非针对原告,而是针对市场上的假冒行为;被告公司网站上关于原告的信息也符合事实。原告不是被告的竞争对手,被告并未捏造散布虚伪事实,也没有损害原告的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故不构成对原告的不正当竞争,原告的诉讼请求应予驳回。

原告为证明其所主张的事实,提供了下列证据:

1、美国爱惠浦公司的国际发展主任W.D.Brockhaus发给原告的电子邮件、向原告签署的证明文件;

2、美国爱惠浦公司出具的“形式发票”等票据。

证据1、2用以证明美国爱惠浦公司向原告销售了EVERPURE水处理产品、该公司知道并授权原告在中国国内销售该公司产品。

3、被告给《装潢情报》杂志社的信函,2004年11月16日、12月1日出版的《装潢情报》杂志相关页面复印件,《联合声明》复印件、(2004)沪长经证字第24173号、第26050号《公证书》,以证明被告通过刊登、在无忧团购网上发布、在商场发放《联合声明》以及在公司网站上刊登贬损原告的消息等行为实施了损害原告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4、《<装潢情报>广告合同》、上海人家广告给原告的信函,《欧倍德中国境内货物采购框架合同》、落款为”欧倍德(中国)管理系统”的《清场通知》;

5、2004年8月1日、12月16日、2005年1月1日《装潢情报》杂志相关页面复印件。

证据4、5用以证明被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原告经营造成的影响。

6、原告的广告费支出统计,与团购网、上海哈根达斯食品、欧海家居沈阳和平店等的营业收入统计,以证明被告的不正当竞争给原告造成的经济损失。

7、翻译费、律师费、公证费发票,以证明原告为调查制止被告不正当竞争行为而支付的合理费用。

被告为证明其辩解意见,提供了下列证据:

1、美国爱惠浦公司与被告签订的《EVERPURE国际经销商合约》、该公司国际发展主任W.D.Brockhaus签署的给被告的《授权书》、证明文件、给被告法定代表人的信函、给上海地区客户的信函;

2、(2005)宁三证保字第00575号《公证书》;

3、南京金大商标事务所出具的《证明》。

证据1至证据3共同用于证明美国爱惠浦公司将“爱惠浦”商标许可给被告使用,通过不同方式反复确认被告作为该公司EVERPURE产品中国独家总代理的地位,并声明原告自2004年10月25日起无权经销该公司的产品。

4、被告在市场上购买的假冒EVERPURE品牌的水处理产品,以证明被告所发布的声明都是为了整顿市场秩序,并非针对原告。

5、(2005)宁三证保字第00574号《公证书》,以证明原告仍在网上以EVERPURE代理商名义宣传并使用其商标。

经开庭质证,被告认为原告证据1中的电子邮件、证据4、6的真实性无法认可,对其他证据的真实性没有异议;原告的证据不能证明其在2004年6月以后还从美国爱惠浦公司购进产品;在无忧团购网上发布、在商场发放《联合声明》均非被告所为;原告证据6只能证明原告以前的经营状况,不能证明其主张的所谓经济损失。原告对被告证据之真实性均无异议,但提出被告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其有权公开否定原告合法经营EVERPURE产品;被告与美国爱惠浦公司的合同不能产生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证据3、4、5与本案争议无关。

综合双方的质证意见,本院对证据材料审查后认证如下:原告证据1中的电子邮件的真实性无法核实,证据4中的《清场通知》没有加盖出具单位的公章,证据6中的财务统计只是针对原告以前的经营状况,无法反映其因被告行为而遭受的损失,故均不足以采信;原告关于被告在无忧团购网上发布、在商场发放《联合声明》的证据均不能直接证明相关行为系被告所为,本院不予采信;原告的其他证据对其所主张的事实具有证明作用,均可采信。被告证据1、2的真实性已经原告确认,对被告主张的其与美国爱惠浦公司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证明作用,本院对上述证据予以采纳;被告证据3、4、5所反映的事实与本案争议缺乏直接关联,本院不予采信。

根据上述确认的证据和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本院认定如下事实:

原告曾经从美国爱惠浦公司(Everpure,Inc.)进口EVERPURE品牌水处理产品,并在国内进行销售。2003年5月20日,美国爱惠浦公司的W.D.Brockhaus签发证明文件,称原告经全权授权,可在中国上海地区进口、促销及销售EVERPURE品牌水处理设备,并声明“该授权自即日起生效,直至爱惠浦(美国EVERPURE公司)在中国地区另设主要销售商(MasterDistributor)。”原告最后一次向美国爱惠浦公司订货的时间为2004年6月10日,该公司向原告销售最后一批水处理产品的发票日期和装货日期均为2004年7月14日。2004年5月10日,美国爱惠浦公司的W.D.Brockhaus签发《授权书》,授权被告为“Everpure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代理(MasterDistributor)”,并注明“此授权受已签字的代理协议书的支持”,有效期5年。

2004年6月,被告法定代表人滕瑞林与美国爱惠浦公司国际发展主任W.D.Brockhaus分别代表两家公司签订《EVERPURE国际经销商合约》,约定美国爱惠浦公司授权被告向该公司及其指定的联属机构采购EVERPURE产品,并在中国范围内销售、经销,许可被告为销售产品使用必需的EVERPURE专利权、商标等,合同还就技术指导、培训、付款方式、最低购货量等条款作了约定。该合同有效期为5年。

同年8月1日,《装潢情报》杂志上刊登了原告的广告,其中在“爱惠浦家用净水机”一栏下方标注“上海地区总代理”字样。2004年8月9日,被告以美国爱惠浦公司在中国唯一总经销商的身份向《装潢情报》杂志编辑部发函,就原告以“爱惠浦家用净水机上海地区总代理”身份在该刊进行广告宣传的情况作出说明称:“所有中国大陆境内地区经销商(省级代理)都必须得到我公司授权……所有中国大陆境内未经我公司授权的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使用Everpure标识和商标进行宣传促销。到目前为止,我司未对上海地区任何经销商签订过经销协议,更未对任何单位和个人授予过'上海地区总代理’或'总经销’。”2004年11月1日,被告再次向《装潢情报》编辑部发函,称其已经授权案外人上海冠洁工贸(下简称冠洁公司)为上海地区总经销,定于11月16日在该刊上刊登的《联合声明》是两公司共同拟稿确定的,请该刊核实后刊登。2004年11月10日,代理原告在《装潢情报》杂志上发布广告的上海人家广告致函原告,以原告是否有权使用爱惠浦商标进行促销受到质疑为由,通知原告暂停在该杂志上的广告刊登事宜。2004年11月16日、12月1日,被告与冠洁公司在《装潢情报》杂志上两次发布《联合声明》,称被告“是美国Everpure公司(Everpure,Inc.)授权的中国唯一总经销商……在中国境内所有未经(被告)授权的单位和个人经营或提供的Everpure水处理设备、产品,美国Everpure公司(Everpure,Inc.)及其总经销(被告)均不保证其为原装正品货,并不给予提供质量保证,同时保留对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中国境内所有市场出售的Everpure产品均贴有以下标识,未有此标识者均为假冒伪劣产品或者非法产品……”声明中附有标识图样。2004年12月2日,上海市长宁区公证处公证人员通过点击被告公司网站主页()上的“新闻中心”链接,进入相关页面后再点击“公司新闻—整顿市场秩序,原经销商上海振慧和上海爱惠浦餐饮设备出局”链接,在随后显示的页面上的第六幅照片下方的图片说明文字为“上海振慧与上海爱惠浦公司代表离场,与会者鼓掌”,“与会者一致对扰乱市场秩序的少数经销商进行了抨击,大家一致认为,上海振慧水处理设备公司和上海爱惠浦餐饮设备继续留在Everpure经销网络中将会阻碍Everpure在中国的发展,并举手表决,一致赞同清理其出局。”该消息发布的时间为2004年11月1日。2004年12月16日、2005年1月1日,《装潢情报》杂志刊登了“爱惠浦家用产品上海总经销”冠洁公司的广告。

另查明,2004年11月4日,美国爱惠浦公司的W.D.Brockhaus签署了一份给上海地区客户的信函,通知他们该公司产品经销网络在上海的变动,称原告不再在中国代理“爱惠浦”产品。同年11月8日,其又签署一份给被告法定代表人的信函,“再次确认贵公司作为Everpure在中国唯一指定总经销商……有权设立省级经销商。”该函也确认原告失去了在中国经销“爱惠浦”产品的权利。2005年3月16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