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101谈写作(一百三十八)详论“被动”与主动场景_第1页
写作 101谈写作(一百三十八)详论“被动”与主动场景_第2页
写作 101谈写作(一百三十八)详论“被动”与主动场景_第3页
写作 101谈写作(一百三十八)详论“被动”与主动场景_第4页
写作 101谈写作(一百三十八)详论“被动”与主动场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近101研究小说开头,忽然领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叫做”被动“与”主动“场景。

所谓被动与主动,都是相对主人公而言,有的场景主角戏份少,或者处于被作者介绍的地位,显得主角被动,称为被动场景。

而有的场景,主人公处于情景核心,由主人公驱动情节推进,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称为主动场景。

一般来说,读者都喜欢主动场景,因为在这种场景中,主角都直面矛盾冲突,处于解决者的地位,所以读者容易代入进去,而且这种场景易于阅读,都是一幕幕画面推进,不需费神多思量。

但是,写小说也不能一味主动场景,比如碰到需要解释的地方,需要去描写敌人,或者配角的对话等等,主角只能撇在一边等着。

又比如主角的回忆,也是一种信息的陈述交代,情节也处于停滞状态,也是一种被动场景。

可见被动场景不可或缺,如果没有被动场景,就无法形成高潮前的情绪铺垫,也无法进行一些信息的有效交代。

就算主角一直处于主动场景,也会因为叙事过于单线条,而显得单调,或者故事单薄跳脱,缺乏立体感。

下面,101尝试分析一些被动场景和主动场景在开头中的运用,帮助大家了解其中一二,可以说一旦掌握,奥妙无穷!

-----

例子1:《神雕侠侣》

一阵轻柔婉转的歌声,飘在烟水蒙蒙的湖面上。歌声发自一艘小船之中,船里五个少女和歌嘻笑,荡舟采莲。

……

小船在碧琉璃般的湖面上滑过,舟中五个少女中三人十五六岁上下,另外两个都只九岁。两个幼女是中表之亲,表姊姓程,单名一个英字,表妹姓陆,名无双。两人相差半岁。

三个年长少女唱着歌儿,将小舟从荷叶丛中荡将出来。程英道:“表妹你瞧,这位老伯伯还在这儿。”说着伸手指向垂柳下的一人。

那人满头乱发,胡须也是蓬蓬松松如刺猬一般,须发油光乌黑,照说年纪不大,可是满脸皱纹深陷,却似七八十岁老翁,身穿蓝布直缀,颈中挂着个婴儿所用的锦缎围涎,围涎上绣着幅花猫扑蝶图,已然陈旧破烂。

陆无双道:“这怪人在这儿坐了老半天啦,怎么动也不动?”程英道:“别叫怪人,要叫『老伯伯’。你叫他怪人,他要生气的。”陆无双笑道:“他还不怪吗?这么老了,头颈里却挂了个围涎。他生了气,要是胡子都翘了起来,那才好看呢。”

从小舟中拿起一个莲蓬,往那人头上掷去。

小舟与那怪客相距数丈,陆无双年纪虽小,手上劲力竟自不弱,这一掷也是甚准。程英叫了声:“表妹!”待要阻止,已然不及,只见那莲蓬迳往怪客脸上飞去。

那怪客头一仰,已咬住莲蓬,也不伸手去拿,舌头卷处,咬住莲蓬便大嚼起来。五个少女见他竟不剥出莲子,也不怕苦涩,就这么连瓣连衣的吞吃,互相望了几眼,忍不格格而笑,一面划船近前,走上岸来。

程英走到那人身边,拉一拉他衣襟,道:“老伯伯,这样不好吃的。”从袋里取出一个莲蓬,劈开莲房,剥出十几颗莲子,再将莲子外的青皮撕开,取出莲子中苦味的芯儿,然后递在怪客手里。那怪客嚼了几口,但觉滋味清香鲜美,与适才所吃的大不相同,裂嘴向程英一笑,点了点头。程英又剥了几枚莲子递给他。那怪客将莲子抛入口中,一阵乱嚼,仰天说:“跟我来?”说着大踏步向西便走。

陆无双一拉程英的手,道:“表姊,咱们跟他去。”三个女伴胆小,忙道:“快回家去罢,别走远了惹你娘骂。”陆无双肩肩嘴扮个鬼脸,见那怪客走得甚快,说道:“你不来算啦。”放脱表姊的手,向前追去。程英与表妹一同出来玩耍,不能撇下她自归,只得跟去。那三个女伴虽比她们大了好几岁,但个个怕羞胆怯,只叫了几声,便见那怪客与程陆二人先后走入了桑树后。

点评:这就是一段主动场景的开头,程英和陆无双处于情节的主导地位,有关她俩的身份介绍少之又少,只有”舟中五个少女中三人十五六岁上下,另外两个都只九岁。两个幼女是中表之亲,表姊姓程,单名一个英字,表妹姓陆,名无双。两人相差半岁。“这么一句。

虽然有关两个人物的身份信息很少,但是读者阅读一样不会缺乏代入感,因为在主动场景中,人物行事表现出来的特质,假如具备有趣的性格,读者就会产生好感。

而由于情节是处于流动中,读者就想要知道:这有趣的人物,会在这有趣的事件中,命运如何?

于是读者就上钩了,不知不觉阅读下去。

------

举例2:《诛仙》

“臭小子,你往哪儿跑?”一声喝骂,带了几分笑意,出自一半大小孩之口,他看去十岁左右,眉目清秀,领着四、五个男女孩童,追着前方另一个小孩。前头那小孩比他小了两岁,个子也矮些,此刻脸上满是笑容,拼力向前跑去,间中还回头做了个鬼脸。

“张小凡,有种你就站住!”后头那小孩高声叫道。

前头那叫张小凡的孩子“呸”了一声,边跑边道:“你当我白痴啊!”说着反而跑得更快了。

一路追跑,这些小孩逐渐跑近了村子东头的那间破旧草庙。从外看去,这座小草庙破旧不堪,也不知经历了多少人世风雨。

张小凡第一个冲了进去,不料一不留神,居然被门板拌了一下,扑通一声,摔了个跟头。后边几个小孩大喜,一拥而上,将他压在身下,那清秀男孩面有得色,笑道:“被我抓住了,这下你没话说了罢?”

谁知张小凡怪眼一翻,道:“不算不算,你暗算了我,怎么能算?”

那男孩一愣,奇道:“我什么时候暗算你了?”

张小凡道:“好你个林惊羽,你敢说这个门板不是你放在这儿的?”

那叫林惊羽的小孩大声道:“哪有此事!”

张小凡一抿嘴,头一歪,一副坚决不投降、不屈服的样子。林惊羽气从心头起,一手扼住他的脖子,怒道:“说好了抓住就认输的,你服不服?”

张小凡理也不理。

林惊羽脸色通红,手上用力,大声道:“服不服?”

张小凡气管被他扼住,呼吸逐渐困难,慢慢的脸也开始涨红,但他小小年纪,性子竟是极犟,硬是一声不吭。

林惊羽却是越来越怒,手上力气越来越大,口中一叠声道:“服不服,服不服,服不服?”

这时其他小孩眼看不对,都悄悄缩了回去,只剩下这两个无知孩童,为了意气之争,由着各自偏激性子,这般彼此坚持下去。

眼看着一场大祸便无端生出,忽听这草庙深处一声佛号,有人道:“阿弥佗佛,快快住手。”

一只干瘦手掌,横空而出,伸出二指,在林惊羽双手上弹了一弹。林惊羽如遭电击,全身大震,双手自然而然地松开了。

张小凡大口喘气,显是憋得狠了。他二人怔在当地,回过神来,想起了刚才情景,对看一眼,彼此都越来越是后怕。

点评:这也是一段主动场景,有关主角张小凡和配角林惊羽的介绍,也是短之又短:“他看去十岁左右,眉目清秀,领着四、五个男女孩童,追着前方另一个小孩。前头那小孩比他小了两岁,个子也矮些”。

但因为俩小孩打架经过曲折有趣,所以我们不需要知道有关这两人多少信息,单单凭他们的表现就足以吸引人读下去。

至此总结一下:

主动情节往往是一个小故事开场,而人物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因为人物有趣,还有事件有趣,所以读者可以兴趣盎然地读下去。

等到小故事读完,人物也基本介绍给读者了,好感度自然不知不觉深入人心。

所以,我们写网文,要尽量采取主动场景开头,尽量要用一个小故事吸引住读者,而不是被动场景。

-----

例子3:《凡人修仙传》

二愣子睁大着双眼,直直望着茅草和烂泥糊成的黑屋顶,身上盖着的旧棉被,已呈深黄色,看不出原来的本来面目,还若有若无的散发着淡淡的霉味。

在他身边紧挨着的另一人,是二哥韩铸,酣睡的十分香甜,从他身上不时传来轻重不一的阵阵打呼声。

离床大约半丈远的地方,是一堵黄泥糊成的土墙,因为时间过久,墙壁上裂开了几丝不起眼的细长口子,从这些裂纹中,隐隐约约的传来韩母唠唠叨叨的埋怨声,偶尔还掺杂着韩父,抽旱烟杆的“啪嗒”“啪嗒”吸允声。

二愣子缓缓的闭上已有些发涩的双目,迫使自己尽早进入深深的睡梦中。他心里非常清楚,再不老实入睡的话,明天就无法早起些了,也就无法和其他约好的同伴一起进山拣干柴。

二愣子姓韩名立,这么像模像样的名字,他父母可起不出来,这是他父亲用两个粗粮制成的窝头,求村里老张叔给起的名字。

老张叔年轻时,曾经跟城里的有钱人当过几年的伴读书童,是村里唯一认识几个字的读书人,村里小孩子的名字,倒有一多半是他给起的。

韩立被村里人叫作“二愣子”,可人并不是真愣真傻,反而是村中首屈一指的聪明孩子,但就像其他村中的孩子一样,除了家里人外,他就很少听到有人正式叫他名字“韩立”,倒是“二愣子”“二愣子”的称呼一直伴随至今。

而之所以被人起了个“二愣子”的绰号,也只不过是因为村里已有一个叫“愣子”的孩子了。

这也没啥,村里的其他孩子也是“狗娃”“二蛋”之类的被人一直称呼着,这些名字也不见得比“二愣子”好听了哪里去。

因此,韩立虽然并不喜欢这个称呼,但也只能这样一直的自我安慰着。

韩立外表长得很不起眼,皮肤黑黑的,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孩模样。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比同龄人早熟了许多,他从小就向往外面世界的富饶繁华,梦想有一天,他能走出这个巴掌大的村子,去看看老张叔经常所说的外面世界。

当韩立的这个想法,一直没敢和其他人说起过。否则,一定会使村里人感到愕然,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竟然会有这么一个大人也不敢轻易想的念头。要知道,其他同韩立差不多大的小孩,都还只会满村的追鸡摸狗,更别说会有离开故土,这么一个古怪的念头。

韩立一家七口人,有两个兄长,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小妹,他在家里排行老四,今年刚十岁,家里的生活很清苦,一年也吃不上几顿带荤腥的饭菜,全家人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着。

点评:这是典型的被动场景,主角一直处于被介绍的地位,虽然凡人很成功,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相当多的小白读者不喜欢凡人,觉得开头前几章就看不下去,究其原因就是主角太被动了。

而101以为,凡人的开头虽然被动,但还算是写得很成功,因为韩立虽然在开局没有处于主导地位,可描写的特征却十分吸引人。

比如破败小屋中,叫做二愣子的主角,在发呆,读者就会好奇,这主角干嘛要发呆?名字又干嘛叫二愣子?

接下来,又说他其实很聪明,还向往外面的世界,这就等于一个智商180的天才,被人小觑,不但起名为傻蛋,还被迫憋在一个小地方。

读者自然会期待这智商180的天才爆发,一鸣惊人。

可见,被动场景作为开头,虽然比较难写,但如果能写得比较有趣,富有悬念,还是会吸引读者读下去的。而好处相比主动场景来说,因为不疾不徐地叙事,人物和世界都会很饱满,比起那种一上来主角就主导的,故事的层次更丰满一些。

试想,假如凡人跳过开头几章,直接从韩立参加七玄门炼骨崖测试开始,描写在一群小孩中,一个倔强少年的拼搏。

虽然很主动,虽然更容易吸引读者,但是回过头来,还得交代这少年是谁?干嘛来参加测试?等等一大堆信息,一样是被动的信息,还不能介绍得太多,以免割裂了剧情流动。

可想而知,这种写法,虽然开头更吸引读者,但剧情饱满度和人物饱满度,却差了不止一筹,对于凡人修仙的大主题来说,显得单薄了一些。

以《诛仙》为例,张小凡出场很亮,可是他上山后,却窝窝囊囊的,不如出场的狡黠,让人十分不理解这个人物,导致对这个人物的好感度下降了不少。

-----

例子4:《紫府仙缘》

那相貌削瘦枯黄的中年官差抓起盘中最后的一块牛骨,咬了一口肉。

“那是当然。李爷我早在县城里发现那匪首的时候,便往他身上洒了‘三日不去散’,知道这玩意是什么吗?这可是县城里‘采药堂’赫赫有名的追踪药粉,只要散上那么一点点,”

姓李的官差用小指头比划了一下,颇有得色的继续说道:“三日之内,管那匪首逃到哪里,李爷我都能把他揪出来。不过这东西旁人是得不到的,要不是我跟采药堂的李大善人是亲戚,也弄不来这个。”

“李爷和采药堂的李大善人是亲戚?”

众官差们纷纷露出惊容,发出一阵大惊小怪的惊呼。

虽然他们早就从李官差的口中,远不止数百次的听到这事情,早就腻的要反胃了。但是他们知道他们的头子就好炫耀这层关系,所以次次都露出一副动容和惊叹声,来讨李官差的欢喜。

说起来,这采药堂在竹岐县城也是很有名望的。它主业是做采药,拥有良田数千倾,门面店铺数十间,门客学徒上千人,家大业大,是竹岐县第一豪强大户。

据说采药堂的堂主李大善人,早年是江湖中亡命之徒,在竹岐县境内凶名极盛,后来洗手上岸不再打打杀杀了,拜入了平州境内赫赫有名的药王帮,成了药王帮下属的采药堂的堂主,为药王帮供应药材,还在江湖上博了一个李大善人的称号,现在更是成了竹岐县城的首富豪强,威势极重,和竹岐县城的县太爷也是平辈论交。

但是知道李大善人底细出身的竹岐县城百姓,都会在背后暗骂他一声吃人不扒皮不吐骨头的大恶人。整个县城就数他最是恶透了,连疯狂收刮民脂民膏的竹岐县城县太爷都没他一半那么恶。

众官差们都知道这些,可不敢说出口,只敢没人的时候在心里叨念一下。

这采药堂在竹岐县城的豪强地位,绝不是他们这些到处跑腿累死累活抓强盗的县衙穷官差能比的。不要说堂主李大善人了,就算随便出来一个高级一点的师傅,都能在他们这些官差面前颐指气使。

一名年青地官差见李官差地酒碗已经空了。连忙捧起桌上大坛酒。给满上。刚好斟满酒碗地边缘。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倒酒地功夫显得娴熟无比。

他讨好道:“李爷。我昨儿听说一件事情。采药堂这几天好像要在县城里公开招收一批岁数在十二岁以下地采药童子。您老能不能帮忙说一声。让我家侄子进去学门手艺?小弟我这一生绝不忘李爷地恩情。”

其他地官差们也纷纷停了下来手中地酒碗。屏息倾听。他们谁家没有个儿子。侄子什么地亲人啊。要是能让自己地子侄儿在竹岐县城第一豪强大户采药堂谋个好生计。也有个盼头。过上舒坦日子。

就连躲藏在凉棚一侧阴影处地叶秦。听到那官差说。竹岐县城采药堂要公开收十二岁以下地采药童子。一怔。心中也怦然急跳。隐隐地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叶秦立刻不顾危险。从乱草窝里探出半个头来仔细听那些官差说话。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官差正大口咬着牛肉骨头。听了这话。到了嘴巴地肉骨也顿时停了下来。露出难色。“这个么。采药堂要公开收采药童子。是有这么回事。不过。做采药童子。这可绝不是什么好差事啊!”

说到这里,他想到了什么,又不说肯了。

李官差一向喜欢在众官差们面前吹嘘他和李大善人的亲戚关系,但是一提到采药堂的事情,他却常常闭口不多说半个字,似乎有所顾忌。

众官差们可急了,到这节骨眼上,怎么就不说了呢。平时不说也就罢了,现在采药堂要招募童子学徒,这种好事也不是天天能见。

他们纷纷上肉劝酒,轮番讨好道,“李爷,您老是李大善人的亲戚,这里就数您老最熟悉采药堂了。就给咱们兄弟们说说这采药堂的事情,怎么才能进去?”

一碗一碗的酒肉端上来,李官差禁不住众人的劝,道:

“也罢,兄弟一场,李爷我今儿就教你们一个乖,免得你们日后吃亏,怪李爷我事先没提醒一下。这采药堂分两个副堂:内堂、外堂。外堂专门训练一批采药人,去深山、老林、险峰、溪涧,最是险恶的地方去采摘野生的草药。内堂负责点药、鉴药、晒药、切药、制药、看门面店铺,运送药品什么的,平时都待在县城。

要是有门路有钱财,托个关系进内堂,那可爽了,坐着拿钱享福啊,比咱们这些累死累活、刀口舔血的官差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可要是进了外堂口,啧啧,里面究竟怎么样我不能说,别说李爷我没提醒大家,那上山采药的活儿,可是十个里面能活下一二个算不错了,比咱们这些当官差的还凄惨。

这采药堂是咱平州境内第五大江湖帮会——药王帮的一个堂口,帮规管的严厉,很多内幕消息不会轻易对外人透露。兄弟们家中要是有子侄,盘算着想进采药堂的,就托门路去进内堂,绝不要去外堂。要是不知道底细,贸然加进外堂去,那是找死。”

众官差们暗喜,只要知道其中的底细,便好办了。

至于托门路,面前不就是一条吗?剩下的就是银子的事情了。托李大官差的门路,也是要使不少银子的。这方面有些棘手,他们这些最底层的跑腿官差,平时能捞的油水并不多。有些银钱的官差,会动动脑筋。没银钱的官差,则干脆放弃了让自家子侄进采药堂的想法。

李大官差说完之后,把手中的牛肉骨头啃完,随手朝凉棚外一丢,拍了拍手,准备走人。

叶秦呆呆的看着那块牛肉骨头在半空划了一道弧线,落在他前面数米之外草丛中。他死死的盯着那块肉骨头,不敢动。只要这群官差不走,他是绝不打算在他们面前露半个脸。

否则只要十多个汉子中有一个看他不顺眼,过来给他来踹上一脚,便足以踢他个半死不活。他现在这个虚弱的小身板禁不起任何打击。挨上一脚,明天他可能痛的无法动弹半个手指头。后天,他和大牛都要因为没有食物饿死在这荒郊野外。

长达半年的四处流浪,让他明白,这种风险绝不能冒。

成大牛没了叶秦的压着,清醒了些,又从草窝一旁钻了出半个脑袋来。不过这回他瞧清楚了,那是一群官差,大牛知道厉害,不敢乱动。只是拼命的嗅着那酒肉味儿,解馋。

李大官差吃饱喝足,也不多说其它的,便带着众吃饱喝足的官差上路。酒水钱不劳李大官差费心,自有几个年青的官差随手在酒桌上丢了些碎银子。

众官差们呼喝着,提刀,寻了路,追寻那些强盗的踪迹去。

酒家老头见桌子上的银子不够,勉强也就能保本而已,畏缩不敢多言,只能心中暗骂一声晦气,然后收拾凉棚里的桌椅碗筷。小二则忙着把桌剩余的酒肉茶水,还有地上的肉骨头、碎肉沫都收集起来,准备拉回去喂猪。这年头大旱,粮肉稀缺,一丁点都浪费不得,尤其是他们这种小本买卖的生意人。

成大牛看的只差没有流口水。

叶秦拉着大牛没让他过去,他们在这里待了小半个月,早就知道那酒家老头和那小二都是小气鬼,一点酒肉也不肯施舍。他们两个现在过去,只怕那酒家老头马上一通烂扫帚打过来,赶他们两走。

好在小二只是在凉棚内清理,并没有去凉棚外的乱草丛。所有值钱的家当全部搬上一辆牛车,酒家老头和小二驾着牛车,沿着驿道慢腾腾的朝远方走了。

叶秦瞧见牛车走远。终于。飞快地朝乱草堆扑去。拔开枯乱草丛。寻找那块被李大官差丢弃牛肉骨头。

很快。叶秦找到一根有他半个小手臂粗地牛骨头。上面粘着一些没有啃完地牛肉沫丝。散发着诱人地香味。他伸舔了舔骨头上粘着地肉丝。

成大牛也慢慢爬了过来。一脸泥巴。可怜巴巴地盯着叶秦手上地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