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教案反思1000字_第1页
重阳节的教案反思1000字_第2页
重阳节的教案反思1000字_第3页
重阳节的教案反思1000字_第4页
重阳节的教案反思1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阳节的教案反思1000字一、观看重阳节来历的电影

1.师:孩子们,重阳节又被叫什么节日呀?(老人节)哦,老人节就是爷爷奶奶的节日呀,立刻就要到重阳节了,今日我们很快乐,能和爷爷奶奶一起过节日

师:谁来说一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平常是怎样关怀和照看我们的。

小结:爷爷奶奶会为我们,为我们,还会为我们。

2.祝愿歌《爷爷、奶奶好》

小伴侣们真聪慧,都找到了爷爷奶奶的鞋子,现在爷爷奶奶累了,想听我们唱唱歌,我们给爷爷奶奶来唱一首《爷爷奶奶好》,让他们听一听,好不好?

3.嬉戏《我为爷爷奶奶穿鞋子》

玩法:从很多鞋中找出爷爷奶奶的鞋子,为自己的爷爷、奶奶穿上鞋子。

师:作好了小旗子,我们来和爷爷奶奶玩一个小侦探的嬉戏。森林里,天黑了,现在请小伴侣们要睡觉了,把眼睛闭起来,请爷爷奶奶们脱下自己的一只鞋子,放在中间。爷爷奶奶的鞋子也来到了森林里,听一听,他们在跳舞呢。

师:天亮了,呀,爷爷奶奶的一只找不到家了!孩子们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一看,爷爷奶奶的鞋子,在哪里呢?快过来找一找。

师:找到了,请小伴侣们关心爷爷奶奶穿上鞋子。

4.做旗子

师:爷爷奶奶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们今日为爷爷奶奶做一面重阳节的旗子,插在重阳糕上,祝愿爷爷奶奶身体健康,欢乐每一天。

教学反思:

农历九月初九中国老人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四合一结构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幼儿小皇帝意识,不知敬重喜爱长辈的现象不少。开展此次活动。培育幼儿敬重喜爱长辈,促进他们健康全人格和社会性进展。

小百科: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便。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福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也许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节的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了解相关的重阳节学问。

2.激发幼儿对老人的崇敬,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3.培育孩子从小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洁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预备:

1、幼儿通过搜集资料了解重阳节的相关学问

2、选出十名幼儿列队欢迎入园老人

3、在本班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小礼品

4、老人自备开口上衣和鞋子一双5、糖果若干幼儿园重阳节

活动过程:

1、幼儿列队欢迎入园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来园时列队幼儿边念儿谣边打节拍)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特别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2、老人进入活动室后由老师提前支配好的幼儿为爷爷奶奶搬椅子请老人入座。

3、幼儿为老人表演节目4、请老人与幼儿一起看段视频(1)请老人谈谈自己的感受;(2)请幼儿说说听了爷爷奶奶的话我们小伴侣今后该怎么做?

5、任选十名幼儿幼儿剥糖给老人吃并送上亲吻

6、互动嬉戏:每位爷爷奶奶身边放一个置物袋,请幼儿帮爷爷奶奶穿衣穿鞋。

7、幼儿给老人送上小礼品(音乐-爱的奉献)结束活动:

全体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表演《感恩的心》

教学反思:

能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关心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同时也让老人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感到欣慰与傲慢。

小百科: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惊,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季节,一如其消失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进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重阳节的教案反思【篇3】

《重阳节》这是一首描写重阳节的儿童诗。诗中写了九九重阳天高云淡,惠风和畅的季节特征;写了古今人们登高的不同目的;也写了人们美妙和善的祝福。诗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达到读文识字的目的。利用对文本的教学,可以对同学进行喜爱中国传统节日的教育。

一年中又许多的节日,可是学校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却不熟识,对课文的内容更有肯定的距离,因此,我就让同学从生活实际状况动身,在课前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伴侣,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吗?”“春节。”“父亲节。”“圣诞节。”……听着孩子们五花八门的答案,我只是微笑而不作答。“今日老师交给大家一个任务,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平常是怎样度过的,尤其是重阳节又是怎样度过的。你也可以上网找资料,明天到课堂上来沟通,看看谁的记性最。”孩子们一听,都爱好非常高涨。由于本班同学语文基础较好,有一部分同学在入学前已经熟悉了很多汉字,所以尽管同学对重阳节比较生疏,但通过课前查阅有关资料增加对重阳节的了解,可以提高学习课文的爱好。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同学的课外阅读力量也得到了提高,并激发起学习课文的爱好。

重阳节的教案反思【篇4】

活动分三部分:

一、重阳节的传奇通过视频播放《重阳节的传奇》,让孩子们通过观赏视频,了解重阳节的故事,并引发对重阳节的爱好。

二、重阳节的风俗通过观看《重阳节》PPT,孩子们了解了重阳节命名的由来,以及风俗习惯,之后就开头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登一登高,插一支茱萸,吃一块香喷喷的重阳糕呢!(诶呀,假如能去爬山就好了~~~~大班重阳节主题活动总结)三、重阳节的礼物孩子们知道重阳有赏菊、喝菊花酒的风俗,通过幻灯片观赏到很多各具特色,婀娜多姿的菊花,然后就开头着手制作重阳节的礼物了。

用纸黏土捻出细细的条条,搓出一个个卷卷,根据菊花的形态,一片片地粘贴到板上,孩子们做得细心又细致,仔细又虔诚,活动室里一丁点儿的声音都没有,全部的爱与祝愿都缠绕在孩子们灵活的指尖上。

活动结束了,我们还争论了一下,可以为爷爷奶奶做哪些事情。有的说:为爷爷锤锤腿,为奶奶捶捶背。;有的说:为爷爷倒杯水,帮奶奶梳头发;还有的说:帮奶奶洗洗脚...。孩子们各抒己见,梓含同同家的老人不在身边,所以迟疑着不知道能为老人做什么,这时候传传为他俩出办法:打个电话,寄封信,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大班重阳节主题活动总结盼望通过今日的重阳节主题活动,让孩子们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明白尊老、敬老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小结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弘扬民族文化,要让传统美德深化孩子们的心灵。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的到来之际,教育幼儿有敬重长辈、关怀、爱护长辈等良好品德养成更是乘势而发的良好契机,是个好的教育氛围。我班实行了几点做法来教育幼儿:

一、晨间谈话:

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由于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从很早就开头过此节日。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奇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我园历来重视家园共育,加强德育工作。为了使这一良好的传统连续传承下去,萌发孩子主动关爱爷爷、奶奶们的愿望,增进和爷爷奶奶之间的情感沟通。

二、教学活动:

1.唱歌活动《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用边唱边舞的形式,通过表情和动作表演,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感情。

2.绘画活动《慈爱的爷爷奶奶》,让幼儿为友爱的爷爷奶奶画张画,祝愿爷爷奶奶节日欢乐。

3.手工活动《制作节日礼物--爱心卡》,让孩子们在爱心卡上留下一句祝愿的话。

三、延长活动:

让幼儿回家,把自己亲自制作的爱心卡送给爷爷奶奶,并说上一句祝愿的话;平常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用自己的小手轻轻的帮他们敲敲背、捶捶腿,用精彩的歌曲演唱安慰老人们的心灵。

通过重阳节系列敬老爱老活动,让小伴侣们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一些风俗习惯,更让小伴侣们懂得了要敬重老人,爱戴老人,情愿为老人献爱心的良好品德。

教学反思:

今日是个特殊的日子,首先要祝愿天底下全部的爷爷奶奶们,节日欢乐,福寿安康!大班重阳节主题活动总结大班重阳节主题活动总结随着全国人口日趋老龄化,2023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而尊老、爱老、敬老、助老这一中华传统美德也越来越急需让孩子们继承和发扬。

所以,在重阳这天,打算做一期重阳节主题活动,关心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推动孩子们在生活中关爱老人,懂得感恩。

小百科:“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重阳节的教案反思【篇5】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在老师指导下描摹“人、太”。

2、朗读课文能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记住课文内容,并尝试背诵。

3、读儿歌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引导同学从学校会孝敬老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揭示课题:

1、出示:节(指名拼读、齐读)

2、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国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

3、(出示节日名称),春节是我们常说的农历新年,可以放假来庆祝。这些都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节日。人们在不同的节日中可以做不同的事情来庆祝,今日我们就重点来了解其中的一个节日——重阳节。

4、出示课题,指名拼读“重阳”。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我们在35课中学过,出示:“轻重”(齐读)这种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读音,我们称它为——多音字。

5、今日,我们就来学习44课(出示课题,齐读)

二、读通课文,教同学字: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哪一天?

2、出示课文,指名读。(指名评:字音是否读准?)

3、男女生读文、同桌互读(互评:加字不漏字)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1、引读:重阳节是——:九月九。九月九日是——重阳。

2、农历九月九日刚好在中秋之后,当时的景色怎样?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

(1)出示卡片:景色(指名拼。正音:后鼻音、平舌音)怎么记住?(日+京)

(2)找出文中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读。(文中句子变红)

(3)“秋日晴”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出示:秋高气爽

“山风清”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出示:云淡风清

3、那么,人们在重阳节会干什么呢?

(1)引读:古人——

我们——

(2)学习生字:出示卡片:古人(指名拼读、齐读)就是古时候的人。“人”与“八”比较。“人”的笔顺规章

登高(指名、开火车拼)即登上高处,这“登高”可以是爬山、登高塔。

(3)古代民间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那么,人们登高做什么呢?

引读:古人登高——

我们登高——

(4)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听重阳节的来历的故事)

4、后来,人们就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自己读好课文,试着背诵。

5、自古以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登上高处,一边欣赏秋天的美景,一边许下心中美妙的愿望。假如你也登上高处,你会为你的家人和伴侣许下什么美妙的愿望?

6、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之外,还有欣赏菊花、遍插茱萸(茱萸是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避难消灾)、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活动。

7、今日的重阳节又被给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敬老节、其老人节。想一想,这一天,我们还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呢?(指名答)

我们不仅可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为老人做事,平常也应当为他们做事。

四、复习巩固、课外延长

1、生字都熟悉了吗?猜字谜嬉戏。

一撇一捺不是八,猜猜我是谁?(人)

羊儿羊儿大大大?(美)

大下多一点。(太)

我有十张口?(古)

太阳照射北京城?(景)

2、出示: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正是秋高气爽、云淡风清的季节。古人登高躲避天灾。现在我们也在重阳节登山欣赏秋天漂亮的景色,并祝福家家平安。

(自读、指名读、齐读)

3、九九重阳,由于“九”与“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的数,有长期、长寿的含义而且秋天又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人们历来对重阳节有着特别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的诗词佳作。(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的教案反思【篇6】

参与人员:每位儿童来一位祖辈

活动时间:201年10月12日下午3:00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小班

活动主题: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爷爷奶奶辛苦了"

活动流程:下午3:00爷爷奶奶进教室,小伴侣马蹄形坐好

一、沟通、争论爷爷奶奶有哪些本事

二、爷爷奶奶本事展现请各班老师事先联系好家长

三、宝宝的敬老心

1.幼儿说说自己可以为爷爷奶奶做的事;

2.幼儿分组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唱歌);

3.听音乐,为爷爷奶奶敲敲背;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say我爱你;

四、幼儿亲自给爷爷奶奶剥桔子,祝爷爷奶奶节日欢乐活动结束分发重阳糕。

活动预备:

1.食物:橘子、重阳糕;

2.活动背景音乐《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中班活动主题: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爷爷奶奶要健康噢"

活动流程:下午3:00爷爷奶奶进教室,小伴侣马蹄形坐好

一、老幼亲子活动:

1.夹芸豆竞赛规章:老幼合作用筷子夹芸豆,1min内数量多者获胜,胜者嘉奖贴纸;一组7人,共进行4组;

2.水中荷花接力赛竞赛规章:老幼合作迎面接力;分组进行竞赛,一组7人,一次2对,共进行2组;

二、幼儿的爱老行动,祝爷爷奶奶节日欢乐。

1.一边唱歌,一边给爷爷奶奶敲敲背;

2.为爷爷奶奶剥长生果;活动结束分发重阳糕。

活动预备:

1.食物:芸豆、花生、重阳糕;

2.材料:乒乓球+垫板、筷子、贴纸;

3.活动背景音乐《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重阳节的教案反思【篇7】

幼儿进展目标与主要内容:

1、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情愿和爷爷奶奶一起欢庆节日。

2、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3、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预备:

大鼓、花球、布置节日气氛的教室、橘子、重阳糕、幼儿作品

活动过程:

一.介绍重阳节

(1)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节日。今日,我们小伴侣都把自己的爷爷奶奶请到我们幼儿园里老过节了,快乐吗?

(2)邀请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师:小伴侣们想不想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

我们的爷爷奶奶本事都很大的,我们请他们来告知我们,好吗?

师生共同邀请部分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注:假如不够具体,老师可补充介绍。

二.幼儿表演环节师:小伴侣们上幼儿园很长时间了,也学会了许多许多的本事,今日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些节目给他们看,好吗?

*歌曲:我上幼儿园*律动:我的小手*歌表演:小猪吃的饱饱*儿歌:拍皮球*歌表演:两只老虎三.互动环节(1)击鼓传花嬉戏规章:老师背对击鼓,当鼓声停止时,花球落在哪个小伴侣手里,哪个小伴侣就和他的爷爷奶奶表演一个节目。嬉戏反复进行。

(2)小脚踩大脚嬉戏规章:小伴侣的脚踩在爷爷奶奶的脚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队先走到终点,先到终点的那一队为胜。嬉戏可反复进行。

(3)剥橘子师:以前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剥橘子给我们吃,现在我们长大了,会做许多事情了,今日,我们也来剥个橘子给爷爷奶奶吃,看一看,哪个小伴侣最会剥橘子,剥的最快。

(4)品尝重阳糕和爷爷奶奶一起品尝重阳糕,沟通一下品种、味道等,并尝试回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制作重阳糕。

(5)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将自己画的,粘贴的,剪的等作品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本事,熟悉到我们在长大。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重阳节,又称敬老节,顾名思义是敬重老人,孝敬长辈的传统节日。通过活动培育孩子敬重长辈的情感。引导幼儿加深对老人的敬重与喜爱,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去关怀,爱惜老人;其次感知体验重阳节的各种习俗,从多个角度了解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习俗;再是增加家园间的沟通沟通,活动在老人和孩子的心中留下了美妙的回忆。敬老、爱老的美德也深深的印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小百科: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季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许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欣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旧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的教案反思【篇8】

活动目标

①初步了解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

②懂得敬重爷爷、奶奶的道理

③激励每个小伴侣对爷爷、奶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意

活动口号:情系敬老院暖和老人心

活动人员:幼儿园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20XX年10月21日

活动地点:敬老院

活动预备:

1、幼儿自制节日礼物

2、横幅、校车支配

3、预备水果、重阳糕点等食物

4、家长园地:请家长协作,鼓舞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等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育关爱老人的情感

活动过程节目表演:

1、老师表演《加加油》

2、幼儿表演《口香糖》《让爱住我家》

3、歌曲《关怀老人笑哈哈》

4、表演结束,给老人赠送自己制作的礼物

5、合影留念五、活动结束,返回幼儿园

留意事项:

1、老师要看管好本班孩子,必需遵守活动时间及支配,准时到达集合地点;

2、进入敬老院要保持安静,行动有素;

3、见到敬老院的老人、领导及工作人员要微笑、主动地问好,体现良好的个人素养;

4、活动结束时要和老人握手告辞,说再见!

教学反思:

10月21日,我们又将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园将结合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开展关于尊老、敬老为目的的主题活动,创建一个爱老、敬老、养老、助老的氛围。为了更好地培育孩子们尊老爱老的优良习惯,我园将在重阳节前夕,组织孩子们去敬老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怀和爱惜。

小百科: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利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的教案反思【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了解相关的重阳节学问。

2.激发幼儿对爷爷奶奶的崇敬,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爱。

3.培育孩子从小敬老爱老的美德。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加节日的活动。

5.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愿语,体验人们相互关怀的美妙情感。

活动预备:图片、视频、菊花、幼儿预备节目

活动过程:

一、说说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

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二、发表感言师提问:

1、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

2、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三、活动开展

1、给爷爷奶奶表演节目

2、为爷爷奶奶捶捶背,抱一抱、亲一亲

3、给爷爷奶奶递上菊花茶

4、说一句"爷爷奶奶辛苦了"

教学反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特殊是我们班的孩子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许多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带的。但是平常孩子们对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多的是索取,要什么给什么,而没有体会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是多么的爱惜多么的好,更是谈不上什么尊老敬老的意识。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育孩子们感恩祖辈的情怀,让孩子们想想祖辈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爱,同时也想想自己能为祖辈做些什么,于是,我结合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设计了一系列的重阳节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也让孩子感恩祖辈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为祖辈做一些什么。

重阳节的教案反思【篇10】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很好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中班的孩子很喜爱听故事,因此我利用老奶奶给孩子做帽子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老人对孩子的宠爱,激发他们尊老敬老的情感。这次活动中我还选用了三幅老师的范例,是盼望通过一些详细图像引发幼儿对已有阅历的重现,而不是成为划一的图像标准给孩子,引导幼儿擅长采纳线条和图形的变化进行装饰。

小花帽

1、引导幼儿采纳变化线条、图形间隔的方法进行装饰。

2、激发幼儿关怀老人,情愿关心老人做事的情感。

范例三张、双面胶、剪好的帽子、水彩笔、蜡笔等。

(一)观赏与争论敬老院有一个好心的老奶奶,想为幼儿园的小伴侣每人送一顶小花帽。

1、老奶奶花了半天时间做好了第一顶小花帽,这时正好有一只小鸟飞过老奶奶的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