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许昌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海水含盐量C.温度D.海水含氧量
2.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A.发育历期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平均温度
3.我国西北地区云杉采伐迹地上演替发展的最后群落是()
A.桦树和山枸B.杂草群落C.桦、山枸、桤木D.云杉林
4.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状,该种群年龄结构属于()。A.衰退型B.增长型C.稳定型D.混合型
5.顶极群落与非顶极群落的区别在于()。
A.生物体积的大小和生活史的长短不同,生物的适应特性不相似
B.群落生产和群落呼吸量相同,生物的适应特性不相似
C.群落生产和群落呼吸量不同,生物的适应特性相似
D.生物体积的大小和生活史的长短不同,生物的适应特性相似
6.近年来,我国太湖大面积出现蓝藻,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这一现象属于()。A.种群平衡B.种群暴发C.生态入侵D.季节消长
7.与r对策物相比,K对策生物一般出生率________,寿命()
A.低,长B.低,短C.高,长D.高,短
8.下列关于能量和物质循环正确的说法是()。
A.能量不断地沿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环境方向逐级流动
B.生态系统的能量在各营养级间往返流动
C.物质循环是指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循环运转
D.循环”一词意味着这些化学物质可以被永远重复利用
9.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10.农业上利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许多昆虫对哪种光的趋光性()。A.红外光B.可见光C.蓝光D.紫外光
11.生理有效辐射是()。A.红光、橙光、蓝紫光B.红光、绿光、青光C.红光、橙光、绿光D.绿光、青光、蓝紫光
12.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
A.逐级递减B.逐级增加C.保持不变D.先增后减
13.在环境条件相同时,落叶松幼龄林的净生产力比成熟林()
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
14.下列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
A.大豆→菟丝子B.草→兔子→鹰C.牛粪→蚯蚓→鸡D.秸秆→蘑菇→人
15.下列气体中,对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贡献最大的是()
A.N2B.O2C.C02D.S02
16.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A.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天数
17.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景观
18.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强光照的植物属于()
A.阳性植物B.阴性植物C.中性植物D.耐阴植物
19.下列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A.养鱼池B.农田C.荒漠D.城市
20.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油菜B.冬小麦C.水稻D.甜菜
21.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A.长江流域B.淮海流域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22.雄孔雀的羽毛比雌孔雀艳丽并以此吸引雌孔雀,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这是()
A.繁殖后代的需要B.吸引异性的需要C.自然选择的结果D.竞争配偶的结果
23.下列食物链属于碎屑食物链的是()。
A.太阳→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分解者
B.哺乳动物、鸟类→跳蚤→细滴虫
C.枯枝落叶→分解者或碎屑→食碎屑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
D.动物尸体→丽蝇
24.引起种群数量非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水因子B.光因子C.气候因子D.土壤因子
25.当种群密度增高时,种群内变异性增加,许多遗传性较差的个体存活下来,这些低质的个体由于自然选择的压力增加而被淘汰,于是种群内部的变异性降低了。这个现象说明生物种群密度有()。
A.内分泌调节B.行为调节C.食物调节D.遗传调节
26.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
27.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A.湿生植物B.水生植物C.中生植物D.旱生植物
28.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水稻
B、玉米
C、大豆
D、冬小麦
29.寒温带针叶林土壤有机物积累比热带雨林高,主要原因是()
A.没有分解者B.分解作用强C.分解作用弱D.微生物代谢旺盛
30.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A.干扰竞争B.共生C.利用竞争D.竞争排除
二、填空题(20题)31.种群的出生率是种群的__________繁殖能力。
32.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______。
33.食物链是指在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______的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序列。
34.______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和途径。
35.耗散结构是指在远离______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
36.生活型是不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相同生存条件下发生的______。
37.很多种类的植物不能在高纬度地区生活,是因为______太低的因素。
38.内禀增长率和净生殖率的意义是______的。
39.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40.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封闭性增强,循环速度______。
41.
42.种群中包括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个体。如按年龄分组统计,各年龄个体占总数的百分率称为______。
43.我国从东南至西北,可以分为三个不等降雨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分为三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干旱草原区及______。
44.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受环境条件特别是受______周期变化所制约。
45.根据人工辅助能的来源和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46.植物发育起点的温度称为______。
47.旱生演替从裸岩开始。裸岩表现的生态环境异常恶劣:没有______,光照强,温差大,没有水分,十分干燥。
48.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______。
49.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处于不同的营养层次,这些环节称为_______。
50.当两个生物(或生物单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出现______。
三、判断题(10题)51.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52.春化现象反映的是植物开花与日照长度的关系。()
53.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生态入侵。()
54.狼借助嚎叫声表示它是某块领域的占有者。()
A.正确B.错误
55.r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S型。[]
A.正确B.错误
56.温度对内温动物的分布没有影响。()
57.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小是成熟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特征之一。()
58.种群内成员间的竞争常导致均匀分布。()
A.正确B.错误
59.生态学指的环境是生物体以外的非生物环境。()
A.正确B.错误
60.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的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10题)61.简述植物对土壤pH的适应类型。
62.群落演替的含义是什么?描述其演替过程。
63.试举出五位在生态学发展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中外科学家,并说出他们的主要贡献。
64.简述有关群落演替顶极学说中,单元顶极论和多元顶极论有何异同点。
65.简述生态系统能流的途径。
66.简述有毒物质的富集及其危害。
67.什么是光周期现象?试举例说明光周期现象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68.根据植物开花过程对日照长度反应的不同,可以将植物分为几个类型?
69.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70.简述各年龄结构类型种群特征。
五、论述题(5题)71.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环境条件对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72.论述生态系统发展趋势。
73.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影响分解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论述分解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74.为什么说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75.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
六、单选题(0题)76.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为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发展趋势呈()
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下降型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A
6.B
7.A
8.C
9.B
10.D
11.A生理有效辐射一般指波长在380~760nm的可见光。尤以波长在620~760nm的红光和波长在490~435nm的蓝光对光合作用最重要,红橙光为叶绿树最容易吸收的部分。
12.A
13.A
14.B
15.C
16.B
17.D
18.B
19.C
20.C
21.C
22.C
23.C
24.C
25.D
26.D
27.D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物种比较贫乏,其结构特征类似于旱生植物。
28.D
29.C
30.A竞争可分为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相互干涉性竞争如动物之间发生格斗。
31.平均
32.生理辐射(或生理有效辐射)生理辐射(或生理有效辐射)
33.取食与被取食取食与被取食
34.生物地化循环
35.平衡状态
36.趋同适应趋同适应
37.温度温度
38.不同不同
39.群丛群丛
40.减慢
41.
42.年龄结构
43.荒漠区荒漠区
44.气候
45.生物辅助能;工业辅助能
46.生物学零度生物学零度
47.土壤土壤
48.群落交错区(或生态交错区、生态过渡带)
49.营养级营养级
50.生态位重叠生态位重叠
51.N
52.N
53.N
54.A
55.B
56.N
57.Y
58.B
59.B
60.B
61.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和要求不同,可以把植物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三种类型。(1)酸性土植物仅能在pH6.5的酸性土壤中生长,并且对Ca2+及HCO3-离子非常敏感,不能忍受高浓度的溶解钙,这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气候冷湿的针叶林地区和酸性沼泽土上,这里土壤中的钙及盐基被高度淋溶。
(2)碱土植物只能在pH7.0的碱性土壤上生长,适于生长在含有高量代换性Ca2+、Mg2+离子而缺乏代换性H+的钙质土和石灰性土壤上,这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气候炎热干旱的荒漠和草原地区,以及盐碱土地区,这里降雨少,不足以淋失土壤中的盐基和钙质。
(3)中性植物生长在pH6.5~7.0的中性土壤上,大多数作物、温带果树都属此类型。
62.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一些物种侵入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发展的变化过程称为生物群落演替。生物群落从演替初期到形成稳定的成熟群落一般要经历先锋期、过渡期和顶级期三个阶段。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一些物种侵入,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发展的变化过程,称为生物群落演替。生物群落从演替初期到形成稳定的成熟群落,一般要经历先锋期、过渡期和顶级期三个阶段。
63.海卡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给予明确的定义;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观念;林德曼:提出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奥德姆:集生态学研究于大成写出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系统精辟地论述了生物—环境—人的全部关系。海卡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给予明确的定义;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观念;林德曼:提出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奥德姆:集生态学研究于大成,写出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系统精辟地论述了生物—环境—人的全部关系。
64.相同点:(1)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2)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与生境相适应。不同点:(1)单元顶极论认为,气候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是第二位的;多元顶极论则认为.除气候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可决定顶极的形成。(2)单元顶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顶极论认为,所有群落最后不会趋于一个顶极。
65.(1)能量以日光能形式进入生态系统;(2)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生物化学潜能,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进入生态系统;(3)以生物化学潜能存在于系统中,或作为产品的形式输出系统之外;(4)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释放的热能从系统消失;(5)作为开放系统,某些有机物会通过动物迁移、水和风携带、人为作用等输入或输出系统。
66.有毒物质是指对有机体和人本身有毒害的物质如有机合成农药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物质等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通过水、土、食物的聚集对在生物链上的每一个生物产生影响并随食物链而富集危害人类健康。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其浓度提高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倍使本来不产生毒害的低浓度变成危害严重的高浓度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如著名的日本水俣病(汞中毒)就是这么引起的。食物链富集还可以通过生物将有毒物质扩散到很远的地区甚至遍及全世界(如DDT)就连南极企鹅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也难幸免。有毒物质是指对有机体和人本身有毒害的物质,如有机合成农药,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物质等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通过水、土、食物的聚集,对在生物链上的每一个生物产生影响,并随食物链而富集,危害人类健康。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其浓度提高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倍,使本来不产生毒害的低浓度,变成危害严重的高浓度,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如著名的日本水俣病(汞中毒)就是这么引起的。食物链富集还可以通过生物将有毒物质扩散到很远的地区,甚至遍及全世界(如DDT),就连南极企鹅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也难幸免。
67.光周期是指每天光照(理论是指日照加上曙、暮光)和黑夜的交替一个交替称一个光周期。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上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各自的光周期环境中在自然选择和进化中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的反应方式这就是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园艺工作者利用控制照光时间来满足某些花卉的需要达到控制开花时间的目的;养鸡场利用增加光照来增加产蛋量。光周期是指每天光照(理论是指日照加上曙、暮光)和黑夜的交替,一个交替称一个光周期。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上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各自的光周期环境中,在自然选择和进化中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的反应方式,这就是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园艺工作者利用控制照光时间来满足某些花卉的需要,达到控制开花时间的目的;养鸡场利用增加光照来增加产蛋量。
68.①长日照植物。②短日照植物。③中日照植物。④日中性植物。
69.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从下述几方面来看:(1)能量流动。随着演替的进行系统的能量逐渐增加系统的能流增大。(2)群落结构。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越来越复杂。(3)营养物质循环。演替前期物质循环速度快开放性强随着系统的发展物质循环的速度减慢封闭性增强。(4)稳定性。演替前期系统的生物组分增长迅速、但不稳定的r-选择生物为主发展到后期以生长缓慢、较为稳定并对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k-选择生物为主。群落的结构和功能随演替的进行都趋向于达到稳定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增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从下述几方面来看:(1)能量流动。随着演替的进行,系统的能量逐渐增加,系统的能流增大。(2)群落结构。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越来越复杂。(3)营养物质循环。演替前期物质循环速度快,开放性强,随着系统的发展,物质循环的速度减慢,封闭性增强。(4)稳定性。演替前期,系统的生物组分增长迅速、但不稳定的r-选择生物为主,发展到后期以生长缓慢、较为稳定并对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k-选择生物为主。群落的结构和功能随演替的进行都趋向于达到稳定,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增
70.从生态学角度,可以把一个种群分成三个主要的年龄组(即繁殖前期、繁殖期和繁殖后期)和三种主要的年龄结构类型(即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1)增长型:其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基部宽阔而顶部狭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年个律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后继世代的种群数量总是比前一世代多,这样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2)稳定型:介于增长型和衰退型之间,其年龄锥体大致呈钟形。说明种群中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其出生率与死亡率也大致相平衡,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3)衰退型:其年龄锥体呈瓮形,基部比较狭窄而顶部较宽,表示种群中幼体所占比例很小,而老年个体的比例较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是一种数量趋于下降的种群。
71.(1)初级生产力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或固定的能量)的总量。(2)环境条件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①光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直接影响初级生产力的高低;②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最易成为植物生产力的限制因子;③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从而影响初级生产力;④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一个综合性的环境因子,其理化性质(如温度、水分、pH、质地、结构、养分等)均影响初级生产力;
72.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到成熟期的演替发育过程的主要特征是结构趋于复杂和有序多样性增加功能完善以及稳定性增加具体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量流动。幼年期的生态系统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1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则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接近于1净生产量减小。(2)群落结构。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均匀性趋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和营养结构的复杂化是生物种间联系盘根错节、种间竞争激烈的反映并由此导致生态位分化物种的生活史复杂化食物网复杂化。(3)营养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到成熟期的演替发育过程的主要特征是结构趋于复杂和有序,多样性增加,功能完善以及稳定性增加,具体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量流动。幼年期的生态系统,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1,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则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接近于1,净生产量减小。(2)群落结构。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均匀性趋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和营养结构的复杂化,是生物种间联系盘根错节、种间竞争激烈的反映,并由此导致生态位分化,物种的生活史复杂化,食物网复杂化。(3)营养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
73.(1)分解作用: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在分解者的作用下,逐渐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3分)(2)主要影响因素:①分解者种类和数量;(2分)②待分解物质性质(或资源质量);(2分)③理化环境。(2分)(3)生态学意义:①分解作用使得物质得以再循环;(3分)②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3分)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稳定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分)④净化生态环境。(2分)
评分说明:生态学意义的各要点需加以论述,没有论述的扣1分。
74.①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因子。水是生物主要的组成部分生物体一般含60%~80%的水分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土壤中所有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库重构技术-洞察及研究
- 换罐清渣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综合复习与测试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六年级第二学期-沪教版上海2007
- 熟料烧结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结配料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7.3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说课稿(人教版)
- 手术器械装配调试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温差电器件制造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玻璃钢制品检验员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小蜜蜂嗡嗡说课稿 人教版
- 2025年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4年设备监理师历年真题答案
- 杜绝“死亡游戏”(梦回大唐)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上学期-高中主题班会
- 脑脊液漏的健康宣教
- 2025年静脉输液考试题及答案2024
- 政府机关保安职责及安全政策
- 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
- 房产中介行业智能经纪人与信息共享平台方案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投标方案(专家团队版-)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 公司管理安全奖惩制度(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