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对肝脏疾病诊断_第1页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对肝脏疾病诊断_第2页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对肝脏疾病诊断_第3页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对肝脏疾病诊断_第4页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对肝脏疾病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肝特异性对比剂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目前一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

普美显是一种新型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于1992年起投入临床试验研究以来,2004年首先在瑞典获得批准上市,于2011年在中国正式上市,开始运用于临床。目前二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目前三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背景资料钆塞酸二钠(Gd-EOB-DTPA,Primovist,普美显)是一种新型的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是一种钆与EOB-DTPA螯合物的二钠盐,在Gd-DTPA分子结构上添加了脂溶性的乙氧基苯甲基(EOB)而形成。独特的亲脂性EOB基团,使得约50%的普美显可被正常肝细胞摄取目前四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肝细胞摄取和排泄机制OATP: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cMOAT:胆汁小管多种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P尿液血浆胞外肾脏cMOAT~50%~50%胆汁/粪便肝脏/肝细胞Gd-EOB-DTPA可通肾脏和肝脏双重途径从体内清除,肝、肾对于普美显的代谢存在竞争机制,当其中一种途径排泄受阻时可通过另一种途径得到代偿,这就使得普美显在肝功能或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中都可以安全使用。目前五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

注射一段时间后,普美显可通过肝细胞膜表面的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OATP1),从细胞外间隙转运至肝细胞内,然后经胆小管多特异性有机阴离子转运体(cMOAT)或多药抵抗相关蛋白2(MRP2),排泄至胆小管内。普美显可在体内滞留数小时至24小时之久,从而为磁共振检查提供了一个相当长的扫描时间窗。目前六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动态期成像肝特异期成像提供正常肝细胞功能信息有功能的肝细胞摄取普美显,变“白”无功能肝病灶不摄取普美显,变“黑”肝实质/病灶对比增强++普美显--------完美结合动态期和肝特异期提供血供信息正常肝组织约75%的血供来自肝门静脉肝细胞癌等恶性肿瘤血供主要来自肝动脉目前七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扫描方法采用西门子3.0TVerio磁共振,体部12通道相控阵线圈。平扫:

1、闭气HasteT2WI轴位和冠状位扫描,

2、脂肪抑制SPACET2WI轴位扫描,3、3DVIBET1WI正反相位和脂肪抑制轴位扫描。目前八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增强扫描:

静脉注射Primovist

(普美显)0.1ml/kg(0.025mmol/kg),2ml/s静脉团注,相同流速20ml生理盐水冲管。

常规增强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以及延迟10分钟、20分钟扫描均采用3DVIBET1WI脂肪抑制序列,延迟扫描均增加相同序列冠状位扫描。个别患者,必要时可以加40~60分钟的扫描。目前九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目前十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

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所有病灶均符合应用常规含钆对比剂时的强化表现和特征。

延迟20min肝实质期:

1、肝脏炎性假瘤呈等和稍低信号;2、再生结节、不典型增生、肝细胞肝癌呈等、稍

低和明显低信号;

3、肝囊肿、胆管细胞癌、肝脏转移性肿瘤、肝细

胞腺瘤、肝血管瘤等均呈相对低信号。增强扫描后的图像评价目前十一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目前十二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病例1男,55岁,丙肝并肝硬化5年,B超发现肝脏结节DN?RN?HCC?延迟20min扫描呈明显低信号改变,影像学诊断HCC目前十三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病理(肝)粗细结节混合性肝硬化合并高分化肝细胞癌(2个癌结节,直径分别2cm、2.2cm)。结合临床符合丙肝后肝硬化活动期(G3-4S4)。癌变肝细胞Gly-3(+)、CD34显示丰富毛细血管,Ki67(+)10%、P53(-)、CEA(-)。胆囊粘膜轻度慢性炎。目前十四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病例2男,35岁,B超发现胰腺占位1天。常规三期增强发现更多病灶(箭头)目前十五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GD-EOB-DTPA的价值-同一病例常规静脉期延迟20分钟3个月后复查普美显常规MRI增强、延迟扫描以及三个月后CT复查:普美显延迟20分钟后,能显示更多转移灶(红箭头),病灶边界显示更清楚(白箭头)。目前十六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病例3男,63岁,乙肝10年,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3天普美显增强后呈低信号改变,延迟20min稍低信号,影像学诊断DN目前十七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病理送检部分肝组织,4cm×3cm×2.2cm,切面见一界限清楚之淡黄区,直径0.5cm。镜下见肝细胞轻度或中度水肿变性,局部气球样变性,散在点状坏死及小灶性坏死,可见碎片状坏死,偶见桥接坏死,汇管区中度慢性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分割肝小叶,致肝小叶结构变形,可见不全结节形成,淡黄区之肝细胞脂肪变性,以大泡性脂滴为主,无包膜,肝细胞无明显异型性,符合慢性乙型肝炎(G3S4)伴局灶性脂肪变。慢性胆囊炎,未见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BsAg(+)、AFP(-)、P53(-)、Vim(+)、HepPar(+)目前十八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病例4:典型血管瘤典型血管瘤表现:增强动脉期、静脉期渐进性明显强化,延迟20min呈明显低信号改变。目前十九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典型肝血管瘤

女,52岁病例5目前二十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女,35岁,有宫颈癌病史。转移?

还是不典型肝血管瘤。病例6Hepatocytephase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

在鉴别肝血管瘤与转移瘤时,可在增强后120s-20min作多期扫描:血管瘤在10min内呈逐渐强化,最后肝胆期为低信号;而转移瘤在短时间内强化下降,最后肝胆期亦为低信号。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男性,50岁,胆囊切除术后(A)胆总管轻度扩张,胆总管末端近乳头部怀疑有狭窄(B)15min后扫描显示造影剂排入十二指肠,排除胆总管狭窄。AB对胆道的显示病例7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

男,36岁,有乙肝病史多年,无其他特殊症状,要求体检。病例8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2012-11-26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2012-11-26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2012-11-26对比剂为普通的钆剂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T1WIT2WI2013-4-19(5个月后)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动脉期静脉期肝胆期2013-4-19(5个月后)(手术病理为低分化腺癌)对比剂为普美显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是一种继肝血管瘤后第二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主要由正常肝细胞、血管、胆管及枯否氏细胞组成,中央瘢痕为其较具特征性的成分。目前三十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肝FNH钆塞酸二钠增强表现及病理分析:FNH病灶实质较均匀,主要由排列紊乱的增生性肝细胞构成,坏死和出血少见,T1WI呈等或略低,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符合FNH的病理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动态增强扫描所有时期的强化幅度均高于邻近正常肝实质。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动态期的强化特点与GD-DTPA相同,在动脉期病灶实质均表现明显强化,主要是由于FNH病灶内局部动脉血供随着肝细胞增生而增加所致,病灶于门脉期的强化程度与其内所含门静脉分支的数量有关。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进入肝细胞特异期后,所有病灶强化程度等于或略高于正常肝实质,可能由于FNH内的毛细胆管系统末端为盲端,与正常的肝内胆管系统无交通,对比剂进入病灶内排出较慢所致。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

中央瘢痕表现为星芒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尤以T2WI上高信号显著,主要与其内含血管、与相邻正常肝内胆管间没有交通的毛细胆管、急性或慢性炎性细胞及水肿等结构有关,中央瘢痕未见明确强,其机制尚未见报道,可能与病灶内发育异常的毛细胆管不能正常代谢胆汁有关。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病例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女性,21岁,B超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无乙肝病史。AFP未见异常。目前三十六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目前三十七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病理肝细胞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目前三十八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病例目前三十九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男性,体检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4年。目前四十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3min10min20min30min目前四十一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

病理右肝中分化肝细胞肝癌目前四十二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病例目前四十三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男性,体检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2年。目前四十四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目前四十五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

病理右肝高分化肝细胞肝癌目前四十六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癌(HCC)

目前四十七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肝细胞癌形成过程目前四十八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再生结节、异形增生结节和肝细胞肝癌的血供

一般而论,RN主要为门静脉供血。DN也大多主要为门静脉供血,但DN,特别是HGDN,可有较多的动脉(肝动脉和非配对动脉(UnpairedArteries)供血。非配对动脉与见于正常门道区内的小动脉不同的、为一种无纤维组织和胆管伴随的动脉,也即一种新生动脉或异常动脉。小于3cm的HCC异常动脉供血增加更多。目前四十九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肝硬化结节逐步形成HCC结节内血供变化源于门道区的肝动脉供血和门静脉供血,在RN与邻近肝实质相仿的,在LGDN则比邻近肝实质减少,而HGDN则减少更多,与此同时新生异常血管供血逐渐增多,变为HCC之后基本上或完全为新生异常血管供血。然而,门静脉供血以及门道区肝动脉和异常动脉的供血对每个个别LGDN,HGDN和早期HCC(<2cm者)是颇多变异的,以致对个别结节,例如HGDN可以是动脉供血增多,也可以是静脉供血增多,还可以是二者供血均减少。目前五十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

大RN、DN动态增强MRI

MRIT1WI动态增强,非铁质沉着RN、DN动脉期纤维间隔多无明显增强,大RN、DN的信号强度与平扫时相仿。门脉期纤维间隔常有所增强,大RN、DN周围的纤维间隔足够厚时,他们本身无明显增强而呈现为相对低信号。少数DN,更少数的大RNT1WI动态增强成像动脉期可增强。目前五十一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男性,乙肝病史10年。目前五十二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目前五十三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TACE手术记录

常规消毒铺巾以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插管至腹腔干开口处造影。可见腹腔干动脉各分支均充盈显影清晰,肝内动脉分支细小,实质期右肝可见团块状瘤染色,密度不均,边缘清楚,未见动静脉瘘形成。于肝固有动脉灌注药物:奥沙利铂100mg、表柔吡星50mg及碘化油5ml。复查平片示右肝区可见少量碘油沉积。手术全程病人无不良反应。目前五十四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TACE术:肝癌目前五十五页\总数六十八页\编于十八点由于HCC中多不具备有正常功能的肝细胞,因此,在肝胆特异期,病灶较周围肝实质而言,呈明显低信号,但是经研究报道,少部分HCC会吸收一定量的普美显,在肝胆特异期呈等、稍高信号,其证实与HCC的病理分级有关。文献报道,对于一些分化较好的HCC,在肝胆特异期病灶可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