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建设专家共识解读_第1页
胸痛中心建设专家共识解读_第2页
胸痛中心建设专家共识解读_第3页
胸痛中心建设专家共识解读_第4页
胸痛中心建设专家共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胸痛中心建设专家共识解读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优选)胸痛中心建设专家共识解读目前二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概述胸痛是一种症状,引起胸痛的疾病有50余种胸痛为急诊就诊的第二大常见原因目前三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分类按照起病病程

1.急性胸痛(突发)

2.慢性胸痛(反复发作)按照病因

1.心源性胸痛

2.非心源性胸痛

3.大血管性胸痛目前四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急性胸痛急诊科常见就诊症状如何快速、准确诊断是难点和重点与之相关的致命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等目前五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急性胸痛中,急性冠脉综合征占27.4%,主动脉夹层占0.1%,肺栓塞占0.2%,而非心源性胸痛则占到了63.5%急性胸痛的病因非心源性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夹层或肺栓塞数据来源:2009年北京的“急诊胸痛注册研究”急性胸痛目前六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胸痛相关的其他疾病心脏稳定性心绞痛心包炎目前七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胸痛相关的其他疾病呼吸系统肺部炎症、肺部肿瘤胸膜疾病目前八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胸痛相关的其他疾病纵隔肿瘤:压迫神经、胸椎、肋骨,产生持续性疼痛;伴呼吸困难、咳嗽、声撕、吞咽困难、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等。目前九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胸痛相关的其他疾病消化系统胃食管返流食管痉挛

食管裂孔疝食管憩室胆囊炎胃溃疡胰腺炎膈下脓肿

目前十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胸痛相关的其他疾病肋软骨炎带状疱疹肌肉骨骼疾病焦虑目前十一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风险高:

心血管病=我国死亡人数的36%首要死因数目大:“胸痛”=占急诊就诊量的5.3%美国数据)57%住院,但仅有30%发生急性冠脉综合症阴性检查每年花费$30亿。

责任重:漏诊的心肌梗死=2.3%(0-11%),原因何在?:病史:33%不发生“胸痛”心电图:35%非诊断性;8%“正常”!心肌标志物:44%在到达急诊时正常急诊的“胸痛”–风险高、数目大、责任重:

目前十二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救治现状

我国ACS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增加,有年轻化趋势。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的鉴别诊断缺乏规范流程ACS治疗过度和治疗不足现象并存,医疗资源应用不合理各种原因导致STEMI治疗延误,再灌注时间远未达到(ACC/AHA)指南推荐的标准2007北京“STEMI急诊救治现状的多中心注册研究”显示,只有7%接受溶栓的患者D2N时间<30min,22%患者D2B时间<90min,与ACC/AHA指南要求相差甚远。目前十三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目前十四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NCDR-CATH

PCI:D2B与死亡率

2005-20062006-20072007-20082008-2009P

ValueAge>75

MedianD2B,min

Mortality

92.712.5%

84.411.2%

77.711.4%

73.411.1%

0.010.19AnteriorMI

MedianD2B,min

Mortality

86.37.2%

79.66.3%

72.86.5%

69.36.9%

0.010.79CardiogenicShock

MedianD2B,min

Mortality

88.827.4%

84.028.3%

77.426.4%

69.427.2%

0.0010.60MeneesDS,PetersonED,WangY,etal.

NEnglJMed.2013;369:901-909目前十五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2013年中国PCI质控报告目前十六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我国STEMI的急诊PCI治疗率Calculatedusing500,000MIcasesperyearDatafromChinaNationalPCIonlineRegistration目前十七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再灌注治疗决策(2013)STEMI欲行再灌注治疗患者初诊于可行PCI医院初诊于不能行PCI医院**存在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应尽快转运至可行PCI医院,无论延迟时间DIDO:door-in–door-outFMC:firstmedicalcontactDIDO时间≤30分钟至导管室行直接PCIFMC-器械时间≤90分钟(推荐I,证据级别A)至导管室行直接PCIFMC-器械时间越快越好,且≤120分钟(推荐I,证据级别B)若FMC-器械时间>120分钟,30分钟内给予溶栓药物(推荐I,证据级别B)再灌注失败或再闭塞患者紧急转运至可行PCI医院(推荐IIa,证据级别B)3-24小时内转运行冠脉造影和再血管化治疗(推荐IIa,证据级别B)冠脉造影诊断药物治疗PCICABGJAmCollCardiol2013;61:xxx-xxx.2013年AHAST段抬高心肌梗死指南目前十八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如何缩短总缺血时间?缩短D-to-B(N)建立院内绿色通道缩短FMC-to-B缩短发病-再灌注时间建立院内绿色通道区域协同诊疗机制培训基层医院快速转运机制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区域协同诊疗机制培训基层医院快速转运机制社区人群教育目前十九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绿色通道强调“总缺血时间”的概念:

尽快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总缺血时间出现症状急救系统医院患者相关延迟快速启动EMS人员在初次接触患者后做12导联ECG并尽可能传输到心血管内科医生尽快给予抗血小板治疗直接将患者转运至可行PCI医院,FMC-器械目标时间<90分钟快速将患者从不能行PCI医院转运至可行PCI医院,FMC-器械目标时间<120分钟转运时间D2B,D2N时间患者教育识别心肌梗死症状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联系急救系统FMC:firstmedicalcontactJAmCollCardiol2013;61:xxx-xxx.目前二十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转运PCI将是我国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建立区域协同救治机制——

通过规范化胸痛中心模式使区域内所有STEMI患者得到优化救治如何解决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区域协同救治模式的关键环节建立区域协同机制传输院前心电图联络机制制订统一的流程图培训教育快速转运机制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区域协同的流程优势12导联ECG等生命监测信息患者未到,信息先到——院前诊断院前启动术前准备知情同意导管室准备绕行急诊科直接进入导管室缩短FMC-to-B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胸痛中心”建设中国专家共识一、共识目的二、“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救治现状三、“胸痛中心”概念起源、发展与优势四、我国建立“胸痛中心”及规范“急性胸痛”救治流程的必要性五、“胸痛中心”组织构架及功能六、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救治规范流程七、对心源性胸痛患者无创诊断的应用建议主要内容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共识》目的规范急性胸痛的救治流程提高我国胸痛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水平提高致命性胸痛早期诊断和早期救治率筛查ACS低危人群及其他导致胸痛的病因改善患者预后避免过度检查和治疗,节约社会医疗资源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共识》希望解决的问题认清我国胸痛诊治现况提高对急性胸痛的诊治水平---建立国际标准化的“胸痛中心”建立胸痛诊治的长效机制---规范化胸痛的诊治流程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胸痛中心”的概念“胸痛中心”最初是为了降低AMI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出的概念,目前已延伸。通过多学科(包括EMS,急诊科、心内科、影像科、心外科、胸外科、呼吸科、消化科等)联合、协同作战,快速的诊断、危险评估与处理,对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降低心肌梗死发生危险或避免心肌梗死发生,并准确筛查出主动脉夹层、肺栓塞以及ACS低危患者,减少漏诊、误诊及过度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胸痛中心”的发展全球第一家“胸痛中心”于1981年在美国巴尔地摩St.ANGLE医院建立,至今美国“胸痛中心”发展到5000余家,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建立了“胸痛协会”相关组织。目前全球多个国家的医院设有“胸痛中心”。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胸痛中心”的优势“胸痛中心”的建立:显著降低了胸痛确诊时间,降低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STEMI住院时间降低胸痛患者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费用改善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胸痛中心”组织构架及功能“胸痛中心”的工作时间:推荐24小时工作制。胸痛中心不同职责医生保持电话畅通。心脏介入医生和导管室护士应保证30分钟内到达医院。“胸痛中心”的职责:a.制定急性胸痛救治流程,b.所有人员进入“胸痛中心”工作前须接受培训,c.建立“胸痛中心”考核和评估制度。d.经过认证的胸痛中心或有培训资格的医院可以对EMS人员、急诊室医护人员、社区医生和社区居民进行STEMII相关知识的培训。e.开展临床研究。

“胸痛中心”应具备的仪器:心电图机,除颤仪,监护仪,超声心电图,X线机,POCT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胸痛中心”的教育功能:就医延迟是缺血性心脏病成为致命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将症状正确解释为心脏病发作是早就医的重要因素。“胸痛中心”的建立促进了社区医生和居民对STEMI症状的重视。“胸痛中心”建立的前期准备:文件学习、“工作小组”成立、现状调查、改善胸痛救治流程并执行1月、小组自评、确定流程并书写申请、“胸痛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人员培训、正式成立“胸痛中心”。目前三十页\总数三十二页\编于一点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五大要素基本条件与资质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对ACS患者的评估和救治持续改进培训与教育重点是考查以急诊PCI为主的STEMI救治能力医院必须主动与院前急救系统合作以缩短救治时间强调是在临床实践中执行ACS指南:将指南流程化以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