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村居》教案范文7篇
《村居》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课前咱们先玩个游戏,游戏名字叫:对对碰,
碰对了的小朋友是最棒的。
幻灯片出示:
离离原上草——
野火烧不尽——
春眠不觉晓——
夜来风雨声——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不知细叶谁裁出——
2、指名对以上诗句(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
一句多叫几个同学对)。
3、齐读这些诗句。
4、同学们知道这些诗句都是描写哪个季节的吗?(春天)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1、出示多媒体课件(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
烟、儿童、纸鸢等)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
出来了(引导学生吟诵《草》);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
唱(引导学生吟诵《春晓》);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
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引导学生吟诵《咏柳》)。傍晚,农
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
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
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2、板书课题:村居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
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生字的读音。
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指名读古诗,说说自己是怎么读出诗歌的韵律美的。
2.引导看图,诵读诗句,体会诗境。
(1)自由读诗句,边读边想像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
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探出了头,小草还高
兴地说:“春天真美呀!春风姑娘的手真温暖呀!”
生2:我仿佛看见了黄莺鸟儿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还唱
着欢快的歌儿。
(2)是呀!这就是“草长莺飞二月天”
生3:我仿佛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仿佛听到了
虫子的歌唱。
生4:我仿佛看到了柳树姑娘垂着长长的辫子,在风中翩翩
起舞。
师:这时你想起了哪句诗呀?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拂堤杨柳醉春烟
(3)、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
呀!请同学们把这美用你的朗读给读出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
堤杨柳醉春烟。
(4)、多么美好的时光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
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
生: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师:你怎么知道的呀?
生:我是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两句诗
中知道的。
师:真会读书的孩子呀!知道从诗句中找答案!
师:你喜欢放风筝吗?
生:喜欢!
师:请你把你的喜欢之情送进诗句中读出来,好吗?
生:读诗。
(多让几个同学读)
3、小结:春天,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一曲动听的音乐,
也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就让我们伴着音乐把春天的美好给读出来
吧!(齐读《村居》)
五、拓展延伸。
其实,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这里老师再送同学们
几句。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六、总结
春天到了,花红了,草绿了,鸟儿唱着欢快的歌儿,鸭子们
到水里嬉戏,孩子们也玩得正欢呢!多么美好的时光呀!让我们
再次跟着诗人高鼎去感受着美好的春天吧。(齐读诗歌)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村居》。
2、和爸爸妈妈读其他的描写春天的古诗。
八、板书设计:
村居
小草——新芽
黄莺鸟——飞舞真让人陶醉
春烟——擦过——杨柳
读书的孩童——早回家——放风筝。
《村居》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
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
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
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
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1、学习一、二句:
①指名读第一句:
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②指名说,老师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③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④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⑤全班读第二句。
⑥看课件师配音说:
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卷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
着。
⑦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⑧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⑨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河堤/杨柳/醉/春烟。
⑩全班齐读一二句。
2、学习三、四句:
①指名读。
②老师解释:
“纸鸢”就是指风筝。
③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
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④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⑤男女比赛读。
⑥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
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
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
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村居》教案篇3
一、写作背景
清咸丰年间,政府政治x败。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
的高鼎怀才不遇,和众多的心高志远却失意人生的读书人一样—
—苦闷彷徨。
一天,在朋友的邀请下,郁郁寡欢的高鼎去村郊散心解闷。
乡村的二月是最生气勃勃的季节。阳光娇艳明媚,空气清新润朗。
泥土中散发着绿草的清香,鹅黄淡绿的草儿被风儿梳理得柔顺鲜
润。蓝天碧空如洗,把整个田野映衬得更加亮丽生动。莺儿在天
地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发出悦耳得鸣叫声,高鼎得心情
一下子变得轻盈愉快起来。他沿着堤岸漫步。河边的杨柳像善舞
的女孩子,在春风中一会儿扭动着苗条的腰身,轻盈得曼舞;一
会又用她们那柔软纤细的枝叶去轻拂堤岸------草青、水静、柳
绿、莺飞,好一幅江南乡村风景图啊!高鼎完全沉醉在这美好的
春色中了。
“放得高些,再高些!”忽然,高鼎听到了孩子们的嘻笑声。
循声望去,只见几个放学早归的小童,正趁着和暖的春风,忙着
放风筝呢。已经有一只风筝飞上天空,那是孩子们自己用纸糊成
得老鹰风筝。高鼎被乡村孩子们无拘无束的欢笑声所感染,举头
凝望天空中随风高飞得风筝,他发现:风筝竟有着与乡村山水及
孩子们的欢笑声一样的悠游自在!
看着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高鼎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光,他按
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诗兴大发,随即吟诵出了流传千古的七言绝
句《村居》。一瞬间,他领悟到了陶渊明为何会放弃功名,归隐
山村的那一份恬淡的心境,心也不由得向往和热爱起这乡村安逸
无忧的生活了。
二、教材分析
《村居》是二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农
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
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
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
悦和赞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时间和自然景物。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
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
雾里醉得直摇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
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
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
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三、教学价值
本课是由一首七言绝句、一幅孩子们放风筝的插图、10个
要求会认的字和8个要求会写的字、一个多音字“散”构成的,
课后还有三道练习题。
本课的七言绝句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
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
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
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
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
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
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而课文中的插图正好配合了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学生可以结
合插图,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反
过来这首诗正好把这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跃然纸上。这首诗
落笔明朗,用词精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学生以美好的
情绪感染。
另外本课还要求学生掌握两个多音字“散”和“长”,“散”
是在诗中出现的`,而“长”怎是在课后的读一读中配合一首小
儿歌一起呈现的,通过儿歌的朗读,让学生很容易地就掌握了
“长”字两个读音的不同含义。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则注重
了孩子们词语积累。给相同的词语连线,则是让学生了解诗中个
别词语相同意思的不同表达方式,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感悟
诗的内容和意境。
四、地位作用
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第一板块《快乐地玩》的第一课,是学
生刚刚结束了愉快的暑假生活,重返校园学习的第一课。刚刚开
学学生还没有从玩耍中完全进入学习的状态,所以教材一开始就
编排了能与学生假期生活紧密联系的《快乐地玩》这一板块,让
学生易于接受,更重要的是第一课《村居》,更能贴近孩子的生
活实际,而且篇幅短小,内容生动,边学习边让学生回忆暑假的
愉快生活,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呈现了一方游戏的天地,让孩子们
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
另外,本课的古诗教学是在一年级下册刚教学完,《春夏秋
冬》这一板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板块的几首诗都是吟咏
四季的经典之作,诗人以清新活泼、明朗晓畅的语言描写四季的
瑰丽风景,抒发了诗人醉心自然、寄情自然的情感。学生已经对
古诗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从古诗中得到启发,得到了美的享受。
学生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学习《村居》这首古诗的,学生能很快地
进入情境,体会环境的优美和儿童生活的快乐,感悟诗人对春天
的喜爱之情。
古诗的教学从一年级下册写景的古诗到本册的《村居》,有
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同时也为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
上册学习描写劳动场景的田园诗做好了铺垫。
五、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认识1个偏旁“火”。认
识多音字“散”和“长”。
2、通过图文结合、乐文结合、动静结合,感受春天的诗情
画意。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5、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难点是通过朗读感
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六、方法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语文教学就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使之自主地学习。所以针对二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和认知
规律,通过游戏激趣、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带领学
生进入真正的生活情境等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氛围。
例如:1、导入部分,我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每一个苹果
的后面都藏着一首我们学过的古诗,要求学生背诵下来苹果后面
的古诗就可以获得这个苹果。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了所学过的古
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很自然地就进入了新课
的学习。
2、在学生读诗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创设情境,选择与__
内容比较相符的音乐,让学生配乐朗诵,让他们的读书声和音乐
声融合在一起,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诗的韵味、
诗的意境、诗的情感。同时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诗的语言美。
3、复现巩固过程中,把古诗的内容改写成小散文,而且散
文中包括本课中要求会认和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学生换个语言环
境识记生字,同时也进一步感悟古诗的内容和诗中所描写的意
境。
(二)朗读品味,读中感悟
读是最有效的阅读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在读
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对于古诗的教学,重在
朗读,在读中感悟。所以在读时我们可以分步进行。
1、多种形式自由读。如齐读、分行读、表演读、合作读、
比赛读、评读等等,由自己小组自己选择来读。
2、展示读。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
要及时进行点评,适当时加上教师的示范读。
3、想象读。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适当加入音乐,让学生闭
眼边读边想象,进一步在读中感悟诗的语言美、音韵美和意境美。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师中我们就要力求把课堂还给
学生,让学生能自主学习。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针对词句质疑、
借助图画去解疑,还有让学生自主选择朗读方式,通过自读自悟
获取知识、情感体验等环节,都真正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
如:1、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多次复现”的原则,通过多
种形式让学生有层次有梯度地读生字,读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
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对于不理解的字、词,则通过小组合
作学习来解决。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在读的同时在不
理解的词句旁边进行标注。然后小组同学通过图文对照,自己解
决问题。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行古诗所对应的画面,这样学生就
在回报与讨论中自主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我的一点看法
另外,课程标准中指出,低段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诵读浅近
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所
以我个人认为要想达到课标中的要求讲好古诗,我们教师必须要
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知人知世
(1)把握不同时代的不同诗歌风格
(2)把握作者创作诗歌时的心境与处境
(3)了解作者创作诗歌时的社会背景
2.把握诗歌中的形象
(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
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
(2)事象:事象即动作形象。
(3)物象:物象即事物形象。
(4)景象:景象即景物形象。
3.把握诗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只有做到了这三方面的要求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想
象、去感悟。
(五)一点建议
在教学本课时,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来反馈学生
的掌握情况,有一部分学生把柳树画成了黄色,这就说明学生对
于早春二月理解得不是很透彻。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老师可以把歌
曲《村居》教给学生,这样不仅加深了巩固,也激发了学生学习
古诗的兴趣。
《村居》教案篇4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到处见闻乡村春色满园
2.口头扩词(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诗诗人()闻见闻()()
古古人()()
3.背诵《春晓》,回顾学法。
(1)借助拼音读古诗,学生字。
(2)朗读体会诗意。
(3)熟读成诵。
二、随文识字,体会诗意
1.(课件展示主题图)说一说人看到了什么?图中画的是城
镇还是乡村,从哪看出来的?(主题图中显示题目与作者,认读
“村、居”,口头扩词,理解题目。)
2.(课件展示古诗,生字“醉、烟、童、散、忙”用红色字
显示)借助拼音初读古诗,画出生字。
3.(课件展示朗读)
学习一、二句
(1)指读第一句,说一说,这句诗写了什么?(齐读,指导停
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2)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读第二句,认读
“醉,烟”。)
(3)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自由读,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读(认读“童、散、忙”,理解“纸鸢”)。
(3)请你谈谈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图中那几
个刚散学归来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读三、四句,读出心中的喜悦。
4.质疑:诗中哪一句最不好理解?
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去掉拼音熟练读,比赛读。
2.配乐背诵,边读边想象在美丽的春天里快乐的生活。
四、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处、知、忙”,观察字的结构,课件展示笔顺,
教师范写“处”字,学生描红、临写。
五、扩展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写春天的古诗?
2.请你也来编一首描写春天的小儿歌吧!
《村居》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这首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
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抓住诗中重点的词句,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
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春天的知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古诗说明
1、诗意描述
《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
飞,杨柳拂堤,儿童兴致勃勃地放风筝。
2、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诗人,以写自然景物见长。
二、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
所有学生读准字音。
指导学生读准“莺”“拂”“鸢”“长”
“长”是多音字,此处读“zhǎng”
三、释义,
这首诗的意思是:阳春二月,小草长出了新芽,黄莺鸟在天
上飞舞,春烟轻轻擦过河堤边的杨柳,真让人陶醉;读书的孩童
放学后早早把家回,赶快凭借东风放风筝。
四、背诵并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村居
小草——新芽
黄莺鸟——飞舞真让人陶醉
春烟——擦过——杨柳
读书的孩童——回家——放风筝。
教学反思:略
《村居》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
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
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
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
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
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
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
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
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
“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
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
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学生质疑: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
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
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师点拨: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
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4)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
摇荡着。)
(5)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6)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
己看到了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充分地说: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
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
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7)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8)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9)配乐全班齐读一二句。
3.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2)(多媒体出示孩子放风筝的画面)
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
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
友。看,它们是谁?
1.交流识记字形。出示:诗村童
加一加:“诗”“讠+寺”;“村”是“木+寸”,“童”是
“立+里”。
1.教师指导书写。
出示“诗村童”的田字格课件
“诗”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村”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木”的捺变成点。
“童”上下结构,注意下面“里”的笔顺: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
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3.学生练习写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
展评。
第二课时
(一)知诗人,解题意: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吗?(共分四步:
a.知诗人,解题意,b.释词语,明诗意,c.想意境,悟诗情,d.拓
展阅读。)这节课我们就用这四步学诗法来学习《咏柳》。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
2.学习生字“咏”、“柳”。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3.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什么
意思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步。
(二)释词语,明诗意:
1.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以小组的形式来理解诗意。
2.汇报自学情况。
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A.妆:(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意思是装饰,打扮。
一般都是谁打扮?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
B.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这句话的意思是: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
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第二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用部首查字法查“戈字部”。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
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
像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三)想意境,悟诗情。
1.再来读第一句话,说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
面?
似一位姿态婀娜的美人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千条万缕的垂
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
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摇摆。
谁能通过诵读把这美妙的画面读出来?
2.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被作者用“似剪刀”
形象化了。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还能剪出什么?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我们美的想象。
3.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
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让我们借作者的诗文,读出我们心中对
春的赞美。
(四)横纵观,拓视野:
春天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吟着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满
怀……
请在下面的三首诗中,选一首喜爱的背诵下来,并说说理由。
出示古诗:朱熹的《春日》、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
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A.交流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碧妆绿丝剪
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加一加:“王+白+石”是“碧”,“纟+录”是“绿”,“前
+刀”是“剪”,“纟+纟”是“丝”。
换一换:“将”去掉右边部分,换成“女”,就是“妆”。
B.指导书写。
1.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
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2.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六)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咏柳》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
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柳树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
画下来吧!
《村居》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精密金属零部件市场现状调研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旅行社转让协议书范本
- 护理题库刷题太多了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门面店铺转让合同协议书样本
- 甘肃安全员报考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绿色建筑市场供需趋势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2030绿色建材市场供需格局与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绿电制氢合成氨项目经济性边界条件与政策补贴敏感性分析报告
- 2025-2030经颅直流电刺激优化儿童工作记忆的训练方案探索
- 2025-2030纳米载体技术在生物农药递送系统中的商业化前景预测
- 《东坡诗话》原文及翻译
- GB/T 5195.2-2006萤石碳酸盐含量的测定
- 核心高频 985 词汇(高中英语)
- 2023年浙江10月自考生物药剂及药物动力学试题
- GB/T 16921-2005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X射线光谱方法
- 施耐德电涌保护器spd合格证
- 冻干车间配液岗位操作规程
- 《工程伦理学》配套教学课件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认识方向 ︳青岛版 (共35张PPT)
- 打破自我标签重新定义自己课件-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 公司全过程造价控制月报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