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1清热泻火饮食中医饮食营养学_第1页
(9.1)-4.1清热泻火饮食中医饮食营养学_第2页
(9.1)-4.1清热泻火饮食中医饮食营养学_第3页
(9.1)-4.1清热泻火饮食中医饮食营养学_第4页
(9.1)-4.1清热泻火饮食中医饮食营养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清热饮食

目的要求:1.掌握芹菜、茄子、番茄、西瓜、豆腐、绿豆、苦瓜、马齿苋、黄瓜。

2.熟悉苋菜、香椿叶、黑木耳、藕、茭白、香蕉、粟米、茶叶。

3.了解甘蔗、橄榄及常用清热类养生食品。清热泻火类香椿叶香蕉粟米茶叶香椿叶【性味归经】苦,平。入肝、胃、肾经。

【功效】清热化湿,解毒。【应用】

1.唇上生疔:取本品嫩叶,捣烂,和酒服之。(《岭南采药录》)

2.赤白痢疾:香椿叶100~200g,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使用注意】

慢性病者不宜食用。

【按语】

香椿叶自古为时令名品。可作摊鸡蛋,盐渍、凉拌食用,均具风味。有资料表明,平均每公斤香椿中含有30毫克以上亚硝酸盐,老叶中更是高达每公斤53.9毫克。这样高的含量,容易使人吃香椿时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甚至诱发癌症。试验结果发现,只用水洗过的香椿亚硝酸盐含量为每公斤34.1毫克,而用开水烫后仅为每公斤4.4毫克。用没有烫过的香椿炒鸡蛋,亚硝酸盐含量为每公斤83.3毫克,烫过的香椿炒鸡蛋每公斤含量为1.5毫克。

试验还证明,用15%和30%盐水腌过的香椿不能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所以一定要吃用开水烫过的香椿。

香椿拌豆腐

特色:味甘微寒,能补脾益胃、清热解毒、利小便。适宜怀孕早期的妇女食用。制作材料:主料:豆腐300克、香椿100克、香油10克、精盐适量。做法:1、豆腐用开水烫一下,切成小方丁,放入大碗中。2、香椿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切成末,放在豆腐上面3、食用时,加入精盐、香油,拌匀装盘即成。

香椿蛋炒饭【配方】

米饭250克,鸡蛋2个,瘦猪肉丝75克,嫩香椿芽125克,花生油50克,盐3克,水淀粉适量。

【做法】

将肉丝放入碗内,加盐、水淀粉、半个鸡蛋的蛋清,抓匀上浆;另一个鸡蛋磕入碗内,加剩余的蛋液和盐少许搅匀;香椿芽择洗干净,切丁。炒锅上火,放油烧至四成热,下肉丝滑散,捞出。炒锅置火上,放油少许,下肉丝、蛋液和香椿,旺火翻炒均匀,倒入热米饭拌匀,盛入盘内即成。

【特点】

此饭芬芳诱人,是初春时节的美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适于孕妇食用,供给胎儿和母体的生理需求。

香蕉【性味归经】甘,寒。入脾、胃经。【功效】清热,润肠,解毒,止痛。

【应用】

1.痔疮及便后出血:香蕉二个,不去皮,炖熟,连皮食之。(《岭南采药录》)

2.牙痛:香蕉两枚,煎热汁一碗,含漱。(《经验方》)

【使用注意】

进食过多,会导致胃肠功能障碍。

【现代研究】

果肉中所含的5—羟色胺可使胃酸降低,香蕉本身又能缓和对胃粘膜的刺激,故对一些药物等诱发的胃溃疡有保护作用。每日食入5—羟色胺10mg对胃肠功能并无障碍,但食入过多,则可引起障碍。成熟香蕉之果肉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液有抑制真菌、细菌的作用。

【按语】

临床发现,糖尿病病人摄入香蕉中的糖类后,尿糖较进食别的糖类为低。香蕉中果糖与葡萄糖之比为1:1,这一天然组成,对治疗脂肪痢是合适的,也适用于中毒性消化不良。香蕉质润性软,适合于老年人、习惯性便秘、高血压、冠心病者经常食用。香蕉,欧洲人因它能解除忧郁而称它为“快乐水果。香蕉又被称为“智慧之果”,传说是因为佛祖释迦牟尼吃了香蕉而获得智慧。香蕉营养高、热量低,含有称为“智慧之盐”的磷,又有丰富的蛋白质、糖、钾、维生素A和C,同时纤维素也多,堪称相当好的营养食品。

荷兰科学家研究认为:最合营养标准又能为人睑上增添笑容的水果是香蕉。它含有一种特殊的氨基酸,这种氨基酸能帮助人体制造“开心激素”,减轻心理压力,解除忧郁,令人快乐开心。睡前吃香蕉,还有镇静的作用。香蕉“一身都是宝”,它可以预防中风和高血压,起到降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美国科学家研究证实:连续一周每天吃两根香蕉,可使血压降低10%。如果每天吃5根香蕉,其降压效果相当于降压药日服用量产生效果的50%。香蕉皮也含有某些杀菌成分,如果你的皮肤因为真菌或细菌感染而发炎,不妨把香蕉皮敷在上面,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香蕉对手足皮肤皲裂十分有效,而且还能令皮肤光润细滑。拔丝香蕉

【主料】香蕉600克,玉米粉60克,面粉12克,鸡蛋清60克【调料】植物油800克(实耗约50克),白糖160克,青、红丝6克。【制作过程】

(1)

将香蕉剥去皮,切成滚刀块,放在面粉上滚蘸一层。(2)

把鸡蛋清倒入玉米面中,搅和成糊。(3)

把植物油倒入炒勺内,在旺火上烧7~8成热,把裹好面粉的香蕉再裹上一层蛋清糊,一个一个地放入油中浸炸。炸到浅黄色后,捞出控净油。(4)

炒勺留点底油,放入白糖炒到金黄色,大泡变小泡,最后颜色加深,可以拔丝时,倒入香蕉块、青、红丝,快速颠翻均匀,盛入预先擦好一层油的盘中,码摆整齐即成。粟米【功效】健脾和胃。【应用】

1.脾胃虚弱,食不消化,呕逆反胃:粟米半升,捣如粉,水和丸如梧子,煮令熟,点少盐,空腹和汁吞下。(《食医心镜》)

2.胃热消渴:粟米煮饭。(《食医心镜》)

【使用注意】

粟米不宜与杏仁同食,食则令人呕吐腹泻。

【现代研究】

粟米中含蛋白质及脂肪量较高,蛋白质中含多量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有补益作用。【按语】

粟米,山东最多,五谷中最硬,谓之硬粟,但得浆水则易化。小米煮的焦饭锅巴,又名黄金粉。性味甘平,能补中益气,健脾消食,止泄。北方产妇多喜服粟米粥,亦是婴幼儿良好食品。此外,发芽的粟米称为粟芽,内含淀粉酶、维生素B、淀粉、蛋白质等,有良好的消化作用,可晾干研末服用。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小米熬粥营养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

营养分析

1.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12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效;

2.小米具有防止泛胃、呕吐的功效;

3.还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

4.小米具有减轻皱纹、色斑、色素沉着的功效。

制作指导

1.小米宜与大豆或肉类食物混合食用,这是由于小米的氨基酸中缺乏赖氨酸,而大豆的氨基酸中富含赖氨酸,可以补充小米的不足;

2.小米粥不宜太稀薄;淘米时不要用手搓,忌长时间浸泡或用热水淘米;

3.小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并不比大米更好,因为小米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并不理想,赖氨酸过低而亮氨酸又过高,所以产后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营养;

4.小米可蒸饭、煮粥、磨成粉后可单独或与其他面粉掺和制做饼、窝头、丝糕、发糕等,糯性小米也可酿酒、酿醋、制糖等。

茶叶【功效】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祛湿利尿,消食止泻,清心提神。

【应用】

1.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干姜(炮为末)6g,好茶末3g。上二味,以水一盏,先煎茶末令熟,即调干姜末服之。(《圣济总录》姜茶散)

2.热毒下痢:好茶500g(炙),捣末,浓煎一、二盏服。久患痢者亦宜服之。(《食疗本草》)

3.血痢:盐水梅(除核研)一枚,合腊茶加醋汤沃,服之。(《圣济总录》)

【使用注意】失眠者忌服。【现代研究】

茶叶中含400多种化学物质,主要有嘌呤类生物碱,如咖啡碱、可可豆碱等;含有鞣质、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试验证明茶叶对治疗放射性损伤,保护造血机能,提高白细胞数量有一定功效。可治疗痢疾、急慢性胃肠炎、急性传染性肝炎等病。

茶叶上可清头目,中消食滞,下利二便。《随息居饮食谱》曰:“清心神醒酒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痰,肃肺胃明目解渴。”适于肥胖、高血压、水肿、肿瘤病人饮用。【按语】

茶树通常种植三年以上即可采叶。以清明前后嫩叶初发时为佳,以后采摘时间愈迟品质愈次。由于加工不同可分绿茶、红茶等。绿茶能清心神,涤热,肃肺胃。红茶能温脾胃,畅中焦。

科学家发现,用壶煮制的茶水更有利于健康。与简单的在盛有沸水的杯子里泡茶相比,煮茶水的方法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抗癌化学物质。

研究人员发现,茶叶在壶中煮沸5分钟,抗氧化剂的浓度达到最高峰。抗氧化剂能吸收与癌症和心脏病有关的有害自由基。科学家让一些参与者饮用在壶中泡制长达10分钟的茶,然后对他们血液中的多酚(植物自然产生的抗氧化剂)水平进行检测。他们发现那些饮用泡制5分钟的茶水的人比饮用泡制10分钟的茶水的人血液中的抗氧化剂水平高60%。泡制3分钟和5分钟的茶水中的抗氧化剂水平的差异是30%。参加试验者饮用一小时在壶中泡制5分钟的茶水后,血流中的抗氧化剂水平上升了45%。茶叶在壶中泡制更长时间并没产生更多的有益成分。他们还发现向茶水中添加牛奶不会影响茶的抗氧化剂成分。

中国现代名茶有数百种之多传统名茶,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思施玉露、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屯溪珍眉、老竹大方、桂平西山茶、君山银针、云南普洱茶、苍梧六堡茶、政和白毫银针、白牡丹、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闽北水仙、武夷岩茶、祁门红茶等。茶类名制作特色代表产品

绿茶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龙井茶,碧螺春黄茶徽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白牡丹,

白毫银针,安吉白白茶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