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考模拟试题(全优)_第1页
2022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考模拟试题(全优)_第2页
2022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考模拟试题(全优)_第3页
2022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考模拟试题(全优)_第4页
2022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考模拟试题(全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0题)1.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体现了人格具有()

A.独特性B.稳定性C.前瞻性D.功能性

2.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建筑、树木等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是()

A.动景运动B.诱发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

3.如果客体较复杂,活动任务多,则注意的范围就()

A.较广B.不变C.狭窄D.极广

4.学生小李因为自己喜欢英语老师而努力学习英语。按照学习动机的分类,体现在小李身上的是()

A.威信性动机B.高成就动机C.情境性动机D.交往性动机

5.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个性的()

A.整体性和可塑性B.稳定性和独特性C.社会性和稳定性D.稳定性和可塑性

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的规律是()

A.进程均衡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无明显变化

7.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直接性B.间接性C.广阔性D.创造性

8.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借助于一定的教材在师生共同活动过程中进行的,一般说来教学过程包括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

A.运用知识B.掌握知识C.评价知识D.管理知识

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组织养班集体C.进行个别教育D.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

10.寻求享乐,无忧无虑,社会适应性强;不断追求新异感觉经验,对艺术品感兴趣;直觉压抑。这种人格类型属于荣格提出的哪一种人格类型?()

A.思维外向型B.感觉外向型C.情感外向型D.直觉外向型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最早出自()

A.《学记》B.《论语》C.《说文解字》D.《四书集注》

12.当学生遭遇失败或取得成功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

A.能力归因B.努力归因C.运气归因D.任务难度

13.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A.随意后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14.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说明了心境具有()

A.爆发性B.长期性C.强烈性D.弥散性

15.记忆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

A.暂时性遗忘B.永久性遗忘C.干扰性遗忘D.逆向性遗忘

16.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论语》B.《学记》C.《大教学论》D.《教育学纲要》

17.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都是由他们所受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属于()的观点

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8.“情人眼里出西施”说明人们对一个人某方面的特征形成好的印象之后,还会把这种印象扩展到对其别的特征的认知上去。这种现象属于()

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倾向

19.智力是()的综合

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

20.莲出淤泥而不染这个比喻说明了人具有()

A.差异性B.社会适应性C.自然性D.主观能动性

21.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是在()

A.1951年B.1958年C.1966年D.1985年

22.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紧张性与集中性D.紧张性与选择性

23.某个毕业生选择职业时,多个单位可供选择,举棋不定,这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24.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5.“教然后知困”、“能者为师”、“弟子不必不如师”等说明了我国师生关系的哪一特点?()

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教学相长D.师道尊严

26.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是哪种抑制的干扰?()

A.双重抑制B.前摄抑制C.单一抑制D.倒摄抑制

27.某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想去向老师认错,但怕受批评丢验;又怕被揭发后受更大的处分,这学生此时的动机冲突形式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分析冲突

28.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A.教学大纲B.课程计划C.教科书D.教学指导书

29.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A.育德B.促智C.育美D.健体

30.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阶段课程设置的特点是()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综合与活动课程相结合

31.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幻想是()

A.理想B.遐想C.空想D.梦想

32.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A.生产力水平B.社会制度C.文化背景D.科技水平

33.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

A.调查法B.个案法C.测验法D.观察法

34.了解智力活动的动作结构,明确活动的方向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B.原型动作C.原型内化D.动作定向

35.情绪、情感是在人的()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A.动机B.认识C.个性D.态度

36.()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A.道尔顿制B.班级授课制C.小组教学D.个别教学

37.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引起的情绪是()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38.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B.洛克C.孔德D.柏拉图

39.人们看到窗上的冰霜,不自觉地把它想象成美丽的树林、陡峭的山峰等。这种想象属于()

A.再造想象B.无意想象C.创造想象D.有意想象

40.利用阐述、解释的方法来说明行为、情感和心理活动原因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A.宣泄疗法B.领悟疗法C.暗示疗法D.厌恶疗法

41.组织和培养()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

A.班集体B.学生C.接班人D.班干部

42.把现代系统论的方法引进对教学的研究,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是()

A.巴班斯基B.赞科夫C.泰勒D.博比特

43.不随意想象的特殊表现是()

A.灵感B.原型C.梦D.顿悟

4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A.自我实现B.求知与审美需要C.生理与安全需要D.社交与自尊需要

45.()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A.智育B.德育C.体育D.美育

46.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

47.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B.班杜拉C.马斯洛D.艾利斯

48.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不同,动机可划分为()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B.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C.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D.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49.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

A.赫尔巴特B.席勒C.卢梭D.孔子

50.1968年,率先提出潜在课程一词的学者是()

A.泰勒B.布鲁纳C.杰克逊D.多尔

51.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运动记忆

52.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其中个人特质包括()

A.中心特质、首要特质、重要特质

B.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

C.中心特质、重要特质、根源特质

D.根源特质、首要特质、次要特质

53.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B.卡特尔C.马斯洛D.吉尔福特

54.某小学取消了统考,废除了百分制,而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评价标准。学校的做法()

A.正确,体现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B.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C.正确,体现了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D.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55.教师上课的必要补充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布置作业B.检查作业C.课外辅导D.课后练习

56.有些新生儿活泼好动,哭声响亮,而有些孩子则安详宁静,声微气小,这体现()的差异

A.气质B.能力C.意志D.性格

57.学生解答问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说明其下列哪种思维能力强()

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58.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所遵循的主要教学规律是()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59.某生考研失利,就自我安慰说早工作早挣钱,真上研究生经济上亏大了。这种心理反应叫()心理

A.否认B.投射C.酸葡萄D.甜柠檬

60.人的气质特征主要受什么因素制约?()

A.世界观B.能力C.社会环境D.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61.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特性是()

A.盲目性B.散漫性C.顽固性D.动摇性

62.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重视()

A.陶冶法B.榜样法C.说理法D.奖惩法

63.下列谁的理论是人格的类型理论?()

A.艾森克的特质理论B.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C.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D.霍兰德的人格理论

64.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是在()

A.1951年B.1958年C.1966年D.1985年

65.同一班的学生,听同一节课,每人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人的心理具有()

A.主观性B.客观性C.社会性D.自发性

66.学生看小说时,头脑中的想像活动主要是()

A.有意想像B.无意想像C.创造想像D.再造想像

6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B.配合学校,实现目标C.帮助校长,当好助手D.联系家长,转变差生

68.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

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C.深度知觉D.方位知觉

69.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A.思维B.知觉C.注意D.复述

70.学生在读到《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脑海中浮现诗句中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想象B.幻想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71.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旧的社会分工B.生产力水平低下C.资本主义制度D.阶级剥削

72.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为()

A.需要B.期望C.驱力D.诱因

73.提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的著作是()

A.《论语》B.《学记》C.《大学》D.《史记》

74.教师上课时,声调抑扬顿挫,方法灵活多变,使学生容易集中注意,这是运用了()

A.无意注意规律B.有意注意规律C.有意后注意规律D.注意相互转化的规

75.看到一个苹果,它的形状、大小等属性都会在人脑中同时得到反映。这种心理活动是()

A.感觉B.知觉C.直觉D.联觉

76.教师讲课讲得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吸引力并伴有适当的表情、手势,容易使学生产生()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感情共鸣

77.活到老学到老反映了教育()特点的要求

A.终身性B.公平性C.大众性D.未来性

78.以下选项中,不是教育的一般属性的是()

A.教育具有永恒性B.教育具有历史性C.教育具有排他性D.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79.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

A.社会主义教育与剥削阶级教育的分水岭

B.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

C.资本家剥削童工的主要手段

D.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80.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A.文字材料B.口耳相传C.直观教具D.黑板加粉笔

81.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A.中等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高等教育制度

82.与孟母三迁这个典故所反映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相吻合的说法是()

A.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的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B.美国华生的让我们把能力倾向、心理特征、特殊能力遗传的鬼魂统统赶走吧

C.美国詹姆森的人的智商80%来自遗传

D.英国高尔顿的人的能力得自遗传

83.下列属于意志行动的是()

A.吹口哨B.背诵课文C.摇头晃脑D.膝跳反射

84.有位中学教师经常外出开会,班级管理完全交给学生自己,纪律居然井然有序。这一教师的领导方式类型最可能属于()

A.仁慈专断型B.民主型C.强硬专断型D.放任型

85.某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想去向老师认错,但怕受批评丢验;又怕被揭发后受更大的处分,这学生此时的动机冲突形式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分析冲突

86.经常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检查,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中的()

A.独立性B.多样性C.实践性D.自愿性

87.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A.联觉B.感觉后像C.感觉适应D.感觉对比

88.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体现的教育理论派别属于()

A.实验教育学B.实用主义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

89.人的心理现象包括()

A.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B.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C.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D.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

9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91.有人把()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A.访谈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观察法

92.在现代社会中,各个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制定其教育目的的首要依据是()

A.政治制度B.科技水平C.经济基础D.文化传统

93.被称为科学教育的奠基人,也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的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马克思D.柏拉图

9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补偿D.感觉后效

95.在记忆中,后学习的材料会对先学习的材料造成干扰,这种现象属于()

A.衰退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D.近因效应

96.主要受人的生物因素影响,随着年龄老化有降低趋势的智力种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