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_第1页
第十三章 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_第2页
第十三章 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_第3页
第十三章 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_第4页
第十三章 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第1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3.1.1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符号主义(主流学派)连结主义行为主义13.1

争论2第2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符号主义(Symbolicism)

又称:逻辑主义、心理学派或计算机学派原理:物理符号系统(即符号操作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起源:源于数理逻辑学派代表:纽厄尔、西蒙和尼尔逊等13.1

争论3第3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连结主义(Connectionism)又称:仿生学派或生理学派原理:神经网络及神经网络间的连接机制与学习算法起源:源于仿生学,特别是人脑模型的研究学派代表:卡洛克、皮茨、Hopfield、鲁梅尔哈特等13.1

争论4第4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行为主义(Actionism)又称:进化主义或控制论学派原理:控制论及感知—动作型控制系统起源:源于控制论学派代表作:布鲁克斯(Brooks)的六足行走机器人,一个基于感知—动作模式的模拟昆虫行为的控制系统

13.1

争论5第5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3.1.2对人工智能理论的争论符号主义认为人的认知基元是符号,认知过程即符号操作过程;认为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因此,能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行为;认为知识是信息的一种形式,是构成智能的基础。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是知识表示、知识推理和知识运用。13.1

争论6第6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连结主义认为思维基元是神经元,而不是符号处理过程;认为人脑不同于电脑,并提出连结主义的大脑工作模式,用于取代符号操作的电脑工作模式。13.1

争论7第7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行为主义认为智能取决于感知和行动(所以被称为行为主义),提出智能行为的“感知—动作”模式;认为智能不需要知识、不需要表示、不需要推理;人工智能可以象人类智能一样逐步进化(所以称为进化主义);智能行为只能在现实世界中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而表现出来。13.1

争论8第8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3.1.3对人工智能方法的争论符号主义:功能模拟方法连结主义:结构模拟方法行为主义:行为模拟方法13.1

争论13.1.4

对人工智能技术路线的争论专用路线通用路线硬件路线软件路线9第9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3.2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人工智能对文化的影响10第10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3.2.1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专家系统的效益人工智能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13.2

影响13.2.2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劳务就业问题思维方式与观念的变化技术失控的危险(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守则”)社会结构变化心理上的威胁11第11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3.2.3人工智能对文化的影响改善人类知识改善人类语言改善文化生活13.2

影响12第12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3.3对人工智能的展望人工智能的近期研究目标:在于建造智能计算机,用以代替人类从事脑力劳动,即使现有的计算机更聪明更有用。

人工智能的远期研究目标:探究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基本原理,研究用自动机(automata)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

13第13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3.3.1更新的理论框架人工智能尚存在的问题:

宏观与微观隔离全局与局部割裂理论和实际脱节

13.3

展望14第14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3.3.2更好的技术集成

人工智能技术是其它信息处理技术及相关学科技术的集成。要集成的信息技术除数字技术外,还包括计算机网络、远程通信、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语音与听觉、机器人学、过程控制、并行计算、光计算、生物信息处理等。未来的智能系统还要集成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系统学和哲学等。13.3

展望15第15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3.3

展望科学生理学脑模型认知执行心理学理解智能人机界面语言学语音语法语义心理语义学逻辑学新系统复杂事实归纳法技术问题求解认知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图像理解语言辨识人机界面应用专家系统机器翻译系统智能CAD/CAM系统智能机器人系统第六代计算机研究计划的组成16第16页,共1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3.3.3更成熟的应用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