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内能》单元作业设计_第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内能》单元作业设计_第2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内能》单元作业设计_第3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内能》单元作业设计_第4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内能》单元作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作业设计探索精准超越——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3章《内能》目 录一.单元信息·········································································1二.单元分析·········································································1(一)课标要求········································································1(二)教材分析········································································1(三)学情分析········································································2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2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3(一)单元作业设计基本原则······················································3(二)单元作业设计基本流程······················································3五.课时作业·········································································4(一)第一课时分子热运动························································4(二)第二课时内能·································································8(三)第三课时比热容····························································13六.单元质量检测··································································18(一)质量检测作业内容·····························································18(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24七.单元作业评价方案·····························································24第一部分:单元作业设计总体介绍一、单元信息基本

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第13章内能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

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分子热运动第13章第一节2内能第13章第二节3比热容第13章第三节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和“能量”这两大主题。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能量,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认识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普遍规律,了解节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初步形成能量观念;发展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为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 知道自然界和生活中简单的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内能和热量。 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能运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利用常见物品设计实验方案,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能运用比热容说明为什么沙漠中的昼夜温差比海边的大。(二)教材分析

1.知识框架1分子热运动内能物质的结构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不仅存在引力,同时也存在斥力物质三态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热传递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Q),单位J温度内能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体积状态和种类质量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

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Q吸=cm(t-t0)比热容的应用水的比热容大,利用这一特点,在生活中水有着广泛的应用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

本章主要学习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主要形式的能量——内能。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宏观的扩散实验验证物质微观结构从而得出内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探究找到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在初二学了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及能量转化等知识,便于学生对宏观的机械能与微观的内能进行类比和对比。可以通过研究内能的改变了解物质的吸热特性——比热容的不同,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热量计算。为下一章学习热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奠定了基础,本章教学重点是内能的改变方式、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现象。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和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是教学难点。本章知识的学习直接渗透通过直接感知宏观现象来推测微观事实的方法,如通过物体温度的变化来推测物体内能的变化;通过棉花的燃烧推测空气内能的增加;通过水蒸气液化推测水蒸气对外做功,水蒸气内能减少等。科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科学思维方法。(三)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状态,为学习分子的热运动奠定了基础;学习了机械能及其转化,为研究内能提供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比热容的相关知识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由于本章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比热容、热量的综合计算,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内能与温度的关系。3.会辨析内能、热量和温度这几个概念,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4.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5.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能利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6.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并能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学会用热量公式Q吸=cm(t−t0)和Q放=cm(t0−t)进行简单计算。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一)单元作业设计基本原则

1.明确目的有效延伸

作业应该是教学的延伸,作业应为加深课堂教学内容服务和教学内容平滑过渡,不应当出现课堂内容简单而作业难度较大的情况。 2.以生为本落实素养

布置作业要贴近学生的年龄、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十四五岁的青少年常常是流行元素的拥护者。流行元素中可以挖掘出许多和物理知识有关的话题,就像我们经常用诗句和诗歌作为例子用物理的某些规律来解释一样。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阳光的、积极向上的元素,并且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这些东西使学生对题目感兴趣,乐意去做这种作业。同时学生可以举出许多相关例子,对课堂教学的知识进行应用,也避免了同一类型题目的反复训练。 3.分层设计减负提质

据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学习能力弱、学习能力中等和学习能力强三个不同层次的组。在布置作业时老师自己先做一遍,尽量做到难易要适度。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本,作业的难度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准、设计要有梯度。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的题目。布置的作业分成基础题(题量少、质量高)、提高题(重方法)和拓展题(开放式、探究式、对标中考、聚焦能力)。(二)单元作业设计基本流程

1.精准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对课程标准的分析,既要考虑“内容要求”,也要重视“活动建议”。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明确本单元内容在全书的地位、与前后单元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学情的分析,要建立在调研的基础上,解决学生实际问题。2.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服务于学生发展,科学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制订单元作业目标。单元学习目标与作业目标要统筹规划,有机结合。3.设计流程明确作业选取情境设定问题设计评价目标素材任务方式附:参考单元作业评答案价方案 (为学生做题提供针对性参考)(呈现一个完整、客观、科学的作业评价方案)3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分子热运动001活动作业3分钟炎热的夏天,为了避免蚊虫的叮咬我们往往会点蚊香,当把蚊香点燃后,一会蚊香的味道就散发到整个房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答案合理即可1.小组成员参与度;优秀□良好□合格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优秀□良好□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优秀□良好□合格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入“物质结构”的教学,通过现象学生不难理解“分子是运动的”这一知识点。难度较易□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002练习作业2分钟 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手捏面包,面包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擦黑板时看到粉笔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雨后荷叶上的露珠靠近时能够自动聚集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能独立思考,具有探索精神;优秀□良好□合格能结合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优秀□良好□合格通过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分析,理解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优秀□良好□合格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结合本节内容,认识到什么是分子以及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等相关知识。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003实践作业5分钟4做一做: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两个相同的杯子、红墨水及适量的冷水和热水来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在相同时间内,观察到两杯水渐渐变红,__________变红的速度较快。实验结论:分子在不停地做;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实验操作:将两个相同的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在冷水和热水杯中同时各滴入一滴红墨水;

实验现象:热水

实验结论:无规则运动、剧烈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优秀□良好□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优秀□良好□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 通过自己实践,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4题6分钟1.“酒香不怕巷子深”,远处闻到酒的香味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_____________;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用橡皮套将注射器封住,用力推活塞,发现推到一定程度后里面的气体很难再被压缩,这个现象间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作用。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密度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最合理的是________图(选填“甲”、“乙”、“丙”或“都一样”)5 4.小红妈妈在家腌萝卜干时,小红发现需要好几天的时间萝卜才能入味,而烧同样的萝卜要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其主要原因是( )

A.烧菜时萝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易进入

B.烧菜时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C.烧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

D.烧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萝卜中1.运动、间隙;2.斥力;3.甲;4.C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理解分子动理论的相关内容。优秀良好□合格通过4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了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理解。知道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培养学生科学设计实验的能力。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3题6分钟 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B.将水倒入海绵上,水渗了进去,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扫地进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牛奶滴入水中发生扩散,我们看到的不是牛奶的分子在运动 2.关于分子运动理论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

B.炒菜时闻到菜的香味,是扩散现象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糖放到开水里,“化”得更快一些,说明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 3.不少同学都见过这样的现象:涂了胶水的两张纸粘在一起后很难再分开。其实这是因为胶粘剂与纸的木质纤维分子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家庭装修房屋时用的涂料及贴墙布都需要用胶,而劣质的涂料、胶粘剂中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质,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物质向室内空气中发生了

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在夏天特别严重,是因为____________。1.D;2.C;3.引力;扩散;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6 通过3道题,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玻璃杯、水、塑料板、硬币若干1.将塑料板平放在空玻璃杯口上,塑料板一部分露出杯口外;2.将硬币放在露出杯口外的那部分塑料板上,观察现象;3.在玻璃杯中装满水,再进行同样的操作,观察现象; 观察分析 1.把一枚硬币放在空杯子上塑料板伸出杯口外面部分上面,发现硬币___________(选填“掉下来”或“没有掉下来”);

2.再把硬币放在装满水的杯子上塑料板伸出杯口外面部分上面,发现硬币___________(选填“掉下来”或“没有掉下来”)3.通过这个现象说明:。查阅资料验证自己的想法。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优秀良好□合格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优秀良好□合格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优秀良好□合格这是一个制作类作业。通过小制作,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同时,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更加深入的理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7第二课时内能001活动作业3分钟 说说对于这两个场景的感受,熔化的铁水具有能量,冰冷的冰山具有能量吗?答案合理即可小组成员参与度;优秀□良好□合格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优秀□良好□合格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优秀□良好□合格 本题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深入思考,可以了解学生对于“热现象”的一些前概念。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002练习作业2分钟 请分析在以下过程中冰粒、火箭箭体和子弹的内能是增大还是减小?机械能在增大还是减小?(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过程中,温度渐渐升高变成了雨滴。(2)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3)子弹击中一块木板,温度升高。(1)冰粒下落过程中克服与空气的摩擦力做功,温度不断升高,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2)火箭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大;由于温度升高,内能增大。(3)子弹击中木板后克服摩擦力做功,速度减小,机械能减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根据所学内能的知识进行判断,乐于思考;优秀□良好□合格8能独立思考,对相关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优秀□良好□合格通过对相关现象的分析,辨析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优秀□良好□合格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认识内能,会比较内能大小,知道内能是与机械能不同的能量形式。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003实践作业3分钟 做一做:有一段较粗的软铁丝,怎样使软铁丝的温度升高?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你能进行分类吗?(1)用打火机烧铁丝;用热水袋焐铁丝;把铁丝反复弯折,铁丝的温度也会升高;用砂纸反复摩擦铁丝,铁丝温度会升高。(2)前两种方法是热传递,后两种方法是做功。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找到使铁丝温度升高的方法;优秀□良好□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优秀□良好□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 通过自己实践,总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热传递和做功。这个作业的设计充分体现从生活和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004实践作业4分钟做一做: 快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说明了什么?向瓶内打气,瓶塞被弹开,瓶内和瓶口出现白气,说明了什么?活塞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了,硝化棉燃烧起来了;向瓶内打气,瓶内气体膨胀程度增大,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使瓶塞弹开,瓶内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白气”。9能积极参与演示过程;优秀良好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优秀良好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 学生很难理解压缩气体体积做功也是做功的一种形式,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并思考问题,加深学生对于做功的认识。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4题5分钟1.动、分子势、热传递、做功2.B;3.A;4.温度;内能;热量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 良好□合格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初步形成相互作用的概念。优秀良好□合格 通过四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内能概念的理解。知道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以及改变内能大小的两种方式。10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4题6分钟1.机械内做功热传递;2.B;3.增大;增大;化学;增大;做功 4.A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11 通过道题,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 打气筒1.准备打气筒,打气之前(图1)用手感受筒壁上部、中部、下部的温度。2.用气筒给轮胎打气,一段时间后(图2),用手感受筒壁上部、中部、下部的温度变化。3.如下图(图3)若筒壁整体发热,说明是摩擦导致筒壁发热;若只有筒壁下部发热说明是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致使筒壁的温度也升高。图1图2图3能独立按步骤完成探究;优秀良好□合格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优秀良好□合格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优秀良好□合格这是一个探究实验类作业。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同时,通过亲身实验,更加深入的理解压缩气体做功也可以增大内能。12第三课时比热容001实践作业3分钟晴天,阳光斜射在教室走廊上,请同学们摸一摸走廊上的铁栏杆和旁边的水泥墙壁,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想一想,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相同吗?水泥墙壁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很烫,而走廊上铁栏杆边的水泥墙壁却不热。说明在同样光照的条件下,铁温度升高的更快。同时说明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存在差异。小组成员参与度;优秀□良好□合格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优秀□良好□合格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优秀□良好□合格 本题创设真实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不同的物质吸热的能力不同”为新概念“比热容”的引入做铺垫。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002练习作业2分钟 如图,在两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水和食用油,用相同规格的电热器加热,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必须取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B.实验中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通过升高的温度反映C.实验中实验中必须取相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 D.实验中若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停止加热,冷却相同时间后食用油的末温更高A13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乐于思考优秀□良好合格能独立思考,对实验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优秀□良好□合格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优秀□良好□合格本题为实验题,考察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时间的长短决定了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应控制变量即两种物质的质量和初温是相同的。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003练习作业2分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冬天使用的暖手袋中装热水效果好,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 C.由于沙石的比热容比海水的小,导致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的大D.向教室内地上撒一些水,感到凉快,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D能利用水比热大的特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相关现象;优秀□良好□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优秀□良好□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水比热容大的特点,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因此水常被用来做取暖介质和冷却剂等。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004实践作业不限 做一做:

多年以来,蚌埠市全面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初步形成了森林进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花开珠城的绿色发展的新格局。到202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92%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380万立方米,实现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三增长,不断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请调查你周围的5公里范围内都有哪些社区公园、城市综合性公园、湿地公园或森林郊野公园,并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森14林可以调节气温的主要原因。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而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它可以调节气候。能积极参与调查活动过程;优秀良好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优秀良好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从环保热点问题出发,联系学生生活,鼓励学生进行调查、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就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交流和合作精神以及科学态度和责任的核心素养。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4题10分钟1.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2:1,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5,则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1:5B.1:2C.2:1D.3:5 2.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当温度从50℃下降到25℃时,放出的热为1.05×105J。则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3.某太阳能热水器装有质量为150kg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该热水器中的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50℃,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4.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800g、温度为65℃的水,吸收1.26×105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多少?[c水=4.2×103J/(kg·℃)]1.A;2.2.1×103J/(kg·℃);3.1.89×107J;4.35℃紧扣本节课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比热容的计算式,考查知识的应用能力。优秀良好□合格能运用所学的物理公式解决简单的比热容计算。优秀良好□合格能运用所学的热量公式解决简单的吸热与放热计算。优秀良好□合格通过4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了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巩固热量的计算式,巩固比热容的计算式,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15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4题10分钟1.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铁块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后,(c铁<c水)再把铁块放入水中,它们之间( )A.热量由水传给铁 B.温度由水传给铁C.热量由铁传给水 D.温度由铁传给水2.小张同学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 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______(“相等”、“不等”)的水内放出的______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_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______J/(kg•℃)

3.将200g温度为80℃的热水加入1.8kg温度为10℃的冷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假定没有热量损失)

4.在完全隔热的装置内,用同一热源给300g水和300g油加热,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问:

(1)300g水加热12min吸收的热量为多少?(2)300g油加热6min吸热为多少(3)油的比热容是多少?1.C;

2.相等;热量;甲;2.1×103J/(kg•℃);3.17℃;

4.(1)3.78×104J;(2)1.89×104J(3)2.1×103J/(kg•℃)能运用所学的物理公式解决简单的计算优秀良好□合格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 通过4道题,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16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原创 酒精灯1个(或者蜡烛1支),竹筷子、金属筷子各一支,冷水一杯,火柴一盒1.点燃酒精灯(或者蜡烛),将竹筷子和金属筷子在火焰上加热一段时间;

2.再将加热后的筷子放入冷水中,观察水的变化。3.两支筷子分别放在火焰上加热,一段时间后,拿着火柴接触加热后的筷子,观察火柴能否燃烧。4.观察思考:发现什么现象?此实验表明了什么? 1.加热后的筷子放入水中时,水面会发生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能点燃火柴的是_________选填(“竹筷子”或“金属筷子”)通过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思考两种材料存在差异原因是什么,并查阅资料验证自己的想法。能独立按步骤完成探究;优秀良好□合格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优秀良好□合格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优秀良好□合格这是一个制作类作业。通过小制作,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同时通过亲身实验,更加深入的理解比热容的概念。17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内能15题60分钟7.(A组)2022年的冬奥会,采用“微火”之后,能更好的践行绿色环保的理念。如图,微火炬燃烧,火炬碳纤维外壳温度升高,外壳的内能(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若微火炬燃烧氢气释放了8.4×106J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完全被水吸收,可让kg的水温度升温20℃(水未沸腾)。[水的比热容c=4.2×103J/(kg•°C)]第6题图第7题(A组)图7.(B组)如下图所示,将质量为3千克的1200℃的铁块先后浸入两个盛有5千克水的开口容器中,容器中的水初始水温为25℃.不计容器壁吸收的热量。当第一个容器中的水温稳定后再将铁块浸入第二个容器中。则第一个容器中水的最后温度为;铁块的最后温度为。已知铁的比热容为0.5×103J/(kg•°C)。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C),大气压强恒为1标准大气压。第7题(B组)图315 8.如图所示,这是蚌埠禾泉小镇米粒花世界,五十多万株薰衣草和马鞭草全面进入花期,让寻香赏花的游客陶醉其中体验一场不一样的紫色浪漫之旅。当人们置于其中能闻到淡淡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间存在间隙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9.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顺利返回地面。在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要通过一段黑障区,如图所示这段时间飞船被烧成一个大火球,而船内的三名航天员和设备却安然无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飞船“燃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B.飞船通过黑障区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凝华后液化,放出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

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放出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

10.蚌埠小吃“老淮滨撒汤”被评为蚌埠传统优秀名小吃,赢得消费者一致好评。如图所示是享誉盛名的逍遥撒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刚盛到碗里撒汤上面的“白气”是汽化产生的

B.撒汤温度越高,其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撒汤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撒汤温度降低后,其内能保持不变19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可能不变

D.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一定降低

12.(A组)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小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12.(B组)如图所示为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甲中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中,A对应食用油,B对应水

B.实验中液体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升高的温度来衡量的

C.0~2minA吸收的热量等于0~3minB吸收的热量

D.食用油和水的比热容之比为3:412(A组)题图12(B组)题图21613.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两种角度,人们常透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微观模型,看清事物本质。(1)如图甲为水和酒精混合实验,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宏观现象是。20(2)如图乙为红墨水扩散实验,红墨水能扩散的微观本质是。(3)如图丙所建立的微观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液体的现象。14.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1)加热前,在一个烧杯中倒入200g的水,需要在另一个相同烧杯中倒入g的煤油(ρ煤油=0.8×103kg/m3)。(2)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煤油,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整个实验操作无误。图乙中,若图线b反映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则图线可以反映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同时停止加热,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4)某小组实验完毕后没有将加热水的加热器断电,继续加热并绘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此时图象中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这一过程水会继续(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5.(A组)如图所示是质量为100g的某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前10min它吸收的热量是7.2×10³J。求:(1)该物质的比热容;

(2)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让50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c水=4.2×10³J/(kg•℃)]15.(B组)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如图所示是“神舟十三号”飞船的返回舱。返回舱重返地球时,为避免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高热烧穿舱壁,返回舱表面涂有防热材料。返回舱的总质量为3×103kg,表面防热材料的质量为500kg,比热容为4×103J/(kg•℃),回答下列问题:(1)返回舱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剧烈摩擦,通过方式增加了返回舱表面的内能。(2)返回舱在大气层中下落1000m,重力做功多少焦?(3)若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下落时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的40%被防热材料吸收。则防热材料升高的温度是多少?21自制内能改变演示仪(30分)一周打气筒、气门嘴、大号饮料瓶、温度传感器1.将饮料瓶转孔把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瓶上;2.同样将气门嘴也固定在瓶上;3.将橡皮塞堵住饮料瓶口上;4.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和橡皮塞的运动状态。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优秀良好□合格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