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活板》-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5课《活板》-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5课《活板》-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25课《活板》-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25课《活板》-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泥活字在《辞海》中,“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国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记录活字印刷术的古文献资料最重要的就是沈括的《梦溪笔谈》。25活板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代表作《梦溪笔谈》。必备知识走近作者

沈括必备知识文学常识《梦溪笔谈》北宋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因写于润州(今镇江)梦溪园而得名,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该书在国际上亦受重视,英国学者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贡献,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文献,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毕昇像毕昇纪念馆·湖北英山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宋仁宗庆历年间,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他的发明当时未受重视。他死后,其发明的部分泥活字被沈括的堂兄弟、子侄辈获得,引起沈括重视,将该发明记录下来。毕昇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其发明比欧洲发明活字印刷术早四百多年。背景链接雕版活板每部书需要许多块木版。以一个个活字为单位,按照书稿排字,使用灵活。一个活字块可不断使用,直至不能使用为止。雕刻一套书版要几年。制版容易。在铁板上“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发现错误不好改正。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改正。按刻好的木版逐块印刷,速度慢。常作二板,一板印刷,一板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使用频率高的字,如“之”“也”,需要一个就要刻一个。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使用频率高的字,每字有二十余枚,使用极为方便。知识链接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活板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wéiyínɡwéi整体感知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shēnɡbáozhīhuòyánɡrónɡdǐwéi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wéiɡēnɡshùwéishù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tièzhānzhùfánqìfú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cónɡcánɡ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指雕版印刷同“以”大规模地这样做。为,动词,做。版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初读课文1才译文: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样做。从冯瀛王时才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重要书籍都是版印书籍。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平民坚硬名词作状语,用火字印混合铜钱的边缘2覆盖做,发明用译文: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办法是:用黏土刻字,(字印)薄得如同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刻成一个字印,用火烧使它变得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在铁板的上面。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模子于是,就靠近烘烤磨刀石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的混合物排布译文: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模子放在铁板上,就在铁模子内密密地排上字印,排满了一铁模子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烤;待铁板上的药稍微熔化,就用一平板按在字印上面,则(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另自,另外完准备(好了)交替,轮流完成译文: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神速。通常是做两块铁版,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这块才印刷完,第二块版已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顷刻,随即平时,一向标签生僻字名词作动词,用标签标出贮存译文: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字印,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印,以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烧又完毕木头的纹理根本擦拭,掸去拿不下来译文: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粘在一起,(拆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黏土烧制的字印,印完再用火一烤,使药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印就会自己掉下来,根本不会被药弄脏。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介词,被珍藏指堂兄弟及诸子侄3译文:毕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了,(他们)到今天还珍藏着。活板“板”同“版”◆通假字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药稍镕“镕”同“熔”字词清单有布衣毕昇古义:平民今义:布衣服◆古今异义和纸灰之类冒之古义:覆盖今义:向外透,往上升◆一词多义印板印书籍每字为一印动词,印刷名词,字印自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一板已自布字其印自落介词,名字副词,另自、另外代词,自己以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介词,拿、用连词,表目的若若止印三二本不若燔土若屈伸呼吸连词,如果动词,如、比得上介词,因为介词,凭、靠代词,你《卖油翁》《杞人忧天》为唐人尚未盛为之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未为简易其印为余群从所得动词,做动词,是已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一板已自布字助词,同“以”副词,已经动词,算作、算是介词,被就持就火炀之瞬息可就蒙乃始就学动词,靠近帖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动词,完成动词,从事名词用作动词,标记名词,标签《孙权劝学》◆词类活用板印书籍名词作状语,用雕版火烧令坚名词作状语,用火木格贮之名词作状语,用木格则以纸帖之名词用作动词,标记初读课文划分层次第2段第3段介绍我国雕版印刷发展的情况。具体说明活板印刷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交代活板的下落。第1段划分第2段的层次,完成下列表格。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1句)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______句)(______句)介绍活版的制作方法介绍活版印刷的功能效率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发明时间发明者2—45—67—10活字印刷的优势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从制字到印刷的程序制字1.(活字原料)胶泥2.(活字厚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雕版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4.(活字如何成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版1.先设一铁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印刷1.一板印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制字到印刷的程序制字1.(活字原料)胶泥2.(活字厚度)薄如钱唇3.(与雕版不同之处)每字为一印,印时,排在铁板上4.(活字如何成型)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排版1.先设一铁板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3.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4.持就火炀之5.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从制字到印刷的程序印刷1.一板印刷2.一板已自布字3.更互用之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活字印模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活字印刷术的过程吗?①先设一铁板③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⑤持就火炀之⑥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④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②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制作

在布字之前,为什么要在铁板上铺松脂、蜡和纸灰之类的东西?

布字之前,先铺上松脂、蜡等,是为了使版面平整,固定字印,便于印刷。因为把字排放在松脂、蜡等物上,用火烤板后,松脂等物遇热熔化,再用平板压字面,待松脂冷却后,不仅版面平整,而且字印也牢牢地被固定在铁板上了。深入探究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活板印刷

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

),所用的原料是(

),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

)。(请分别用原文中的两字词回答)刻字胶泥令坚雕版印刷术早在什么时候就已出现?又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从“唐人尚未盛为之”一句可知,雕版印刷术早在唐朝时就出现了。从“自冯瀛王始印五经”的“始”字可知雕版印刷术是冯瀛王开始推广的,冯瀛王生活在五代时期,即五代是雕版印刷术开始推广应用的时间。深入研读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作者为什么要先介绍雕版印刷术发展的历史?在介绍“活板”之前,先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与发展,也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术做铺垫。“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这一句交待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突出毕昇的身份?交代了活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人及其身份。“布衣”点出了发明人的身份。突出毕昇的身份是为了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文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用自己的话概括。设置铁板→以药冒之→放置铁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按平板面①更互用之;②每一字皆有数印。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①大量印刷速度快;②排版速度快;③添补新字速度快;④拆版速度快。活板印刷的快捷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具体概括。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只印刷两三本,那么,刻字排版的时间跟雕版印刷的功效是类似的,不能体现活字印刷的优越性。质地均匀,表面平滑;不易粘连,容易拆卸。原文:“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用“燔土”做字印的优点有哪些?课文最后一段交代活版的下落有什么作用?在结构上,“至今”强调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充分证明活版为毕昇所创制是确凿无疑的,与开头“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在内容上,“宝藏”说明所得者对活字极为珍视。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刻字的厚度。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①薄如钱唇。②字平如砥。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字模平整的程度。③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列数字、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活版印刷的优越性。④不以木为之者,木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