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器晚成的乡村女作家[英国《卫报》1月3日报道]题:在旷野乡村(记者邓肯•坎贝尔)那天,在落基山脉怀俄明州段的梅迪辛博山区,天气巾linko”,也就是说一小时一变。刚才还是蓝天艳阳,转眼就是四下灰暗,乌云压顶,没多久,阳光又开始若隐若现,穿透云层。这个词是凭着《航运新闻》夺得普利策奖的安妮•普罗克斯自创的诸多用语之一,在她的《身陷困境的老埃斯》这部新作中,读者还会找到这个词,还能领略到她的作品特有的菁华。该书讲述的是的勃•多拉尔这个年轻人的故事。聘用他的全球猪皮公司将他从丹佛发配到得克萨斯和俄克拉何马两州交界地带,寻找适合建立新养猪场的地点。鲍勃在这个地方碰见的本地人都很会编故事,对此他们也乐此不疲。在他们的故事世界里,吉姆•斯金的父亲曾经用一个伞套来作避孕套,还说,“岩石的构造很奇特,就像竖起的恐龙粪便”。普罗克斯并非喜欢说教的作家,但是不难发现,她对书中的牛仔和他们反抗公司体系的斗争甚是同情。普罗克斯将四个孩子抚养成人,还为杂志社写稿,成名时已年逾50。她常心存感激,觉得从别人那里受惠良多。笔耕事业是“责任和快乐”的结合,她觉得支持她的出版商功不可没。她感觉最愉悦的,是在寓所下层的静谧空间,身处资料当中,进行研究和工作的时候,因为这时干扰最少,最多无非是一只羚羊从远处经过。“我喜欢写书,喜欢谋篇组段,喜欢进行这样的构思”。写短篇小说时,她的修改可达30至40次之多,“写短篇小说绝对不能犯错误,少了一个逗号都是莫大的失误”。普罗克斯的亡母是位颇有造诣的业余画家,她的卧室里还挂有母亲画的画。父亲是做纺织品生意的商人,“89岁高龄了,仍然健壮矍铄”。他原本是法裔加拿大人的后代,因为这种身份在当地一度遭人白眼,后来改头换面,以新英格兰的美国人的身份出现。在新英格兰和北卡罗来纳州,普罗克斯度过了经常迁移的童年时代。7岁时,她就能读杰克•伦敦的某些作品了。因为年龄小,在图书馆挑书时,她看的是封面的颜色:“我特别偏爱浅棕色的书”。她发表的第一篇有稿费的小说,是为一家杂志写的,当时,她刚与三任前夫中的第二个分手,与父母住在一起。她在佛蒙特当过一段时间的全职记者,还创办了《落伍报》,这是一家地区性报纸,令当地狼狈为奸的政客团伙头痛不已,并以此而闻名。她同时也写短篇小说,但是第一部小说《明信片》直到1991年她56岁时才写完。’普罗克斯以她书中稀奇古怪的角色名字而闻名,但有时这也会招致一些抨击。那些名字都取自电话簿、讣告、以及一些参考书目——“中国文化史学家都有奇妙的名字”。她还常引用一些晦涩的典故。近期内,她仍将以著书为业,迷续写她的短篇小说,并且与入合著一本自然历史方面的书《怀俄明的红沙漠》。下一部大作的故事将发生在美国之外,她说:“我已经有了构想,故事会从爱德华王子岛一直讲到新西兰。”松本清张(1910-1992)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生于福冈县。出身贫苦,高小毕业后当勤杂工、印刷工。后到《朝日新闻》报社广告部搞设计。受芥川龙之介和菊池宽影响,40岁时致力于小说创作。1954年以《一部'小仓日记'传》获芥川奖。早期作品以写社会小人物为主,后转向推理小说。代表作有《点与线》、《隔墙有眼》、《零的焦点》、《日本的黑雾》、《女人的代价》、《恶棍》、《砂器》、《谋杀情人的画家》。不追求离奇惊险,而以推理剖析犯罪动机,揭示社会黑幕,有一定社会意义。由于其作品的独特风格,1963年被推选为日本推理小说理事长,并誉为“推理小说的清张时代”。另著有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现代小说多部,多次获各种文艺奖,是大器晚成的作家典型。萨拉马戈诗选萨拉马戈,J.(1922—)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评论家。葡萄牙当今文坛深孚众望的作家,当代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家,因其“充满想象、同情和讽喻的寓言故事,不断地使我们对虚幻的现实加深理解”,1998年萨拉马戈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萨拉马戈于1922年11月16日出生在葡萄牙南部阿连特茹地区阿济尼亚加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后随全家移居首都里斯本。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萨拉马戈十七岁时中学未毕业就开始工作,当过工人、绘图员、社会保险部门职员和翻译;1960年进科尔出版社任编辑,直至七十年代初进报社工作,曾任《新闻日报》社副社长。萨拉马戈于1976年后成为专靠写作为生的职业作家。现住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兰萨罗特岛。这位大器晚成的作家,虽已七旬高龄,但仍处于文学创作生涯的颠峰时期。有人说陈忠实是个大器晚成的作家,因为在文坛打拼了几十年之后,年过知天命的他终于凭借《白鹿原》而获得成功,而这成功也几乎达到了中国文学界的顶峰。据悉,早在《断背山》获得金球奖之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就注意到了其在美国市场的上佳口碑,并以最快速度买下作者安妮•普鲁克斯包括2万字《断背山》在内的一部西部牛仔小说集的版权。同时将出版的还有安妮•普鲁克斯获得普利策奖的小说《船讯》。此前不为国人所知的安妮•普鲁克斯1935年出生,50岁才开始写作,属大器晚成型作家。她的作品几乎得到了美国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其中《断背山》也得到过欧•亨利奖。《断背山》在搬上银幕之前,并没有多少人读过,但现在却成了畅销书,美国斯克里布纳公司不久前还专门出了个只有64页的单行本。田青属于大器晚成的作家,60岁从村委干部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才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短短的5年时间里,壮心不已的田青凭着深厚的生活积淀,一气写下了被人们誉为深圳“三部曲”的《无情岁月》、《风雨深圳》、《特区少妇》以及《泥腿大亨》、《深圳拳王》等中长篇小说,总字数已超过了100万字,终于圆了一辈子萦绕于心的作家梦。[丰富的生活经历为亨利.米勒的创作提供了广泛的素材,他在这些经历中的深入观察和各种深刻的感受又使他的创作不落俗套,既有坚实的生活基础,又有富于哲理的思想内容,并以创新的形式加以表现。亨利.米勒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显然比他同时代的美国作家要晚,而且成名也晚。年纪比他轻的海明威、福克纳、菲茨杰拉德等作家,在20年代都已小有名气,或已有了相当的成就,而他那时候却还在为生活奔忙。他发表第一部作品时已经四十三岁,也可谓大器晚成。在文学上成功得晚自有晚的好处,由于作家思想上已比较成熟,又有丰富的阅历,见多识广,所以更容易一上来就形成自己的风格,作品中反映的问题也往往更为尖锐,更能一针见血。他叫樊发稼,生于崇明,现居北京。其确切的身份是:儿童诗诗人,儿童文学理论家。当然,还有一连串听起来颇有份量的头衔: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宋庆龄儿童文学奖评委会主任„„但我宁愿只记得他是个爱写儿歌的老头,而让一切权威的封号靠边站。历来,一个人身上的平易远比他拥有的权威要可爱得多。他确实一点架子也没有的,让每一个面对他的人心怀敬意,却无须对他仰望。算起来,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读着他的诗歌长大的。打开记忆的闸门,除了捉迷藏、跳橡皮筋、过家家外,童年就是坐在门前的矮凳上,一边晒太阳,一边读那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小蘑菇,/你真傻,/太阳,/没晒。/大雨,/没下。/你老撑着小伞,/干啥?”这是他笔下的《小蘑菇》。他写的很多诗歌都像是小孩子脱口而出的话,没有夸张也没有描写,是一种远离了技巧的自然而然。或者说,他其实是最懂技巧的,只是将它隐在了最平实浅近的语言里,像在玩捉迷藏。他写水中的鱼儿:“树叶,/落了;/秋天,/来了;/天气,/冷了。/可鱼儿/还光着身子,/在河里游水玩儿。/它们怎么就/不怕着凉,/不怕感冒?/”听见蟋蟀叫,他会说:“瞿瞿瞿,/瞿瞿瞿,/你唱的歌,/我很爱听。/当你张牙舞爪,/跟小伙伴们打架的时候,/我就不喜欢你了。”他一点儿也没有刻意去拿幼稚当童心,也没有特意蹲下来逗引孩子的注意力。要说他有点存心故意,那就是,宁肯舍弃华丽的修饰,也要保存属于孩子的那份纯真。这也是他的狡黠之处,他诗歌语言的纯净,晓畅,看似不经意,实质是进行了提炼加工的口语入诗。同是写儿歌写出了名的圣野说,读樊发稼的诗,总有一种亲切的回味,他的诗来自单纯,回到单纯。作家高洪波说,他的诗是一颗蜜饯,有原果的味儿,原果的色泽,端的是一种好吃物。小时候读他的儿歌,关于小鸟儿、小鱼儿、小雨点儿,会以为那个叫樊发稼的作者,是个和我们一样,睁着双好奇的大眼睛,喜欢问来问去的小孩。当有一天我们忽然变成了大人,有了自己的小孩,我们再把这些儿歌传唱给他们听,并且以为,樊发稼还是那个樊发稼,他是永远都不会老的。这个永远都不会老的老小孩穿一件干干净净的白衬衫,瘦瘦的,鼻梁上架一副大边框眼镜,很像我们看过的儿童片里“小四眼”的原型。“小四眼”一般都是些比较乖巧、机灵的角色。他说他小时候真的很乖,割草插秧,读书识字,样样都不赖。他也算出身“书香门第”:祖父精通文墨,在当时的崇明乡下是个难得的“大知识分子”,父亲也是个喝墨水的人,毕业于正规的师范院校,做过小学校长。这种家庭里出生的小孩通常都比较早慧,五岁他入了小学,十七岁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学的是俄语专业,因为想当翻译家这样一个愿望的驱使,他学俄文简直是拼了小命的。背过一本《俄语小辞典》,各种与俄文有关的考试,全部是满分,在近千名同年级学生中,成绩特别冒尖儿。大学毕业时,他的口译、笔译都达到了较熟练的水准。可惜后来中苏关系恶化,翻译突然过剩,他翻译家的美梦打了水漂。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进中央某国家机关,二十多年间一直从事与文学不搭界的工作。直到1980年夏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向全社会招贤,他被文学研究所一举录用,才算正式踏进儿童文学这道门坎。无论是在张姓女子喊着“成名要趁早”的过去,还是在一个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跳将出来写书的今天,他以四十三岁的“高龄”转攻文学,外人看来似乎“大器晚成”。事实上,他文学家的情结比起翻译家的美梦有过之无不及。自小,他的作文就一直是老师当众宣读的范文。在崇明中学读书时,语文考试常常接近满分,老师奖给他一个特权,以后作文可以写诗。1955年他的第一首诗《我们是一群年轻的初中毕业生》,发表在当时很有影响力的《少年文艺》上,与茅盾、王若望等大家排名在一起,令他结结实实地激动了一场,从此笔耕不辍。次年因在创作上小有成绩,被吸收到上海市青年文学创作组,与后来成为著名诗人和小说家的宫玺、黎汝清、宁宇等同在诗歌组,得到老诗人芦芒、沙金、陈山等前辈的面授指导。早在入文学研究所之前,他已经出版过多部儿童文学作品,长篇叙事诗《伐夏爷爷的故事》、长篇童话诗《花花旅行记》、诗集《校园新歌》等,声名在外。之后,诗情愈发激荡,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他是“始终以一种近乎宗教徒般的虔诚,热爱着儿童文学事业”。仅上世纪80年代初的短短几年间,他又出版了《蒲公英》、《花儿的诗》、《大树和蘑菇》等12部诗集,其中《小娃娃的歌》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自此,他已是个著作等身,在儿童诗坛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诗歌作品一再被选入港澳台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令无数孩子尚在启蒙阶段就记住了“樊发稼”这个名字,以及这个名字背后的明敏,自然,与优美。假使,我们对他的认识只停留在写写儿歌上,那么这种认识显然是有些“小儿科”的。他自己也不太满意我老是只把他当一个儿童诗人看,因为实际情况是,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才是他的真本行,写诗,倒是他的副业。虽然,两者他都经营得极有声色。我笑他是个“两面派”,因为在我想来,理论家与诗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长于逻辑思维,写起评论来必然简约紧凑,讲究严谨,后者激情迸发,想像弛骋,常常抓不住,收不拢似的。他大呼冤枉,说你以为搞理论的都是些只会枯坐书斋,整天价苦读笔耕的老学究啊。像他这样的人,是既能写出类似《春雨的悄悄话》这样轻灵的诗集,也是一定能写好《儿童文学的春天》那样沉甸甸的理论著述的。毕竟两者有着一致的牵连,关于孩子,一个永恒常新的话题。他的理论著述大致以作家作品评论见长,尤其是对初涉文坛的新秀,完全放下作为老前辈的架子,为他们的作品写评,作序,毫无保留地提携,引荐。他多少是怀着点隐约的担忧的,因为在今天,纯粹为孩子写作的人是多么的不容易,而儿童文学的天地总得需要有后人来继承。如果说作为诗人他是为了感染人,那么作为评论家的他应是为了唤醒人。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四十多种文论集、作品集,有《樊发稼儿童文学评论选》、《樊发稼幼儿诗歌选》、《书香芬芳——樊发稼书评选》等等,因“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理论研究及评论,三者兼备成就斐然”,曾获“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今年5月,“樊发稼儿童文学创作50周年庆”于合肥举行,事先没有通知太多的人,但还是有天南海北的无数祝福飞来,他被誉为“儿童文苑里的出色园丁,儿童文学理论队伍的排头兵”。《文艺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上海《文学报》等媒体对之进行了生动报道。是不是因为万事顺心,有一个没有创痕的人生做底,才能将一颗童心保持得这么恒久?这是我又一个比较偏颇的理解。他说光有童心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文心,爱心,一直以来他就是个很乐观的人,看什么都顺遂。体现在文字上就是从不张牙舞爪,不像某些成人文学,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他喜欢儿童文学的单纯,干净,他只想致力于给孩子展示人生亮丽的一面。我们当然也知道,所有生活的真相里,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不那么明亮的碎片,缺陷,问题是,现在的孩子,不是懂事懂得太晚,而是懂事懂得太早了,现在的孩子,心灵不是被破坏得太晚,而是被破坏得太早了。他倒也不是完全主张回避不美好的一面,而交给孩子一个失真了的世界。他的作品里也有爱憎,嘲讽,譬如他对懒惰的人说“春天交了白卷的人,/在秋天/是没有资格/唱丰收之歌的/”,谁遭受了不公的待遇,他会说“别指望老鼠/对猫做出公正的评价。”这些哲理的思辩,适度的揭示,使他笔下的作品在平和、闲适、恬静之外,决不陷于轻飘,或缺乏根基。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人云,天道酬勤。天道未必酬一切勤,但是天道绝对只酬勤。换句话说,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只有努力才可能有结果。我叫帕慕克■1952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大学3年级,辍学从文,进入伊斯坦布尔大学学习新闻。■1975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31年,“从未从事过写作之外的任何职业”。■1990年获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法兰西文化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等。■2003年获都柏林文学奖。■2005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06年,因“在寻找故乡的忧郁灵魂时,发现了文化冲突和融合中的新的象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白色城堡》、《雪》、《黑书》、《新人生》、《寂静的房子》、《塞夫得特和他的儿子们》等。作品目前已被译成40多种语言出版。昨晚和朋友在QQ上聊天(有生以来头一回呢)。朋友知道我写武侠,建议我多接触各色人等,扩大社会接触面,从生活中寻求灵感。我说不必,我从未脱离生活。朋友惊讶。我说体验生活之说误人子弟。他将原话发回,加几个问号。我回答:是的,千真万确。是的,千真万确。真正的作家开始写作前必是内心生活已多得让他应接不暇。金、梁、古、温等武侠大家均如此。切身体验也告诉我,此前三十年生活,已够我写100年有余;若我心灵比现在敏感10倍,足可写1000年呢。当一个写作者具备了基本修养、掌握了基本技巧,即便不很高明,只要有颗足以感应、包容万物之心,哪怕只拥有极短暂人生阅历,他从这阅历中所加工、提炼出的素材,或所获得的灵感,已够他马不停蹄写到生命最后一息,且会留下众多未付诸实施的写作构想„„刚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大学读三年后转学新闻,毕业后未从事新闻行业(这可是绝佳的广泛接触社会机会),一直在家搞文学创作。据报道,“帕慕克把自己锁在卧室里几乎与世隔绝。尽管家人和亲朋好友一致反对,但他坚持了下来。1979年,随着第一部小说《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问世并获奖,帕慕克一举成名„„每创作一部作品,帕慕克都会花大量时间研究土耳其历史。创作《我的名字叫红》时,帕慕克花了六年时间做研究:读书、参观博物馆、浏览美术作品„„”另据报道,帕慕克“不喜欢社交活动,他经常窝在房间里一连写作几个小时„„”这位不爱社交的作家,却有写不完的灵感,说明了什么呢?中国作家郑渊洁,也是有名的不爱与人扎堆儿整日埋头写作。为支撑只他一个作者的《童话大王》,他日以继夜写了二十年,哪有时间出门“体验生活”?可他哪篇童话不是来自生活?儿子对他说,记忆中他只有两次离家出走。郑说那两次去参加作协会议,真是离家出走——作家不在家写作跑去开会可不是不务正业离家出走吗?是的,作家的家不需要到外面去找,他就在作家心里,心在家就在,就有写不完的灵感。当一位作家必须走向更广阔社会时,多半不是写作的需要,而是肉体生存的需要——此时,他的心灵之泉已近枯竭,已不适合写作。赵丽华:你一直是一个深居简出的人,对于写作,我不知道你有多少直接经验?张立勤:我认为,直接经验,人与人从数量上相差无几。而从质量上,会有天壤之别。这个差别,取决于人对于空间的表面的感受力。触动从神经进入,而不是从“脚”上什么的进入。损失该损失的,才有可能获得该获得的。不深居简出,是无法解决直接经验“多少”的问题的。谁都生活在生活之中,深居简出也没有在生活之外。赵丽华:我们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尤其像你这样沉潜、低调、不交际的人,你怎么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每一个人经历都有限,那么,在这一点上大家是一样的,上帝很公平。沉潜,我理解是,你就沉默吧!这肯定是一种力量,它会给我有限的“房子”,开一个“天窗”的。低调和不交际,是性格使然。我喜欢安静,一个人看看书,或听听音乐,或看看碟,或干点家务,或乘上大巴去“流浪”。当然,我也有朋友。我至今还没有觉出直接经验不足的危险,也就没有弥补什么事了。我反而觉得,进入我大脑可以写作的因素,远远高于经历。我只是想去见上安房直子一面。可一去七年,我最终也没有见到过安房直子。她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女人,一生淡泊,深居简出,甚至拒绝出门旅行。只是听人说她夏天会住在长野县的山里,一到早上,就会在院子里的桌子上铺上一块白色的桌布,开始写作„„“隐居,因为我对人绝对的失望”记者(以下简称“记”):《京城闲妇》自2000年4月出版以来已再版11次,每每在夜班地铁里,我常见或年长或年少的女子聚精会神地捧读你的书。的确,你的书成了今年书市的一大亮点,“闲妇”的生活状态似乎也成了物欲社会里女性追仿的理想模式,您为什么要过这样一种宁静、淡泊、远离人群的隐居生活?申力雯(以下简称“申”):我生活得很简单,我希望越静越好。任何一个隐居的人她一定喧嚣过,一定热烈过,最后才归于平静的。我这人比较敏感,我不一定多么喧嚣过,好像也喧嚣过,我不一定怎么热烈过,好像也热烈过。“闲妇”有种自嘲意味。隐居不是从某一天开始的,而是逐渐一点一点的渗透,越安闲越觉得幸福。对生活,我有一种很轻视的风情。因为,我确实已看透了人世,因为我对人绝对地失望。但是我又不会蔑视得太彻底,因为我的骨子里对生活、对生命依然充满柔情。我觉得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使用,而在于享受,在于我按照我的意愿生活了。我就是喜欢独处,喜欢听音乐,我最大的幸福是有一间面对风景的屋子,每天站在高高的大大的阳台上,迎日出送日落,眺望北海的白塔和夕阳中的远山,我觉得特幸福。京城闲妇活着,却又在生活之外,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介入任何圈子,不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不争房子,不争职位,不争功名利禄,远离名利场,为了心灵的自由,给生命放假,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对生活保持距离,有保护,保护我不受伤害。记:社会的“大我”是躁动的物化的,现实境况中的“小我”———你,却是安逸、静谧、闲适的,你的处世抉择———隐居,是对你已绝望的社会现实的反叛还是逃避?申:既是反叛又是逃避,同时也是我生理、心理的需求。保持适当的距离,因为我觉得生活本身太粗糙了,适度远离生活后,在我的心灵会蒙上一层保鲜膜。距离会把粗糙的现实打磨得很柔和,使生活看上去有种朦胧美,让我有活下去的勇气。享受生命,尽览周遭的风景,隐居就是自我保护。我以为世间最大的污染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我是绝对不敢信任的,除非我们有生死之交,与人交往我分主次,这样可以减少污染。记:你酷爱独处,“闲妇总是适当地拉开了与生活的距离,她虽然喜欢探索人的心灵,但却不喜欢与任何人频繁地交往,这会令她恼火和烦心。”闭门谢客,潜心修炼的隐居生活是否影响你的创作?因为生活毕竟是创作的惟一源泉。申:隐居不影响我的创作。我也不觉得隐居和写作有什么关系。我需要隐居这样的生活,隐居并不意味着完全彻底地排斥现实,对生活我不麻木,时时保持一种新鲜感,一种热情。我隐居,但并不是完全不生活。我写小说,得“当代文学奖”;我写散文,我更写杂文,犀利、针砭时弊的杂文,用心灵的泼辣。我的写作一切随意,对我来说最幸福的不是创作,而是玩,打车去苏州街、去颐和园,沿苏堤漫步,看远山,看湖水„„我不认为创作多么重要,我不是要利用我的生命,而是在享受有别于正常人的更为有限的生命,创作是我灵魂的一个突口、出口,是语言的歌唱,是心灵的呐喊。池莉:从20多岁刚刚出道开始,我就是一个独行的人,天性孤独。我一直不入文坛圈子,不拜师不结交,天生就是孤僻性格。主要因为老是获奖,老是参加文学会议,电视台也拍过一些专题,像《东方之子》之类的,还有影视剧改编很多,大众感觉我就在社会的面上,没有感觉我是一个孤僻的人。年轻时再孤僻也有一个功名心、虚荣心,也渴望社会认可,出来活动的就多一些。后来慢慢回归本性了,因为还是回归本性舒服,回归本性才能够有最好的心态和最多的时间去阅读、学习、思考和写作。大约10年前开始,我首先拒绝了电视,任何节目都不参加。慢慢又不再参加文学笔会,改成自己去旅行,收获很大。再后来,我又开始种地(蔬菜),十分喜欢这种体力劳动,于是集体活动就很少出现我的身影了。对于经历过的热闹,我都不是很喜欢。这大概就是我隐居的原因吧。1969年北京钢铁学院尚未毕业的学生赵恩语来到九华山灵山、佛地深思深吸引了他,使他长期定居下来,成为一名地道的九华山人。三十多年来,他独居茅棚,寄情山水,读书写作,潜心研究佛教和名茶。他制作的“龙池凝碧”茶为九华佛茶茶中极品,他编写的《人生的价值》一书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曾经是百万畅销纪录的歌坛天后的陈淑桦,从歌坛已“失踪”近七年。她现在过着极其清简的生活。笃信神佛的陈淑桦,与年迈父亲居住于台北郊区。据联合早报报道,台湾一电视台日前播出陈凯伦访问万芳,谈她演唱大爱剧场《把爱找回来》主题曲过程。陈凯伦话锋一转,说:“有一个朋友,她听到你唱这歌,她会替你高兴,当初我牵线,她也答应„„”,这个朋友是陈淑桦,但始终没有唱成大爱主题曲。下了节目,万芳敏感地问陈凯伦:“她有消息吗?”,事实上,陈凯伦3月底已经见到陈淑桦,在她位于台北郊区的家里,也揭开了陈淑桦从歌坛“失踪”近七年之谜。自从母亲过世,陈淑桦生活与精神纯失重心,离群索居,她与年迈父亲搬离汐止旧家,换了电话,断绝了外界的一切联系。前几年,她悄悄到慈济做义工,还信任一位师姐,但当她发现这一块“净土”都被干扰之后,连慈济师姐都找不到她。陈凯伦与慈济师姐凭空去找,误打误撞,在路口遇见出门散步的陈父,勉为其难带两人进屋,这才与陈淑桦重逢。这位曾经是百万畅销纪录的歌坛天后,现在过着极其清简的生活。笃信神佛的陈淑桦,每天诵经数百遍。与陈淑桦相依为命的,是三条高大的流浪狗,就像影响、眷恋甚深的母亲,成为她的精神寄托。离群索居(很适合我的生活)福克纳被中国先锋作家奉为鼻祖,他象康德那样一个人居住在故乡那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356-2025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交换平台技术要求
- 成都市 2024-2025 学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弹簧制造工艺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公务员2025年行测模拟试卷
- 2025年职高化妆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防台防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二甲评审院感应知应会试题及答案(共140题)
- 海南省2025年公务员笔试专项训练卷
- 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押题卷
- 2025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样本
- DB61∕T 1897-2024 高速公路机电设施设备信息描述及联网规范
- 盆腔脏器脱垂诊断与治疗
- 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矿山生态修复方案
- 融媒体保密管理制度
- 公司员工应酬管理制度
- 【安全经验分享】100例事故案例
- 汽车美容安全管理制度
- 《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关于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课件
- 高二日语会考试卷及答案
- 异常子宫出血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