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694-2018 气相色谱仪型式评价大纲_第1页
JJF 1694-2018 气相色谱仪型式评价大纲_第2页
JJF 1694-2018 气相色谱仪型式评价大纲_第3页
JJF 1694-2018 气相色谱仪型式评价大纲_第4页
JJF 1694-2018 气相色谱仪型式评价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8气相色谱仪型式评价大纲ms7发布 7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8气相色谱仪型式评价大纲mns

8归 口 单 位: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本规范委托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蔡冶强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宋健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马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张 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目 录引言………………………

Ⅱ)1范围……………………2引用文件………………3概述……………………4法制管理要求…………1计量单位……………2外部结构……………3标志…………………5计量要求………………6通用技术要求…………1外观和结构…………2功能性要求…………3环境适应性…………4稳定性………………7型式评价项目表………………………8提供样机的数量及样机的使用方式…………………1提供样机的数量……………………2样机的使用方式……………………9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法和条件以及数据处理和合格判据……………1气路系统密封性……………………2载气流量稳定性……………………3柱箱温度稳定性……………………4程序升温重复性……………………5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6灵敏度………………7检测限………………8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9低温环境试验………………………

1)1)1)1)1)2)2)2)3)3)3)3)3)3)4)4)4)5)5)6)7)7)8)9))))0高温环境试验……………………

)1电源环境适应性…………………

)2稳定性

……………

)0试验项目所用计量器具和设备表…………………

)1型式评价原始记录格式……………

)附录A 气相色谱仪型式评价原始记录格式…………

)Ⅰ引 言本型式评价大纲以4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和—4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为基础性规范进行制定。本型式评价大纲的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参考了G6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3实验室气相色谱仪》和T7分析仪器环境试验方法》等技术规范、标准。本型式评价大纲为首次发布。Ⅱ气相色谱仪型式评价大纲范围本型式评价大纲适用于分类编码为0的气相色谱仪的型式评价。引用文件本大纲引用下列文件:0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0气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概述气相色谱仪以下简称仪器是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气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或吸附系数不同,由载气把气体试样或汽化后的试样带入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的仪器。根据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响应值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仪器常见的检测器有:热导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俘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和氮磷检测器。仪器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控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影响仪器计量性能的关键零部件包括:微电流放大板、流量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检测器。法制管理要求计量单位 。仪器采用的法定计量单位见表1表1法定计量单位序号名称法定计量单位1温度℃2柱压a3流量n4运行时间n5峰高mV、pA、Hz6峰面积、s1外部结构对不允许使用者自行调整的部位,位置。标志

应该采用封闭式结构设计或者留有加盖封印的,必须在仪器的铭牌或面板等明显部位标注计量器具的法制标志和计量器具的标识其标志、编号和说明必须清晰可辨,牢固可靠。仪器应有仪器名称、生产厂名、规格型号、制造日期和出厂编号;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和编号试验样机应留有相应位置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标志和编号试验样机可留有相应位置,本项不是强制性规定仪器的高温加热区应有防烫伤标识;安装有D的仪器,应有放射源安全图案及标识;产品合格印、证此项可与计量器具本体分开设置对安装不当会影响准确度等性能或对安装有特殊要求的仪器,应该有安装说明的标志。计量要求仪器计量性能指标要求见表。表2仪器计量性能指标条款项目计量性能指标TCDDECDFPDNPD1载气流量稳定性0)1—1——2柱箱温度稳定性0)53程序升温重复性14基线噪声1VA1V或5zAA5基线漂移0)2VA3V或0zAA6灵敏度0·g————7检测限—sLs硫)s)s氮)s磷)8定性重复性19定量重复性32通用技术要求外观和结构仪器的外观整齐表面不得锈蚀。

清洁;

表层镀、

涂层无明显剥落、

擦伤、

露底及污垢零件仪器所有紧固件不得松动各调节件灵活功能正常指示灯显示清晰正确;可拆卸部分应无障碍地拆装。功能性要求气路系统密封性载气气路系统密封性在室温条件下,氢气3a压强下0n压降不大于1。燃气气路系统密封性在室温条件下,氢气3a压强下0n压降不大于1。助燃气气路系统密封性在室温条件下,空气3a压强下0n压降不大于1。柱箱温度控制温度控制范围

:室温以上0℃0℃设定温度的最小调节量:不大于1℃环境适应性气候环境适应性低温环境试验 ,

, 、 、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置于环境温度为5℃的试验房中

DDD持续试验时间为持续试验时间为仪器应能正常工作其基线噪声、基线漂移、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应满足表2的要求。高温环境试验 ,

, 、 、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置于环境温度为5℃的试验房中

D

持续试验时间为持续试验时间为仪器应能正常工作,其基线噪声、基线漂移、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应满足表2的要求。电源环境适应性电源电压在)V变化时,仪器应能正常工作,其基线噪声、基线漂移、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应满足表2的要求。稳定性 , 、 、仪器运行d要求。型式评价项目表

其基线噪声

基线漂移

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应满足表2的型式评价项目见表。3提供样机的数量及样机的使用方式提供样机的数量样机的数量:提供一台样机。样机的使用方式所有试验项目应在同一台样机上进行,调整。

且不得在试验期间或试验中对样机进行硬件表3气相色谱仪型式评价项目序号型式评价项目技术要求评价方式评价方法1法制管理要求计量单位1观察2外部结构2观察3标志3观察计量要求检测器TCDDECDFPDNPD4载气流量稳定性+-+--1试验25柱箱温度稳定性+++++2试验36程序升温重复性+++++3试验47基线噪声+++++4试验58基线漂移+++++5试验59灵敏度+----6试验60检测限-++++7试验71定性重复性+++++8试验82定量重复性+++++9试验83通用技术要求外观和结构1观察4功能性要求气路系统密封性载气气路系统密封性1试验15燃气气路系统密封性2试验16助燃气气路系统密封性3试验17柱箱温度控制温度控制范围1观察8设定温度的最小调节量2观察9环境适应性气候环境适应性低温环境试验1试验9高温环境试验2试验00电源环境适应性2试验11稳定性4试验2注:+”表示要求试验的项目,-”表示不要求试验的项目。4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法和条件以及数据处理和合格判据气路系统密封性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仪器的气路系统密封性是否符合1的要求。试验条件环境条件)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电源电压),频率0;室内应清洁无尘,无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的物质;仪器应平稳而牢固地安置在工作台上,周围无强电磁场干扰和强烈振动。其他要求仪器接地良好,电缆线的接插件应紧密配合;气体管路建议使用不锈钢管或铜管;载气、燃气和助燃气:①载气:纯度应满足仪器使用要求,不低于5;②燃气:纯度应满足仪器使用要求,不低于9;③助燃气:不得含有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颗粒物、烃类、水分及腐蚀性物质。试验设备精密压力表:见表。试验程序载气气路系统密封性将色谱柱接到检测器上,堵住出口,将精密压力表连接在系统当中,按分析程序通入载气氢气用调节阀使阀后压强为3,关断气源,稳定5,记录载气气路系统压强1和0n后压强2。燃气气路系统密封性在燃气入口通入氢气,堵住其出口,将精密压力表连接在系统当中,用调节阀使系统压强达到3,关断气源,稳定5,记录燃气气路系统压强3和0n后压强。助燃气气路系统密封性在助燃气入口通入压缩空气,堵住其出口,将精密压力表连接在系统当中,用调节阀使系统压强达到3,关断气源,稳定5,记录助燃气气路系统压强5和0n后压强6。数据处理气路系统密封性用压降表示

。按公式

)

计算载气气路系统压降

按公式

)计算燃气气路系统压降2,按公式)计算助燃气气路系统压降3:112

)5式中:1载气气路系统压降,;1载气气路系统开始时压强,;2—载气气路系统0n后压强,。 ()式中:

234 22燃气气路系统压降,;3燃气气路系统开始时压强,;4—燃气气路系统0n后压强,。 ()式中:

356 33助燃气气路系统压降,;5助燃气气路系统开始时压强,;6助燃气气路系统0n后压强,。合格判据气路系统密封性符合1要求的判为合格载气流量稳定性试验目的

否则判为不合格。。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仪器的载气流量稳定性是否符合1的要求试验条件同。试验设备皂膜流量计:见表电子秒表:见表。试验程序选择适当的载气流量数据处理

待稳定后

,用皂膜流量计测量载气流量7次。, () :n1i-n1i-F-2n-11

F按公式

4计算()式中:

F=-×FF

0 4F载气流量稳定性,;测量次数;ii次载气流量,;-7次载气流量的平均值,;测量序号。6合格判定载气流量稳定性符合1要求的判为合格柱箱温度稳定性试验目的

,否则判为不合格。。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仪器的柱箱温度稳定性是否符合2的要求试验条件同。试验设备铂电阻温度计:见表电子秒表:见表。试验程序把铂电阻温度计的探头固定在柱箱中部,

分别设定柱箱温度为0℃和0℃,待柱箱温度稳定后,连续测量0,每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数据处理-柱箱温度0℃和0℃的测量值值为柱箱温度稳定性。-

分别按公式

)

计算t

取计算结果的最大式中:

txn0 )t柱箱温度稳定性,;x0n内温度测量的最大值℃;n0n内温度测量的最小值℃;-0n内温度测量的平均值℃。合格判定柱箱温度稳定性符合2要求的判为合格程序升温重复性试验目的

,否则判为不合格。。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仪器的程序升温重复性是否符合3的要求试验条件同。试验设备铂电阻温度计:见表电子秒表:见表。试验程序把铂电阻温度计的探头固定在柱箱中部,

设定柱箱温度初温0℃

终温0℃,升温速率0。待初温稳定后,开始程序升温,每分钟记录数据一次,直至达到终温。重复测量3次。7数据处理'相应温度点的测量值,分别按公式)计算t。取计算结果的最大值为程序升温重复性。'式中:

txn0 )t程序升温重复性,;x相应温度点的最大温度℃;n相应温度点的最小温度℃;相应温度点的平均温度℃。合格判定程序升温重复性符合3要求的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仪器的基线噪声是否符合4的要求,基线漂移是否符合5的要求。试验条件环境条件同色谱条件色谱条件一览表见表。表4色谱条件一览表试验条件检测器TCDDECDFPDNPD色谱柱0规定的气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载气种类H22222燃气—H2—H2H2助燃气—r—rr柱箱温度0℃0℃0℃0℃0℃汽化室温度0℃0℃0℃0℃0℃检测室温度0℃0℃0℃0℃0℃桥路电流或丝温)选择最佳值————其他要求同8试验设备电子秒表:见表。试验程序仪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设置最灵敏档

,待仪器稳定后

,调节色谱数据工作站或记录仪至适当量程,记录基线0。数据处理测量基线中噪声最大峰峰高对应的信号值始点最大的响应信号值,为仪器的基线漂移。

为仪器的基线噪声;

测量基线偏离起合格判定基线噪声符合4要求的判为合格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灵敏度

否则判为不合格

。基线漂移符合5要求的判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D的灵敏度是否符合6的要求。试验条件同。试验设备甲苯中苯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微量进样器:见表皂膜流量计:见表电子秒表:见表空盒气压表:见表。试验程序仪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设置合适的灵敏度档

,待基线稳定后

,调节色谱数据工作站或记录仪至适当量程,按表5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进样量为,连续测量7次记录苯峰面积。按4要求测量载气流量压强。

并记录环境温度、

大气压强、

检测器温度和注入口数据处理取连续7次苯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

,按公式

)

计算STCD:W式中:W

Dc

)DD灵敏度,·;A苯峰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W苯的进样量;;校正后的载气流量;。载气流量的校正按0附录。9合格判定灵敏度符合6要求的判为合格检测限

,否则判为不合格。试验目的

、 、 、 。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试验条件同。试验设备

D的检测限是否符合7的要求异辛烷中正十六烷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丙体六六六溶液标准物质:见表无水乙醇中甲基对硫磷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偶氮苯、马拉硫磷混合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微量进样器:见表皂膜流量计:见表电子秒表:见表空盒气压表:见表。试验程序仪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设置合适的灵敏度档

,待基线稳定后

,调节色谱数据工作站或记录仪至适当量程,按表5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进样量为,连续测量7次记录标准物质色谱峰的峰面积或峰高。D的仪器按4要求测量载气流量,并记录环境温度、大气压强、检测器温度和注入口压强。数据处理D取连续7式中:

次正十六烷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按公式)计算检测限:ADDWA

)DDD检测限;N基线噪声A或W正十六烷的进样量;A正十六烷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s或。c取连续7c

按公式

)计算检测限:式中:DDD检测限0

DDW

)N基线噪声,V或W丙体六六六的进样量;A丙体六六六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n或·校正后的载气流量,。载气流量的校正按0附录。取连续7次硫峰高及峰高公式)计算检测限:

4处的峰宽或磷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按公式、NN2hW2A磷: DDPA

))式中:DDD对硫或磷的检测限;N基线噪声,;W甲基对硫磷的进样量;W4硫的峰高4处峰宽的算术平均值;硫峰高的算术平均值,;n= sA磷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n= s甲基对硫磷分子中硫原子的个数 硫的相对原子质甲基对硫磷的摩尔质量22n= P甲基对硫磷分子中磷原子的个n= P7

2取连续7次偶氮苯峰面积和马拉硫磷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按公式)或公式计算检测限:A氮 DDNA

)式中:DDD对氮的检测限;N基线噪声,;W注入的样品中所含偶氮苯的含量;A偶氮苯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1n= N偶氮料苯分子中氮原子的个n= N22'磷 DP'

)式中:DD对磷的检测限;N基线噪声,;注入的样品中所含马拉硫磷的含量;马拉硫磷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n= P马拉硫磷分子中原子的个n= P44合格判定检测限符合7要求的判为合格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试验目的

,否则判为不合格。,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仪器的定性重复性是否符合8的要求9的要求。试验条件同。试验设备甲苯中苯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正十六烷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丙体六六六溶液标准物质:见表无水乙醇中甲基对硫磷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偶氮苯、马拉硫磷混合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微量进样器:见表。

定量重复性是否符合试验程序仪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设置合适的灵敏度档

,待基线稳定后

,调节色谱数据工作站或记录仪至适当量程,按表5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进样量为,连续测量7次记录标准物质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数据处理仪器的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分别以连续7次标准物质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D表示D按公式)计算:2n1in1i-2n-1x式中:

×

0 4定性重复性或定量重复性,;测量次数;ii次测量的保留时间或峰面积;-7次进样的保留时间或峰面积算术平均值;测量序号。合格判定定性重复性符合8要求的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定量重复性符合9要求的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低温环境试验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仪器在低温工作条件下的适应性。试验条件环境温度为5℃,其余试验条件同。试验设备温度试验房:见表甲苯中苯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正十六烷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丙体六六六溶液标准物质:见表无水乙醇中甲基对硫磷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偶氮苯、马拉硫磷混合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微量进样器:见表。试验程序预处理:将仪器放置在1的试验条件下,使之达到温度平衡。将经预处理的仪器在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下按正常位置放入试验房内,此时该试验房内温度和仪器温度一致。将试验房的温度以不大于1n的变化速率不超过5n的平均值)降温至5℃后,仪器通电持续试验时间为持续试验时间为。在试验持续时间到达后,按4和4试验过程,对仪器进行基线噪声、基线漂移、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试验。检测结束后,仪器断开电源,停止工作,试验房的温度以不大于1n的变化速率升温至预处理时的环境温度,达到温度后,恢复,取出仪器。3数据处理基线噪声、基线漂移数据处理按5的要求,定性重复性、定量重复性数据处理按5的要求。合格判定在低温环境下,

仪器的基线噪声

基线漂移

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符合要求的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高温环境试验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仪器在高温工作条件下的适应性。试验条件环境温度为5℃试验设备

其余试验条件同。温度试验房:见表甲苯中苯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正十六烷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丙体六六六溶液标准物质:见表无水乙醇中甲基对硫磷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偶氮苯、马拉硫磷混合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微量进样器:见表。试验程序预处理:将仪器放置在1的试验条件下,使之达到温度平衡。将经预处理的仪器在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下,按正常位置放入试验房内,此时该试验房内温度和仪器温度一致。将试验房的温度以不大于1n的变化速率不超过5n的平均值)升温至5℃后,仪器通电、D持续试验时间为D持续试验时间为。在试验持续时间到达后,按4和4试验过程,对仪器进行基线噪声、基线漂移、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试验。检测结束后,仪器断开电源,停止工作,试验房的温度以不大于1n的变化速率降温至预处理时的环境温度,达到温度后,恢复,取出仪器。数据处理基线噪声、基线漂移数据处理按5的要求,定性重复性、定量重复性数据处理按5的要求。,合格判定,在高温环境下

仪器的基线噪声

基线漂移

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符合要求的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电源环境适应性试验目的4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仪器在电源电压变化条件下的适应性。试验条件同。试验设备甲苯中苯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正十六烷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丙体六六六溶液标准物质:见表无水乙醇中甲基对硫磷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偶氮苯、马拉硫磷混合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微量进样器:见表调压变压器:见表。试验程序仪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设置合适的灵敏度档

,待基线稳定后

,电源电压从0V调至8,按4和4试验过程,对仪器进行基线噪声、基线漂移、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试验;电源电压再调至2,重复上述试验。数据处理基线噪声、基线漂移数据处理按5的要求,定性重复性、定量重复性数据处理按5的要求。合格判定在电源电压变化条件下,

仪器的基线噪声

、基线漂移

、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符合2要求的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稳定性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仪器的稳定性是否符合5的要求。试验条件同。试验设备甲苯中苯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正十六烷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丙体六六六溶液标准物质:见表无水乙醇中甲基对硫磷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异辛烷中偶氮苯、马拉硫磷混合溶液标准物质:见表微量进样器:见表。,试验程序仪器运行,

按4和4试验过程

对仪器进行基线噪声、

基线漂移、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试验。数据处理基线噪声、基线漂移数据处理按5的要求,定性重复性、定量重复性数据处5理按5的要求,合格判定仪器运行,

仪器的基线噪声、

基线漂移、

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符合4要求的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试验项目所用计量器具和设备表试验用标准物质应为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颁布的有证标准物质,试验用计量器具和设备须经有效溯源。试验项目所用计量器具和设备表见表。表5计量器具和设备表序号计量器具与设备名称测量范围主要性能指标备注1甲苯中苯溶液标准物质5L3 )TCD2异辛烷中正十六烷溶液标准物质L3 )D3异辛烷中丙体六六六溶液标准物质L3 )ECD4无水乙醇中甲基对硫磷溶液标准物质L3 )FPD5异辛烷中偶氮苯、马拉硫磷混合溶液标准物质偶氮苯L马拉硫磷3 )NPD6精密压力表a最小分度不大于2的弹性元件式压力表,或者满足技术要求的其它类型压力仪表7皂膜流量计n不低于5级8电子秒表s:d9铂电阻温度计不小于0℃:3℃0微量进样器L2 )1空盒气压表a:a2步入式试验房温度℃,容积:大于仪器体积的3倍。:2℃3调压变压器)V功率大于仪器额定功率的2倍6型式评价原始记录格式按照附录A的要求设计原始记录格式。7附录A气相色谱仪型式评价原始记录格式样机基本信息记录申请单位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样机编号观察项目记录型式评价大纲章节号要 求+-备注1仪器采用法定计量单位,2对不允许使用者自行调整的仪器部位 应该采用封闭式结构设计或者留有加盖封印的位置3在仪器的铭牌或面板等明显部位标注计量器具的法制标志和计量器具的标识,其标志、编号和说明必须清晰可辨,牢固可靠。仪器应有仪器名称、生产厂名、规格型号、制造日期和出厂编号;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和编号试验样机应留有相应位置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标志和编号试验样机可留有相应位置,本项不是强制性规定仪器的高温加热区应有防烫伤标识;安装有D的仪器,应有放射源安全图案及标识;产品合格印、证此项可与计量器具本体分开设置对安装不当会影响准确度等性能或对安装有特殊要求的仪器,应该有安装说明的标志1仪器的外观整齐、清洁;表层镀、涂层无明显剥落、擦伤、露底及污垢;零件表面不得锈蚀。仪器所有紧固件不得松动;各调节件灵活,功能正常;指示灯显示清晰正确;可拆卸部分应无障碍地拆装1温度控制范围:室温以上0℃0℃2设定温度的最小调节量:不大于1℃注:+-+-××8试验项目记录气路系统密封性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其他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试验数据记录 单位:a样机编号:开始时压强0n后压强压降载气气路系统密封性P1=P2=1=燃气气路系统密封性P3=P4=2=助燃气气路系统密封性P5=P6=3=试验用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编号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证书编号有效期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 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评价人员: 复核人员:载气流量稳定性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其他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试验数据记录 单位:n样机编号检测器平均值9试验用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编号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证书编号有效期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 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评价人员: 复核人员:柱箱温度稳定性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其他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检测的数据记录

单位℃样机编号设定值0℃-/设定值0℃-/试验用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编号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证书编号有效期0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 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评价人员: 复核人员:程序升温重复性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其他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检测的数据记录

单位℃样机编号时间1234567890''/时间1234567890''/试验用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编号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证书编号有效期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 本试验项目的结论:1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评价人员: 复核人员: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其他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检测的数据记录样机编号检测器基线噪声基线漂移试验用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编号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证书编号有效期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 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评价人员: 复核人员:灵敏度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其他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检测的数据记录2样机编号检测器TCD)平均值)平均值aajKKPa)进样量STCD试验用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编号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证书编号有效期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 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评价人员: 复核人员:检测限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其他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检测的数据记录样机编号检测器D)平均值N/A进样量DD3样机编号检测器ECD)平均值)平均值aajKKP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