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必修三必备学问点在学校里学习学科学问,你所获得的不单是学科学问,你还会获得做人的原那么、学问运用的技巧、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等。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三必备学问点,欢送阅读!
高二历史必修三必备学问点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开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运用先后依次: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拓。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起先运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更。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开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绝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独创——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中学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慢慢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二、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根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根本特点。
三、古代水利建立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开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根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输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输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浇灌工具筒车。
高二历史必修三学问点
中心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缘由:社会生产力的开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运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②诸侯不断擅自进展分封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斗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展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缔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
(中心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心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根本政治制度:中心集权制度
(一)中心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心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帮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相互关系:相互协作、相互牵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心政府官职
3、郡县制(地方)
特征:①郡县官吏由中心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分)
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中心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心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根底,对此后__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二历史必修三学问点汇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稳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听从周王的叮嘱、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遥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持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稳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深厚的部族色调。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心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心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干脆任免。
影响:稳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开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根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简洁导致暴政,造成阶级冲突的激化。
五、秦朝稳固统一的措施:
①公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缘由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心集权,稳固和开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心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视。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局部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心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限制,消退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心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心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心集权,稳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更
朝代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脏病介绍课件
- 端午节相关知识课件初中
- 端午知识问答课件
- 童年的发现说课课件
- 石渣处理协议书范本
- 退伙清算协议书范本
- 科室合作协议书范本
- 心理健康课课件
- 心理健康课初中课件
- 2025年大流量罗茨鼓风机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南阳农业职业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发展对象培训结业考试真题
- 肺结节中医课件
- 医院安全生产包括哪些方面
- 小型灌区渠道管理办法
- 老年护理课件模板
- 护理核心制度考试试卷(附答案)
- 汽车之夜活动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熊胆粉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战略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