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联发科当四年兵身价至少七个零_第1页
进联发科当四年兵身价至少七个零_第2页
进联发科当四年兵身价至少七个零_第3页
进联发科当四年兵身价至少七个零_第4页
进联发科当四年兵身价至少七个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進聯發科當四年兵身價至少七個零2002.12.19奇摩站十一月份的台灣職場吹著兩股不同的風。一股凜冽的寒風陣陣吹向中高齡失業者,他們為了「反失業、要生存」,走上街頭加入工人秋鬥大遊行,聲嘶力竭的為自己爭取飯碗。但另一股暖洋洋的春風卻輕拂著一群理工系碩博士準畢業生。有人形容,這群理工系準畢業生是天之驕子,他們畢業後不怕沒頭路,煩惱的只是該進哪家公司?科技業搶人計畫提前發動目標是「三五族」中的前三名在台灣、清華與交通大學等大學校園裡,逾百場的國防役校園徵才活動已經開跑,科技業的「國防役搶人大作戰」也進入白熱化階段。台積電人力資源服務中心招募暨任用部主任吳怡萱說︰「這兩個月真夠忙的。」這場由科技業發起的搶人大賽,廣義的獵人目標是國內大學理工科系的碩士以上畢業生,更精準的目標則是這群畢業生中的菁英。「台、清、交三所大學裡,電機、電子、資工、電信及機械所五個族群」是目前一級科技大廠心目中的菁英分子,也就是所謂的「三五族」;對於更挑剔的科技公司來說,菁英的範圍甚至濃縮到「三五族中的前三名」。為什麼要搶人?對很多人來說,國防役不就是到工研院、中山科學研究院等公家機關服六年兵役嗎?怎麼科技業要搶國防役人員呢?或許,以下的傳奇故事可以幫助你立刻了解,三年內國防役制度的改變,與其對科技人才流向的深遠影響。「傳聞中那兩位退伍就可以退休、身價近千萬的國防役男在哪裡?他們長什麼樣子?」十一月中旬,桃園中正理工學院的大禮堂,正熱鬧舉辦著首屆「國防訓儲預官研發成果展」,然而,到場參觀的人,心中免不了對這兩位傳聞中的國防役男心生好奇。民國八十八年,國防部首度開放民營企業申請國防訓儲預官(編按:外界慣稱為國防役)員額,企業可提出與國防科技相關的專案研究計畫申請員額,同時,並將國防役服役年限由六年縮減至四年,吸引不少學子報名。隔年十月,分別自台大電機研究所、交大電子研究所畢業的兩位陳姓研究生,就以國防役男身分進入聯發科技服務,並在重要的類比(analog)電路設計部門擔任工程師,他們是國防役男進入民營企業服務的第一屆代表。兩位台、交大畢業生進入聯發科服國防役兩年來身價已近千萬當時,聯發科尚未上市,但他們進入公司的兩年內,聯發科營收一舉躍過新台幣一百五十億元關卡,每股盈餘也維持在十五元以上的高檔;聯發科並在九十年七月上市,一躍成為台灣股王至今。今年,聯發科營收更邁向二百五十億元大關,預計每股獲利將超過二十元。因此,外界推論,這兩位役男兩年來個人所配得的股票應該超過三十張,市價近千萬元;若再加上未來兩年的分紅配股,這兩位六十五年次的國防役男,退伍時身價肯定破千萬元,「退伍就可以退休」的玩笑話也傳了開來。當然不是每個國防役男都有驚人的身價。與他們同一屆的台大電機系同班同學裡,有人進入矽統科技、威盛電子、揚智科技,有人進入華邦電子、旺宏科技,或工研院等單位服務,身價自然大不相同。但這個極端的例子卻讓市場對國防役男的身價寄予無限的想像空間。外界好奇的眼光是否對這兩位役男造成困擾?一被問到此問題,不脫稚氣的他們說︰「我可以說嗎?」然後拉高嗓門,調皮的對記者大喊︰「會!」周遭的同事、同學或朋友們,對他們的身分也極盡保護之能事,凡有人問起,一律以「不知道、不清楚、不熟」回答。畢竟,年輕而富有,可能引發不必要的困擾。而這個極端的例子,具體而微的凸顯了「到竹科當兵、退伍可退休」的現象,並成為近三年來理工科學生最熱烈討論的議題。尤其,今年民營企業申請國防役的分配比重,由往年的四成提升至六成,員額由最初的一千多名,大幅提高至三千多名後,大學網路上的BBS站或同學會等場合中,如何申請國防役、如何爭取到好的公司上班、企業如何對學生「綁樁」,都是學生們交換心得的重點。相較一般的兩年兵役選擇,選擇服國防役的碩博士畢業生(僅限理、工、醫、農、資訊科系),不但不需當兵、不需在軍中「被操」,還可提早進入就業市場,並與該家公司員工享受同樣薪資福利,而且役畢後四年年資照算。而國防役唯一的限制就是,一定要在該公司服務滿四年(其中有一次轉換公司的機會),不得中途離職,否則,必須重回軍中當兵(且在該公司服務的時間不得計入服役時間)。台大畢業生就業輔導室主任劉美紅就指出︰「現在學生眼睛尖得很。」原來,這三十場說明會中,場面冷熱大相逕庭,知名度高、股價高的公司說明會幾乎場場爆滿,近兩百個人次的出席人數;反之,公司邁向成熟衰退期,或股價低、未上市公司,出席情況則稀稀落落,每場只有十幾個人出席。企業到校園「綁樁」與學校建立友好關係為了在搶人大賽裡獲勝,聯發科、台積電等企業甚至紛紛提早走進校園獵人,有些透過與教授的合作關係,有些則透過學長、學弟間的介紹,或校園的徵才活動等,多管齊下。一名優秀的學生,通常都被數家企業同時鎖定,身價也水長船高。根據國防部的規定,每年十月,各企業向主管機關提出名額申請、研發計畫,隔年二月國防部公布各公司分配到的員額後,各企業與這些應徵役男展開面試。但是,經過這三年的演變,大家都意識到,搶人大戰需要提早布局,因此,今年各企業已將面試作業提早至十月、十一月展開。之所以會發生這種大企業提前到名校搶人「綁樁」現象,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認為,台灣每年的大學畢業生很多,但素質不夠高,尤其是有些學院過去是從五專升格的,學生素質還要再提升。行政院政務委員蔡清彥也指出,過去幾個月來,行政院科技顧問小組針對高科技產業進行人才供需的調查和訪談,結果發現,高科技人才呈現失衡狀態,換句話說,人才總數供過於求,但「質」不符合產業需求,產業界仍有找不到人才的困擾。為了挑選到最好的學生,聯發科日前針對公司內四十位經理級以上主管,進行面談技巧的訓練,讓他們直接走入校園,與學生們個別面試;而瑞昱半導體的面試過程也非常仔細。交大電工所畢業、進入瑞昱一年的孫逢佑就說,當初面試時,公司高階主管一字排開,一次面試時間長達三、四個小時,不但考論文,還考數學。孫逢佑印象最深刻的是,雖然他沒有把答案解出來,但在面試過程中,主管用引導的方式協助他解題。事後,主管們對他說︰「這個考試不是要看你最終的答案,而是看你如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事實上,在國防役制度翻修前,部分科技公司為了尋得研發菁英,更早與學校單位、明星級教授建立搶人管道,利用捐錢或合作研究計畫,對即將畢業的學生「綁樁」。市場就傳言,某股王級企業曾與一名台大電機系教授所指導的實驗室合作,對於類比技術工程師,提供上千萬元等值股票的簽約金與優渥年薪,而該教授的實驗室畢業生至該企業上班的人數已超過五人。台灣科技業員工分紅制度的存廢,今年引發各界激烈的爭辯,而這項制度最重要的影響是,左右了台灣科技業人才的流向。因為有員工分紅,人才都往股價高、前景好的公司跑,台灣科技業大者恆大的趨勢於焉確立。不過,也因為國防役制度革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