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务员面试格言_第1页
2022年公务员面试格言_第2页
2022年公务员面试格言_第3页
2022年公务员面试格言_第4页
2022年公务员面试格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公务员面试格言锦句之治国安危篇

治国篇

天下为公。(孙中山)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陈子昂《感遇诗》)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引《物理论》)

释: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

一道》)

释: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常常忙碌。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安危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释:居安,处在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

释:为w6i:做,避免。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利莫不小于治,害莫不小于乱。(《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主线;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

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释:浚,开浚,疏通。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

释:召远,招往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

国家公务员面试格言锦句之清正廉洁篇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汉桓宽)

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

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

大臣法,小臣廉。(明?黄维)

释:大臣可以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

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宋?陆游)

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

了。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汉?韩婴)

释:聪颖的I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

她有财物,而是懂得不应去贪占。

俭节则昌、淫夫则亡。(墨子)

释:俭朴节省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

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孔子)

释:盗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绩贪为自己的呢。

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古楹联)

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

何妨。(此联的“吾”指神象)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

从宽敞养廉隅。(古对联)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

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主线;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规定别人,只规定

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

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因之,肃贿风,由上起。上之所为,

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唐?陆贽

释:人们因此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於J。只是由于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

因此,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由于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

制止下面不来行贿。

臣门若市,臣心是水。(《汉书》)

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同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同样清澈。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乐府诗》)

释:走在瓜田里,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顿。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释:不须要人们夸你颜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气节在世界上。

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奉劝全书》)

释: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象猩猩喝酒,

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

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唐?柳宗元)

释:要爱惜你六尺的身体,不要为虚名来驱使。

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于谦)

释:手帕蘑菇线香等这些土特产,本来是供人民用的,许多地方官却搜刮来奉献给上

司,反而殃害人民。我自己只带两袖子清风去见皇上,免得人民议论长短。

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

认真服从。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朱舜水)

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

宁为宇宙闲吟客,莫作乾坤窃禄人。(唐?杜荀鹤)

释:就是做一种在世上闲着吟诗的人,也不要做窃取功名利禄的人。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宋?林逋)

释:心里不清白就是没有道德,志向不坚定就不能立功。

以听官府之大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日廉法,

六日廉辨。(孔子)

释: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条原则,并以此来裁判其政绩好坏;六条中以廉洁为主线,只

有做到廉洁、善、能、敬、正、法、辨才故意义。一是廉善,即善于治理,享有辞誉。二是

廉能,不仅要有辞誉,并且政令能行。三是廉政,即遵守职位,忠于职守。四是廉正,即作

风正派,公正无私。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没有过错。六是廉辨,辨别能力强,没有疑惑。

廉者憎贪,信者疾伪。(唐?陈子昂)

释:廉洁的人憎恨贪婪,讲信用的人反对虚伪。

据土子民,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汉?陆贾)

释:据有一定的领土管理着成群百姓,从事治理国家和民众的人,千万不可以图谋私

利。如果借助手中的权力置办个人产业,那么就不能教化百姓,国家的法令政策她们也就不会

服从。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末?

黄宗羲)

释:不以个人得到利益为利益,而是使天下人都得到利益;不以个人受到伤害为害,

而是使天下人解除祸害。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线薄,赠尔春风几笔兰。(清?郑燮)

释:官被罢职后我没攒下钱财,是两袖清风,只是凭着卖画来糊口,最羞愧的是女儿

出嫁我没给置办嫁妆,只能赠给你我画的儿笔兰花。

贪爱沉溺即若海,利欲炽然是火坑。(《重订增广》)

释:沉溺到贪占和爱欲中就是进了苦海,利欲太重了就等于跳进火坑。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重订增广》)

释:不要私下给人小恩小惠而影响大局,不要借助公论而解决私情,不要以个人的长

处去比别人短处,不要因自己笨拙而嫉妒别人才干。不要仗势凌辱和逼迫孤儿寡母,不要为

了满足口腹而随意杀害牲口和飞禽。

国家公务员面试格言锦句之为政执法篇

为政篇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

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也会好起来。

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

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当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

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荀子)

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消灭个人的道路。

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宋.王禹戎)

释:要懂得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多种困难就都克服。

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

必处天下人之下。(清.唐甄)

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

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蕨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北齐.刘昼)

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日勺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

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

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清.康熙)

释:作为上级时能自觉严格规定自己,她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她的管理,执行她的

指令.

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觉得安也!(汉.王符)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干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批准见,这样

才干保持安定。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宋.王安石)

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

重。

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清.程祖洛)

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

的人情,才干得到真正的感情。

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唐・陆龟蒙)

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丢弃国家,并不只由于西施赛过六宫嫔妃所导致灭亡

日勺。

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靓)

释:叫你不信任日勺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

群众就会遭殃。

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列子.说符》)

释:可以抓住时机、运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时就会衰亡。

明主好要,暗主好详。(荀子)

释:聪颖的人爱好抓要害,简要扼要;灰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

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墨子)

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君之因此明者,兼听也;君之因此暗者,偏信也。(汉.王符)

释:皇上之因此圣明,是由于可以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因此灰暗,是由于偏信个

别人的说法。

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汉.司马迁)

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崇高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

使人得病的言语是奉承、甜蜜的。

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三国.诸葛亮)

释:思考问题踌躇不决,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

办成功。

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战国策》)

释:明白的领导乐意听别人指出她的过错,不乐意听别人吹捧她、讲她的成绩。

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三国.诸葛亮)

释:气愤发火的时候也不去侵犯没有罪过的人,快乐喜欢的时候也不迁就顺从那些该

杀的人。

鸳马驰,骏马悲;弩马肥,骏骨朽。(清.梁佩兰)

释:骑着劣马跑时,骏马就会悲哀;把劣马养肥了,就使骏马的骨朽了。

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适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绮

之贱,亦勿轻予。(明.张君正)

释: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是对她们奖赏千金,封赠提拔,也不应吝惜;没有功绩的

人,对她们就是笑一笑这样的小表达、一件老旧的裤子,也不要轻以予以。

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宋•杨时)

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任、祈求贤人相助。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日慎、曰勤。(宋.吕祖谦)

释:当官的措施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宋.林逋)

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规定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

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则就可以带领人。

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释:单单从纸面上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肤浅的,必须懂得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

实际。

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明.方孝儒)

释:可以探讨出《诗经》的I无穷含义,才会明白风雅颂是世间的好词。

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明.瞿式耙)

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期的呢?人们均有口总会要说话时。

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巩)

释:凌乱的I柳条尚未完全变成青黄色,借着东风时势就狂舞起来,把它的飞絮想蒙住

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尚有秋霜。

政贵有恒。(《尚书?毕命》)

释:恒,长期不变。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尹文子》卷上)

释:弗,不。为w6i,做。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宋苏辙《新论中》)

释:居,平时。发,发动。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

坚决勇敢,获得成功必须无私。

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

释:益,增益,扩大。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

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宋周敦颐《拙赋》)

释:弊,弊端。绝,绝迹。风,风气。

执法篇

出政施教,赏善罚暴。(墨子)

释:出任政事和实行教育,就要奖赏善良和惩罚暴虐。

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宋•林逋)

释:邪恶和正直是决定太平或混乱的主线,赏和罚是保证太平消除祸乱的工具。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明.张居

正)

释:天下的事情,立法并不难,难的是立了法必须执行;听别人的I意见建议并不难,

难的是听了后能去照着做。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

释:掌管执行法规的人坚强,就能使国家强盛;掌管执行法规的人软弱,就会使国家

衰弱。

杀人者死,然后人莫敢杀;伤人者刑,然后人莫敢伤。(宋•李靓)

释:对杀人日勺处以死刑,后来就没人敢杀人了;对伤人的处以刑罚,后来就没人敢随

便伤人了。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

释:没有功绩就不进行奖赏,立了功的就要奖赏,没有罪过就不进行惩罚,犯了罪的

就要惩罚。

巨壑虽深,兽知所避;烈火至猛,人无蹈死。(宋・苏舜钦)

释:大沟壑虽深,野兽能懂得规避开;大火虽非常剧烈,人没有踩上烧死的。

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

释:不进行教育而光杀人,这样虽然刑罚多但压不下歪风邪气;光教育而不实行刑罚,

这样做坏事的人就受不到惩戒。

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唐•元结)

释:只奖赏善良时而不惩罚作恶的就会出乱子,只惩罚作恶时而不奖赏善良时也会出

乱子。

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孙武)

释:赏赐没有一定限度就会费了财物而不能使人感恩,惩罚没有限度就会虽杀人也不

能树立威严。

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

(清•唐甄)

释:善于为官从政的人,在进行刑罚时,先制裁地位高的,后制裁地位低的;对地位

高的从重,对地位低的从轻;对地位高的紧密,对地位低的稀疏,对地位高的认真坚决,对

地位低的宽容。

鞭朴不可驰于家,刑罚不可废于国。(宋。李觐)

释:鞭打的惩戒不能在家庭中松驰,刑罚不能在国家废除。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释:家里有永久的产业,虽遇到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永久的法规,虽遇到危险也

不会混乱。

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管仲)

释:不由于贵重的宝物而歪曲使命和命令,因此说命令比宝物还贵重;不由于自己所

爱的人而弯曲国家的法律,因此说法律比人要可爱。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诸葛亮)

释:为国尽忠、对时代有益的人就是自己的仇人也必须奖赏,违犯法律、懈怠懒惰的

人就是自己EF'J亲人也必须惩罚。

罚必施于有过,赏必加于有功。(北齐•刘昼)

释:惩罚必须实行到有过错的人身上,奖赏必须予以有功绩的人。

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宋・张孝祥)

奖赏如果不能与所立的功绩相称,就不如不进行奖赏;惩罚如果不与所犯的罪过相称,

就不如不进行惩罚。

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不从。(宋•欧阳修)

释:说的话多变人们就不会相信,下的命令频繁改动人们就不会服从。

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唐・周昙)

释:管理国家没有多大难处,也要象管理军队同样,核心是军队的法令是非常注重遵

循执行的。

赏局限性劝善,赏局限性禁非,而政不成。(宋•欧阳修)

释:奖赏不可以教育人们做善事,惩罚不可以严禁人们为非作歹,这样政权就保不住。

粮莠不锄,嘉禾不茂;冤愤不泄,戾气不消。(明•张居正)

释:形似禾苗的害草不铲除掉,真正的禾苗就不会茂盛;人们的冤愤不使之宣泄掉,

暴戾的氛围就不会消除。

上下不合,令乃不行。(管仲)

释:上下之间不团结和睦,命令就不会得到贯彻执行。

不以喜以加赏,不以怒以加罚。(晏婴)

释:不由于个人快乐了就随便赏赐下面,不由于个人气愤就随意惩罚下面。

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汉•司马迁)

释:职位不能没有功绩就获得,刑罚不能由于高贵有势力就免除。

天下难治,人皆觉得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清•唐甄)

释:国家难以治理,人们往往觉得是难在百姓难于管理,不懂得难于管理的并非民众

而是官吏。

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汉•荀悦)

释:赏罚是治理国家欧I重要措施。赏要公正合理,罚要坚决坚决,要谨慎看待自己的

信用和命令。用赏来鼓励人们做好事,用罚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

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乱国之法,为上而立者也,故其行

也求利于上,而不求便于民,斯法因人立,不悖于天理人性者寡矣。虽然,即不便民矣,其

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清•严复)

释:治理国家的法律,是为人民制定的,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力求以便百姓。而乱国

的法律,是为统治者而立的,它在执行过程中也必然力求为保护统治者,而不以便于人民。

这种为少数人而立的法律大多数都违背天理人性。违背人民利益的法律既使制定了,而这个

国家也一定不会安定。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具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淮

南子主术训》)

释:所谓法律,就是衡量一种国家是非的原则,也是国王治理国家破I准绳。制定法律

的目的,就是为了惩罚那些违法乱纪的人;制定奖赏条例,也是为了赏赐那些应当予以奖励

的人。

一政之举,一令之施,合乎其德智力者存,违于其德智力者废。(清严复)

释:一种政策的制定,一项法令的实行,如果符合民德、民智、民力的就能存在下去,

违背民德、民智、民力的就会被废除。

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

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永在。(战国•慎到)

释:当君王的人但是多地听那些空泛无益的议论,而应根据法律制度来评判时政时得

失。不合乎法律的话不要听,不合乎法律的辛苦不给以赏赐,没有功绩的亲属不能任用她们

作官。当官的人不能因亲徇私,法律对所爱者也不应有特殊的施舍。因此,上下级之间没有

别的J,只有法律是永存的I。

国家公务员面试格言锦句之察人用人篇

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才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

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汉•王符)

释:对于英俊豪杰,根据她们的才干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她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

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国君一呼百应,国君一动而百姓紧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

摒弃贪婪和卑下,共同向往道义和真理。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

释:尊重贤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合适位置上,这样天下的人都会快乐,

并且乐旨在这样的国家里做事。

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

不疆其拙。(晏婴)

释:圣明的I君王用人,不让专于谄媚、讨好或说别人坏话的人呆在身边,不让结党营

私的人在朝中存在。用人要用其所长,不强行用其所短,让她们去干那些各自擅长的工作,

不要强行让她们去干那些不会干的事情。

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

乘、群臣怨、百姓乱。(《淮南子》)

释:如所任用的人得当,就会使国家安宁、上下和睦、群臣关系融洽、老百姓归附;

任用的人不得当,就会国家危难、上下不协调、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乱。

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贤良人才,给天下来使用,为什么非要出来给自己办事呢.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汉•司马迁)

释:周文王曾在洗澡时,三次梳理好头发,吃饭时三次停下筷子,起来接待来见她的

人,就这样还恐怕失去天下贤良的人才。

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宋•刘克庄)

释:并不是人间没有好汉,只是谁能在使用上把原则、规制放宽某些。

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

义不立。(唐,吴兢)

释:虽任以重要职责,但却不充足信任她,而信任不充足,就会使人产生疑虑;人生疑

虑,就会得过且过;即已得过且过,就不会树立起好时节操义行。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晋•葛洪)

释:使用事物日勺长处,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废弃功用;避开事物的短处,那么世上就

没有被废弃的材料。

疑则勿用,用则勿疏。(唐•白居易)

释:怀疑她就不要用她,既用她就不要淡漠疏远她。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

以教人。(清♦魏源)

释:不知人日勺短处,不知人的长处,不知人长处中的短处,不知人短处中的长处,这

样,就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育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明•冯梦龙)

释:人不能以貌相好坏来决定取舍,海水不能用斗来计量。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清•谭嗣同)

释:骏马能经历艰险,但在田里干活就不如牛;结实日勺车子能载拉很重的东西,但渡

河就不如船。

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明.冯梦龙)

释:不能根据一两次人们对某人的夸奖,就判断某人为君子;不能根据一时的非议,

就判断这个人为小人。

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日,间之以是非观其志;二曰,穷之辞辨以观其变;三日,咨之

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日,临之以利

而观其廉;七日,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三国•诸葛亮)

释:观测理解人的措施有七条:一是要让她们参与到事物中来辨别是非看她的志向;

二是用穷追究竟的措施辩论看她的应变能力;三是借商量计谋看她的知识;四是忽然告诉祸

难临头的消息看她的勇气,五是当她酒醉之后看她的本性;六是合法其时给以私利看她的廉

洁品质;七是委托她办事情看她的诚实与否。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