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学科的概念、性质和地位课件_第1页
1生物学科的概念、性质和地位课件_第2页
1生物学科的概念、性质和地位课件_第3页
1生物学科的概念、性质和地位课件_第4页
1生物学科的概念、性质和地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iologyteachingtheory)概念、性质和地位第一章中学生物学科的概念

中学生物学科的学科性质中学生物学科的学科地位作业结束主要内容中学生物学科的概念返回生物科学生物科学和生物学科的关系生物学科中学生物学科中学生物学科是以生物科学为背景,以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和社会要求进行选择和排列生物科学内容,使其心理学化,以求得中学生的人格形成与学力形成的学校教育的一种载体。

概念中学生物学科的学科性质中学生物学科的性质生物学课程是学科课程(从课程性质上来说)生物学课程是科学课程生物学课程是技术课程返回中学生物学科的性质

实验性生命性现代性思想性综合性返回

把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引入课堂

顾巧英主张“把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引入课堂,让教学过程体现出生命的活力”。她经常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教学、电化教学,还把课堂教学延伸出去,进行园地观察教学、野外实践教学。她让学生观察活的细胞、培养活的微生物、解剖鲜花和小动物、饲养小动物;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手段,不仅重视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更重视阐明生理;不仅重视学生对结果的记忆,更重视学生对生命活动动态过程的理解;不仅重视单个知识点的学习和巩固,更重视生命活动的整体性特征,等等,始终把生物的生命运动作为生物学教学的核心。在生理卫生课上,顾巧英让学生以自我为对象,通过自我感觉和检测,学习人体的主要结构和生理活动。例如,一些主要肌肉、骨骼的位置和功能;联系血液知识知道自己的血型与血常规;再如,了解自己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肺活量;知道内分泌的作用机制;在学习眼的结构和功能时,让学生了解近视眼的发病率和预防原理,在班上开展调查,检测每个人的视力并制定预防措施;请校医协助,让每个学生联系自己,懂得青春期卫生的要求……实验性

生物学是有关“生命认知”的科学,是以生命世界(除掉人的精神之外)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它通常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数学方法、观察实验的方法、逻辑推理的方法等,生命性和实验性是它根本的学科特性,它与人文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理清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对生物学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实验教学法。

下一页返回BSCS(TheBiologicalScienceCurriculumStudy生物学课程研究所)教材

BSCS教材常用的有三个版本,蓝皮本、黄皮本和绿皮本。BSCS教材实验数量多达72个,加上教学参考资料中的补充实验,共计约150个,生物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但必须保证实验课时数达到总课时数的50%以上。BSCS教材不仅实验数量多,而且实验类型多种多样,有观察性实验、模拟实验、定量实验、定性分析实验,有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也有探究性的讨论活动,在实验过程中突出科学方法的介绍和训练。小知识下一页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领导的态度生物学教师对实验的认识教师的素质科学方法仍是非常薄弱环节实验条件不均衡教师实验教学之误区小资料没有掌握对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设计的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实验教学观念滞后实验教学方式趋于惯性操作实验教学评价方法单一

过多注重实验技能,忽视科学素养的培养随意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误认为实验即探究性学习过分依赖教学媒体下一页学校应逐步完善生物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和用具的配置,保证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生物学教师也应创造条件,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地开设好生物实验。实验设计应多样化。例如,可以采用比较规范的实验仪器设备设计实验,也可以设计低成本实验;可以采用生物材料设计实验,也可以设计模拟性实验;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适当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虚拟实验。应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实验。在重视定性实验的同时,也应重视定量实验,让学生在量的变化中了解事物的本质。教师应向学生提供量的测定,实事求是地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定量表述实验结果等。要注意实验安全教育。安全使用实验器具(如解剖器具、玻璃器皿、酒精灯等)和实验药品(如酒精、酸、碱等)是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教师应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新课标对实验教学的强化

(新课标实施建议)

现代性“生物学”一词与生物学科的由来生物科学的现代性生物学科的现代性返回生物科学的现代性现代生物科学最突出的特点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生物学众多分支学科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使得人们对生物学原理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的本质;生物科学在不断涌现新兴分支学科的同时,又逐渐在分子水平上走向综合与统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也愈益成为各分支学科研究的基础。因此可以说,生物科学的基础正在发生转移:从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更多地转向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相应地,中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也发生了类似的转移。生物学科的现代性:

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内容

如:增加分子生物学的内容不仅在遗传学部分讲授,而且在细胞、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等方面渗透讲述分子生物学的观点、证据和方法;适当增加生态学的内容,多从生物圈的角度讲述生命现象,适当补充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等内容。

另外,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层出不穷。中学生物学课程不可能全面都反映。《课程标准》中没有讲述哪些新成就,也没有做过死的限定,而是提出这方面的要求,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随时补充,更鼓励学生自己收集和交流这方面的信息。怎样在教学中体现生物学的现代性?案例返回师:同学们知道的病症真不少,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假设有两个人,一人得了“非典”,一人得了心脏病。这两人那一位对我们周围的人影响较大?为什么?生8:得“非典”的人对我们影响大,因为它能传染给其他人。师:回答的很好。(教师指黑板上列的病症)师:对上述这些疾病,你认为那些属于传染病?生9:“非典”、流行性感冒、脑炎、腮腺炎、肝炎、肺结核、痢疾、麻疹、百日咳。生10:伤寒、猩红热、红眼病、艾滋病、破伤风。师:根据上面同学的回答,同学们对一些传染病的知识有所了解。你能概括出什么是传染病吗?生11:能传染的疾病叫传染病。师:有没有其他意见?该同学给传染病下的定是否科学,我们打开书第八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师:哪一位同学能给大家读一下传染病的概念?生12: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下一页师: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不同,它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现在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抗“非典”,万众一心除病魔。什么是“非典”?你了解了那些有关“非典”的情况?哪位同学能谈一谈?生1:“非典”是肺炎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肺炎,因为它没有典型的肺炎症状,所以叫“非典”。生2:“非典”是由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有些外国科学家认为开始是在我国广东省出现。他的致病机理尚未弄清,还没有研制出治疗这种病的特效药物。生3:目前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发现了这种病例。我国是世界上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师:以上同学回答的很好。面对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传染病,我国政府采取了那些措施?为什么?那位同学能结合这节课的相关内容谈一谈?…………伦理问题1932年,奥尔德斯.赫胥林耐人寻味地预言了人类非自然生殖过程及其社会后果(《奇妙的新世界》)。1978年,法国人罗维克(D.Rorvik),《人的复制》。《奇妙的新世界》

奥尔德斯.赫胥林

在这部书中,他设想在这个幻想中的社会里,人类的生殖完全在试管器皿中进行,由人对卵子和精子进行操纵,按照社会的需要生产出不同类型的人。我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和他的“缔造者”张丽珠教授《人的复制》罗维克(D.Rorvik)

罗维克在书中介绍美国一位百万富翁,想以无性繁殖的方法得到一个与他一模一样的复制品作为他的后代。在科学家的帮助下,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将他的体细胞核植入到去核的受精卵中,在体外发育到胚泡时植入一位妇女的子宫中继续发育,最后分娩出一个男婴。

克隆肾脏来了多莉和她的小羊我国首例克隆牛严重的工具主义倾向

斯宾塞: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工具价值维度,一个是精神价值维度。

赫胥林:科学课程内含有丰富的精神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气质,教人不要像堂吉诃德那样主观性的生活。马尔库塞:“技术统治论”(Technocracy)的日益强化使人的“自主空间”萎缩了,致使社会中的人成为“单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man或译为“单面人”):“工具理性”日渐膨胀,“价值理性”日渐萎缩,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制下只求物质,不求精神,只顾现实,不讲未来,给人类造成了主体性的迷失、道德的失范和心灵的危机。如有的科学家为了索取科学证据而作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的实验。综合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育价值的多重性教学方法与途径的多样性返回教学内容的广泛性

生物种类及其地域分布的多样性生命自然界的多层次性

生命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人既是生物学研究的主体又是客体

返回中学生物学科的地位生物学科在国外

小资料

赫胥黎(T.H.Huxley):“生物学在要求能有一席之地——在名副其实的教育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时,并不需要辩护士。”美国:人们把生物学称为“科学的女王”,是每个公民都应学习的学科,而不是只为升大学的学生所开设,其教学总时数高达360学时。匈牙利: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的基础教育中,有十年开设生物学课。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高中阶段生物学授课时数达240学时,实践课达80学时。英国:学生也普遍反映:同物理、化学相比,他们对生物学更感兴趣。思考与讨论生物学的学科地位为什么如此重要呢?我国生物学科的现状是怎样的呢?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基础科学现代生物技术正在影响人类的未来

生物学科兼有多种教育功能返回现代生物技术正在影响人类的未来现代生物技术为人类带来了美好的前景和福祉生物科学的科学思想和学科方法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生物科学的“双刃剑”效应返回生物学科兼有多种教育功能生物学教育对基本科学素养的培养价值

生物学教育对人文精神培养的价值生物学教育的审美育人价值返回我国生物学科的现状对生物课程重视不够

生物课程结构欠妥生物课程安排不尽合理返回小资料思考与讨论人们为什么不重视这门课程?探讨提高生物学科地位的方法?我国男女中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比较图

下一页我国男女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比较表下一页学生学习成绩最好学科比较表

下一页学生学习成绩最差学科比较表

返回1952~1999年普通高中三学科周课时比较课程1952年1963年1981年1990年1994年1999年物理周课时总计9(2+3+4)12(4+4+4)11(4+3+4)6+⑤(3+3+⑤)5.5+⑤5(A)~10(B)化学周课时总计8(3+3+2)9(2+3+4)9(3+3+3)6+④(3+3+④)5.5+④4(A)~8.5(B)生物周课时总计2(2+0+0)2(0+2+0)2(0+0+2)3+③(0+3+③)3+③3(A)~6(B)下一页1951-2000年中学生物设置演变情况年份科目(总学时)年级和周时数初中高中总学时一二三一二三1951植物(126)动物(126)人体解剖生理学(72)达尔文主义基础(72)22(上)3(下)2223961963植物(70)动物(54)生理卫生(51)生物学(70)23(上)3(下)22521978生物(64)生理卫生(48)生物学(70)211(上)2(上)1421982植物学(64)动物学(64)生理卫生(64)生物学(56)22222481992生物(204“五四学制”)生物(170“六三学制”)22.52222041701995-2000生物(105必修课)生物(78选修课)33105-183下一页以色列高中生物课时计划表年级生物学(1学分,必修)生物学(3学分,选修)生物学(5学分,选修)周学时年学时周学时年学时周学时年学时1039039039011+12——618012360总计390927015450下一页国家周课时数阿根廷0澳大利亚4阿塞拜疆3比利时2保加利亚3白俄罗斯3捷克2爱沙尼亚3芬兰3冰岛4拉托维亚4蒙古3墨西哥3荷兰3波兰4罗马尼亚1俄罗斯2瑞典4斯洛伐克2泰国0土耳其3乌克兰2英国8部分国家高三生物课程设置情况调查表(2000年)

返回中学理、化、生三课程占总课时的百分比科目年份1953(%)1963(%)1978(%)1981(%)1991(%)物理7.19.011.19.24.28化学5.06.06.96.93.11生物6.33.63.34.65.51返回学生对生物学课的兴趣调查表

2001年11月潘紫千、高岩恒

选项A%选项B%选项C%你认为生物学是否有趣很有趣39有趣43无所谓18你喜欢上生物课吗喜欢11一般42不喜欢47假设你不喜欢上生物课,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老师不好45不考试52生物课没意思3返回顾巧英访谈摘录徐:您说教师是教改的“根本”,所以教“活”学“活”,关键是教师。您能具体地谈谈吗?顾:教师是教育方针的贯彻者,是教育目标的执行者,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实施者,我认为,教师是教改的根本,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关于生物学教学,我一直认为,应很好地把握一个字——“活”。要教“活”学“活”,我认为关键还是教师。因为教材无论新旧,都是“死”的,是“定数”,而教师却是“活”的,是“变数”,“死”教材是要靠人来教“活”的。生物学科在新一代人才培养中具有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教学内容是不可替代的。长期以来,生物学这门基础课程,在中学课程中甚至被挤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同时,还深深留下了“升学教育”的烙印,统得过死,教得过死,把“生物学”教成了“死物学”。教师过分地依赖教材和参考书,没有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生物学科的地位为什么这样低,怨天尤人是不行的,还要从我们生物学教师自身找原因。徐:您是说,提高生物学的学科地位,关键也是在我们教师?

顾:是的。别人不重视是别人的事情,我们生物学教师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