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_第1页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_第2页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_第3页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_第4页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ppt第1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泡菜是一种以湿态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为泡酸菜类的一种。一般来说,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如白菜、甘蓝、萝卜、辣椒、芹菜、黄瓜、菜豆、莴笋等质地坚硬的根、茎、叶、果均可做为制作泡菜的原料),都可以被制成泡菜。泡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等无机物,既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又能预防动脉硬化等疾病。在我国四川、东北、湖南、湖北、河南、广东、广西等地民间均有自制泡菜的习惯。目前较受欢迎的是川味和韩味泡菜,在许多风味餐馆里都有,它鲜嫩清脆,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如果自己在家也做一些泡菜,作为每天饭前小菜,或以它配菜,烹成各种菜肴,也是一件美事。但是泡菜含亚硝酸盐具致癌作用危害身体健康,所以不宜多吃。第2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乳酸菌发酵

乳酸菌是能将糖类转化为乳酸的一类细菌

的总称。属于原核生物,乳酸菌种类很多,常见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链球菌(球状)乳酸杆菌(杆状)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的作用第3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分布: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肠道内部都有繁殖方式:二分裂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应用:制作泡菜、制作酸奶C6H12O62C3H6O3+能量酶第4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为酸奶?

牛奶发酵为酸奶主要依靠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而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第5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亚硝酸盐a、性质:b、在食品生产中的作用:c、分布

,在蔬菜、咸菜和豆粉中均有分布。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钠)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食品添加剂广泛第6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d、亚硝酸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e、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亚硝酸盐含量标准: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是,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引起中毒,达3g时会引起死亡。肉制品中不超过30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婴儿奶粉中不超过2mg/kg。第7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动物实验表明,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对动物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研究表明,人类的某些癌症与亚硝胺有关。膳食中的绝大多数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才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亚硝胺有何危害?第8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宜多吃腌制蔬菜?答:在腌制过程中,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第9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常识:亚硝酸盐中毒原因①贮存过久的新鲜蔬菜、腐烂蔬菜及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此时原来菜内的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②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一般于腌后20天消失;③有些地区饮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当用该水煮粥或食物,再在不洁的锅内放置过夜后,则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第10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④食用蔬菜(特别是叶菜)过多时,大量硝酸盐进入肠道,若肠道消化功能欠佳,则肠道内的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⑤腌肉制品加入过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⑥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加入食品;⑦奶制品中含有枯草杆菌,可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第11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泡菜的制作第12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原料加工修整、洗涤、晾晒、切分成条状或片状加调味料装坛加盐盐水冷却泡菜盐水发酵成品测亚硝酸盐含量制作泡菜实验操作过程第13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材料(1)各种蔬菜均可,一般用白菜、黄瓜、辣椒、胡萝卜、白萝卜等。(2)添加的调味品,如花椒、八角等。(3)白酒、糖和盐。第14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蔬菜以质地鲜嫩,肉厚,无虫咬、无烂痕、无斑点者为佳花椒、八角等香辛料可增香、除异去腥第15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食盐用品质良好,含苦味物质极少者为佳第16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设备及用品泡菜坛、菜刀、菜板第17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8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泡菜坛泡菜坛本身质地好坏对泡菜与泡菜盐水有直接影响,应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也可使用玻璃制作的泡菜坛。第19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①观型体:泡菜坛以火候老、釉质好、无裂纹、无砂眼、形体美观的为佳。②看内壁:将坛压在水内,看内壁,以无砂眼、无裂纹、无渗水现象的为佳。③视吸水:坛沿掺入清水一半,用废纸一卷,点燃后放坛内,盖上坛盖,能把沿内水吸干(从坛沿吸入坛盖内壁)的泡菜坛质量较好,反之则差。④听声音:用手击坛,听其声,钢音的质量则好,空响、砂响、音破的质次。泡菜坛检验优劣方法:不合格的泡菜坛为什么会引起蔬菜的腐烂?泡菜坛漏气,会使需氧型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蔬菜腐烂。第20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制作过程(1)原料处理(2)盐水配制(3)装坛(4)封坛发酵第21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原料处理

将鲜菜修整、洗涤、阳光下晾晒,到菜表皮萎焉时收下,切分成条状或片状。第22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盐水配制按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

1的比例配制盐水。选择含矿质较多的井水或泉水配制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第23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3)装坛将泡菜坛洗净,并用热水洗坛内壁两次。将经过处理的蔬菜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内,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继续装至八成满,再徐徐注入配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第24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封坛发酵盖好坛盖。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乳酸菌所需的无氧环境。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第25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腌制条件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第26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泡菜发酵的阶段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累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27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蔬菜刚入坛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它们进行异型乳酸发酵和微弱的酒精发酵产生较多的乳酸、酒精、醋酸和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以气泡从水槽内放出,逐渐使坛内形成嫌气状态。

发酵产物中除乳酸外,还有其他,如乙醇、CO2等称异型乳酸发酵发酵前期:

此时泡菜液的含酸量约为0.3%~0.4%,是泡菜初熟阶段,其菜质咸而不酸、有生味第28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pH下降,嫌气状态的形成,乳酸杆菌进行活跃的同型乳酸发酵,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0.8%;乳酸积累pH达3.5~3.8。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等的活动受到抑制。这一期为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且清香品质最好。

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的发酵称为同型乳酸发酵发酵中期:第29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在此期间继续进行的是同型乳酸发酵,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当乳酸积累达1.2%以上时,乳酸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

发酵后期: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风味不协调。第30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从乳酸的含量、泡菜的风味品质来看,在初期发酵的末期和中期发酵阶段,泡菜的乳酸含量为0.4%~0.8%,风味品质最好,因此,常以这个阶段作为泡菜的成熟期。第31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

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是一种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思考题:2、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么结果?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第32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么结果?

水封闭坛口起着使坛内与坛外空气隔绝的作用,空气中21%是氧气,这是最简易的造成无氧环境的方法。这样,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如不封闭,则会有许多需氧菌生长,蔬菜会腐烂。第33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繁殖。第34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第35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第36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玫瑰红溶液。将经过反应显色后的泡菜待测样品与标准液比色,即可估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第37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步骤(1)配置溶液(2)配制标准液(3)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4)比色第38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4mg/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称取0.4克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100ml体积分数为20%的盐酸中,避光保存。(1)配置溶液第39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mg/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称取0.2克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解于100ml的水中,避光保存。第40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5ug/ml亚硝酸钠溶液:称取0.10克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小时的亚硝酸钠,用水溶解至500ml,再转移5ml溶液至200ml容量瓶,定容至200ml第41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提取剂:

分别称取50克氯化镉、氯化钡,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用盐酸调节pH至1。

氢氧化铝乳液和2.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第42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配制标准液用移液管吸取0.20mL、0.40mL、0.60mL、0.80mL、1.00mL、1.50mL亚硝酸钠溶液(相当于1ug,2ug,3ug,4ug,5ug和7.5ug亚硝酸钠),分别置于50mL比色管中,再取1支比色管作为空白对照。并分别加入2.0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分钟后;再分别加入1.0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加蒸馏水至50mL,混匀;观察亚硝酸钠溶液颜色的梯度变化。第43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随亚硝酸钠量的增加,显色反应越充分,颜色越深第44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制备样品处理液的步骤是:①称取0.4kg泡菜,粉碎榨汁,过滤得约200mL汁液。②取100mL汁液倒入500mL容量瓶,添加200mL

蒸馏水

和100mL提取剂,摇床振荡1h,再加40mL氢氧化钠溶液,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到500mL并立刻过滤

获得滤液。③将滤液60mL移入100mL容量瓶,用

氢氧化铝乳液(吸附脱色)定容后过滤,获得无色透明的滤液。第45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样品处理液的制备过程第46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4)比色的步骤是:①将40mL滤液移入50mL比色管中,并编号。②分别依次加入2.0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1.0mL的N-1-萘基乙二胺盐酸溶液,并定容到50mL,混匀静置15min。③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显色液比较,记录亚硝酸盐含量。④计算样品滤液(40mL)中亚硝酸盐含量。计算公式是: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mg)取样量(40mL滤液的质量,Kg)第47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01年1月4日(封坛前)2001年1月8日2001年1月12日2001年1月15日2001年1月19日0.15

0.600.200.100.101号坛2号坛0.15

0.200.100.050.053号坛0.15

0.800.600.200.20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第48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实验结果分析

三只泡菜坛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同,但整体的变化趋势却基本相同。在腌制后的第五天,三只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都达到最高峰(1、2、3号坛中的亚硝酸盐分别达到0.6mg/kg、0.2mg/kg、0.8mg/kg)第49页,课件共5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在腌制后的前6天内,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就可以达到最高峰。而第9天后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开始有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泡菜在开始腌制时,坛内环境有利于某些细菌的繁殖(包括一些硝酸盐还原菌),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菌也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生长繁殖受到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又有所下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