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生命观念的高中生物教学 论文_第1页
基于培养生命观念的高中生物教学 论文_第2页
基于培养生命观念的高中生物教学 论文_第3页
基于培养生命观念的高中生物教学 论文_第4页
基于培养生命观念的高中生物教学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培养生命观念的高中生物教学

摘要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志和关键,位居四个维度首位。生命观念的培养,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命观念支撑点,并设计

恰当的学生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对生命本质进行思考、探究。本文以“细胞的能量‘货币’ATP”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关键词生命观念,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引言

生物学科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其中生命观念是标志和关键,位居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生命观

念又进一步划分为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1]

等。关于生命观念的培养,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命观念支撑点,并设计恰当的学生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对生命本质进行思考、探究,进而形成基本

[2]

的生物学概念,并尝试运用生物学基本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细胞的能量‘货币’ATP”这一节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

命观念。一、“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是人教版(2019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模块“《》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2节的内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在“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概念

2

中明确要求“解释

ATP

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因此,教材紧紧围绕“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这一重要概

念组织相关内容,主要包括ATP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及

ATP

的利用。

而接下来的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更是围绕ATP的合成与利用展开,因此本节课对于新旧知识的承接具有重要作用。

2.新教材中“ATP”的变化

1对比人教版原教材,2019版新教材中,在第一段阐明萤火虫发光需要的能量

的基础上,认识到生命活动依靠ATP直接提供能量,然后单独一行总述ATP的功能: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再依次介绍ATP的组成与结构特点(本质),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的利用。将原教材中的“结构—功能”变化为“功能—结构—功能”,考虑到了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知规律,也能由这个结论

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3.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并且意识到细胞在进行主动运输等一系列生命活动时需要能

量供应,由此引发糖类或脂肪能否给生命活动直接供能的认知需求。4.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

ATP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特点的学习,认同物质结构与功能观;

过学习

ATP

ADP

的迅速转化,形初步成稳态与平衡观;

尝试用物质和能量观解释ATP的合成与分解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而进行。

(2)通过物理建模明确

ATP

分子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

分析

ATP与ADP相

互转化的机制,归纳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和去向,为后面学习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做好铺垫。

5.教学重难点

①②教学重点: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特点,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二、教学中生命观念的培养1.结构与功能观的培养

在“ATP的结构和利用”知识点的教学中,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分析萤火虫发光的经典实验,得出结论:ATP是细胞内

2直接的能源物质。ATP为什么能直接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引出结构与功能相适

应的观点。自然过渡到ATP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内容的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ATP的组成,为了加深学生对ATP分子结构的理解,设

计了模型建构活动:课堂上提供相关模型,让学生先搭建一个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在将AMP逐渐转变成ATP,学生很容易明白AMP是合成RNA的原料之一。为了让学生

理解ATP的结构为什么适于直接供能,教师联系物理知识,展示用乒乓球和弹簧自制的ATP模型,解释特殊化学键:ATP中的磷酸基团带有负电荷,同种电荷会相

互排斥,因此将3个同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压缩在一起,就像压缩一个弹簧,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但如果松手,就会释放能量。过与压缩了的弹簧进行类比,让

学生明白ATP分子内部会储存能量,借此使学生认同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但ATP结构不稳定,ATP的结构适于直接供能。这里初步形成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

适应的生命观念。然后结合课本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回答ATP水解后可用于哪些生命活动?结

合课本图5-7ATP为主动运输供能示意图,并展示Flash动画,讲解ATP的作用机理。当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与其它分子(如蛋

白质等)结合,从而使后者发生空间结构上的变化。总结出ATP的作用机理——蛋白质等分子的磷酸化。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形成ATP生物能量利用的统一性。

2.稳态与平衡观的培养

在“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知识点的教学中,稳态与平衡观有很好的体现。生命活动时刻进行,ATP就会不断消耗,细胞内的ATP有多少,它会被消耗完吗?

展示两个资料。资料1:成人体内ATP的总量2-10mg,在安静状态下一天消耗的ATP为40kg,在活动的情况下,ATP的消耗可达0.5kg/min;在安静状态时,肌肉细胞

所释放的能量只能维持肌肉收缩1-2s。资料2:某生物科研团队在细胞培养液中添32加了P标记了的磷酸盐,在极短时间内捕获并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结果ATP

浓度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经带有放射性标记。根据资料1,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冲突——生物体内ATP含量很少,但需求量很大,从而引发他

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分析资料3,得出ATP和ADP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从而解决生物体内ATP含量很少,但需求量很大的矛盾。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时刻

不停的发生,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指出这对于构成细胞内稳定的供能环境具有3十分重要的意义。

3.物质与能量观的渗透

在讲解ATP的结构适于直接供能知识点的时候,将压缩的弹簧与高能磷酸键进行类比,压缩的弹簧松手即代表高能磷酸键的断裂,让学生体会此过程中能量

的变化,说明物质的变化伴随着能量的转化与ADP相互转化,初步形成物质和能量观。而在讲解ATP与ADP相互转化时,能量的来源与去路问题也要交代清楚,这

里提供资料3:医生通常给术后不能进食的病人注射葡萄糖液补充能量。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能合成ATP并制造糖类;在无光情况下,叶绿体不能合成

ATP,也不能制造糖类。得知ADP转化成ATP的能量来源,也为后面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物质与能量观,在讲解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分析吸能反应、放能反应与ATP水解、ATP合成的关

系。葡萄糖等有机物含的能量比较多而且稳定,就像大额支票,而ATP的结构不稳定,

易水解也易合成,能及时满足各项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求,就像小额人民币一样,可在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之间快速流通,因此,我们形象的把ATP比喻成细胞内

流通的能量“货币”。此处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认同物质合成与分解伴随着能量的吸收与释放,形成“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代谢的动力”的物

质与能量观。关于进化与适应观,本节教材内容中体现的不是很明显,细胞中绝大多数需

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供能的,ATP作为能量货币是生物界新陈代谢的特点之一,这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从而初步建立起进化与适应观。

展望生命观念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能直

接告知学生结果,必须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和探究,他们自己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尝试概括总结,从而逐步形成生命观念。生命观念的培养,是

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