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第8讲 常见天气系统课时作业_第1页
地理 第8讲 常见天气系统课时作业_第2页
地理 第8讲 常见天气系统课时作业_第3页
地理 第8讲 常见天气系统课时作业_第4页
地理 第8讲 常见天气系统课时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PAGEPAGE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郑州模拟)读我国某次大暴雨降水量统计图,回答1~2题。1.此次大暴雨主要的降水类型属于()A.台风雨 B.锋面雨C.对流雨 D.地形雨2.该时段()A.亚欧大陆降温快B.亚洲高压势力强C.太平洋升温快D.副热带高压势力强解析:第1题,图示大暴雨分布基本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我国内陆,如此大面积大暴雨只能是锋面雨。第2题,图示东北和华北大面积暴雨,可判断发生在夏季,此季节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故D正确,B错误.图示暴雨时刻为世界时21日0时~22日0时,换算成北京时间为21日8时至22日8时,该时段经历了白天的升温和夜晚的降温,故A、C不正确。答案:1。B2。D(2017·太原一模)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2016年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下图是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极地涡旋的形成原因是()A.冷锋附近,气流上升B.海域广阔,气流上升C.空气聚积,气流下沉D.地球冷极,气流下沉4.图示时刻,甲地高空的风向是()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5.此次“极涡”南下()A.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减缓B.造成华南地区的极端天气C.扩大了北半球寒带的范围D.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解析:第3题,依题意,极地涡旋是极地高空的低气压,从热力环流角度看,是由于极地寒冷而气流强烈下沉,从而在高空形成低压。第4题,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由于高空无摩擦力,故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图中等压线即为高空等压线,故甲地高空风向为西南风。第5题,注意材料中的“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2016年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表明B正确.答案:3.D4。D5.B(2017·淄博一模)图甲、图乙分别为沿MN、PQ方向所做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N、O两点在气压中心M的西南方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PQ垂直于MN.据此完成6~8题。6.M地的气流运动状况是()A.辐散下沉 B.辐散上升C.辐合上升 D.辐合下沉7.控制O地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冷锋 B.暖锋C.高压 D.高压脊8.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初,则O地的天气可能是()A.连绵阴雨天气 B.强对流降雨天气C.沙尘暴天气 D.晴朗高温天气解析:第6题,依题意,该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且M位于低压中心,低压系统气流水平方向上为辐合运动,垂直方向上为上升运动,故C正确。第7题,依题意,ON为低压系统中的左侧低压槽部位,结合锋面气旋知识,可判断最可能形成冷锋系统。第8题,长江中下游夏初,气温较高且水汽充足,强冷锋过境易出现强对流降雨天气。答案:6。C7.A8。B(2017·郑州适应性测试)下图是2016年3月13日东亚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东北部的天气系统自11日以来持续东移。读图回答9~11题。9.3月13日,A.上海 B.香港C.台北 D.东京10.3月13日,受天气系统影响,最有可能出现狂风巨浪的海域是()A.日本海 B.南海C.渤海 D.东海11.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东京的风向变化是()A.东风转为西风 B.西南风转为偏东风C.东南风转为西南风 D.西南风转为西北风解析:第9题,图中东京处于冷锋控制下,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其他三地处于单一气团控制下而多晴朗天气。第10题,备选项中的四个海域,日本海等压线最稠密,故风力最强,最有可能出现狂风巨浪。第11题,注意“图中东北部的天气系统自11日以来持续东移”,表明13日之前东京位于图中低压系统的东部,则判读东京风向变化,可把东京东移至低压东部判断以前风向为西南风,而此时东京为西北风.答案:9。D10.A11。D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7·西安模拟)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22分)(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___,冰岛的风向是________.(6分)(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交汇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8分)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2)(冰岛)低压偏南风(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汇合.13.(2017·九江七校一模)下图为2016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4分)(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8分)(3)与D地相比,判断C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6分)(4)判断图中字母E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6分)解析:(1)图中等压差是5百帕,A为锋面气旋,为低压系统,所以A的气压值为1010~1015百帕。(2)根据B地周围的风向标可知,该地气流呈逆时针方向从四周向中心辐合,那么此天气系统是气旋(或低压)。B地位于西北太平洋,此时为秋季,所以该天气系统加强最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是台风,预防措施结合实际回答即可。(3)比较C、D两地的等压线疏密情况,C地的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所以风力小.(4)E是位于低压槽内的锋面系统,根据锋面两侧的风向判断,北侧的冷气团主动向南侧的暖气团移动,所以此天气系统是冷锋;受冷锋的影响,甲地的天气现象是雨雪、大风、降温。答案:(1)1010~1015百帕。(2)气旋(或低压)。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台风。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固堤坝.(3)C地的风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