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图制图与测量学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与解答
2004年地图与测量学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与解答
・、基本概念与名词解释
答:(1)范围法:对于不连续分布的面状事物的分布范围和质量特征,可以用面状符
号表示。符号的轮廓线表示其分布位置和范围,轮廓线内的颜色、网纹或说明符号表示其
质量特征。这种方法称为范围法。例如森林,是一-种不连续分布的面状事物,在地图上通
常用地类界与底色、说明符号以及注记等配合表示。地类界是指不同类别的地面覆盖物的
界线,在地图上常用细实线、虚线或点线表示。底色是指普染的面状颜色,如森林常用绿
色普染。说明符号是指只起说明作用而不定位的小符号,这些小符号可以表示森林的种类
(如针叶林、阔叶林等),它们可以采取整列式或散列式排列。注记是在大面积森林分布
范围内,加注一些质量和数量方面的指标,如树种、树的平均高度、平均胸径等。表示事
物分布范围的界线有精确与概略之分。精确的范围,要求尽可能准确地表示出事物的分布
界线,这种界线通常用实线表示。概略的范围则要求大致表示出事物的分布界线,这种界
线一般用虚线或点线表示,有时甚至可以不绘出轮廓线,而只用说明符号、文字注记或单
个符号表示其概略的分布范围。采用精确的或概略的分布界线,取决于地图的用途、比例
尺、资料的详细程度,特别是事物本身的分布特征。如事物本身的分布界线就很难精确划
定(如动物分布),则只能采用概略的分布界线。根据事物的分布情况,范围法可以有两
种概念:绝对范围和相对范围。绝对范围是指所表示的事物仅仅分布在该区域范围之内,
如在轮廓线之内是油田,轮廓线之外就不是油田。相对范围系指图上所画出的范围只是事
物集中分布的地区,而范围以外的同类事物,由于面积小而分散,则不予表示。例如农作
物分布区多属此类。范围法简单清晰,易于阅读,常用于表示农作物分布、牲畜分布、矿
产分布等。范围法既可以在图上表示一种事物,又可以表示两种以上的事物。当用范围法
表示几种事物时,往往出现局部相互重叠情况,这表明在重叠范围内,分布着几种制图对
象。
(2)质底法:对于连续分布的面状事物的类型及其分布地域,可以用面状符号表示。
面状事物的类型是按某种指标划分的,分类不能重叠,各类是彼此毗连的。用线划表示分
类界线,用不同底色或晕线、注记等表示质量差别。这种方法称为质底法。质底法可用于
有较精确界线的各种类型图,如地质图、土壤图、植被图等。还有一种以网格形式表示质
量差别的,也属于质底法,由于类型分布的范围受网格的限制而呈棱角状,所以只能表示
类型分布的概略范围。质底法鲜明美观,清晰易读,是地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当在
一幅图中用质底法表示专题要素的多级分类时,一般常用颜色表示一级分类,用晕线表示
二级分类,用注记或说明符号区分更低一级的类别。
答:对于连续分布的面状事物的数量特征及变化趋势,可以用一组线状符号表示。每一
条线划都是数值相同的各点联成的平滑曲线,称为等值线(等值线因其所表示的事物不
同,而有不同的具体名称,如表示气温的称为等温线,表示降水量的称为等降水量线等;
表示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称为等高线和等深线)。等值线的符号一般是细实线加数字注
记。运用一组等值线来表示制图对象的分布、数量特征及变化趋势,称为等值线法。
等值线法表示地理要素的优点:等值线是定量的符号,它可以进行图上量测,从而获得
任意点的x,y,z值。它也可以进行图上作业,获得点间的水平面与垂直面图解数据。在比
例尺变换时,等值线容易通过制图法则进行图形的概括。缺点:等值线法只适合于表示地
面或空间呈连续分布、且逐渐变化的地理事物。对于错综复杂而又不是连续分布与递变的
社会经济现象,如人口、人均产值等,则一般不宜采用。另外制图者必须充分研究制图背
景,广泛地了解制图对象的分布,才能编制出好的等值线图。
答:等高线是表示地面起伏形态的等值线。它是把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联成的
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图形。•组等高线可以显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形态和实际高
度,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和图形,可以判断地形特征和斜坡坡度。所以在现代地形图上,都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要素。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差称为等高距。对于同一山体来说,等高
距大,等高线就少,地形显示得粗略;等高距小,等高线就多,地形显示得详细。所以用
等高线显示地形的详细程度取决于等高距的大小,而等高距的大小与地图比例尺和地面起
伏情况有关。一般说来,比例尺大而地面起伏平缓,则等高距小;反之,则等高距大。在
大、中比例尺地形图上等高距是固定的,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地形的变化情况。在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图上,对于一些范围小、变化突然的地形形态,常需要使用专门的符
号表示。如土堆、溶斗、隘口、山洞等,由于它们形态小又分散,一般用定位的点状符号
表示。对于有些成片分布、但高差不大的地形形态,如石块地、残丘、龟裂地等,通常是
在分布范围内示意性的配置不定位的说明符号表示。还有因地形形态急剧变化而辅以符号
的,如冲沟、雨裂、陡崖、滑坡等,这些符号大多能按比例表示其分布范围、长度和上下
边缘线位置;不能完全按比例表示的,图上也能正确表示其上边缘的正确位置。此外,对
于冰川地貌,如冰隙、冰陡崖、冰塔等,也都用特殊符号表示其大致的分布位置。
答:点值法表示离散地理现象的分布。它以区域单元内的地理统计数据制图,和等值区
域法一样,它必须获得区域单元的行政界线图和相应的统计值,例如以乡为统计单位时,
应有乡界线的底图和统计数据。在制作点值图时,首先对区域单元的限制因素进行过滤,
勾绘出不可能表示主题信息的区域,剩余的地区才是能布设点状符号的地方。点状符号的
最合理直径为0.5—1.0mm的圆点,也不排斥直径大于或小于0.5—1.0mm的圆点、方形、
等边三角形的点状符号。布点时;还要注意不要有意无意让开区域单元界线,这样会出现
删去界线后不合理的现象。点值法应用于多项数据制图时,各项数据可采用不同色相的圆
点来表示,圆点的直径也可以有变化。
答:计算机技术之所以能够应用于地图制图,是因为地图本身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
经过概括,应用特有的符号系统将地球表面上的景物显示在平面图纸上的一种一图形一数
学模型II。地图上所有的要素在由空间转绘到平面上之后,仍然保持着精确的地理位置和
平面位置;而且图面上的所有呈点、线、面分布状态的要素,都可以理解为是点的集合。
既然地图组成要素的基木单位是点,因此可以把地图上所有要素都转换成点的坐标(x、y
和特证z),这样就实现了地图内容的数字化。这些数字化了的地图内容记录下来,即构
成了地图数字模型。计算机对数字形式的地图图形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将加工处理后的数
据信息通过数控绘图机以地图图形形式输出,就是计算机制图的全过程。在这过程中,由
于计算机具有高速运算、巨大存储、智能模拟等功能,因此能代替大量手工劳动。大大加
快了成图速度,使地图制图自动化。但因为机助制图至今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所以还不
能完全代替手工制图。49阐述数字制图的一般过程及其主要内容。P280
数字制图的基本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编辑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与传统的制图
过程基本相同,包括收集、分析评价和确定编辑资料,根据编图要求选定地图投影、比例
尺、地图内容、表示方法等,并按自动制图的要求作些编辑准备工作。2.数字化阶段将
具有模拟性质的图形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属性转化为计算机可接受的数据,称为数字化。它
是进行计算机存贮、识别和处理所必须的工作。数字化的方法有手扶跟踪和扫描数字化两
种。数字记录的结构可分为矢量格式和栅格格式。把地图资料转换成数字后,将数据记录
存贮介质,建立数据库,供计算机处理和调用。3.数据处理和编辑阶段这是数字制图的
核心工作。数字化信息输入计算机后要进行两方面的处理:一是对数字化信息本身作规范
化处理,主要有数据的检查、纠正,重新生产数据化文件,转化特征码。统一坐标原点,
进行比例尺的变换,不同的资料的数据合并归类等,另一方面是为实施地图编制而进行
的数据处理,包括地图数学基础的建立,不同地图的投影变换,对数据进行选取和概括,
各种专门符号、图形和注记的绘制处理。计算机的这些处理工作,都是编辑人员利用系统
工具操作实现的。4.图形输出阶段图形输出是将经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转换为图形,可
以在显示器的屏幕上显示,可以存贮在磁盘上,也可以通过绘图仪或打印机以纸质输出。
50了解目前计算机制图的两种成图模式及其主要区别。??
51遥感技术在制图中主要有哪些应用?了解卫星遥感制图的一般过程。P254遥感技术
在制图中主要以下应用:1.制作影像地图2.制作各种专题地图如:植被类地图、土地利用
和土地类型图、地质图、海洋地图等3.利用遥感图象更新小比例尺普通地图4.利用遥感
图像指导编图。卫星遥感制图的一般过程是L卫星数据的几何纠正2.像元亮度值的从采
样
3.影像镶嵌4.彩色合成5.多信息复合6.矢量数据的符号化7.图像的输出产品
52评价地图一般应从哪几方面进行?(网上查)
根据一定目的,对地图质量进行分析和鉴别,以确定地图的适用范围和程度。评价是建
立在对地图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为不同目的服务的地图,其所表示的内容应具
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完备性,制图比例亦应适度。基础和内容的可靠性,应从两方面进行评
价,即投影选择的适宜性和地理位置的精确性;资料的准确性和现势性。数学基础的检验
除认真检查展网精度,一般最简便的方法是与航测大比例尺地形图作对比分析。资料现势
性的分析评价、主要是利用最新的相关资料检查,若是普通地理图,需与最新公布的行政
区划变动手册进行对照;若属于自然方面的专题地图或专用地图,应利用航天或航空等遥
感资料,结合大比例尺专题图或文字报告等方面资料,检查确定各类内容表示的真实性和
科学性。至于图例分类指标的合理性,不同的专业则有不同的划分角度,关键在于反映区
域特点与应用需要。优质地图不在于对制图现象的繁杂堆砌和罗列,应从地图总体上看,
是否体现了论点和目的的明确性,表现事物的典型性和突出性。地图整饰艺术水平和政治
思想性也是评价地图的重要内容53地图的政治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会在地图
上判断政治性错误。(武大)
地图涉及的政治性内容很多,主要体现在:1.国界和其他境界线的画法国界和其他境
界线的画法体现地图作者对有争议地区的饿原则立场,评论这方面的内容应根据我国政府
承认的正式的边界条约、协定书和附图为准。2.地名的使用许多地名,特别是国外译
名,常常有许多种形式,而某种形式可能有强烈的政治倾向,使用哪一个名称是代表作者
立场的。3.涉及国家主权的其他要素如界河、界峰、山口、岛屿等归属问题,他们的名
称、高程的注法等都和政治有关。
54地图的科学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地图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数学基础的精确性、地图内容的完备性、地图概括的适当
性和地图资料的现势性四方面。
数学基础的精确性——投影和比例尺选择恰当,并有相适应的图上定位精度。
地图内容的完备性一一应包括反映制图对象质量特征或数量差异的各项基本内容与指
标。地图概括的适当性——图上的分类分级应与实地情况相符;要素的概括选取应能反
映客观规律和区域的典型特征;图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应当统协调。
地图资料的现势性——制图资料来源应该准确可靠,时间越近越好。
55了解地图分析的主要方法。
1.目视分析目视分析是地图分析法中一种最简便、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用图者对地
图这种用形象符号表述的视觉语言,采用视觉感受和思维活动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制
图对象的空间分布、形状、比例关系、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如地球的形体、海陆的分布、
地形的起伏、水热条件的变化、动植物分布、居民地与人口、交通、工农业生产布局等
等。目视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地图分解法、地图综合法和地图对比法。2.量算分析地图的
量算分析,是通过在地图上进行各种量测与计算,从而获取各种要素和现象一系列数量指
标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量测的具体内容包罗万象,从坐标、长度、角度、高度、面积、
体积、坡度、比降等一系列绝对数量指标,到密度、强度等一系列相对数量指标。地图的
量算精度直接影响地图的量算分析结果,因此必须保证量算工作的精确性。地图的量测精
度取决于地图精度和量测技术。地图精度取决于地图的比例尺大小和地图投影的变形性
质。3.图解分析根据地图上所提供的各种数量指标,绘制成各种图形、图表,分析并揭
示制图对象的立体分布、垂直结构、周期变化、发展趋势、相互关系等性质和特征的分析
方法,称图解分析。常用的图解分析法有剖面图(断面图)、断块图、坡度图、切割密度
图、切割深度图等。4.数理统计分析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地图上的要素和现象进行数
量特征的分析,主要是研究他们在空间分布或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变异,以便更深入地揭示
要素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并找出内在的规律性。5.地图数学模型分析
运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地图,称为地图数学模型分析法。地图上表示的各种要素和现象或过
程,都存在着一定的空间或时间的函数关系,可以根据从地图上采集的各种原始数据,建
立起反映各种要素或现象、过程的空间数学模型。这就决定了地图可以用数学模式法进行
分析研究的可能性。
地图的数学模型再配以地图数字模型,则构成了进行区域研究、实现预测预报的有效工
具。
5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具有哪些特点?P197
(1)具有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我国的国家基本地形图,统一采用一1980
年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II和一1985国家高程基准II。
(2)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国家基本地形图含1:5千、1:1万、
1:
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8种比例尺地形图。国家
基本地形图,按统一规定的经差和纬差进行分幅,每幅图的内图廓皆由经线和纬线构成,
并在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分幅编号的基础上,建立了各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编号系统。
依据统一的规范和图式国家基本地形图是依据国家测绘管理部门统一制订的测量与编
绘规范和《地形图图式》完成,能确保由各地方测绘部门分别完成的地形图,在质量、规
格方面的完全统」
1
答:(P3)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球)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通过
概括和取舍用符号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且按每一具体地图的用途不同有选择和有说明
的显示出若干现象的地理分布和相互联系。
地图的基本功能:(1)地图具有适应于人的图形感受功能。地图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证
明,人的大脑可以保存周围地理环境的清晰和深刻的印象,可以将这种印象描述给别人,
使其在头脑中也建立一个多少有些相似的环境图象,也可以用某种方式再现这种印象。
(2)地图具有空间信息载体和积累器的功能。地图具有传递知识的功能早已被人们认
识。信息的概念一经形成,就引起了地图学家的重视,开始用之于地图学表示法的研究。
随着信息理论的逐步完善,人们逐步认识到信息理论能极其贴切地解释地图的基本特征,
并招成为地图学的理论支柱,揭开地图具有巨大生命力的奥秘。
(3)地图具有客观世界模型的功能。人们直观地认识地面和环境,不可能超出视野的
范围之外,因而必须借助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地图能使人们扩大直观的视野,了解到更加
广阔的空间关系,而且还可以充当地面模拟实验的工具,又可以作为规划建设的工具来制
定具有效益的发展方案。地图除了具有上述的物质模型的特征之外,还是一种概念模型。
地图实际是客观存在的特征和文化规律的一种科学抽象,是人们通过地图制图过程对环境
认识的一种抽象方法,帮助研究者在新的见解下来观察世界。
答:四个基本特征: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详见书本P1-3。
答:(P6-7)构成要素包括: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
地图图形是用地图符号所表示的制图区域内,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联系以
及时间变化等的内容部分(又称为地理要素),如江、河、山地、平原、土质植被、居民
点、道路、行政界线或其他专题内容等,这是地图构成要素中的主体部分。
数学要素是决定图形分布位置和几何精度的数学基础,是地图的一骨架II。其中包括地
图投影及坐标网、比例尺、大地控制点等。地图投影是用数学方法将地球椭球面上的图形
转绘到平面上;坐标网是各种地图的数学基础,是地图上不可,缺少的要素;比例尺表示
坐标网和地图图形的缩小程度;大地控制点是保证将地球的自然表面转绘到椭球面上,再
转绘到平面直角坐标网内时,具有精确的地理位置。
辅助要素是为了便于读图与用图而设置的。如图例就是显示地图内容的各种符号的说
明。还有图名、地图编制和出版单位、编图时间和所用编图资料的情况、出版年月等。
有的图上还有补充资料,用以补充和丰富地图的内容。如在图边或图廓内空白处,绘制
一些补充地图或剖面图、统计图等。有时还有一些表格或某一方面的重点文字说明。
答:主要有两种:实测成图与编绘成图。详见本书P7-10。
答:P9-10。
答:(P11)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
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它是研究地图理论实质与发展、地图内容各要素的表示方法、地图
制作技术和地图使用的一门科学。
答:传统地图学以定性描述为主,由地图投影、地图编制、地图制印三个分支学科组
成,更像是制图工艺技术。现代地图学吸收了电子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信息论、系统
论、感受论以及传输理论等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它包括了地图概论、地图投影、地图编
制、地图整饰、地图制印、地图分析与应用六个分支学科F
地图信息转输论是研究地图信息传递过程与方法的理论。地图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是:
客观事物(制图对象)通过制图者的认识,形成概念,再通过地图符号(地图语言)变成
地图,又通过地图符号(地图语言)传递给用图者,使用图者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概念。地
图信息传递地图制图信息Ic的传输系统就是把制图与用图视为信息传递的统一过程。编
图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信息传递给用图者,因此,编图者应考虑用图者的需要,研究地图信
息传递的效果。
答:P15-21»
中国古代著名地图学家是西晋的裴秀(公元223—271,图8-6),他主持编制了《地形
方丈图》和《禹贡地域图》18幅,总结了前人的制图经验,创造了著名的地图绘制原理一
制图六体II«
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一令画工集诸州国,用绢百匹画之,为天下之图,藏秘
府II,就是《淳化天下图》,这些图现已不存。现存的宋代地图有:华夷图、禹迹图、九
域守令图、地理图等。
《禹迹图》(图8-10)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计里画方II地图。图上有横70、竖
73、共计5110个方格,每方折百里,比例尺约为1:180万。
《九域守令图》是在四川荣县发掘的北宋末年的石刻地图,比例尺为1:180万左右,
是一寸折百里地图。
《平江图》(图8T1)是南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郡守李寿明主持刻绘在石碑上的
地图。
北宋沈括(公元1031—1095,图8-12)编制了一二寸折百里II的《天下州县图》20
幅,是当时最好的全国地图。
元代的地图成就,主要是扎马鲁丁的地球仪和朱思本的《舆地图》的绘制成功并在当时
形成朱思本地图体系。
明代郑和(公元1371—1435)是我国著名航海家,在公元1405—1433的28年间,七次
下西洋,历经30余国家,最南到了爪哇,最西到了非洲东岸的蒙巴萨,并绘制了一卷
《郑和航海图》。
国外占代地图的发展,比较明显的还是在埃及的尼罗河沿岸开始有了农业的时候。为了
重新确定被河水淹没的土地,需要进行丈量,于是产生了具有数学意义的用图形表示土地
轮廓和数量的地图。到了希腊、罗马时代,由于手工业的发达,又开始了海上贸易和战
争,需要绘制大范围、高精度的地图,于是测量经纬度,研究地图投影,编制小比例尺的
航海图和世界图就成为必要的了。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约公
元前275-194)著《地理学》一书内附有世界地图。
从四世纪到十三世纪1000年左右的时间里,西方受宗教统治,神学代替了科学,处于
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地图成果遭到摒弃,完全被宗教观所代替,地图蜕变为寰宇图,成为
宗教的御用品,地球球形的概念代之以四边形或圆盘形。拜占廷人科斯马斯(Cosmas,公
元六世纪)著的《基督教地形学》-书认为:世界是一个高平的矩形海岛。
当欧洲还处在黑暗时代,东方的阿拉伯人由于航海的需要汲取了希腊的地图知识,结合
他们的天文学、数学、几何学方面的进展,促进了地图的发展。阿拉伯人的地图把世界绘
成圆形,外面为大海包围。该图比托勒密地图进步的是已表现出亚洲最大,非洲较小。这
阶段的著名作品是公元1154年埃锥西(Idrisi,1099-1164)绘制的世界地图。
答:一计里画方II,是按比例尺绘制地图的一种方法。绘图时,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
格中边长代表实地里数,相当于现代地形图上的方里网格:然后按方格绘制地图内容,以
保证一定的准确性。
到清末,一方面,中国传统制图的一计里画方II法暴露出许多缺点;另一方面,人们对
西方地理学的肯定态度愈来愈明确。所以,西方经纬线、投影法等制图体系再次被确认和
推广,以至逐步取代中国的传统制图法。如《清会典图•凡例》中就明确指出:一地本圆
体,图为平面,绘图于平,虽有弦线切线,及墨加祷(即麦卡托)诸法,然皆因图制宜利
弊参半。……今遵内府图高偏度分,用尖锥容图法(即指圆锥投影法)绘成《皇舆全
图》,不加方格II»同时还通令各省编地图时要尽可能使用圆锥投影法(广东、甘肃等省
实行)。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罗汝楠在其《中国近世舆地图说》中,进一步阐述了
天球与地球的关系,论述了几种地图投影法的特色与使用场合。其所云投影法包括:一平
球法II(正方位投影)、一正球法(横方位投影)、一经纬均作曲线法II(伪圆锥投影之
类)、一经曲纬直法II(伪圆柱投影一类)、一圆锥含球法II(圆锥投影)等。这既标志
着西方制图法在中国的确立,也标志着清末人们对西方地理学的肯定态度。
答:旋转椭球体,或称地球椭球体是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一个
表面光滑的球体大地水准面是个与静止平面相重合的水准面,这个海面应该是无波浪,
无潮汐,无水流,无大气压变化,处于流体平衡状态的平面。假想以这个水准面作为基准
面向大陆延伸,并穿过陆地,岛屿,最终形成了一个封闭曲面。大地水准面实际上是--
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即地球物理表面.
意义:(1)由略微不规则的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大地体,是地球形状的很好近似。它不
仅表达了大部分自然表面的形状,而且大地水准面以上多出的陆地质量几乎就是陆地下缺
少的质量;(2)由于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大地体表面存在一定的起伏波动,这对大地测量
或地球物理学均具有研究价值,可应用重力场理论来进行研究,制图学中则可忽略不计,
因为对所有制图业务,均可把地球当作正球体看待。(3)由于大地水准面是实际重力等
位面,因此人们才有可能通过测量仪器,获得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海拔高程。
11的参考面?
答:在天文大地测量中,首先选取一个对一个国家比较适中的大地测量原点,并从此点
出发通过事先布设的三角网点进行几何测量和天文经纬度测量,逐•求出各网点的N和
小,再以上述测量结果将事先设置的地球椭球面位置调整到最理想的位置上。这种定位,
相对于全球而言,只能是局部定位。局部定位的地球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
由于地球的非规则性,且要求椭球与这个国家范围内的大地水准面差距尽量地小,在参
考椭球体上相应的大地坐标具有可测性。
文坐标还是大地坐标?二者有何不同?(P38)
答:关于球面坐标系统的建立,首先可以假想地球绕一个想象中的地轴旋转,轴的北端
称为地球的北极,轴的南端称为地球的南极;想象中有一个与地轴相垂直的平面能将地球
截为相等的两半,这个平面与地球相交的交线是一个圆。这个圆就是地球的赤道。我们将
■■个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和地轴所组成的平面与地球球面的交线定义为本初子午
线。以地球的北极,南极,赤道以及本初子午线作为基本要素,即可构成地球球面的地理
坐标系统我国的大地坐标系:C80是为了进行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而建立的。根据椭
球定位的基本原理,在建立C80坐标系时有以下先决条件:
(1)大地原点在我国中部,具体地点是陕西省径阳县永乐镇;
(2)C80坐标系是参心坐标系,椭球短轴Z轴平行于地球质心指向地极原点方向,大地
起始子午面平行于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子午面;X轴在大地起始子午面内与Z轴垂直指向
经度0方向;Y轴与Z、X轴成右手坐标系;
(3)椭球参数采用IUG1975年大会推荐的参数
因而可得C80椭球两个最常用的几何参数为:
长轴:6378140±5(m);
扁率:1:298.257
椭球定位时按我国范围内高程异常值平方和最小为原则求解参数。
(4)多点定位;
(5)大地高程以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水面为基准
地理坐标,就是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在大地测量学中,对于地理坐标系
统中的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其中地图上的地理坐标是属于大地坐标,因为以
大地经纬度定义的地理坐标,是在规整的椭球面上构建的,每条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皆呈
直线或平滑曲线,因此便于地图投影。
答:过去的分别为:1954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
现在的分别为:1980年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答:GPS优点:由于卫星上安装了精度很高的原子钟,以确保频率的稳定性,在载波上
调制有表示卫星位置的广播星历,用于测距的C/A码和P码,以及其它系统信息,能在
全球范围内,向任意多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全天候的、连续的、实时的三维测速、三维定
位和授时。
GPS基本原理:
(1)GPS系统的组成:GPS由三个独立的部分组成:
・空间部分: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
•地面支撑系统: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
•用户设备部分:接收GPS卫星发射信号,以获得必要的导航和定位信息,经数据处
理,完成导航和定位工作。GPS接收机硬件一般由主机、天线和电源组成。
(2)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
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假设t时刻在地面待测点上安置
GPS接收机,可以测定GPS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At,再加上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星历
等其它数据可以确定以下四
上述四个方程式中待测点坐标x、y、z和Vto为未知参数,其中di=cZ\ti(i=l、
2、3、4)。di(i=l、2、3、4)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到接收机之间的
距离。(i=l、2、3、4)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的信号到达接收机所
经历的时间。c为GPS信号的传播速度(即光速)。
四个方程式中各个参数意义如下:x、y、z为待测点坐标的空间直角坐标。
xi、yi、zi(i=l、2、3、4)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在t时刻的空间
直角坐标,可由卫星导航电文求得。Vti(i=l、2、3,4)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
3、卫星4的卫星钟的钟差,由卫星星历提供。Vto为接收机的钟差。由以上四个方程即可
解算出待测点的坐标x、y、z和接收机的钟差Vto。
答:控制测量学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以及变化的学科,她是在大
地测量基本理论基础上以工程建设测量为主要服务对象而发展和形成的了,为人类社会活
动提供服务。
目的:为了保证测量成果既在精度上符合统一要求,又能互相衔接,首先必须在全国范
围内选取若干有控制意义的点,并且精确测定其平面位置和高程,构成统一的大地控制
网。16什么是三北方向图?三个偏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地形图上绘制它的目的是什
么?答:三北方向线:1)真北方向线,通过地面上任意一点,指向北极的方向,叫真
北。2)坐标北方向,图上方网里的纵线叫坐标纵轴,他们平行于投影带的中央经线,纵坐
标递增的方向称为坐标北方向。3)磁北方向,实地上磁北针所指的方向,称为磁北方向。
(子午线收敛角,磁偏角,和磁针对坐标纵线的偏角。)
三角之间的关系为:C3=C2-C1;C1表示子午线收敛角,C2磁偏角,C3磁针对坐标纵线的
偏角.
目的:不仅便于确定图形再图纸上的方位,同时还用于是地使用罗盘标定地图的方位。
最基本的变形?
0地图投影中为什么会产生变形?
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将球面展为平面,虽然可以保持图形的完整和连续,但它们与球面上
的经纬线网形状并不完全相似。这表明投影之后,地图上的经纬线网发生了变形,因而根
据地理坐标展绘在地图上的各种地面事物,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形。这种变形使地面事物的
几何特性(长度、方向、面积)受到破坏。
0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哪几方面?
1.长度变形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的长度具有下列特点。第一,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
长;纬度愈高,纬线越短;极地的纬线长度为零。第二,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同的纬
线弧长相等。第三,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差相同的经线弧长相等
(在地球椭球面上,纬差相同的经线弧长虽不完全相等,但相差很小)。
2.面积变形地球仪上经纬线网格的面积具有下述特点。第一,在同一纬度带内,经差
相同的网格面积相等。第二,在同一经度带内,纬度愈高,网格面积愈小。
3.角度变形角度变形是指地图上两条线所夹的角度不等于球面上相应的角度。0为什
么说长度变形是最基本的变形?
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个微分圆(微分圆的面积小到可以忽略地球曲面的影响,即可将
它作为平面看待),将它投影后变为椭圆(除个别是正圆外,一般皆为椭圆),通过研究
其在投影平面上的变化,作为地图投影变形的几何解释,这样的椭圆称为变形椭圆。
在研究投影时,可以借助变形椭圆与微小圆进行比较,来说明变形的性质和数量。椭圆
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可以说明长度变形。很明显地看出长度变形是随方向的变化而变
化,其中有一个极大值——椭圆长轴方向,一个极小值——椭圆短轴方向。这两个方向是
互相垂直的,称为主方向。椭圆面积与小圆面积之比,可以说明面积变形。椭圆上任意两
条方向线的夹角与小圆上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为角度变形。
1.地图投影变形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长度(距离)、角度(形状)、面积。
2.特性:
0长度变形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的长度具有下列特点。第一,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长;
纬度愈高,纬线越短;极地的纬线长度为零。第二,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同的纬线弧
长相等。第三,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差相同的经线弧长相等(在
地球椭球面上,纬差相同的经线弧长虽不完全相等,但相差很小)。
0面积变形地球仪上经纬线网格的面积具有下述特点。第一,在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
同的网格面积相等。第二,在同一经度带内,纬度愈高,网格面积愈小。
0角度变形角度变形是指地图上两条线所夹的角度不等于球面上相应的角度。
3.数学条件是什么?
21正轴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和方位投影的经纬网形状和变形分布规律如何?它们各自
适宜的应用范围?要学会根据地图经纬网形状和纬距的变化,初步判断该投影的类型与变
形特点。学会根据经纬网形状和变形特点绘制变形椭圆。
正轴投影的经纬线形状比较简单,称为标准网。P59
0正轴方位投影,投影中心为地球的北极或南极,纬线为同心圆,经线为同心圆的半
径,两条经线间的夹角等于相应的经度差(P59图2-23a)。正轴方位投影包括等角、等
积、等距三种变形性质,主要应用于制作两极地区图。
0正轴圆柱投影,纬线为一组平行直线,经线为与纬线垂直、且间隔相等的平行直线
(p59图2-23b)。适用于世界地图。
0正轴圆锥投影,纬线为同心圆弧,经线为同心圆弧的半径,经线间的夹角与相应的经
差成正比(P59图2-23c)。当标准纬线位置确定之后,圆锥系数也固定了,因而经线夹
角也是固定不变的。投影的不同变形性质,只是反映在纬线间隔的变化匕也就是说,圆
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纬度j的函数,与经度无关。各种变形都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对
于某一•具体的变形性质而言,在同一条纬线上,其变形值是相同的。因此,等变形线与纬
线平行,呈同心圆弧状分布。在切圆锥投影上,相切的纬线是一条没有变形的线,称为标
准纬线,从标准纬线向南、北方向变形逐渐增大(P73图2—38)该投影适于编制处于中
纬地区沿纬线方向东西延伸区域的地图。
判别地图投影一般是先根据经纬线网形状确定投影种类,如方位、圆柱、圆锥等,其次
是判定投影的变形性质,如等角、等积或任意投影。
(一)确定投影种类
对于常见的地图投影,一般还是比较容易确定它的种类的,表2-16列出一些常见投
影,供判别时参考。
判别经纬线形状的方法如下:直线只要用直尺量度,便可确定。判断曲线是否为圆弧,
可以将透明纸覆盖在曲线之上,在透明纸上沿曲线按一定间隔定出三个以上的点,然后沿
曲线移动透明纸,使这些点位于曲线的不同位置,如这些点处处都与曲线吻合,则证明曲
线是圆弧,否则就是其他曲线。判别同心圆弧与同轴圆弧,则可以量测相邻圆弧间的垂线
距离,若处处相等则为同心圆弧,否则是同轴圆弧。
(二)确定投影的变形性质
当已确定投影的种类后,对有些投影的变形性质是比较容易判定的。例如已确定为圆锥
投影,那么只须量任一条经线上纬线间隔从投影中心向南、北方向的变化就可以判别变形
性质:如果相等,则为等距投影;逐渐扩大,为等角投影:逐渐缩小,为等积投影。
有些投影的变形性质,从经纬线网形状上分析就能看出。例如,经纬线不成直角相交,
肯定不会是等角投影;在同一条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各个梯形面积,如果差别较大,当
然不可能是等积投影;在一条直经线上检查相同纬差的各段经线长度若不相等,肯定不是
等距投影。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同时还必须考虑其他条件。例如,等角投影经
纬线•定是正交的,但经纬线正交的投影不一定都是等角的。如正轴的方位、圆柱和圆锥
投影,它们的经纬线都是正交的,但并不都是等角投影,还有等积和任意投影。因此,单
凭经纬线网形状判别投影的变形性质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其他条件并进行必要的量算工
作。
P56图2T8是正轴切圆锥投影示意图,视点在地球中心,纬线投影在圆锥面上仍为圆,
不同的纬线投影为不同的圆,这些圆都互相平行,经线投影为相交于圆锥顶点的一束直
线。如果将圆锥沿一条母线剪开展为平面,则成扇形,其顶角小于360。,在平面上纬线
不再是圆,而是以圆锥顶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弧,经线成为由圆锥顶点向外放射的直线束,
经线间的夹角与相应的经度差成正比。
设球面上两条经线间的夹角为X(图2-40),其投影在平面上为6,6与人成正
比,即8=CX(C为常数)。纬线投影为同心圆弧,设其半径为P,它随纬度的变化而变
化,即P是纬度j的函数,P=f(j)o所以圆锥投影的平面极坐标一般公式为:
如以圆锥顶点S'为原点,中央经线为X轴,通过$'点垂直于X轴的直线为Y轴,则
圆锥投影的直角坐标公式为:
x=-rcosd
y=rsind
通常在绘制圆锥投影时,以制图区域最南边的纬jS与中央经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则
其直角坐标公式为:
x=rS-rcosd
y=rsind
式中rS为投影区域最南边纬线jS的投影半径。
根据(2-22)式可知,圆锥投影需要决定P的函数形式,由于P的函数形式不同,圆
锥投影有很多种。c称为圆锥系数(圆锥常数),它与圆锥的切、割位置等条件有关,对
于不同的圆锥投影,它是不同的。但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圆锥投影,C值是固定的。总的来
说,C值小于1,大于0,即0<c<l。当c=l时为方位投影,c=0时为圆柱投影,所以可
以说方位投影和圆柱投影都是圆锥投影的特例。
圆锥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
圆锥投影的纬线是同心圆弧,经线是同心圆弧的半径。经纬线是直交的,所以经纬线的
长度比就是最大、最小长度比。
由图2-41可以看出,球面上经线微分弧长AB=Rdj,纬线微分弧长
AD=rdl=Rcosjdl;
在投影平面上,经线微分线段A'B'=-dP(dP带负号,是因为变量A'B'与动径
SA'的方向相反),纬线微分线段A'D'=Pd8。根据长度比定义,可得
由上面几式可以看出,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纬度j的函数,与经度X无关。也就
是说,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是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同一条纬线上各种变形的数值各自
相等,因此,等变形线与纬线平行,呈同心圆弧状分布。在切圆锥投影上,相切的纬线是
一条没有变形的线,称为标准纬线,从标准纬线向南、北方向变形逐渐增大(图2-42)。
在割圆锥投影上,球面与圆锥面相割的两条纬线(图2-43,jl、j2为割线)是标准纬
线,在两条标准纬线之间的纬线长度比小于1,两条标准纬线以外的纬线长段比大于1,
离标准纬线愈远,变形愈大。
根据圆锥投影变形分布情况,这种投影适于制作中纬度沿东西方向延伸地区的地图。由
于地球上广大陆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又因为圆锥投影经纬线网形状比较简单,所以它被广
泛应用于编制各种比例尺地图。
圆锥投影按变形性质可以分为等角、等积和等距三种投影。无论哪一种均有切圆锥与割
圆锥之分。
么?掌握G—K投影经纬网形状及其变形规律。P67-70
0高斯一克吕格投影一般是按6。或者是3。分带投影。
0我国国家1:1万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按照经差3。分带,1:2.5万〜1:50万比例尺地
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
简称一高斯投影II。它是一种横轴等角切圆柱投影。它把地球视为球体,假想一个平面
卷成一个横圆柱面并把它套在球体外面,使横轴圆柱的轴心通过球的中心,球面上一根子
午线与横轴圆柱面相切。这样,该子午线在圆柱面上的投影为一直线,赤道面与圆柱面的
交线是•条与该子午线投影垂直的直线。将横圆柱面展开成平面,由这两条正交直线就构
成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为减少投影变形,高斯-克吕格投影分为3。带和6。带投
影。
高斯一克吕格投影是设想用一个椭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的外面,并与设定的中央经线相
切。
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分带规定:该投影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数学基础,为控制变
形,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在比例尺1:2.5万T:50万图上采用60分带,对比例尺为
1:1万及大于1:1万的图采用30分带。
60分带法:从格林威治零度经线起,每6°分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分为60个投影
带,东半球从东经0°-6。为第一带,中央经线为3°,依此类推,投影带号为『30。其
投影代号n和中央经线经度L0的计算公式为:L0=(6n-3)";西半球投影带从180°回算
到0°,编号为31-60,投影代号n和中央经线经度L0的计算公式为L0=360-(6n-3)°。
30分带法:从东经1030,起,每3°为一带,将全球划分为120个投影带,东经
1°30'-4°30',…178°30'-西经178°30,,...1°30'-东经1°30'.
东半球有60个投影带,编号1-60,各带中央经线计算公式:L0=3°n,中央经线为
3°、6°…180°。
西半球有60个投影带,编号1-60,各带中央经线计算公式:L0=360°-3°n,中央经线
为西经177°、...3°、0°。
我国规定将各带纵坐标轴西移500公里,即将所有y值加上500公里,坐标值前再加各
带带号以18带为例,原坐标值为y=243353.5m,西移后为y=743353.5,加带号通用坐标
为y=18743353.5
25答:(区分见P69)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高斯一克吕格投影)从几何概念上分析,它
是一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如图25T所示,我们把地球看成是地球椭球体,假想用一
个椭圆筒横套在其上,使筒与地球椭球体的某一经线相切,椭圆筒的中心轴位于赤道上,
按等角条件将地球表面投影到椭圆筒上,然后将椭圆筒展开成平面。
图25T高斯一克吕格投影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即UTM投影),假想一个圆锥其轴与地球椭球旋转轴重合地套在
椭球上,按等角的条件把地球椭球上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沿•条母线(经线)将圆
锥面切开展成平面,这就是正轴等角圆锥投影。这种投影最适合于中纬度地区,为世界上
许多国家制作地图所使用。
我国新编的1:100万地图采用双标准纬线正等轴角圆锥投影,见图25-2,即圆锥面与
椭球面相割的两条纬线圈,称之为标准纬线(61,2)。采用双标准纬线的相割比采用单
标准纬线的相切,其投影变形小而均匀。
为了提高投影精度,我国1:100万地图的投影是按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纬度划分原则(从
0°开始,纬差4。一幅),从南到北共分成15个投影带,每个投影带单独计算坐标,建立
数学基础。
图25-2正等角割圆锥投影及其经纬线图形
26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采用了哪两种投影?1:100万地形图确定标准纬线
的条件是什么?
答:我国的各种地理信息系统中都采用了与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一致的地图投影
系统,这就是大于等于1:50万时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1:100万采用正轴等角割圆锥
投影。这种坐标系统的配置与设计是因为:
1.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
万,1:50万和1:100万)中大于等于1:50万的图均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为地理基
础;
2.我国1:100万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其分幅与国际百万分之一所采用的
分幅一致;3.我国大部分省区图多采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和属于同一投影系统的正
轴等面积割圆锥投影;
4.正轴等角圆锥投影中,地球表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即大圆航线)表现为近于直
线,这有利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分析和信息量度的正确实施。
因此,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中采用高斯投影和正轴等角圆锥投影既适合我国的国情,也符
合国际上通行的标准。
标准纬线的条件:两条标准纬线近似地选在下式所示的位置,见图26。
20s+30'
4>2^4>N-30,
图26双标准纬线
处于同一投影带中的各图幅的坐标成果完全相同,因此,每投影带只需计算其中一幅图
(纬差4。,经差6。)的投影成果即可。
分瓣投影等)的特点和主要用途。
兰勃特正形投影,即正轴等角割园锥投影(P73-74),相割的两条纬线为标准纬线,其
长度比等于1;两条标准纬线之间,纬线长度比小于1,因而经线长度比也要相应的小;
两条标准纬线之外,纬线长度比大于1,经线长度比也要相应的大,同时使任一点上经线
长度比与纬线长度比相等。在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上,两条标准纬线没有变形;在两
条标准纬线之间长度变形是向负的方向增加,即投影后的经纬线长度均比地面上相应的经
纬线长度缩短了;在两条标准纬线以外K度变形向正的方向增加,即投影后的经纬线长度
均比地面上相应的经纬线长度伸长了。面积变形也是如此,在两条标准纬线以内是负向变
形,在两条标准纬线以外是正向变形。
高斯-克吕格投影(P67-70)的中央经线和赤道为互相垂直的直线,其他经线均为凹向
并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其他纬线均为以赤道为对称轴的向两极弯曲的曲线,经纬线成
直角相交。在这个投影上,角度没有变形。中央经线长度比等于1,没有长度变形。其余
经线长度比均大于1,长度变形为正,距中央经线愈远变形愈大,最大变形在边缘经线与
赤道的交点上;面积变形也是距中央经线愈远,变形愈大。为了保证地图的精度,采用分
带投影方法,即将投影范围的东西界加以限制,使其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这样把许多
带结合起来,可成为整个区域的投影。
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上,规定以中央经线为X轴,赤道为Y轴,两轴的交点为坐标原
点。X坐标值在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Y坐标值在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我
国在北半球,X坐标皆为正值。Y坐标在中央经线以西为负值,运用起来很不方便。
UTM投影(P76-81),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这种投影的直角坐标,是以图幅的中央经
线作x轴,中央经线与最南边的纬线(<i>s)的交点作原点,过此点的切线作y轴,构成直
角坐标系来计算的。因此,按投影公式,以经纬线交点的纬度和该点对中央经线的经差,
即可算出其直角坐标值。而且由于经纬网图形是以中央经线为轴左右对称的。因此,只要
计算右方经差为1°、2。、3°的经纬线交点的坐标,左方的经纬线交点的坐标,只需y
值为负即可。墨卡托投影,(P79)
古德投影(P83)
在国外(美、日)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中的世界地图经常采用这种投影,例如美国出版的
古德世界地图集中的世界各种自然地图,大多采用古德投影。
各种投影方法的比较情况,请见下表:
答:(P82)伪圆柱投影是在圆柱投影的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的。这
类投影的纬线形状与圆柱投影类似,即纬线为平行直线,但经线则不同,除中央经线为直
线外,其余的经线均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伪圆柱投影经线的形状可以为任意曲线,
但通常选择为正弦曲线和椭圆曲线。
按变形性质,伪圆柱投影没有等角投影,因为投影后经纬线不正交。只有等积投影和任
意投影两种。
伪圆柱投影中的面积等变形线通常是平行于纬线的直线,而角度最大变形等值线通常是
对称于赤道和中央经线的蚌形曲线,在个别伪圆柱投影中,由于纬线上经线间隔不等,所
以面积等变形线也是对称于赤道和中央经线的曲线。
伪圆柱投影主要应用于小比例尺地图,特别是世界地图中应用较多。由于纬线表现为平
行直线,所以适用于表示沿纬线分布的某些自然现象。
29选择地图投影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P65-66)四方面:
(一)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
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主要关系到选用按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的哪•类投
影。对于世界地图,常用的主要是正圆柱、伪圆柱和多圆锥三类投影。
对于半球地图,常分为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水半球、陆半球地图。东、
西半球图常选用横轴方位投影,南、北半球图常选用正轴方位投影,水、陆半球图一般选
用斜轴方位投影,其投影中心分别为jO=+45°、10=0°和j0=-45°、10=180°,
(二)地图的主要用途
地图主要用于哪一方面,解决什么问题,这关系到选用按变形性质分类的哪一类投影。
如行政区划图、人口密度图、经济地图等一般要求面积正确,因此应选用等积投影。航海
图、航空图、天气图、军用地形图等,一般多采用等角投影,因为它能比较正确地表示方
向,且在小区域内可保持图形与实地相似,这对于实地使用地图有很大的方便。有些地图
要求各种变形都不太大,如教学地图、宣传用地图等,可选用任意投影。
(三)出版方式
如果一幅地图是单独出版的,选择投影比较简单,只要考虑上述的几个因素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它是地图集中的或是•组图中的•幅,那么选择投影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地图集
是一组(域几组)地图的汇编,它既是统一的整体,而各图组或各图幅又有各自的主题和
内容,对投影的要求不可能一样。但在•本地图集中又不宜采用很多种类的地图投影。因
此就应考虑与其他图幅的关系,即取得协调或者采用同一系统的投影。例如同地区的一组
专题地图,可用同一种投影。
(四)其他特殊要求
有些地图由于有某些方面的特殊要求,以致影响投影的选择。例如时区图要求经线成平
行直线,因此只能选用正轴圆柱投影。又如绘制中国政区图,不能将南海诸岛作插图,一
般则不选用圆锥投影,而采用斜方位投影或彭纳投影。另外,编制新图时选择投影需考虑
转绘技术问题。由于目前常用的是照相蓝图剪贴法,新编图与基本资料所用的投影经纬线
形状要尽可能近似,否则将给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答:(P86)地图概括是对制图区域客观事物的取舍和化简。经过概括后的地图可以显
示出主要的事物和本质的特征。地图的比例尺、用途和主题,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以及符
号的图形尺寸是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地图概括主要表现在内容的取舍、数量化简、
质量化简和形状化简等几个方面。
31无论是采用手工制图还是计算机制图技术,在地图制作中为什么都必须进行地图概
括?
答:(P86)地图概括在地图编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编制普通地图或专题地
图,也不论是内业编图或外业测图,都少不了地图概括过程。正确的概括能使地图上恰当
地反映出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与相互联系,提高地图质量。
空间数据的计算机处理促进了地图概括的定量化。但地图概括的原则与方法依然影响着
空间数据定量化的研究和实践同时也是•些现代地图理论,如模型论的基础。地学工作者
为了完成一个区域、一项课题的研究,经常要自己动手编制地图,也需要了解与运用地图
概括的基本原则。
32为什么说地图概括是一项具有智能性或创造性的工作?
答:(P94)在地图概括的实施过程中,包括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都要求工作人
员应具备一定的审美和寓意能力。美国阿恩海姆曾对图形夸张这样的论述:一缩小的图形
不是用简单的省略一些细节取得的,艺术家和地图学者都承认,他们面临的肯定任务是创
作与所要表示自然动态相适应的新图形,而这种新图形也不是原稿的翻版。尺寸的变化为
制图者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以便用它创作成更易读和更恰当的视觉图形。II由此可见,
地图概括是地图艺术性的需要,也是地图技术上的需要。
33、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试举例加以说明。
答:根据地图概括的性质,对地图概括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地图的用途和主题、比
例尺、地理区域特征、数据质量和图解限制。
1、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任何一幅地图所能表示的内容都是有限的,只能满足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要求,所以
地图内容的选择和表示,就必须考虑到地图的用途。地图用途既然直接决定着地图内容,
因而就影响着地图概括。例如1:50万比例尺地形图和1:50万比例尺政区图,由于两者
用途不同,地图内容的取舍和化简程度就很不一样。1:50万比例尺地形图是国家基本地
形图之一,在军事上是战役用图,经济建设上是规划用图,在科学研究方面是参考用图,
因此,在这种地图上要全面反映制图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基本情况。而1:50万
比例尺政区图是省级机关进行行政管理、布署工作用图,在图上主要表示社会经济要素
(如境界、居民地、交通线等),而对自然要素(如地形、土质、植被等)则可作较大的
概括。从其他常见的同一地区的地图中也可以看出,在相同比例尺条件下,由于用途不
同,图上内容的选取和化简程度是不一样的。
地图的主题即地图上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它决定各事物在图上的重要性,因而影响地图
概括程度。这在专题地图上表现特别明显。例如比例尺相同的同样地区但主题不同的两幅
地图,一幅是地形图,一幅是政区交通图,前者主要表示地形特征及水系,居民地较少,
不表示铁路和公路;后者重点表示行政区划、铁路和主要公路、各级行政中心以及作为交
通枢纽的居民地,对于水系则只表示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一般不表示地形。
2、地图比例尺
比例尺对制图综合的影响非常明显。由于比例尺的缩小,同一个制图区域在图上的面积
随之缩小,因而图上所能表示的事物数量也相应减少。如实地1平方公里的面积在1:1
万地形图上为100平方厘米,在1:10万地形图上为1平方厘米,在1:100万地形图上
就只有1平方毫米,在这三种比例尺地图上,不可能表达同样数量的事物。因此,随着地
图比例尺的缩小,地图上只能表示主要的内容,同时还必须对这些内容作必要的化简。
当地图幅面一定时,不同比例尺地图所包括的实地范围不同,大比例尺地图所包括的地
面面积较小,小比例尺地图包括的地面面积较大。在不同的范围内,对同一事物重要程度
的评价并不相同。有些事物从小范围看是重要的,但在大范围内可能是次要的。例如土
路,在小范围内,由于道路少,在大比例尺地图上也表示出来;而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因
为包括的地面范围大,公路和铁路是主要的交通路线,土路则不予表示。又如河流,在大
比例尺地图上,只能表达河流的某一段,因而对河流的宽度、深度、河底性质、流速、流
向、渡口、徒涉场等均予以表示,以全面反映河流的基本情况;但在小比例尺地图上,由
于包括的范围广,图上能表示出整个河系的分布,河流的上述详细情况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加以表示,而河系的形态、结构特点,密度差异及水系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则成为应
当表示的主要内容。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课中医护理学作业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金融会计》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基金从业考试试题形式及答案解析
- 化工安全知识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讲解护理真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外语听力》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传播学基础》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经济学导论》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Unit 1 Teenage life单词变形-学生背诵与默写清单-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铁路技术规章:018铁路军事运输管理办法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练习(附答案)
- 《疯狂的头发》幼儿园大班艺术课件
- 小阿力的大学校(绘本)
- 中考语文名著总复习-三年中考真题《红星照耀中国》(教师版)
- 北京市大兴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西区新华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工程项目内部承包合同
- 企业信息咨询服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