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992-2021云杉大灰象综合防控技术规范_第1页
DB63T 1992-2021云杉大灰象综合防控技术规范_第2页
DB63T 1992-2021云杉大灰象综合防控技术规范_第3页
DB63T 1992-2021云杉大灰象综合防控技术规范_第4页
DB63T 1992-2021云杉大灰象综合防控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B16青海省地DB63方标准DBT1992—2021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T92—2021前言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提出。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单位: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李玉珍、孙万桂、邓梅、常杨、、曾梅、陈玉祥、何淑琴、王晓婷、王生发、史兴国、赵旭阳。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1DBT92—2021云杉大灰象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于对云杉大灰象的监测和综合防治。范性引用文件性引用文件。定义件。mpizomiasvelatusChevr属鞘翅目,象甲总科,斑颚象甲亚科,大灰象属。幼虫取食云杉属根系,成虫取食针叶。被取食的云杉针叶有啃食过的半圆形残缺、缺刻上部的针叶掉落或呈红褐色。危害、分布及形态特征见附录A,生B。准地种。准株用作系统观察的样树为标准株(下列简称样株)。,分析后对发生趋势做出预测。本种群内进入某一虫态或虫龄期达16%为始盛期。2DBT92—2021本种群内进入某一虫态或虫龄期达50%为盛发期。本种群内进入某一虫态或虫龄期达84%为盛末期。间间距。4虫情监测调查4.1踏查每年4月~9月,在云杉属植物分布区,按设定路线路线进行踏查,调查发生范围、发生面积等。踏大灰象踏查表,见附录C。4.2标准地调查4.2.1设立标准地踏查中发现有危害状时,设置标准地进行详查,按林班面积的0.1%设立标准地数量,面积0.1hm2~4.2.2设立标准株个方向取20cm枝条上调查针叶受害情况,详查表见附录D。4.3系统调查4.3.1方法幼虫、蛹、成虫期调查:当年7月~10月,翌年3月~4月中旬,设立1m*1m的样方,观察幼虫形态变化和化蛹率。4月下旬~6月,调查其土壤内蛹的颜色变化及羽化率。调查总数不少于30头。每5天~7虫出现的始盛期、盛发期、盛末期。幼虫期每月调查,蛹和成虫期每隔7天调查,调查内容填入系统调查表,系统调查参4.3.2发生期预测观测资料,得出各虫态之间的生长历期,见表1进行。3DBT92—2021灰象各虫态间的期距及标准差7月~翌年4月下旬7月~翌年5月上旬d2d7月~翌年5月中旬注:成虫始盛期=越冬蛹虫化蛹始见期+蛹至成虫期距±标准差=4月下旬+30d±2d=5月18日~5月22日注:成虫盛发期=越冬幼虫化蛹盛期+蛹至成虫的期距±标准差=5月上旬+30d±2d=6月8日~6月12日注:成虫盛末期=越冬幼虫化蛹末期+蛹至成虫的期距±标准差=5月中旬+30d±2d=6月18日~6月22日的变化加以区分。初期蛹体乳白色,中期蛹体灰黑色,后期蛹体黑褐色。发生与危害程度划分5.1发生面积统计上(包括轻度危害)的面积。5.2发生与危害程度杉大灰象危害程度分为三级,见表2.象危害程度分级表5%~15%15%~40%以上5.3成灾标准害率80%以上。技术措施检疫措施缺刻,缺刻上部的针叶是否掉落或呈红褐色。物理措施秋季深翻捡拾消灭越冬幼虫震动掉落4DBT92—2021销毁。化学防治防治方法6.3.1.1成虫期:在交通方便和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使用车载式高压动力喷雾机进行喷雾防治,在山势飞防或喷烟防治。.2幼虫期:药剂灌根。防治时间下旬成虫期防治;7月至翌年4月幼虫期防治。3防治药剂种类、用药量及防治次数防治次数见附录F。果检查检查内容前、后虫口密度,用虫口减退率表示防治效果。检查时间药物产生防治效果的末期进行防治效果调查。检查方法在每标准株上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选择1个标准样枝,分别统计防前防后活虫数,计算虫5DBT92—2021A(资料性)及形态特征A.1云杉大灰象危害iasvelatusChevrolat杉属植物。A.2云杉大灰象的分布于西宁市、海东市等。A.3形态特征A.3.1成虫雄虫体长7.3mm~9.5mm,宽3.2mm~4.3mm,雌虫体长8.0mm~12.1mm,宽3.9mm~5.2mm。体粗该点完全明显,行间较凸。腿节鳞片一般大而扁,前足胫节端部向内弯,有端齿,内缘有1列小齿。雌虫腹部膨大,胸部宽短,鞘翅末端较尖削,末节腹面具2个灰白色斑;雄虫胸部窄长,腹部较钝圆,末横带状纹。A.3.2卵长椭圆形,长1mm,宽0.4mm。初产时乳白色,两端半透明,经2天~3天变暗,孵化前乳黄色。A.3.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14mm,乳白色。头米黄色。上颚褐色,先端具2齿,后方具1钝齿。内唇前缘有4对齿状突起,中央有3对齿状小突起,后方的2个褐色纹均呈三角形。下颚须和下唇须均为2节。腹部第9,骨化,褐色。A.3.4蛹长椭圆形,体长9mm~10㎜,长椭圆形,乳白色,复眼褐色。喙下垂达前胸,上额较大。触角垂节基部。头顶及腹、背疏生刺毛。尾端向腹面弯曲,其末端两侧各具1刺。6DBT2—2021a)卵c蛹b)幼虫7DBT92—2021(资料性)B物学特性B.1云杉大灰象一年1代,以幼虫越冬。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陆续开始羽化,6月上旬进入羽化高峰期,6月下旬羽化结束。雌雄成虫交尾后一周内,雌成虫开始产卵,卵期为10d左右,小幼虫取食腐植质、云杉的须根和根皮。随温度下降,幼虫逐渐向下移动。10月下旬,幼虫钻至30~50㎝深处,做成土室,在其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春暖后逐渐上移继续取食。在5~10㎝深处的土壤中化蛹。雌雄成虫0时至下午4点)常飞到羽化附近的云杉树上取食针叶,成虫具有假死性,当轻微触碰云杉枝条,成虫立即向胸部收缩,装死后从云杉枝梢上掉落,因其体色与土壤相似,落地后不易发现。B.1.2在种群密度小时,一般不取食整个针叶,只取食当年生针叶中端部的叶缘,食痕呈环状缺刻,造成云杉针叶残缺,针叶叶尖因无法进行正常养分输送,致使叶尖逐渐退绿后呈红褐色或掉落。B.1.3成虫喜聚集危害,如种群密度大,发生区云杉整株针叶受害,发红,如火烧过一样,严重发生B云杉大灰象生活史的纪录按见表B.1进行。B象生活史123456789蛹卵8DBT2—2021(资料性)踏查表》见表C.1。C象踏查表GPS平均树高(cm):种苗来源:分布情况(在正确的后面打勾):单株(点)囗囗片状囗无规则囗9DBT92—2021(资料性)记录表和详查记录表D了云杉大灰象标准地概况记录的格式。D象标准地概况记录表(m):D云杉大灰象详查记录的格式。D象详查记录表镇(林班)村(小班)S数数积1123453DBT92—2021EEE(资料性)发生器年终汇总表E云杉大灰象系统调查的格式。E象系统调查表hmhm:a:m:平均胸径(cm):生期年终汇总表》见表E.2。E象发生期年终汇总表卵蛹DBT92—2021FF(资料性)F类F用药量成虫期防治:1.2%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倍液、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2000倍液等药剂、5%吡虫啉乳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