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一)发展历程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为1960年创办的华侨大学政治系。2012年7月,学校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探索具有侨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决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的基础上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作为承担从泉州校区到厦门校区,从国内生到外招生,从博士生到硕士生到本专科生这样全方位、多层次、多类型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通识教育课的专职教学科研部门。(二)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师38人,其中专职教师35人,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13人,讲师14人,博士占有比例为65%,全院教师平均年龄约38岁,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全院教师中,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名(许斗斗教授),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名(林怀艺教授、吴苑华教授、曾文婷教授),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3年)年度影响力人物1名(林怀艺教授),福建省“高校第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名(林怀艺教授、刘颖教授),“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2名(孙琼如讲师、刘卫卫讲师)。教师中大多数博士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学缘结构合理。4位教师(林怀艺教授、王阳教授、赖晓飞副教授、刘英副教授)有出国访学经历。聘请了美国杜克大学刘康教授、MalachiHaimHacohen教授为我院的客座教授,聘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工程”首席专家侯惠勤教授为我院的指导顾问。(三)教研机构学院分设6个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研究生思政课教研部、外招生通识教育教研部。学院希望通过新一轮的课程建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并把为外招生开设的《当代世界与中国政治》、《当代世界与中国经济》、《当代世界与中国文化》、《当代世界与中国法律》等“当代世界与中国”系列课程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优质课程体系。为了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首先,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人才培养和教学力量,狠抓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通识教育课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人才培育和教学工作。其次,学院以人才质量和教学改革为目标,加强研究生培养和教学力量,调整和重组了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增进一批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导师,加强了导师队伍建设,形成老中青导师梯队。再次,学院以精品意识为引导,加强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境外生通识教育课和研究生课的改革力量,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重新制定了各类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教案、课件,规范了各类课程教学工作检查、考核制度,尤其是重新制定了研究生教养方案,调整和补充了新课内容。学院共有5个研究基地,省级研究基地一个:“福建省马克思主义与侨乡社会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隶属于福建省教育厅。校级重点研究基地一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院级研究基地三个:“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华侨大学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通识教育研究中心”。(四)研究生培养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刘卫卫,《全球非执政共产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14AGJ003)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林怀艺,《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4BKS038)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赖晓飞《当代青年政治认同的实证研究》(15BSH079)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张宇,《宋代历史评论研究》(15CZS001)3.社科奖项省社科二等奖1项:刘新宜,福建省人民政府,2011年;省社科三等奖3项:林怀艺,福建省人民政府,2011年;许斗斗,林怀艺,福建省人民政府,2013年;市社科一等奖1项:吴鸿雅,泉州市人民政府,2013;市社科二等奖2项:吴苑华,泉州市人民政府,2013;许斗斗,厦门市人民政府,2013;市社科三等奖6项:吴苑华,厦门市人民政府,2013;吴苑华,泉州市人民政府,2013;吴苑华,泉州市人民政府,2013;朱银端,厦门市人民政府,2013:吴鸿雅,厦门市人民政府,2013;吴鸿雅,泉州市人民政府,2013;4.教改成果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学院推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品牌专业,建设成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省内品牌学科,评选优秀课件和教案;已经获得福建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四个一百”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6项;获得福建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泉州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泉州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优秀课件奖2项等。近年来,学院正式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教学科研项目立项”工程,第一批挑选23项题目作为立项项目,学院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其中,教学改革项目5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11项、精品课研究项目3项、通识教育研究项目2项、研究生公共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等。(七)学术交流以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为导向,以学术骨干和教学骨干为核心,整合了校内科研力量,加强科研团队和导师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较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和研究生培养指导教师队伍;2013年、2015年分别承办了2次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和1次省科协学术论坛,与会单位来自全省主要高校、党校等,与会人员均在60人以上。(具体说明3次会议名称)围绕福建省“马克思主义与侨乡社会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的建设,以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目标任务,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主题和思路,推进一批质优、新颖的原创性成果。学院鼓励和推动在校研究生积极开展侨乡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参加第一届、第二届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生论坛的学术交流,研究生论文还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等成绩。(学生发表论文的情况,数量,列举几个刊物)以“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中心”和“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林怀艺老师的中心)三个研究中心为平台,举办了15场“马克思主义论坛”、3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讲坛”、6场“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生论坛”和编辑出版“马克思主义论丛”(第一辑)以及4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读书报告会”。围绕境外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