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PAGEPAGE8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出师表》(第二课时)第一步:课前预习探新知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教师寄语】你兴趣所在的地方,也就是你能力所在的地方。—-戴尔·卡耐基【课堂要求】充满自信、精神饱满、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大胆发言、合作探究.【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诸葛亮“鞠躬尽瘁”的高风亮节和“知恩图报”的拳拳爱意。●能力目标:学习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知识目标:抓住关键语句,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重点: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难点:抓住关键语句,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预习问题】1.按要求,用原文内容填空。(时间5分钟)
(1)第一段提出什么建议?(2)作者在第二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3)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4)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5)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活动要求:1.按照要求自主预习,认真完成预习问题。2.组长统筹本组的预习情况,鼓励同学积极回答问题。活动要求:1。课上小组内核对预习问题答案.2.教师给予点评.固定栏目:【课标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教材分析】本文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议论、叙事、抒情水乳交融。表文表达了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决心.【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能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教师设计意图:此预习意在让学生通过做题掌握课文内容。教师个性化修改(用红色标记):1。2。第二步:课内探究深挖掘具体探究活动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一、构建情境激情导入(播放歌曲)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阙《临江仙》是这部著作的开篇词。但这首词作者并不是罗贯中,而是明朝中叶的文学大家杨慎。罗贯中是从杨慎那里抄来的吗?不是,罗贯中为元末明初人,而杨慎是明朝中期人。最初《三国演义》开篇并没有此《临江仙》,是清初毛宗岗父子将其移植在卷首,不管怎么移植,我们都相信罗贯中和杨慎两老人家都不会有意见。就像被罗贯中演义神化的诸葛亮,老诸葛也很乐意,可怜他的一片忠心能流芳百世,老罗有很大的功劳,只不过老罗演义,内容可信度不高,真正值得信赖的文字还算是老诸葛本人的《出师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的这篇经典名作。二、探究引领共同进步探究一朗读课文,小组探究下列问题:(时间15分钟)1。(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明确:客观条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明确: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3)作者自叙志趣过人,不求功名的话:明确: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的话是:明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两件事:明确: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6)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探究二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明确: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裨补阙漏指日可待察纳雅言探究三学习反思我的收获:我的疑惑:资料链接: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课堂达标固知识(时间5分钟)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崩殂()恢弘()陟()臧否()()以遗()陛下裨补()猥()自夙()庶()竭驽()钝咎()咨诹()()2.按要求用原句回答:①《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②《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③诸葛亮认为目前出师北伐的条件已经成熟,这两个条件是“____”“___"④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四个短语回答.____、____、____、____。陆游在《书愤》中用、高度评价了诸葛亮!探究一、二活动要求:1。小组合作学习认真、活动热烈,针对问题展开积极讨论。2.积极回答,积极展示。3.教师注重多层次学生的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发言。规则与评价:1。回答问题积极、正确答案,给予积极评价2。回答不全面者,给出鼓励和点评。达标要求: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巩固测试。2.组内核对答案,解决有困惑的题目.3。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归纳。教师设计意图(分环节列出):1.用耳熟能详的电视剧主题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设计问题意在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领悟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大意.教师个性化修改(用红色标记):1。2.第三步:巩固拓展提能力具体活动安排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精心设计课后练习题扩展阅读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1.明确考查的知识点,哪几个题体现对重点、难点的考查。2.练习设计可根据学生喜新、好奇、好强、好胜等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在注重实效的同时,对练习的层次、方式、题型等做科学的安排,适时适当安排一些游戏、竞赛、开放性练习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设计意图:1.学生阅读《后出师表》,更好地体会诸葛亮的情义。教师个性化修改(用红色标记):1。2.第四步:教后反思促成长教后反思要求及评价:自我评价1.反思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即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的差距,是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原计划进行变更,知识传授的效果如何等。2.反思教法情况:反思教法的成功之处与存在问题,教学步骤与方法调整的原因,以便今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3.学法指导工作情况:教师在学生预习、自学、阅读、归纳、思维训练等方法指导是否到位,以便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增强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意识等.问题反思1.反思教学中有哪些失误,有哪些不足。2.反思课堂上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如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当学生意外提问时或学生做小动作时甚至无法预料的事件,你是如何机智处理的。
3.反思课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开发、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等方面的问题。教学重建1.反思自己通过教学实践悟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借用合同范本
- 2025家政服务员雇佣合同
- 2025汽车维修店承包合同范本
- 2025进口卖方信贷合同
- 中医药药房考试题及答案
- 消防员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低空经济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对比分析报告
- 2025年低空经济产业政策升级区域落地实践对比报告
- 水文勘测工专业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城市建设公共设施施工组织设计 行政学院落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电工(5-3级)技能考核要素细目表及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
- 港式室内设计风格解析
- 外研社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重点句型 课文讲解
- 生物质燃料颗粒可行性研究报告
- 《资产负债表(适用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组织)》
- 《发票发票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秋季新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跨学科实践 乐器的调查与制作
- 民兵潜力数据调查培训
- 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上册同步课件教案81用好电子小帮手之活动一电子产品走近你我他
- 离职员工不损害公司声誉保证书
- 3.8 第1课时弧长的计算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