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中诈骗犯罪心理_第1页
学生作品中诈骗犯罪心理_第2页
学生作品中诈骗犯罪心理_第3页
学生作品中诈骗犯罪心理_第4页
学生作品中诈骗犯罪心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诈骗犯罪心理小组成员:卢永建王妩媚李伟璐邵跃权徐森(一)当前我国诈骗违法犯罪的一般情况1、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2、诈骗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3、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4、手段不断变换,种类越来越多;5、跨境犯罪越来越突出;6、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7、诈骗犯罪团伙化越来越明显。(二)诈骗和被骗心理1、诈骗者的心理特点认识方面自我估价过高,灵活性强,具备某些方面的知识经验,对社会心理状态十分熟悉。情绪、意志和习惯方面没有强烈的情绪表现,意志努力也不明显。个性方面活泼、善于交际、待人和气、肯帮助人等。冒险性强,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模仿能力较强。(二)诈骗和被骗心理2、诈骗者的行为特征伪装、虚假矫揉造作明显的行为痕迹时间上的短暂性经济诈骗犯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

(一)吹牛撒谎,以假乱真的虚妄性虚妄,就是不符合事实,毫无客观根据。冀东地区有句俗语叫“玄唬套”,意即虚假、狂妄、欺诈、粉饰、炫耀、夸张、吹嘘、造作、轻浮,比较形象地概括了经济诈骗犯虚妄性的内涵。有的诈骗犯公开扬言:“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不吹成不了气候,小吹发小财,大吹发大财”。冒充身份是诈骗犯的拿手锏。当前,经济诈骗犯冒充身份的规格越来越高。由过去冒充共产党员、一般干部发展到冒充党、政、军高级干部或是他们的子女;由过去冒充业务员、技术员发展到冒充研究所长、高级工程师、总经理、董事长等,由过去冒充一般港客发展到冒充港台巨商、国际商界要人,由过去冒充一般知识分子发展到冒充专家、搏士、出国留学生等。有的甚至连续变换不同身份,吹得神乎其神。

(二)财迷心窍,利欲熏心的贪婪性经济诈骗犯贪得无厌,胃口越来越大,骗得一千想一万,骗得一万又想十万、百万,可谓欲壑难填。因此,重大特大诈骗案逐年上升。某市八十年代初期与五十年代相比较上升了五倍,至八十年代中期上升了七倍。(三)精心算计,虚应巧取的智能性在行骗得逞的案件中,多数诈骗犯都有一套心算计、瞒天过海的本领。如某市发生的徐××诈骗七百万元大案,被骗单位对徐犯诈骗活动曾多次产生怀疑,较量了五个回合,结果还是徐犯的骗术占了上风。

(四)内外勾结、结伙行骗的纠合性近几年,经济领域的诈骗犯罪活动趋向于内外勾结作案。此类案件“网密”、“根硬”,错综复杂,查证难,阻力大。有的诈骗犯出于掩饰身分,增加安全感,便于行骗的需要,四面钻营、八方联络、广结关系网、寻求保护伞。以谎言领先,钱财开路,是他们的惯用伎俩。某省发生的11起港粤人员诈骗案,多数是采用金钱、洋货、美女,加上空头许诺,拉拢腐蚀内地掌握经营管理实权的干部,内外勾结,共同犯罪而得逞的。这种利用关系网、内外勾结集团诈骗的社会危害性极为严重,腐蚀性强,有的重大经济诈骗案竟牵涉到十几个省上百个单位几百名干部。

(五)明火执仗,公开行骗的“合法”性过去诈骗,一般是犯罪分子独来独往,半公开地进行。现在则不然,重大经济诈骗大多是明火执仗,以合法身份、合法手续公开进行。据某市调查合法的、公开的诈骗案占诈骗案件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八点八。这种合法掩盖下的公然诈骗主要特点:(1)诈骗对象为国营、集体企事业单位,特别是财大气粗的大中型企业成为重点诈骗目标;(2)诈骗主体扩展到法人,某些国营、集体企事业单位也参与了经济诈骗活动;(3)诈骗形式主要是通过签订假合同,骗取购货款、定金、保险金、佣金等。据调查此类情况呈逐年增长的趋势;(4)在心理反映上为骗钱有理。有的说:“姓‘公’的骗姓‘公’的,理所当然”,“我为公家捞钱,有功无罪”;有的美其名曰:“为四化建设筹集资金”;还有的洋洋得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诈骗者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打着公家旗号,与被骗单位签订名目繁多的假合同,从而骗得巨款。如某县林宝贸易公司与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内蒙等地的21个单位先后签订了供应彩电(实际根本无货源)合同27份,计彩电20.35万台,总价值20018.2万元,骗取预付款1263万多元。

(六)大肆铺张、尽情享受的挥霍性

过去诈骗犯将财物骗到手,一般先察风观色,静待时机,以防不测,或明装穷,暗享受,或当地作案,易地享受。现在则不然,大多数经济诈骗犯都是趾高气扬,派头十足,明目张胆,肆意挥霍,纵情行乐。如某厂工人赵××弃工不作,开办贸易公司,骗取某县供销社、某市开发总公司等单位的支票现金65万多元。他将巨款带至广州,进则高级宾馆,出则轿车代步,大宴小宴天天摆,美女姘妇日夜陪,通宵寻欢,毫不顾忌。(三)形形色色的诈骗方法1、冒充各种身份行骗冒充领导干部或其亲属冒充特殊职业人员冒充知识阶层人士冒充港澳台同胞、华侨和外国人冒充经济领域的人员冒充特殊身份的工作人员(三)形形色色的诈骗方法2、金融诈骗(1)贷款诈骗从银行骗取资金的犯罪行为。(2)保险诈骗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以虚构保险标的,编造保险事故或保险事故发生原因,夸大损失程度,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等手段。(3)信用卡和银行卡诈骗利用银行卡为载体,非法骗取钱物的犯罪行为。(三)形形色色的诈骗方法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