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离骚》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离骚》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离骚》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离骚》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离骚》的优秀教学设计《离骚》的优秀教学设计

【课前导学】

1、熟读诗歌理解大意

2、了解“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吸取民间文学特殊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殊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进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3、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宏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叉的简单斗争。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来宾,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抱负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心情。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受;骚:忧愁。“离骚”即遭受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闹追求和不屈的斗争。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喜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育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力量。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同学理解并感受诗中的情感及追求。

【难点、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育同学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力量。

【课时支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意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2、屈原及《离骚》

三、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老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同学留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其次遍:让同学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同学大声朗读。

②指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老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同学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解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老师巡察作必要点拨,解答同学的疑问。)

(3)质疑释疑(要求同学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老师可让其他同学一起争论,如若较难,则由老师分析。)

①重要词语(投影)

苗裔(yì):后代子孙孟陬(zōu):正月揆(kuí)揣度扈(hù)被、披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汨(yù):水急流貌搴(qiān):攀、折阰(pí):山坡、岭上骐骥(qíjì)骏马

②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辟芷:辟通“僻”

③同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④特别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其次课时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这篇文章做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在来探究文本。

【课堂练习、探究】

一、研读探究

(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可先让同学发挥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说)

[明确]“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头,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妙而崇高的人格。他骄傲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名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妙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准时修身,培育高尚的品德,熬炼出众的才能,迫切地盼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和“尧舜”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妙和正义的一方,信任他的抱负和主见,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

(2)《离骚》中常以“香草”“美人”来比方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抱负,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可抒难抒之情。例:“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小流”,唐朝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痛和愁闷。

请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方来表达政治抱负的。

[明确]“恐美人之迟暮”一句中“美人”喻指楚怀王,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鄙视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盼望君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专心。

二、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①吸取散文的笔法,行文敏捷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亮。

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颜色,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动听动人。

(2)齐读全文,分析特色:谈谈你对《离骚》艺术特色的理解。

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奇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奇妙的想像力,用奇怪的爱好表达心志。“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奇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深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而其宏大的人格,为追求真理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又向人们展现了诗人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②比兴手法的运用。依诗取兴,引类比方”《诗经》中的比兴传统在《离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进展,而以比方最为突出。如文中用“美人”喻指楚怀王,用“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使诗中的意名胜具有了象征意义。

③对偶句式的运用。如诗中的“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句,句式整齐.情文并茂。屈原对南方民歌的吸取和进展,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对诗歌语言进展的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